历史上的今天

看一看历史上的这个日子发生了什么,经历一场时间的流动

分类:查询类

1、1992年11月28日 国务院批准洋浦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1992年11月28日,洋浦经济开发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日前获国务院批准。

国务院在批复中同意海南省与熊谷组(香港)有限公司签订的《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出让位于海南岛西北部洋浦半岛、面积为27.353平方公里土地,建立洋浦经济开发区。出让期限为70年。国务院要求开发企业抓紧编制开发建设总体规划,报经批准后组织实施。洋浦经济开发区将以技术先进工业为主导,同时相应发展第三产业。

目前海南洋浦土地开发公司已获海南省经济合作厅核准登记注册,正式成立。熊谷组(香港)有限公司的于元平先生担任这个中外合资企业董事长。

2、1990年11月28日 梅杰出任英国首相

1990年11月28日,梅杰出任英国首相。

约翰-梅杰于1943年3月生于伦敦。父亲是一名杂技演员。梅杰16岁便离开学校去谋生,此后再没有进过学校。1979年,他当选为保守党议员,步入政界。1989年7月任撒切尔夫人内阁的外交大臣,三个月后改任财政大臣,1990年,执政11年的撒切尔首相因内外矛盾激化,领导地位受到前国防大臣的挑战。11月20日,她在竞选保守党领袖的投票未能获得必要的多数票,22日,决定辞去首相职务,退出竞选。11月27日,保守党举行第二轮领袖选举,梅杰战胜对手。11月28日入主唐宁街10号,成为英国第50任首相。

梅杰的最初任期伴随着英国二战以来最长的经济衰退(1990-1993),尽管后来经济复苏(1994-1995)及英国-爱尔兰联合倡议使北爱尔兰的长期冲突得到暂时的停火,但梅杰政府仍然愈来愈不得人心。1997年4月,议会选举中保守党被工党击败,梅杰随即辞去首相之职。

梅杰与前任首相撒切尔夫人

3、1987年11月28日 我国首次颁发建筑工程鲁班奖

1987年11月28日,我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建筑工程鲁班奖今天在重庆首次颁发,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广州市花园酒店、上海市华亭宾馆等12项工程获奖。

中国建筑业联合会决定从今年起,每年颁发鲁班奖一次,通过争创第一流工程,提高我国工程建设水平。

4、1987年11月28日 李卓皓逝世,生化学家。

皓(Choh Hao Li)(1913年4月21日-1987年11月28日) 生物学家。广东广州人,原籍广东番禺。1933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52年与南京大学合并)生物系。1935年移居美国,在柏克莱加州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后执教于加州大学。世界生物化学权威,影响现代生物学发展最大的人物之一,最具国际声望的华人生物学家。许多世界著名的荷尔蒙蛋白化学及内分泌领域的科学家都是他的学生。他曾经取得多项重大成就,包括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并合成了人体生长激素、首次发现β-内啡肽(beta-endorphin), 首次发现并提取类胰岛素生长因子。曾经被两度提名为诺贝尔医学奖候选人。曾经获得众多荣誉奖项,包括生物医学界大奖Lasker Award。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5、1979年11月28日 邓小平出席庆祝我国在国际奥委会恢复合法权利茶话会。

邓颖超

1979年11月28日,国家体委、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委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茶话会,祝贺我国奥委会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邓颖超在会上发表讲话。此前,国际奥委会于26日通过决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名称为“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设在台北的奥委会名称为“中国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

6、1968年11月28日 徐特立逝世,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生于1877年)。

徐特立

1968年11月28日,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逝世,终年91岁。徐特立,1877年生,湖南长沙人。长沙师范学校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提倡并亲自参加留法勤工俭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34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中共第七、八届中央委员。

7、1964年11月28日 水手四号发回第一批火星照片

美国发射到金星、火星和水星附近的不载人的航天探测飞船系列被称作“水手号”(Mariner)。

1964年11月28日,水手四号发回第一批拍摄的火星表面的照片。继而水手6号和7号(1969年)、9号(1971年至1972年)除拍摄照片外还对火星大气作了重要分析。水手10号(1973年至1975年)3次飞越水星,第3次在距水星不到130英里范围内飞过时,用无线电向地球发回了水星表面的第一批近距离照片,并对水星磁场和大气进行了分析。

从哈勃望远镜中看到的火星

8、1960年11月28日 中共中央对《甘肃省委关于贯彻中央紧急指示信的第四次报告》作了重要批示。

1960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对《甘肃省委关于贯彻中央紧急指示信的第四次报告》作了重要批示。甘肃省的报告说,“共产风”一刮再刮的根源是:急于从基本队有制向基本社有制过渡,总想多搞一点共产主义因素,要求各地发展各种社有经济过急过高;省委主观主义,去冬今春动员百分之七、八十的农村劳动力大搞水利、养猪场、商品基地、丰产方等七、八项工作,任务大、要求急,这些都造成平调,刮“共产风”。与此同时,又对农业估产偏高,误认为粮食相当多,口粮安排不落实,致使部分县、社发生了严重事故(即浮肿病、非正常死亡),并且到现在还没有完全解决。中央批示说:甘肃省委在作自我批评了,已经有了真正改正错误的决心。“无论何时,队的产业永远归队所有或使用,永远不许一平二调。公共积累一定不能多,公共工程也一定不能过多。不是死规定几年改变农村面貌,而是依情况一步一步地改变农村面貌。”中央批示还提到,毛泽东同志“自己说,他是同一切愿意改正错误的同志同命运、共呼吸的。他说,他自己也曾犯了错误,一定要改正。”

9、1960年11月28日 毛里塔尼亚宣布建立独立的伊斯兰共和国。

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国旗

毛里塔尼亚位于非洲西北部,面积103万平方公里,与西撒哈拉、阿尔及利亚、马里和塞内加尔接壤。西濒大西洋,海岸线667公里。沙漠和半沙漠地带占全境的五分之三以上,西北、东北和东南部遍布流动的沙丘,辽阔的平原由砾沙漠形成。气候终年干燥炎热,雨水稀少。南部沿塞内加尔河一带土地比较肥沃,雨水较多。全国人口200万,阿拉伯摩尔人和黑人各占一半。1991年7月通过的新宪法规定,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但全国除民族语言外通用法语。国教为伊斯兰教。首都是努瓦克肖特,有60万人口,是大西洋沿岸的港口之一。公元前11世纪以前,毛里塔尼亚已成为古代商队从南摩洛哥通向尼日尔河的主要通道。公元前2世纪后期臣服罗马帝国,公元1世纪中叶为罗马帝国兼并,立为行省,5世纪已实际上独立。在7世纪的伊斯兰教开拓时期,随着阿拉伯人的迁入而逐渐阿拉伯化,并建立封建王朝。15世纪时葡萄牙殖民者入侵毛里塔尼亚。随后,荷兰、法国、英国等殖民者也相继入侵。19世纪初,法国殖民军再度入侵,1912年沦为法国殖民地,后被划入“法属西非洲”。英勇的毛里塔尼亚人民为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在1960年11月28日赢得了独立,成立了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毛里塔尼亚经济以农业为主,农牧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左右。主要农作物有谷子、高粱、玉米、水稻、小麦和阿拉伯树胶等。渔业资源丰富,沿海渔业比较发达。毛里塔尼亚还拥有丰富的矿藏,如铁、铜、石膏和磷酸盐等,铁矿砂的出口占全国出口总值的80%以上。独立以来,毛里塔尼亚政府和人民在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事业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并取得成绩。毛里塔尼亚政府对外奉行不结盟政策,坚持反对霸权主义,支持亚非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毛里塔尼亚既是非洲统一组织的成员国,也是阿拉伯联盟的成员国。它强调非洲统一,努力促进阿拉伯世界的团结与合作。中国与毛里塔尼亚于1965年7月建立外交关系后,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双方友好往来日益频繁。近几年来,两国政府在贸易、文化等方面多次组织代表团进行互访。两国之间还进行多方面合作,签订了许多合作协定。

10、1958年11月28日 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举行 通过了《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

1958年11月28日,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在武昌举行(12月10日结束)。通过了《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决议对人民公社制度的一些大的政策界限,作了进一步明确规定,主要有如下几点:一、针对一些公社成立以后就宣布实现了全民所有制、甚至进入了共产主义的问题,决议划分了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的界限。明确指出,农业合作社变为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虽然扩大了,但并不等于变为全民所有制了。二、针对一些公社在分配上搞全面供给制的现象,决议指出,在社员收入中,按劳分配的工资部分,在一段时期内应占主要地位。三、针对企图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企图对公社的产品实行调拨的做法,决议指出,在今后一个必要的时期内,人民公社的商品生产及国家和公社、公社与公社之间的商品交换,必须有一个很大的发展。四、针对一些公社把社员的私有财产归公的作法,决议规定,社员个人所有的房屋、衣被、家具等生活资料和存款,永远归社员所有。这个决议对整顿人民公社、减缓“共产风”蔓延,起了重要作用。当然,有些规定,如实行部分供给制、举办公共食堂、乡村居民点、推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等超越了当时的客观条件。八届六中全会还通过了《同意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关于他不作下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候选人的建议的决定》。

11、1957年11月28日 美国X-13喷气动力垂直起降试验机首次完成从垂直起飞到水平飞行的过渡。

1957年11月28日,美国X-13喷气动力垂直起降试验机首次完成从垂直起飞到水平飞行的过渡。

12、1943年11月28日 美苏英三国德黑兰会议开幕

斯大林(左)、罗斯福(中)、丘吉尔(右)在德黑兰

为尽快打败德日法西斯,早日结束战争,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邱吉尔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于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首次会晤,史称“德黑兰会议”。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开辟第二战场问题。三国首脑达成协议:进攻西欧的“霸王”战役和进攻法国南部的战役于1944年5月同时发动,登陆兵力达100万人,苏联则承诺在同一时间向德军进攻,以配合盟军西线的行动。关于对日作战问题,苏联初步同意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半年左右参加对日作战。作为交换,苏军可以进入中国不冻港大连,大连可以在国际监督下成为自由港。苏联的此项要求并未经过中国国民政府的批准,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会议还就战后世界安排问题进行磋商。关于战后德国的处置问题和波兰边界问题,未达成具体协议。美英都主张分割德国,美国主张将德国一分为五,英国则主张将德国东南部与别的国家合并组成联邦。苏联对这一问题的态度比较慎重,斯大林认为应当摧毁的不是德国,而是“希特勒国家”。所以,斯大林主张,必须彻底肃清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势力。会议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没有结果。

波兰问题也是德黑兰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苏联1939年9月出兵占领的波兰领土,大致是1795年第三次瓜分波兰时沙俄政府所获取的版图。此外,还增加了东加里西亚和立陶宛大部分地区。英美政府一直认为,1939年波兰领土的任何变更是不能接受的,而苏联政府则坚持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前的领土不容更改。在12月1日的圆桌会议上,罗斯福断然拒绝。邱吉尔考虑到苏军在战场上已越出国境向西挺进,弄不好波兰将会完全落入苏联人手中,于是随机应变,改取主动迎合苏联的要求,提出将波兰边界西移至东起“寇松”线西迄奥得河之间,用德国的领上来补偿波兰在东部失去的疆域。邱吉尔这一提议的目的,是企图以此来满足苏联关于边界的要求,以换取对方承认英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斯大林当然赞成邱吉尔的建议。罗斯福对邱吉尔的意见并未表示任何反对,只是要求在美国大选前切勿泄露,因为这一决定关系到600-700万美籍波兰人的选票问题。就这样,美英苏少数几个大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达成了协议,背着波兰人民作出了处置波兰领土的决定。

德黑兰会议还就战后国际组织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同意建立一个非地区的世界性的国际组织以维护战后的秩序与稳定。

德黑兰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首先,它在反法西斯联盟历史上第一次协调了反对共同敌人的军事战略,通过了东西方盟国联合打击希特勒德国的一致作战计划,为1944年在欧洲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奠定了基础,从而对大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次,这次会议解决了美英苏三大国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主要矛盾和分歧,增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巩同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团结与合作,这又为盟国今后解决其他各种问题和合作重建战后世界和平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在德黑兰会议上,三大国为了自身利益也达成了某些损害他国利益的妥协,对战后世界产生了不良影响。

会议于12月1日结束。

13、1935年11月28日 中共发表《抗日救国宣言》

1935年11月28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抗日救国宣言》,指出:不论任何政治派别,任何武装队伍,任何社会团体,任何个人,只要他们愿意抗日反蒋,我们不但愿意同他们订立抗日反蒋协定,而且愿意更进一步同他们组织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

中共提出了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的十大纲领:

(一)没收日本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财产作抗日经费;(二)没收一切卖国贼及汉奸的土地财产分配给工人、农民、灾民、难民;(三)救灾治水安定民生;(四)废除一切苛捐杂税,发展工商业;(五)加薪加饷,改善工人、士兵及教职员的生活;(六)发展教育,救济失学的学生;(七)实现民主权利,释放所有的政治犯;(八)发展生产技术,救济失业的知识分子;(九)联合朝鲜、台湾、日本国内的工农及一切反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结成巩固的联盟;(十)与对中国的抗日民族运动表示同情、赞助或守善意中立的民族或国家,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

14、1934年11月28日 顾诚出生,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明史专家。

顾诚(1934年11月28日,江西南昌-2003年6月25日,北京)当代历史学家,明代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代表作包括《明末农民战争史》、《南明史》及论文多篇,其中《南明史》一书“凡例”中指出,全书不仅要做到“言必有据”、“无一字无出处”,而且“力求在史实上考订准确。有些问题难以下结论,只好暂时存疑,同时在正文或注解中指出疑点所在。”直接引用的地方志达237部,从东北、西北到东南、西南,县志、府志、州志、省志应有尽有,喜欢夜里工作、白天睡觉,并与浓茶、抽烟、失眠、安眠药相伴,过著苦行僧似的生活。《南明史》曾获中国国家图书奖。2003年6月25日11时10分因肺癌去世。

15、1923年11月28日 共产国际作出“中国问题”的决议案。

1923年11月28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通过《关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民党的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阐述了以民主革命精神解释三民主义的观点。决议认为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含义应该是“依靠国内广大的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和工商业者各阶层,为反对世界帝国主义及其走卒、争取中国独立而斗争”,“既要消灭外国帝国主义的压迫,也要消灭本国军阀制度的压迫”。国民党还应宣传“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民权主义的含义应该是“只有那些真正拥护反帝斗争纲领的分子和组织才能广泛享有这些权利和自由,而决不能使那些在中国帮助外国帝国主义或其走狗(中国军阀)的分子和组织享有这些自由”。民生主义的含义应该是“把外国工厂、企业、银行、铁路和水路交通收归国有”,“把土地直接分给在这块土地上耕种的劳动者,消灭不从事耕作的大土地占有者和许多中小土地占有者的制度”。决议中关于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解释,成为《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的基本原则。

16、1920年11月28日 孙中山返广州重组军政府

1920年11月28日,孙中山偕同唐绍仪、伍廷芳等从上海抵广州,在车站发表演说。他说:“吾辈此次归来,即本斯旨,于广东实行建设,以树全国之模范,而立和平统一之基础。”当晚在广东省署宴会上发表演说,指出:“吾国必须统一,惟以民治为统一方法。然后可期永久。……武力不过辅助民治之不及,非不得已,不宜轻用。”

11月29日,孙中山通电宣布恢复军政府。当日,召开第一次政务会议。军政府以孙中山为首并兼任内务部长,推选唐绍仪为财政部长,唐继尧为交通部长,陈炯明为陆军部长,伍廷芳为外文部长,徐谦为司法部长,汤廷光为海军部长,李烈钧为参谋部长,并委派陈炯明为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自此,南北政府对峙局面形成。

17、1912年11月28日 阿尔巴尼亚独立
阿尔巴尼亚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西部。从公元前2世纪起,它相继为罗马帝国、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和斯拉夫人所统治,15世纪又遭受土耳其的侵略。民族英雄斯坎德培领导全国人民,同土耳其侵略者展开了长达25年之久的斗争,在阿尔巴尼亚独立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英勇不屈的阿尔巴尼亚人民,经过几个世纪的顽强斗争,终于砸碎了土耳其的殖民枷锁。1912年11月28日, 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伊斯梅尔·格马利宣布阿尔巴尼亚独立。
18、1908年11月28日 克劳德·李维史陀诞生,法国人类学家。

克劳德·李维-史陀

克劳德·李维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klod levi stʁos]; 1908年11月28日-)是著名的法国人类学家,他所建构的结构主义与神话学不但深深影响人类学,对社会学、哲学、语言学等学科也有深远的作用。

19、1820年11月28日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诞生,德国哲学家(逝世1895年)。

恩格斯

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生于德意志莱茵省工业城市巴门。先在巴门市立学校读书,1834年转入毗邻的爱北斐特中学。他成绩优异本打算中学毕业升入大学,但他父亲一心要他继承父业,强迫他中途辍学,去不来梅一家商行当办事员。恩格斯自小是好学的人,在工作期间,他把空闲时间几乎都用于学习。1841年,恩格斯去柏林炮兵部队服役。在服役期间,他经常去柏林大学听课,钻研哲学。1842年,他去英国曼彻斯特他父亲入股的“欧门——恩格斯棉纺厂”办事处工作。就在这一年,他在去伦敦途经科伦时,到《莱茵报》编辑部拜访了马克思,这是他们的第一次会见,1844年8月,他在回国途中,又拜访了当时正在巴黎的马克思。他们各自倾谈了自己的政治理论观点,结成了志同道合的亲密战友。他们合著《神圣家族》,开始了他们之间的伟大合作。他们一起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他们一起在工人中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事无产阶级革命组织的建设。在共同战斗中,恩格斯为了支持马克思的研究,表现出一种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马克思在写《资本论》时,生活非常困难。为了让马克思安心写作,恩格斯毅然决定去做他最讨厌的事——到一家纺织公司当办事员,用挣来的钱担负马克思全家大部分开支。这样干了20年。恩格斯一生写过很多著作,这些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中的重要一部分。1883年,马克思与世长辞后。恩格斯就把主要精力用于整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以求完成战友马克思未竟之业。为了完成这一工作,他加工、整理、增补、编纂卷帙浩繁的手稿,呕心沥血,历时竟达10年之久。马克思的逝世,恩格斯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他除了要继续从事繁重的理论研究外,还要挑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担。1895年8月5日,恩格斯病逝。

20、819年11月28日 柳宗元逝世,唐朝文学家(生于773年)。

柳宗元

柳宗元生于公元773年,祖籍是河东解县,即今天的山西运城。他和韩愈是同时代的大文学家,也是一位倡导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他们两人当时几乎享有同样的盛名,在文学史上也几乎占有同样的地位,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从小聪明勤奋,读了很多书,21岁时考取了进士。他思想敏锐,论事总是旁征博引,言词锋利,说理透辟,在当时名声大振。柳宗元还是一位哲学家,他具有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观点,反对藩镇的分裂割据,主张国家的集中统一。他担任监察御史时,很想对腐朽黑暗的政治进行改革,积极参加了永贞革新活动,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但永贞革新失败了。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一带)司马,在那里生活了10多年,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后来又被派到更远的柳州去当刺史,又在柳州度过了4年多的时间,并于819年11月28日在那里死去,年仅46岁。柳宗元在被贬的10多年时间里,写作了大量的诗文,抒发了个人的情感及进步的政治、哲学见解。长期的贬谪生活,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的下层,了解民间的疾苦,因此,他对当时残害人民的苛政,对社会的黑暗现象,写了不少文章加以揭露。他写过一篇著名的《捕蛇者说》,说的是永州有一种毒蛇,咬人必死,但捕它晾干制成药,可以医治许多绝症。皇帝宣布说:谁要是捉了这种毒蛇上交,就可以免交赋税。于是,永州人都争着捕捉这种毒蛇。有个蒋姓农民,祖孙三代都因捕蛇而不交纳赋税,可祖父和父亲都是因被蛇咬而死的,他自己干了12年,好几次也差点儿被蛇咬死。问他为什么还要干这种危险的事情,他说,那些不捕蛇的乡亲,因交不起赋税被逼死的更多。他捕蛇每年只冒两次性命危险,那些乡亲们却天天遭到死亡的威胁。因此,他宁愿一辈子捕捉毒蛇。柳宗元感叹道:古人讲,苛刻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哪知道赋敛的为害比毒蛇还要历害啊。柳宗元还写过许多很有意义的寓言、传记、书信和墓志等。他的山水记也写得特别好,最有名的是《永州八记》。他不仅用优美流畅的文字描写清奇秀丽的自然风光,而且把自己的遭遇和悲愤的感情寄托在山水之中,成为历代山水散文的杰出作品。他一生写了400多篇文章和大量的诗歌,其中著有《河东先生集》,为我国古文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一些论文还宣传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柳宗元和他的作品在我国文学和哲学发展史上都享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