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染色体
1999年12月1日,由英、美、日、中等国216位科学家组成的人体基因组计划联合研究小组正式宣布,他们已经完整地破译出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确定出该对染色体上所有蛋白质编码基因所含的3340万个碱基对的确切位置。这是人类首次完成人体染色体基因完整序列的测定。科学家普遍认为,这是人类在科学领域的又一次突破。人体中共有染色体23对,第22对染色体是其中第二小的一对,研究显示,它与免疫系统、先天性心脏病、精神分裂、反应迟钝和白血病以及多种癌症相关。
1991年12月0日,乌克兰全民公决,决定脱离苏联独立。
白崇禧
白崇禧,(1893-1966年),字健生,广西临桂县人,回族;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军事家,有「小诸葛」之称。属国民党「桂系」,地位仅次于李宗仁。白崇禧是回族,祖先可能是移居中国的阿拉伯人。 李宗仁和白崇禧人称「李白」。二人是国民党内最具实力的地方军事势力–桂系的中心,多年来一直合作无间。最初二人一同加入孙中山在广州的革命阵营,又联合一起驱赶广西的旧军阀。北伐时,率广西军队攻至山海关。北伐成功后,和蒋介石及其他地方势力多次开战;八年抗战爆发后,二人动员广西的军队抗击日军,合作指挥多场大战,并屡有胜果。 战后白崇禧担任国防部长,李宗仁获选中华民国副总统,桂系的实力得到局部肯定。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胜利后,蒋介石被迫下野,李宗仁继任代总统。然而国共和谈失败,桂系无法保住中华民国的半璧江山,本身势力亦无法维持。李宗仁先赴美国治病,1960年代回到中国大陆。
1949年12月30日白崇禧从海南岛赴台。据李宗仁的说法,白是受蒋介石承诺委以国防部长职务而赴台。白崇禧到台后,仅被委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以及「中国回教协会理事长」等闲职。据程思远忆述,周恩来曾经这样评价白崇禧:「白健生颇自负,其实在政治上无远见,竟听信蒋介石的话,给骗到台湾去了。」晚年白崇禧接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访问,出版《白崇禧先生访问纪录》。 白崇禧在1966年12月1日于台北逝世,死因说法甚多。一说是因蒋介石始终不信任白崇禧,死因与情报人员行动有关。
1959年12月1日,美、英、澳、新、法、挪、比、日、阿根廷、智利和南非等12国在美国华盛顿签署了《南极条约》。主要内容有:1,和平利用和非军事化。条约规定南极将仅用于和平目的,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措施均予禁止;禁止在南极进行任何核爆炸和在该区域处置放射性尘埃。2,领土冻结。以前各国对南极洲的领土主权和权利要求,在条约有效期间所发生的一切行为和活动,不得提出新的要求。在原成员国及新成员国中,在南极洲实行具体的科学研究国家,就条约的实施情况定期举行会晤,并且为了条约的宗旨保证条约规定得到遵守,都享有指派观察员进行视察的权利。条约于1961年6月23日生效,有限期暂定为30年。到1983年止,参加条约的成员国有28个。条约成员国通常两年举行一次会议。
殷汝耕
殷汝耕(1885~1947),号亦(侠)农。浙江省平阳金乡镇人。殷汝骊之弟。中国的财税官僚与近代政治家,并曾出任日本扶植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要职。早年留学日本,日本鹿儿岛第七高等学校造士馆毕业后加入中国同盟会,二次革命(1913)失败后,李根源等在日本为党人设志成学校,由殷汝骊主持,殷汝耕任翻译。殷汝骊厌恶汝耕,曾对陈铭枢说:“此弟品质极坏,只要有利可图,他就能卖友,甚至会出卖民族。”因之关系疏远,并禁止眷属往来(时汝耕已娶日女为妻)。抗日战争胜利后,殷汝耕被国民政府逮捕,入押在南京老虎桥监狱。自知必死,在狱中手抄《金刚经》留给亲属。1946年7月,南京高等法院开庭审理殷汝耕一案。7月31日,判处殷汝耕死刑,褫夺公权终身,全部财产没收。1947年12月1日,由高等法院检查处对殷汝耕执行枪决。
中国军队的防空力量
1937年12月1日,日本华中方面军下达攻占南京的作战命令,其上海派遣军随即由常州、丹阳、江阴地区出发,主力沿沪宁铁路和丹阳、句容至南京的公路向南京进击,一部攻占镇江后北渡长江向扬州、六合、水口镇地区侵犯;第十军所部由广德、溧阳、长兴地区出发,多路向芜湖、太平、秣陵关追击,并以一部渡过长江迂回浦口,对南京的包围圈一天天缩小。
参加南京保卫战的中国部队为第七十二军之八十八师、第七十八军之三十六师、教导部队、宪兵部队,另外,自淞沪担任掩护撤退的第七十四军、第六十六军、第八十三军也先后奉令退回南京参加战斗。这三军都是残缺部队,老兵很少,新兵大都尚未受过训练。5日拂晓,第六十六军派在句容占领前沿阵地的两个团与日军接触,苦战后方始突围,损失很大。6日,日军约一联队向湖熟镇前沿阵地猛攻,第五十一师守军抵抗后,始将湖熟镇放弃。同时,由土桥镇攻击索墅镇之日军,复向淳化镇阵地施行威力搜索,大批日机整日在淳化镇阵地轮番轰炸,守军冒死抗战。 7日,淳化镇与东昌街间的汤水镇前第一线阵地,为日军骑兵突入,守军被迫于入暮后撤退至第二线,固守汤山及汤水镇。侵入淳化镇之日军以步、炮、飞机协同向守军阵地猛攻,机枪掩体都被击毁,守军伤亡很多。至8日,日军进攻淳化镇愈烈,并分向东樵村西庄附近包围,企图截断守军归路,第五十一师奋勇抵抗,死亡累累,其中五营官兵全部壮烈牺牲。由于后援未及时赶上,淳化镇于下午4时失守。同日,日军以主力及炮兵、机械化部队进攻汤山守军第二道防线,与守军混战至8时许。
到12月8日为止,日军已进到南京近郊,东北面到达栖霞山,东面到达大胡山,南面到达汤水镇、淳化镇,西南面到达袜陵关和江宁镇。此时南京守军是自上海的受挫之师,新败之余坐守孤城,而敌军士气正旺,夺城在望。
斯大林在一次葬礼上
1934年12月1日,政治局委员,约瑟夫-斯大林的主要助手之一--谢尔盖-米-基洛夫在列宁格勒共产党总部被青年党员尼古拉耶夫暗杀。
谢尔盖-米罗诺维奇-基洛夫,政治家。原姓科斯特里科夫。1886年3月15日生于乌尔茹姆城。1904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在托姆斯克和北高加索地区领导反沙皇专制的斗争,多次被逮捕。1917年十月革命期间参加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21-1925年担任列宁格勒省委书记。1930年当选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1934年任党中央书记。
基洛夫在一篇文章中被赞誉为勇敢的和无畏的革命者,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说他死在工人阶级的敌人的罪恶之手。政府未经很好核实,就宣布列昂尼德-尼古拉耶夫已经被捕并将对他进行审判。
接着尼古拉耶夫等13名同谋嫌疑犯被枪决。随后,斯大林声称发现了反斯大林主义的共产党人的大阴谋,他们计划暗杀苏维埃的全部领导者。因此,他发动了大清洗,枪决了数百名列宁格勒公民,另有数千名被送进强迫劳动营,宣称他们是这一阴谋的同谋者。
谢尔盖·米罗诺维奇·基洛夫
谢尔盖·米罗诺维奇·基洛夫(1886~1934),又名科斯特里科夫,前苏联共产党(布)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书记。生于维亚特卡省(今基洛夫州)乌尔茹姆市一小市民家庭。父母早丧,7岁进孤儿院。1904年毕业于喀山机械技术学校,年底加入托木斯克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小组。1905年当选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托木斯克委员会委员,并管理地下印刷厂。1906年前往伊尔库茨克恢复被破坏的党组织。1909年利用自由派报纸《捷列克报》撰稿人身份进行反沙皇制度的斗争。1905~1911年先后四次被捕。1917年二月革命后当选为弗拉基高加索委员会委员,出席了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参加了镇压科尔尼洛夫叛乱和十月武装起义。十月革命后,在捷列克州和北高加索等地领导建立和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斗争。1919年先后任阿斯特拉罕边疆区临时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第11集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红军南部集团军群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是阿斯特拉罕防御战的领导者之一。1920年5月任俄罗斯联邦驻格鲁吉亚孟什维克政府全权代表,10月率领苏维埃代表团在里加市与波兰签订和平条约。同年当选为俄共(布)中央高加索局委员。1921年3月当选俄共(布)中央候补委员,7月任阿塞拜疆党中央书记。1923年4月当选为俄共(布)中央委员,1926年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及列宁格勒省委和中央西北局书记。1930年起为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1934年起任中央书记。1934年12月1日在列宁格勒斯莫尔尼宫被暗杀。著有《基洛夫言论集》(1912~1934)等。
《洛迦诺公约》,一译《罗迦诺公约》,亦即《洛迦诺保证条约》。1925年10月16日,由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7国代表在瑞士小城洛迦诺举行的洛迦诺会议上正式通过,同年12月1日在英国首都伦敦签字。《洛迦诺公约》共包括8个文件,主要为:《洛迦诺会议最后议定书》;《莱茵保证公约》,由德、比、法、英、意5国签署,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文件;德国对比、法、波、捷分别签订的4个仲裁协定和条约。《莱茵保证公约》规定:德国、法国、比利时互相保证,使德比、德法边界不受侵犯;遵守《凡尔赛和约》关于莱茵区实行非军事化的规定;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一切争端;英国和意大利作为保证国,承担援助被侵略国的义务。实际上,这项公约对德向西扩张是一种遏制。但在当时条件下,它只是对法国的约束。《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标志着德国正式恢复了其在欧洲国际关系中的大国地位,同时也是对法国的欧洲同盟体系的沉重打击,公约使法国在欧洲的领导地位受到严重削弱。希特勒上台之后,于1936年3月进军莱茵非军事区,并于1939年4月宣布废止《洛迦诺公约》,随即便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918年12月1日,特兰西瓦尼亚分别宣布与罗马尼亚合并,因而成为罗马尼亚的国庆日
蒙哥马利元帅(左一)、艾森豪威尔(左二)、朱可夫元帅(左三)、塔西厄将军在柏林
朱可夫是原苏联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军事活动家、卓越的战略家,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杰出贡献,使他名垂青史,成为前苏联人民心中的英雄。
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1896年12月2日出生在离莫斯科不远的一个贫穷的小村庄,他的父亲是个穷鞋匠。9岁那年,朱可夫离开家乡,到莫斯科一家毛皮作坊学徒。他的吃苦耐劳和忠诚老实受到老板赏识,5年以后当上了师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朱可夫被征兵上了战场,从此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十月革命以后,朱可夫参加了红军骑兵,在保卫苏维埃的战斗中英勇作战,多次立功受奖,连连得到提升。至1937年秋,他已成为骑兵第三军军长。1939年,日军侵犯中蒙边界哈勒欣河地区,朱可夫受命前往指挥作战。这一仗不仅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也充分显示出朱可夫的指挥才干。1941年,45岁的朱可夫出任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人民委员兼苏军总参谋长。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悍然向苏联发动进攻。在苏军节节败退的情况下,朱可夫曾建议在叶利尼亚组织反击,以防德军以此为桥头堡进攻莫斯科。基辅失陷后,朱可夫以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的身份赴叶利尼亚前线指挥反击,成功地实施了卫国战争期间苏军的第一次进攻战役,重创德军的突击军团。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1941年9月,正当列宁格勒地区战事处于危急关头,朱可夫临危受命就任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在波罗的海舰队的配合下和列宁格勒人民的支持下,该方面军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使敌人夺取列宁格勒的计划始终没有得逞。
哪里危机,朱可夫就出现在哪里。1941年9月30日,德军动用180多万兵力,1700辆坦克和1390架飞机,发起了对莫斯科的总攻。10月6日,朱可夫被任命为西方方面军司令员,担负着抗击德军主力军团,保卫莫斯科的重大使命。经过激烈交战,红军不仅挫败了德军占领莫斯科的战役企图,而且使整个苏德战场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这次举世闻名的战役中,朱可夫作为拯救莫斯科的英雄而名声大噪。1942年2月,朱可夫被任命为西部方向军总司令,统一指挥几个方面军参参加了几个意义重大的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突破列宁格勒封锁、库尔斯克战役和第聂伯会战。由于每战必胜,朱可夫被人们誉为常胜将军,1943年1月晋升为元帅。
1944年3月,朱可夫任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员,他率领部队以风卷残云之势扫荡德军,向前挺进。他们的速度之快使苏联新闻局无法及时准确地报道,有一次只好笼统地报道:今天解放了240个地方。为庆祝他们的胜利,莫斯科每天傍晚都要鸣放12响到20响礼炮。同年9月,朱可夫调任进攻柏林的主力军--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司令员。
在他的指挥下,红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向德军大本营进攻,最终攻克柏林。1945年5月8日,朱可夫代表苏联最高统帅部在柏林接受了法西斯德国武装部队的投降,向全世界宣告了这场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之结束。
在艰苦的战争中,朱可夫始终所向无敌,而在战后复杂多变的政治风浪中却历经坎坷,沉浮无定。柏林解放后他担任驻德苏军总司令和德国苏占区最高行政长官,1946年,朱可夫回国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和陆军总司令,后又被调到敖德萨军区任司令员。他性格倔强、豁达又喜欢自夸,处世作风大胆果断,工作方式独特并富有创造性。斯大林逝世后,他又于1953年3月出任苏军国防部第一副部长,两年后出任国防部长。1957年10月,又因政治上的愿因被免除党内外一切职务,并于1958年3月被迫退休。历史是不容歪曲的,人民不会忘记为保卫他们的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1966年朱可夫终于得以恢复名誉,并获得列宁勋章。1974年朱可夫病逝。
朱德
1886年12月1日,朱德诞生在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李家湾。朱德的母亲生了13个孩子,因无力喂养,只有6男2女存活下来。朱德6岁时和他的两个哥哥一起被送到私塾读书,取名朱代珍。他学习认真刻苦,成绩总比那些地主子弟强,但却因为是穷孩子而受到富家子弟的欺辱。在朱德幼小的心中,已经萌发了对人世间不公平的念恨。朱德9岁那年,四川大旱,朱德一家也因贫穷而不得不分开了,朱德随伯父母迁到大湾。这一年的遭遇给了他很大的刺激,启发了幼小的朱德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在他的心中已决定寻求新的生活道路。1905年,19岁的朱德参加了乡试,不久又到顺庆府参加府试,考了前20名。这令朱家老少欢喜异常,盼望他省试中榜能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但朱德这时的心思并不在科举仕途上,他知道要想救国,必须富国强兵,因此他向往接受“新学”的教育。就在这时清政府废除了科举考试,朱德乘机说服家人上了顺庆府高等小学堂,半年后又转到中学堂就读。1909年,朱德终于考入了云南陆军讲武堂。在这里,他秘密加入了同盟会,开始了他一生的救国生涯。
元帅朱德
朱德原名朱代珍,字玉阶,1886年12月1日生。四川仪陇县人,祖籍广东韶关。
他早年加入同盟会,并参加辛亥革命活动。1915年在云南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护国战争,1917年在四川参加反对段祺瑞的护法战争。1922年夏在上海拜会了孙中山。同年10月赴德国柏林留学。11月,由张申府、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到苏联学习军事。1926年夏回国。1927年在南昌创办军官教育团。8月1日同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1928年春率领南昌起义余部举行湘南起义,同年4月率起义军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此后在红军中历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第二军团军团长、红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华苏维埃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同毛泽东等指挥红军取得了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934年10月参加并率领中央红军长征。次年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在长征途中,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指挥和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在八年抗战中和毛泽东等指挥各解放区战场,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了功绩。解放战争期间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亲临华北前线指挥作战,并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随后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作出了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并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59年后,连任第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从六届五中全会起,当选为历届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1949年11月到1955年5月兼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共十届一中全会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在“文化大革命”中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威廉·亨利·霍尔姆斯(William Henry Holmes,1846年-1933年),美国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地质学家。与他同时代的是美国人类学家法兰兹·鲍亚士,他们的观点有些十分相近,但仍有许多不同。
1821年12月1日,哥制定第一部宪法《哥斯达黎加社会基本条约》。1949年11月7日,正式颁布现行宪法,后多次修改。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总统和副总统由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总统缺位时,依次由第一副总统、第二副总统和议长接任。2003年4月,哥再次修宪,允许总统可隔届连任。
羅巴切夫斯基
羅巴切夫斯基(Никола́й Ива́нович Лобаче́вский,英文串法為 Lobachevsky / Lobachevskii)(1792年12月1日-1856年2月24日),俄羅斯數學家,非歐幾何的早期發現人之一。他父親是文員,在羅氏七歲時便逝去。他們一家遷到西部的喀山。羅氏有兩個兄弟,三人都在政府的獎學金下升讀中學。1807年羅氏進入成立了不足三年的喀山大學攻讀數學和物理。有傳記作者寫:「當時學系的氣氛十分好。學生充滿熱眨?挂岳^日地尋求知識。從德國來的優秀學者都是好老師。羅氏在他的每一科都做得很好。」這些老師之中包括高斯的好友Martin Bartels 。自1811年,他便在喀山大学任教,並曾任校長。他教授了許多數學、物理和天文的課程,還以講解清晰詳細著稱。在數學上,他獨立發展非歐幾何、Dandelin-Gräffe方法和實數上的函數定義。
1640年12月1日,葡萄牙脱离哈布斯堡王朝统治,恢复独立。
路易六世(胖子)(Louis VI le Gros,1081年12月1日-1137年8月1日)法国卡佩王朝国王(1108年—1137年在位)。法王腓力一世之子,母为荷兰的伯莎。生于巴黎。路易六世致力于巩固法国的王权。1109年—1112年,他与英格兰国王亨利一世作战。在法国国内,他顺利地进行反对有独立倾向的诸侯的斗争。路易六世给城市居民以自治权,使他们能够在他与贵族的斗争中站在他的一边。依赖市民和教会的支持,路易逐一拆毁诸侯的城堡,并强制在他们的领地上驻扎忠于王室的卫队。至路易六世去世时。卡佩王朝在法国的统治已经比较稳定。从1130年开始,圣丹尼斯修道院院长叙热成为路易六世的主要顾问。叙热在扩大王权方面颇有成效,还为路易写了一部传记。路易六世的遗体也安葬在圣丹尼斯修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