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8日,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作出《关于表彰全国道德模范的决定》。胡锦涛、李长春会见全国道德模范。
胡锦涛在会见全国道德模范时强调,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
2000年9月18日,首届亚洲国家政党国际会议在马尼拉开幕。来自亚洲地区40多个政党的约170名代表将在会上讨论加强亚洲地区政治和经济合作等议题。 本次会议主席、菲律宾众议院前议长德贝尼西亚在开幕式上指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亚洲各国政党带领各国人民摆脱了殖民主义统治,创造了经济奇迹。目前,各国政党应该加强亚洲地区的政治合作,为建立一个和平、自由和繁荣的亚洲而努力。 他说,亚洲各国目前仍然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包括完成工业和农业现代化、消除贫困、遏制腐败以及更好地适应技术和知识革命等。他建议亚洲各国政党借鉴欧盟各国整合的经验,在现有区域性组织的基础上,探讨建立亚洲议会、亚洲基金、亚洲共同市场和亚洲共同货币等区域一体化组织的途径。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马文普在大会发言中说,首次亚洲政党会议的召开是亚洲各国政党的一件盛事,也是亚洲各国政党加强合作的一个良好开端。他说,这次会议对维护亚洲和平与稳定、推动亚洲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马文普还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目前的内外政策。他说,中国共产党不计较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遵循“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同一切愿与中共交往的各国政党建立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关系。他希望与会代表为建立公平、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亚洲而共同努力。 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亚洲的20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地区的一些资深领导人,包括柬埔寨国民议会议长拉那烈亲王、韩国前总统金泳三、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等出席了本次会议。此外,来自欧洲和美洲的一些政党代表作为特别来宾也参加了18日的会议。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新中国50年的光辉历程中,“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大力协同,无私奉献,勇于攀登,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重要标志,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能力,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有力地推动了国家经济建设,大大增强了国防实力,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它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垄断,奠定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振奋了国威、军威,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奉献的科技骨干队伍,为我国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科学管理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等各个领域;在“两弹一星”研制者身上体现出来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精神,已经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不竭的力量源泉。4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从研制“两弹一星”开始创立起来的我国高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当前,我们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世界局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但天下仍不太平,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特别是新的科技革命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经济变革方兴未艾,这既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又带来了空前的严峻挑战。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任务十分艰巨。为了在新的形势下大力弘扬研制“两弹一星”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实施科教兴国和科技强军战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以上排名按姓氏笔画为序)。这23位科技专家是人民共和国的功臣,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光辉榜样。
1997年9月18日,日本商界爆出特大新闻:素有传奇色彩的日本八百伴公司当日下午已向法院申请“公司更生法”保护,实际上等于宣告破产。这是战后日本流通领域最大的一起企业破产案。八百伴风风雨雨60年从欣欣向荣到入不敷出,令人感到震惊和惋惜,其教训也发人深思。八百伴公司创业于1930年,总部设在日本静冈县沼津市,属于八百伴集团,是一家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骨干食品超市。许多人都知道《阿信的故事》这部日本电视剧。剧中的女主人公阿信,就是现实生活中创立八百伴的和田良平的夫人和田胜。《阿信的故事》所描写的就是和田胜一生创业的奋斗过程。直到1993年和田胜去世,人们还一直在传说着有关她一生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故事。八百伴起初是和田一家在静冈县热海市开办的蔬菜水果店。经过30多年的苦斗,小商店有了相当大的发展,1962年正式更改店名为八百伴百货店。长子和田一夫秉承父业,出任八百伴百货店总经理,一夫的母亲和田胜担任最高顾问。从此,八百伴大举拓展海内外事业,开始增辟生产线,兼营家庭生活用品和服装,并先后在巴西、新加坡、香港、上海、英国、美国建立了一系列分号,掀起一股流通业国际化的浪潮。八百伴集团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36亿日元资本、42家日本国内骨干店铺、26家海外超市的连锁企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八百伴在香港的迅速发展。1984年12月,它在香港设立的八百伴一号店开业。1989年,和田一夫利用香港经济出现低潮之际,再次大举向香港投资,建立与香港富商的关系,生意越来越兴旺,八百伴的名声在香港越来越响。1989年10月,和田一夫宣布将八百伴环球业务总部迁到香港,并且以2.2亿元港币购买了香港会展办公大楼的顶楼两层。后来他又先后购入天水围商场和江景广常从1990年至1991年,和田一夫先后将八百伴饮食、八百伴食品公司的股票上市,1993年又将八百伴国际集团的股票独立上市,以支持总公司的发展。接着,和田一夫将重点转向上海浦东,与上海方面合资成立了上海第一八百伴公司。现年68岁的和田一夫曾被人们称为“流通风云儿”,何以遭到破产厄运呢?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他至少犯了盲目投资和经营不善的错误。首先,八百伴在日本国内根基不深,却一味强调实施全球战略,在国外开拓过头。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在日本,八百伴仅以静冈为中心拥有几十家中坚超级市场,未能很好地把握日本国内商情和商业机会。其次,举债过头,难以为继。八百伴主要依赖债务开展经营,通过庞大的营业额及现金周转支持生存。据报道,它的负债总额达1613亿日元(约合13.4亿美元)。1994年,美国联邦储备局接连6次提高利率,这使八百伴集团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迫使它不得不设法减债,开始陆续出售一些店铺。从90年代初开始,八百伴发行公司债券,从金融市场直接筹措资金,渐渐地脱离过去所依靠的东海、住友信托、日本长期信用这三家银行。八百伴这种由通过银行的间接融资转换为直接融资的做法虽然符合金融自由化的时代潮流,但是,当资金周转恶化时,没有主要银行的支持,就必然要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八百伴正是尝到了这一苦头。被称为企业发展奇迹的八百伴集团从96年开始陷入困境后,曾试图通过更换招牌来改变困境,去年他们正式将该集团的标志由“地球”图案改为“八”字图案,既取八字的吉祥之意,又有象征双手合什,知遇感恩之义,并表明八百伴是“世界市民企业集团”,以“服务世界”为宗旨。但是,更换招牌后,八百伴不仅没有扭亏为盈,反而风波迭起。和田一夫被迫出售自己的豪宅,以缓解债务,但却毫无起色。去年5月,他又将日本国内的16个收益较好的店铺卖给了大荣公司。最后,为了避免更糟的结局,他终于在今年9月18日向静冈地方法院申请了“公司更生法”保护。由于八百伴的资金周转从7月以来日益恶化,7月7日该公司的股票由200多日元下跌到184日元,7月11日又跌到95日元,9月18日这天竟下降到70日元。东京证券交易所9月18日宣布,从19日起停止八百伴日本公司股票的交易,并且将于12月19日废止该公司的股票上市。同时,根据“公司更生法”的申请,八百伴公司所发行的400亿日元的转换公司债已不能偿还,银行是不会收购的。但是,这次倒闭的只是八百伴日本公司,八百伴集团依然存在。八百伴日本公司总经理、和田一夫的四弟和田光正近日向记者表示,尽管他本人将引咎辞职,但八百伴集团在日本国内的其他店铺及在海外的分号仍将照常经营下去。
1995年在美国洛杉矶涉嫌杀害前妻及其男友而被一个以黑人为主的陪审团宣判“无罪”的美式足球明星O-J-辛普森,今天在洛杉矶的一个白人社区再次走上被告席。
黑人出身的辛普森这次面临的是民事诉讼案,民事审判同去年的刑事审判有一些相同的地方,比如大多数证人还是原来的那批人,原告和被告的律师仍将在法庭上围绕DNA血样检查报告、在谋杀现场发现的头发、纤维以及血手套等证据进行辩论。但是由于审判的环境、具体情况和性质的不同,这次审判同上次的刑事审判有许多不同之处。最主要的是,辛普森不像上次那样一切由律师包办代说,这次他必须开口为自己辩护并回答讯问。
辛普森刑事审判案去年在美国引起轰动,被告律师在法庭内外大打“种族牌”,使黑人占压倒多数的陪审团相信辛普森的罪状是由警方诬陷捏造的,从而判其无罪。整个审判每天由电视台向全国进行马拉松式的实况转播,闹得美国举国上下鸡犬不宁,担心辛普森一案的判决可能在美国引发另一场大规模的种族冲突。而这一次,法官禁止电视和摄影记者进入法庭,审判过程不得进行电视转播,也不允许被告律师在法庭上把案件往种族歧视的方向引。
为了防止外界的压力和影响,法官上次把12名陪审员“软禁在一家旅馆达好几个月,不让他们回家睡觉,不让他们同家人和朋友打电话接触联系,也不准他们收看电视,生怕他们被外界的新闻报道同化。这一次,12名陪审员可以享受人身自由,他们不会接到死亡恐吓的信件和电话,也不必担心他们作出的裁决可能在当地引发一场种族骚乱。
这次民事审判案可能要持续四至六个月,如果陪审团判决辛普森对前妻尼科尔及其男权戈德曼的被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将向死者家属赔偿几百万美元的损失。
1996年9月18日,各国议联第九十六届大会召开会议,起草一项题为《进一步促进尊重和保护普遍人权,特别是妇女和儿童权利》的决议。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提交的决议草案以绝对多数票被选为决议的基础文件。 人权问题是这次大会上被广为关注的议题之一。21个国家的议会代表团向决议起草委员会提交了决议草案,在起草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草案被选为基础文件。中国代表团介绍,这项草案是严格按照联合国宪章及有关国际公约的精神制定的,同时也力求反映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和观点。 许多国家代表团在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的草案非常全面。一些议员称,能够提供如此成功的草案,这本身说明了中国对保护人权,特别是妇女和儿童权利,是十分重视的。 中国代表团提供的决议草案呼吁在实现各项人权和基本自由方面,要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对话增进相互了解,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共同促进保护人权。 草案呼吁各国采取谈判方式和平解决争端和分歧,并共同努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妇女和儿童充分享有人权创造良好的环境。 中国代表团草案中的“当前的国际经济秩序仍然是不公平的,阻碍了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实现”的论断在经过热烈讨论后被认可。 在讨论中,一些代表提出了应该在决议中补充规定,要求大国不要滥用经济制裁手段,使别国人民的人权免受侵害。
1996年9月18日,中国电信与新加坡电信GSM移动电话国际自动漫游协议在京签署,开通仪式也同时举行。这是我国移动电话首次跨出国门漫游,它标志着我国移动通信已由地区性自动漫游向国际性漫游迈进。 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发展迅猛,其网络建设一直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1996年1—8月,全国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97万户,总数已近560万户。目前,已有24个省市自治区实现了GSM联网自动漫游。到1996年底,全国有30个省市自治区建立GSM移动电话网络,并实现联网自动漫游。
白杨
1996年9月18日23时30分,60多年来在中国银幕上留下许多生动人物形象、为广大观众熟悉和爱戴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白杨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终年76岁。 白杨原名杨成芳,祖籍湖南汨罗县,1920年生于北京。从中国电影无声片时代起,白杨在中国影坛上整整耕耘了65年,从早期的影片《十字街头》、《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乘龙快婿》,到五六十年代的影片《祝福》、《春满人间》、《为了和平》,她在银幕和舞台上总共塑造了24个电影形象和近50个话剧形象。1989年主演的电视剧《洒向人间都是爱———宋庆龄的故事》,是白杨一生中拍摄的唯一的一部电视剧,也是她为观众塑造的最后一个人物形象。
1995年9月18日,中国举行的迄今级别最高的国际象棋赛事-—谢军与科尔奇诺依的“性别之战”,经过4天 4轮的鏖战,今晚在温州降下帷幕。65岁的两届前男子世界亚军科尔奇诺依雄风犹在,以3:1战胜两届现女子世界冠军谢军,捧走“特陶杯”。
今天的最后一役,谢军执白以王前兵起步,并再度用“塔拉什进攻”对付科氏擅长的“法兰西防御”。谢军求胜心切,弈至第四回合不走兑兵简化局面的稳健弈法,而改走出动王翼马,摆出背水一战的架式,这正中好斗的科氏心意。顿时,双方搏杀激烈。中局,谢军虽取得先手良机,但由于进攻布局考虑欠成熟,进入双车马(白-对双车象(黑-略处劣势的残局。弈至35回合,科氏小兵“升变”,势如破竹,谢军认输。这盘棋共弈了3小时20分钟。
赛后,谢军对记者说,这次能与世界顶尖男子高手科尔奇诺依进行4局对抗,是个难得的机会,虽然失利,但学到了不少东西,对下半年的卫冕战大有裨益。
新华社北京1995年9月18日,马拉多纳在法国巴黎创建了世界球员工会-—国际职业足球选手协会,他被选为该工会的主席。球员工会在一份声明中说:“创立国际职业足球选手协会是为了保护和争取全球职业球员的利益。”
马拉多纳则说:“我们不想排挤阿维兰热先生或其他人,我们只是希望球员能参与到足球决策事务中来,而以前他们是没有发言权的。
1993年9月18日,历经我国学术界、出版界15年坚韧不拔的努力,74卷本的巨型知识总汇——《中国大百科全书》终于全部出齐,从而为中华文化发展史树起了一座新的丰碑。为此,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在市政协檀山厅为庆祝这项中国近代最大的文化工程的胜利完成召开座谈会。 盛世方修志,百年圆一梦。与会专家满怀丰收的喜悦,回顾百科全书事业发展的历程。他们说,早在本世纪初和建国后,一代又一代有识之士就萌发了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意愿,但因种种原因均未实现。《中国大百科全书》得以出版面世,不但印证了“盛世修典”的古训,填补了中国没有现代百科全书的历史空白,也终于能告慰立志于中国进步与富强的前辈学人的在天之灵。不少专家还回顾了在编撰百科全书中的许多感人至深的事例。15年来,专家们以高度的事业心兢兢业业工作,呕心沥血,为大百科事业作出了贡献。正是专家学者们的严谨治学态度,才保证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在百科全书的大旗下汇聚了两万多优秀的编撰人员,可谓名流荟萃,专家云集,堪称世界第一。 与会者对新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评价甚高。百科全书历来被人们誉为微型图书馆、工具书之王。囊括66个学科、覆盖整个文化领域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有近8万个条目,插图7万多幅,1.2亿字,并以内容完备、知识经典、印制精美而无愧于这样的称号。它不但显示了中国学术界、出版界的实力,也将服务于整个改革开放的时代,它是精神文明建设所结出的丰硕果实。 《中国大百科全书》凝聚了我国知识界、特别是老一辈学者专家的智慧和心血,展现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崇高的精神面貌。参加《全书》工作的学者、专家在编辑出版《全书》的同时,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树立了无私的奉献精神的榜样,他们在构建伟大的知识工程的同时,也建设了崇高的精神文明。陈至立指出,《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万人智慧的结晶,科学文化的长城。
1991年9月18日,意大利那不勒斯一家法院今天以拥有和服用可卡因罪,判处监禁马拉多纳14个月(待执行 -,并罚款3175美元。这是检察官波比奥与马拉多纳的辩护律师斯尼斯卡奇根据新的意大利刑法达成的协议。马拉多纳承认服用毒品,减轻判刑。
目前,马拉多纳保释在家,继续接受心理医生治疗。他拥有和服用可卡因一案在阿根廷尚未了结。
1987年9月18日上午,美国总统里根在白宫宣布,美国和苏联就销毁两国的中程核导弹达成协议。
12月8日下午2点02分(美国东部时间),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白宫东厅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中短程核导弹条约。
根据该条约,美苏两国将在1991年之前,共销毁2400枚以上的核导弹头。这些弹头相当于美苏两家核武库的 4%左右。
经过六年多艰难谈判而签署的这个条约,是美苏裁军谈判史上第一个真正减少核武器数量的条约,里根在签署条约时说:“我们相互信任,但信任仍需要核查。”戈尔巴乔夫说:“您已多次重复这句话了。”
具体地说来,这项条约规定美苏两国将全部销毁射程为500至5000公里的陆基核导弹,弹头总数在2400枚以上,其中苏联要销毁的导弹比美国要多出1倍以上。
这个条约在哪些方面较为引人注目呢?
--这是两个超级大国裁军史上第一项削减核武器的条约。
--这项条约规定的检查措施之严格是少有的。条约规定双方互派检查人员常驻于一向绝密的禁地,生产导弹的工厂和设施,进行突击性检查等。
--条约有助于推动今后的武器谈判,尤其是进攻性战略武器的谈判。
这个条约签订后,世界一些国家的政府和领导人分别发表公报和谈话,表示欢迎。并希望美苏能继续就战略核武器、化学武器和常规武器进行谈判。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2月8日发表讲话,对中导条约表示欢迎,但她强调,英国将继续保持自己的核武器并使之现代化。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认为,这“只是走向较少武器世界的第一步”,“应继续裁军进程”。法国总统密特朗表示赞成中导条约,他指出,一种有条件的、即可核查的、均衡的、双方同时进行的裁军是维护和平的保证。日本首相竹下登9日凌晨向美国总统里根发了贺电表示由衷的欢迎。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当天发表声明,称中导条约是一个“历史性的协定”,并对此表示衷心欢迎。还有东欧、亚太、非洲和拉美国家领导分别发表声明或谈话,敦促美苏以中导条约为开端进一步裁减军备。
张秉贵
1987年9月18日,张秉贵(1919~1987)北京人。生前是北京市百货大楼售货员,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商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 1955年他参加商业工作以来,在30多年的柜台生涯中,始终把本职工作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紧紧结合起来。在柜台上,他热情洋溢地为顾客服务,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精神,温暖了千百万顾客的心。他创造了一整套服务经验,练就了拿糖“一抓准”、算帐“一口清”等过硬的服务本领。晚年,他又把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和技术无私地传授给青年一代。 他的模范事迹曾在全国商业战线上广为流传,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他本人曾多次获得党和国家授予的崇高的荣誉称号,被选为中共十一大代表,历任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并获得了全国第一个特级售货员称号。由于长期积劳成疾,9月18日不幸病逝,终年68岁。在他生命的弥留之际,中共北京市委在他的病榻旁向他颁发了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 9月19日和20日,商业部和全国总工会分别发出通知,号召商业系统和全国职工认真学习他的“一团火”精神。1986年—新丝绸之路时装博览会举行。
1986年——为遏制难民涌入联邦德国和西柏林,民主德国宣布实行过境新规定。
1985年9月18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胡耀邦致《团结奋斗,再展宏图》的 开幕词。赵紫阳就中央关于“七五”计划的建议(草案)作说明;邓小平、陈云发表重要讲话;李先念致闭幕词。邓小平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近七年,是建国以来最好的关键性的 时期之一。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拨乱反正,二是全面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 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这是一件大事,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他指出:“七五”期间,一定要首先抓好管理和质量,讲求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这样的速度才过得硬。他强调,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他肯定了一批老同志带头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推进干部制度的改革所起的作用,指出干部的新老交替,是从组织上对我们党的政策的连续性的保证。他要求新老干部都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陈云强调:干部队伍要保持梯队结构;粮食生产要抓紧抓好;社会主义经济,还是要有计划按比例;抓党风的好转,仍是全党的一件大事;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权威;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批准了一批老同志不再担任中央三个委员会成员的请求,增选了一批新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1983年——约一百万群众参加意大利共产党《团结报》节开幕式。
黎巴嫩首都,位于地中海边狭长的平原上,背依连绵起伏的黎巴嫩山,既是地中海东岸最大的优良海港,又是黎巴嫩共和国的重要门户和货物集散地;既是中近东商业、交通、金融和文化中心,又是东西方的连结点和出入中东的大门。贝鲁特以它那精美的建筑艺术,绚丽的自然风光和闻名的历史古迹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贝鲁特最初的名称叫阿什特里特,其意为爱和美的女神,后来改称为贝鲁特。“贝鲁特”在古叙利亚语、腓尼基语和希伯莱语中,是“多井之城”的意思,这是因为该城是古代居民在一片不毛之地、水源缺乏的地方建城的。当时为了解决饮用和灌溉农田用水问题,人们在沿城墙边缘地带挖掘了许多水井,久而久之,人们便习惯称这个地方为“贝鲁特”,最后终于取代了“阿什特里特”这个名字。直到今天,在贝鲁特市内仍可以看见一些古井的遗迹。 贝鲁特被人们称为西亚、中东的“旅游中心”。天气晴朗的日子里,站在海滨公路上眺望地中海的景色,那茫茫无际的大海篮得像一块宝石,随着起伏的波涛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贝鲁特是一座文化古城,不但以它秀丽的景色、温和的气候与别致的建筑,而且以它许多著名的历史古迹吸引着各国的游客。在贝鲁特国家博物馆内,保存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有世界上最先发明字母文字的腓尼基人的象形文字,还有很多雕像、宝玉等。全国有4所大学,在贝鲁特就有3所,其中最著名的是1886年创办的美国大学,它是美国在国外最大的教育机构。阿拉伯国家的很多高级官员都毕业于这所学校。此外还有美术学院、国立音乐学院等许多专科院校。贝鲁特为世界许多地方输送了医生、教授、工程师和实业家。在贝鲁特市内,有罗马时代的城墙、庙宇、澡堂的残迹和奥斯曼帝国时期修建的清真寺。贝鲁特东80多公里的巴勒贝克,是腓尼基时代建立的古城,有著名的希腊和罗马时代的遗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巴勒贝克神庙,这是世界上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神庙建于公元前2000年,是腓尼基人为祭祀太阳神巴勒而修建的。城北30多公里处的比布鲁,现名朱拜勒,有古腓尼基人的城堡遗迹。城南40多公里的赛达港有十字军修筑的坚固城堡。在贝鲁特以北山区离卡勒卜河不远的山崖上,不同时代的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刻满了楔形文字、象形文字、拉丁字和阿拉伯字等近20种文字。这是古时胜利了的军事统帅在这里记下的光辉战绩,这就是闻名于世的“留言崖”。这里最早留下记载的是公元前13世纪埃及法老拉姆仁斯二世战胜赫梯人的一段碑文。石崖上留下最后记载的是阿拉伯人自己刻下的,上面写着“1946年12月31日,最后一个法国士兵离开了黎巴嫩领土”。 海面上,洁白的海鸥在自由地飞翔,小巧玲珑的游艇来往行驶着。回首仰望黎巴嫩山,得到的又是一种高峻秀美的感觉。 黎巴嫩山高达3000多米,山顶上白雪皑皑,而山脚下却是果树成林,一片翠绿,与地中海交相辉映,真是五彩缤纷,令人神往。汽车可以沿着宽阔的盘山公路,从山脚一直开到山顶,山坡间建有许多式样新颖的别墅、旅馆和饭店,掩映在苍郁的林木丛中。从山脚到山顶,沿途可以观赏到一种十分有趣的现象:山上人们在开心地滑雪,山下海滨浴场上彩伞簇立,人头攒动,男男女女游客或是在海面上嬉戏追逐,或是裸露着身子躺在沙滩上进行日光浴。黎巴嫩出版的一本旅游册上曾这样风趣地写道:“到贝鲁特来吧!一天之内您既可以上山滑雪,又可下海游泳。”由于同一地区内山上山下气温差别甚大,才出现这样一种离奇的场面。 贝鲁特还以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著称于世,它是现代阿拉伯文明复兴的摇篮之一。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腓尼基人就已定居在这里。到公元7世纪初,阿拉伯帝国占领了这块地方。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殖民当局把这个地方变为统治黎巴嫩和叙利亚的中心。黎巴嫩共和国于1943年独立后,贝鲁特成为首都。今天,在贝鲁特的国家博物馆里,人们可以看到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文物。 贝鲁特市内保存有罗马时期的城墙、庙宇、水池的遗址和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清真寺。在贝鲁特以北30多公里的比勃洛斯,仍能看到腓尼基人的一个村庄和罗马时期的城堡、庙宇、房屋、商店、剧场的遗迹。在众多的古迹中,最吸引游客的是贝鲁特东北80多公里处称为巴勒贝克的神庙,这是世界上著名的古迹之一。公元前2000多年,腓尼基人修建了这座庙,供奉日光之神巴勒,而“贝克”意为“城”,因此,这个地方被称为巴勒贝克。后来罗马帝国时期,又动用两万多奴隶,花了几十年时间,在原庙的基础上又修建了好几座规模宏伟的新庙宇。庙宇四周的城墙高大而坚实,是用一块块巨石垒砌而成的。进入城墙,走上石阶,便是祭祀神的大庙。 由于历经沧桑,遭受了多次地震和战争的破坏,庙宇已经残破不堪,祭神大庙已破损,断裂的石梁和石柱倒卧地上。但从这些石梁和石柱上,仍能清晰地看到雕刻精细的各种图案。 神庙的现状虽然如此,但在其他任何地方,即使在意大利的罗马城里也找不到比这里保存得更好的罗马时代的神庙了。 如今的贝鲁特,城市人口达150多万,市区面积比原来大大扩展。在那些白墙红瓦的古老房屋中间,现代化摩天大楼鳞次栉比,马路上车水马龙,街面繁华异常。由于地理位置好,交通设施优越,使贝鲁特在黎巴嫩独立后不太长的时间内一跃而成为中东地区规模最大、最兴旺发达的商业、金融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
1982年9月18日,邓小平在陪同来访的朝鲜劳动党中央总书记金日成赴四川访问途中,向金日成介绍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我们打开了一条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新路。并指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在开始一段很长时间内生产力水平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完全消灭贫穷,所以,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
裴文中
裴老那一代知识分子,经历了抗战、内战和“文革”,是中国近当代知识分子中人生最艰难的一代。裴老的一生,也尝遍了战乱、动荡、牢狱、贫困的终极考验。 1942年,裴老失业半年后接到了北师大的聘书,尽管已经是名教授,但战乱中的微薄收入依然无法让他维持生计。从1943年开始,一家人便靠典当过日子,连国外学者送的钢琴也当了出去。在依然难以维持生活的压力下,这位名教授又不得不兼做小买卖,并干一些给人接送电话、送药的杂活。张森水说,1945年日本投降的那一天,同事到他家报告喜讯,裴老还在德胜门早市卖东西。 为了北京人头盖骨,裴老曾多次受到日本军方的威胁。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三四天,日本军官就找上门来询问北京人头盖骨的下落,裴老拒不合作。不久之后,日本宪兵没收了他的居住证,不许他出城。1944年,裴文中被日本军队逮捕,但他依然拒绝合作,甚至托人带字条给夫人,料理自己的后事。 “文革”期间,裴老和大多数知识分子的命运相同,难逃被审查、批判、隔离的命运。虽然裴老的一生可以写成一本“大书”,然而张森水说,他在裴老在世的时候就有为其做传的念头,但裴老没有答复;现在,恐怕没有人能说清裴老对自己传记的心态了。
1981年9月18日,鲁迅故乡浙江绍兴的“咸亨酒店”已经修复,重新开张。它位于绍兴市鲁迅路二七四号。这一普通小酒店之所以引人瞩目,是因为鲁迅先生曾在著名小说《孔乙己》里提到了它。
酒店的格局,完全按鲁迅先生所描述的样子: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店堂里放着几张桌子。酒店备有自己加工的茴香豆等下酒物,顾客可以在此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新开张的“咸亨酒店”,服务员殷勤好客。他们在这个有纪念意义的地方,热情接待一些爱喝酒的劳动人民,同时也接待国际友人。
1948年 12 月15日由波兰工人党同波兰社会党左翼合并组成。成立大会通过了思想宣言和党章,提出在波兰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性目标,选举 B.贝鲁特为中央委员会主席(1954年改称第一书记 )。1954 年党的二大提出进一步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消除工农业发展不平衡等经济任务。1956年春贝鲁特逝世,E.奥哈布继任中央第一书记。同年 6月波兹南上万工人因不满现状举行示威,导致流血的波兹南事件,社会各界强烈要求修改政策和改组党政领导。10月,党召开二届八中全会,W.哥穆尔卡当选为中央第一书记,他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扩大议会作用、建立工人自治机构、解散经营不善的农业合作社等政策。1959年党的“三大”肯定了上述政策 。1964 年党的四大提出了以高效率和合理的投资、大规模扩大出口、提高农业生产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为主要内容的1966~1970年国家发展方针。1970 年 12月12日工人为反对物价上涨举行示威游行 , 政府使用武力造成流血事件。12月20日,在党的五届七中全会上哥穆尔卡辞去党中央第一书记职务,由E.盖莱克接任。70年代后期,国民经济继续恶化。1980年秋,全国发生罢工浪潮,反对提高肉价、冻结工资。同年 9 月,党的八届六中全会解除盖莱克第一书记职务,由S.卡尼亚继任。1981年党的九大通过了社会主义革新纲领,决定以“对话”与“协商”方式解决社会冲突,同时进行改革。但这并未能遏止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恶化。同年10月党的九届四中全会批准卡尼亚辞职,选举W.W.雅鲁泽尔斯基为中央第一书记。1986年党的十大通过了波党历史上第一部党纲,规定“加强社会主义是波兰发展的持久方针”,1989 年1月,党的十届十中全会第二阶段会议通过决议,宣布 “ 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工会多元化” 。1989 年6月,该党在议会大选中失败,失去执政地位。1990年初党的十一大通过《关于波兰统一工人党停止活动的决议》。该党主流派成立波兰共和国社会民主党。
1973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时被接纳进入联合国
1965年9月18日至12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主要讨论1966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和长远规划问题。中央批准了国家计划委员会提出的1966年国民经济计划纲要,强调指出:“省、地、县、社四级党委要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在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同时,掀起一个群众性的增产节约运动”。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方针,会议同意了以“国防建设第一,加速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的思想。会议还讨论了财贸和党的建设问题,指出:“要“藏粮于民”,稳定征购,三年一定。并决定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拿出200亿元来调整物价,降低农业生产资料和部分生活资料的价格,使广大城乡人民首先是农民获得好处。为了加强党在基层的领导,会议决定在经过“四清”的地方积极慎重地发展党员,争取农村人民公社每一个生产队都有党的小组或党员。
1964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印发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规定的修正草案的通知》(简称第二个《后10条》)。第二个《后10条》修正草案对形势估计更加严重,提出敌人拉拢腐蚀干部,“建立反革命的两面政权”,是“敌人反对我们的主要形式”;认为“这次运动,是一次比土地改革运动更为广泛、更为复杂、更为深刻的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强调有些地区还要“认真地进行民主革命的补课工作”;改变了原来依靠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的规定,强调必须把放手发动群众放在第一位,首先解决干部中的问题,并规定整个运动都由工作队领导。这些指导方针,对运动影响很大,造成了对基层干部打击面过宽、打击过重,以致混淆敌我界限的“左”的错误。
哈马舍尔德
1905年,达格·哈马舍尔德出生在瑞典延雪平市,他的父亲曾担任过瑞典首相。他就读于乌普萨拉大学,先后获得艺术和法律学位。29岁时他又获得博士学位。他担任瑞典国家银行秘书后,由于擅长处理经济问题而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威望。1941年,哈马舍尔德出任瑞典银行主席,成为该行历史上最年轻的主席。10年后,他进入外交界,担任瑞典外交副大臣。 联合国第一任秘书长挪威人赖伊有“天才外交家”之称,第一任期届满后本可能连任,但由于他公开支持北约,组织入侵朝鲜的“联合国军”而激起许多会员的反对,只得辞职。1953年4月,哈马舍尔德接替赖伊执掌联合国。由于他的领导,联合国的声誉和效率提高了。1957年9月,在第12届联合国大会上,哈马舍尔德以全票连任联合国秘书长。 在哈马舍尔德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世界上既有冷战,又有热战,联合国基本上被美国控制,但他四处奔波,调解国际纠纷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人们称赞他“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955年,他为要求中国释放在朝鲜战争中被俘的美国俘虏而作过担保。1956年,他为解决埃及和以色列及其盟国之间的危机而奔波。作为秘书长,他对建立西奈半岛及加沙地区的联合国紧急救援部队,施加了影响。他还在中东地区发起了和平运动,并派观察家前往黎巴嫩。1959年,他去老挝“访问”,执行美国企图通过联合国对老挝进行干涉的使命。1960年到1961年,他又在刚果进行多次活动,组织联合国部队开进刚果。1961年9月18日,哈马舍尔德在非洲刚果(现扎伊尔)执行调停任务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飞机坠毁的原因至今不明。有人说飞机是被机枪击中而坠毁的,也有人认为是汽油不够而坠毁的。可以说,哈马舍尔德是当时某些政治集团相互争斗的牺牲品。 在当时美国操纵联合国的历史条件下,哈马舍尔德的活动必然打上为美国利益效劳的烙印,也赢得了美国等一些国家的欢心。由于他“努力为刚果带来和平”而被授予1961年诺贝尔和平奖。为了纪念他,联合国图书馆便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达格·哈马舍尔德图书馆”。这座图书馆位于联合国总部西南角,与秘书处大楼相连。它是由美国福特基金会赠款兴建的。图书馆落成前,哈马舍尔德遇难,福特基金会于是要求联合国以哈马舍尔德的名字命名这座图书馆。 哈马舍尔德遇难后,出任联合国代理秘书长的是缅甸的吴丹。
1955年——美国全国地理学会和洛厄尔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报告说,在火星上有一块相当于得克萨斯州大小的区域变成草绿色,可能是由于植物生长的结果。此一宣布进一步使人相信地球外存在生命形式的理论。
1952年9月1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举行全线性的战术反击作战。采取的主要手段是:以军为单位,选定若干敌人连排支撑点和个别的营防御地域。经过充分准备之后,集中优势兵力火力,实施突然攻击,歼敌全部或大部,并在同敌进行反复争夺中再给敌以大量杀伤。然后依情况,对于被我攻克的据点,凡可以守住者固守之,不能守住者放弃之,保持自己的主动,准备以后的反击。 这次战术反击作战于10月31日结束,共进行44天,志愿军共向57个目标进攻74次,打退敌排以上兵力的反扑400余次,歼敌2.5万余人,获得重大胜利。 10月24日,毛泽东致电祝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重大胜利,并指出此种作战方法,继续实行下去,必能制敌于死命,必能迫使敌人采取妥协办法结束朝鲜战争。
1951年——宋庆龄接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典礼在北京举行,宋庆龄决定将10万卢布用于发展我国儿童妇女的福利事业。
1949年——英国政府宣布英镑贬值30.5%,由英镑兑换4.03美元贬至2.8美元。英镑贬值使英镑区国家和法、比、荷、加拿大、丹麦、瑞典和埃及等二十四个国家都受到影响,在几天内也相继宣布本国的货币贬值。
1948年印度尼西亚右派势力在茉莉芬市镇压印尼共产党人的事件。1948年印度尼西亚民族解放运动高涨,7月 ,美、荷帝国主义与印度尼西亚右派势力在爪哇茉莉芬策划 “消灭红色分子的建议”。8月初,梭罗的丹·马拉卡集团武装组织野牛队暗杀了左派武装力量国军第四师师长苏达尔多。9月1日,驻梭罗的右派部队西利万吉师绑架印尼共产党人,并无故扣押前往营救的第四师军官,引起双方武装冲突。9月17日,驻梭罗的左派军队被右派军队赶出梭罗,退往茉莉芬。9月18日,茉莉芬驻军两派发生冲突,左派军队控制全市,当时州长出差在外,左派组织人民阵线推选副州长(共产党员)代理州长职务并电告中央政府。哈达政府闻讯立即声称印尼共在茉莉芬发动政变。9月20日,茉莉芬民族阵线政府成立,并公布了“为了劳动人民的需要,加强和保卫无产阶级共和国”的7项政纲。9月21日印尼共领袖慕梭撰文声明,茉莉芬政府是民主的印尼共和国的一部分 。9月30日,政府军攻占茉莉芬。10月底,慕梭在战斗中牺牲。11月,沙利佛丁等印尼共其他领导人被俘,12月被害。 在茉莉芬事件中,印尼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被捕者达3.5万人,其中1万人惨遭屠杀。茉莉芬事件不仅严重削弱印尼共力量,同时也使新生的印尼共和国元气大伤。
第一条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安全机关是本法规定的国家安全工作的主管机关。 国家安全机关和公安机关按照国家规定的职权划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维护国家安全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及各企业事业组织,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国家安全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动员、组织人民防范、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第四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进行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的追究。 本法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是指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的,或者境内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的下列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一)阴谋颠覆政府,分裂国家,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二)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 (三)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 (四)策动、勾引、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判变的; (五)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其他破坏活动的; 第五条 国家对支持、协助国家安全工作的组织和个人给予保护,对维护国家安全有重大贡献的给予奖励。
第六条 国家安全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依法行使侦查、拘留、预审和执行逮捕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七条 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时,经出示相应证件,有权检查中国公民或者境外人员的身份证明;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询问有关情况。
第八条 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国家安全任务时,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进入有关场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批准,出示相应证件,可以进入限制进入的有关地区、场所、单位;查看或者调阅有关的档案、资料、物品。
第九条 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紧急任务的情况下,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遇交通阻碍时,优先通行。
国家安全机关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必要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用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
第十条 国家安全机关因侦察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第十一条 国家安全机关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可以查验组织和个人的电子通信工具、器材等设备、设施。
第十二条 国家安全机关因国家安全工作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可以提请海关、边防等检查机关对有关人员和资料、器材免检。有关检查机关应当予以协助。
第十三条 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家安全工作中,应当严格依法办事,不得超越职权、滥用职权,不得侵犯组织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四条 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
第十五条 机关、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动员、组织本单位的人员防范、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第十六条 公民和组织应当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
第十七条 公民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当直接或者通过所在组织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报告。
第十八条 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公民和有关组织应当如实提供,不得拒绝。
第十九条 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保守所知悉的国家安全工作的国家秘密。
第二十条 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
第二十一条 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
第二十二条 任何公民和组织对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超越职权、滥用职权和其他违法行为,都有权向上级国家安全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检举、控告。上级国家安全机关或者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查清事实,负责处理。
对协助国家安全机关工作或者依法检举、控告的公民和组织,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第二十三条 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或者境内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犯间谍罪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给予奖励。
第二十五条 地境外受协迫或者受诱骗参加敌对组织,从事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及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机构如实说明情况的,或者入境后直接或者通过所在组织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者公安机关如实说明情况的,不予追究。
第二十六条 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在国家安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分,或者由国家安全机关处15日以下拘留;情节严重的,比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比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的规定处罚; 情节较轻轻的,由国家安全机关处15日以下拘留。
第二十八条 故意或者过失泄露有关国家安全工作的国家秘密的,由国家安全机关处15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对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以及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国家安全机关可以依法对其人身、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对其非法持有的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以及非法持有、使用的专用间谍器材予以没收。
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构成泄露国家秘密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境外人员违反本法的,可以限期离境或者驱逐出境。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对拘留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十二条 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处罚;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第一百三十六条的规定处罚。
第三十三条 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时,适用本法有关规定。
第三十四条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一、刑法有关条款
第九十二条 阴谋颠覆政府、分裂国家的,处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九十三条 策动、勾引、收买国家工作人员、武装部队、人民警察、民兵投敌叛变的,处无期徒刑或者10以上有期徒刑。
第九十七条 进行下列间谍或者资敌行为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为敌人窃取、刺探、提供情报的;
(二)供给敌人武器军火或者其他军用物资的;
(三)参加特务、间谍组织或者接受敌人派遣任务的。
第一百三十六条 严禁刑讯逼供。国家工作人员对人犯衽刑讯逼供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以肉刑致人伤残的,以伤害罪从重论处。
第一百四十三条 严禁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违者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五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或者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罚金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第一百六十二条 窝藏或者作假证明包庇反革命分子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窝藏或者作假证明包庇其他犯罪分子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第一百八十六条 国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保密法规,泄露国家重要机密,情节严重的,处7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非国家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
第一百八十七条 国家工作人员由于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一百八十八条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故意颠倒黑白做枉法裁判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进犯长沙的日军正向中国军队炮击
1941年9月18日,日军集中兵力向新墙河一线展开猛攻,第二次长沙会战正式开始,由于第九战区对敌情判断有误,中国军队正面防备不足,日军在2天内便完全突破新墙河防线,并推进到汨罗江北岸。第九战区急忙布置汨罗江南岸防御,并集结部队,伺机自东南向西北侧击南进日军。由于双方实际战斗力不相上下,战役打得十分激烈。后来,第九战区的作战密电两次被日军破译,致使第九战区部队遭到严重损失,20日,日军在骆公桥至浯口之间强渡汨罗江,26日,日军主力向长沙猛攻,在捞刀河一线击破第九战区主力部队之一的第七十四军。27日晨,日军以猛烈的炮火轰击长沙中国守军阵地,然后发起集团冲锋,中国军队在打退了日军多次进攻后,官兵伤亡惨重,长沙终于于中午被日军攻破。第九战区部队虽然被迫撤出了长沙,但仍积极组织反攻。
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所在地
1936年9月18日,山西省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救亡组织“牺牲救国同盟会”在
太原成立。阎锡山任会长,戎伍胜、宋劭文等担任委员,在山西各县都设有分
会。牺盟会提出了“不分党派,不分男女,不分职业,只要不愿做亡国奴的人
们,一齐动员起来,积极参加一切救亡运动”的总纲领。
1934年——国际联盟大会通过接纳苏联参加国联的决议。苏联参加国联,并担任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国。
东北军正在乘火车南下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通电拥蒋,旋即派东北军12万人入关。蒋、冯、阎中 原大战正在胶着之时,东北军大兵入关,双方平衡迅即倾斜。21日,东北军占领天津,23日占领北平。晋军力疲不当,一触即溃。迅速西退。
一般认为虽然一战西线战事绝大部分发生在法国,法国因此遭受了重大损失,但克莱蒙梭的政策仍过分激进,对德国过分苛刻。而且条约是胜利者强加于失败者的和平,是对德国的一种羞辱。时至今日史学界对此仍有不同观点。 凯恩斯在其著作《和平的经济后果》中说,这是“迦太基式的和平”,意即将战胜了德国的法国比作与在布匿战争中战胜了迦太基并将其彻底摧毁的罗马帝国。后来法国经济学家埃蒂涅·曼托索在给凯恩斯的公开信中发表了他的不同观点,并指出凯恩斯的战后预言并未成真,如凯恩斯预言欧洲钢铁产量会下降,实际上1929年的产量较1913年增加了10%,凯恩斯预言德国钢铁产量会下降,实际上1927年德国的钢和铁产量较1913年分别增加了30%和38%,且1913年的数据包括了战后德国割让的领土。又如凯恩斯预言战后德国国内储蓄不会超过20亿马克而实际上1925年的数字是64亿,1927年76亿。凯恩斯预言德国在条约生效30年内无法支付高于20亿马克的赔款,曼托索称在1933至1939年间德国在重整军备上花费了7倍于此数的金钱。 近来又有一种观点称德国在条约中获益匪浅,如史学家格哈德·温伯格在其著作《手边的战争》中提到,由俾斯麦一手建立的德国政治体系不但未被摧毁反而得以保存,而且德国避免了战后被战胜国大规模军管(特别是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形势对比)。 现在回顾一下,在1919年时德国其实取得了较五年前战争爆发时更有利的战略态势,尤其是德国的东方,原来在经济和军事上都不断膨胀且亲法的俄罗斯帝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外交上孤立,内部纷争不断且卷入内战的苏维埃俄国。在南方,德国的前盟友奥匈帝国分裂为数个弱小的共和国,对德国的再次崛起已经无法构成威胁了。 英国军事史学家科热里·巴尼特声称,与德国所期待的一旦赢得战争后他们强加于协约国的和平条约相比,凡尔赛条约实际上是相当仁慈的。对比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俄国失去了1/3的人口,一半的工业,90%的煤产地以及50亿马克的战争赔偿。巴尼特同样认为德国在签订条约后的战略态势较1914年更好,以前在德国东方可以起到平衡德国作用的俄罗斯帝国和奥匈帝国消失,而且德国和新生的俄国之间有波兰作为缓冲。在西方只有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人口都不如德国的法国和比利时。巴尼特还认为英法两国应通过一种彻底摧毁俾斯麦一手创立的统一的德国并使其重新分裂为多个较弱小的政治实体的方式实现欧洲大陆的永久和平,只有这样做才能彻底解决德国给欧洲带来的麻烦,但英国并未达成自己参战的目的。 如果不以现代的战略或经济角度思考问题,凡尔赛条约在德国人心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随后在纳粹党的培育下生根发芽,这也是希特勒一上台就开始明目张胆的践踏条约并赢得国内的一片喝彩的原因。史学家丹·洛林说,凡尔赛条约的连锁反应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北伐是中华民国自民国十五年(1926年)至十七年(1928年),由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洋政府的战争,使得中国大陆统一在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之国民政府旗下。北伐正式起始于1926年7月9日蒋中正就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并率师北伐;完成於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奉吉黑三省改悬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改保安委员会为东北政务委员会,即东北易帜。 国民政府以广东及广西为基地,先后击败以吴佩孚,孙传芳,张宗昌为主力的北洋军阀,之后取得原属北洋军的冯玉祥、阎锡山等人的加入,最后张作霖退出山海关外,张学良在东北宣布效忠而宣布成功。国民政府的北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由两广开始,从南向北统一全国的例子,虽然它所达成的统一在很多方面来说都只是属于形式上的。 1926年北伐开始时,国共两党仍处于合作状态,直至1927年4月。当时在南京的蒋介石跟在武汉的汪精卫出现分裂(称宁汉分裂):蒋介石在4月12日起在上海等地进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搜捕并处决共产党员。同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进行清共,宁汉合流。自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共产党于8月1日发动「南昌起义」,成立属于自己的武装部队。 1923年孙中山在滇桂粤各军的支持下再次回粤执政,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府,并就大元帅职。孙将各军一律改称讨贼军,其中将在粤的外省部队编为国防军,直属大元帅指挥,归附帅府的粤军编为地方军。待平定沉鸿英及再平陈炯明后,又将讨贼军改称建国军,并加委了建国粤、滇、桂、湘、赣、鄂、川、山陕、奉等军总司令,其中只有粤、滇、桂、湘等军尚可使用,内部编制以师、旅为主。其余各军或规模很小,甚至只有空架子,或在远域他省。1928年两广统一后,建国既各军与新兴的黄埔校军统一组建为国民革命军第1-6军,广西的定桂讨贼军改编为第7军(军辖二团制的旅),以上成为北伐前夕的七个军。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1925年7月1日,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成立,组建国民革命军。经过东征和南征,广东革命根据地得以统一和巩固,由五卅运动掀起的全国工农运动迅速高涨。这些都为北伐战争准备了条件。 进行北伐战争,打倒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完成国民革命,实现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是孙中山生前提出的口号和确定的革命目标,是全国人民的民心所向。但是,直到孙中山逝世,这个愿望也没有能够实现。这个历史任务,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的国民党人在国共合作的旗帜下共同承担的。 1926年2月,中共中央特别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党在现时政治上的主要的职任,是从各方面准备广东政府的北伐;而北伐的政纲必须是以解决农民问题作主干。”会议还决定建立中央军事委员会,以便加强党的军事工作。随后,中共中央建立了军事部。 1926年5月上旬,广东革命政府派遣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和第七军一部为北伐先遣队,从广东肇庆出发,挺进湖南,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 7月1日,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誓师北伐。9日,北伐战争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声中正式开始。参加北伐战争的国民革命军共八个军,约十万人,蒋介石为总司令。在北伐军中,一大批共产党员担任各级党代表或政治处长,或者担任基层指挥员、战斗员。一些著名的共产党人,如周恩来担任第一军副党代表,李富春担任第二军副党代表,朱克靖担任第三军党代表,罗汉担任第四军党代表,林伯渠担任第六军副党代表,肖劲光担任第二军第六师党代表等。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还组织和武装了大批农民自卫军、工人纠察队,用以策应和支援北伐军的行动。 7月12日和14日,中共中央和国民党中央分别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和《北伐出师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支持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三支北洋军阀部队:一是直系吴佩孚,占据湖南、湖北、河南三省和河北的一部,约有兵力20万;二是由直系分化出来自成一派的孙传芳,割据着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五省,有兵力20万左右;三是奉系张作霖,控制东北三省、热河、察哈尔、京津地区和山东,约有兵力30多万。 北伐军首先集中兵力在两湖战场打击吴佩孚所部。北伐正式开始后,国民革命军连克长沙、平江、岳阳等地,8月底取得两湖战场上的关键一战——汀泗桥、贺胜桥战役胜利。10月,北伐军进抵武汉,先后占领武昌、汉阳、汉口,全歼吴佩孚部主力。 与此同时,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同年9月17日,以冯玉祥为总司令的国民军在绥远五原誓师,宣布全军加入国民党,并率部进军陕西、河南,有力地配合了北伐军攻击河南。 北伐军在两湖战场取得胜利后,转向江西战场进击孙传芳所部。11月起,北伐军向南浔路一带发动攻势,消灭孙传芳部主力,占领南昌、九江,随后又攻占福建、浙江。1927年3月下旬先后攻占安庆、南京。3月21日,为配合北伐军进军上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工人取得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占领上海。至此,长江以南地区完全为北伐军控制。 在北伐进军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群众支援战争,有力地配合了北伐进军。1927年初,汉口、九江的工人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从1926年秋到1927年春,中共中央和上海区委先后领导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农民运动也蓬勃开展,形成了空前的农村大革命形势。 周恩来、毛泽东、林伯渠、张太雷、邓中夏、萧楚女、恽代英、李富春、聂荣臻、蒋先云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实际上领导了北伐军的全部政治工作,对北伐胜利进军起了重要作用。 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进行的一场革命的、正义的战争。两党团结合作、一致对敌,北伐军将士英勇奋战,以鲜血和生命换来了辉煌战果。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北伐军从广州打到武汉、上海、南京,打垮两大军阀,歼敌数十万,一场规模空前广大的人民革命战争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新军阀背叛革命,发动反革命政变,使反帝反封建的北伐战争中途夭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归于失败。
1922年—匈牙利被接纳加入国际联盟。同日,希腊武装干涉军被逐出安纳托利亚
护法军湘南总司令程潜
1917年9月18日,孙中山为反对北洋军阀、维护《临时约法》而发起的护法战争,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史上一个重要事件。 1917年7月初,张勋拥清废帝溥仪复辟,孙中山极为愤怒,即偕廖仲恺、朱执信、何香凝、章太炎等人乘“海琛号”军舰从上海南下,准备在南方组织武力讨伐。但孙中山尚未到达广州,复辟丑剧即告结束,而重新掌握北京政府大权的段祺瑞却在宪法研究会的鼓噪下,顽固地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召集国会。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便将斗争矛头直指以段祺瑞为代表的北洋军阀。17日,孙中山抵达广州,当晚发表演说,明确提出护法的宗旨是打倒假共和,建设新共和,并呼吁各界奋起为护法而斗争。 孙中山的护法号召,首先得到海军的积极响应。7月21日,前北京政府海军总长程璧光发表拥护护法的宣言,宣告海军独立,随后率海军第一舰队开赴广东。桂滇军阀为维护自己在西南的统治,也表示反对段祺瑞解散国会、废弃《临时约法》。早在6月20日,桂系军阀就宣布,由于国会解散,两广地方军政暂由两省自主。不久滇系军阀唐继尧也表示与两广取一致行动。这样,两广和云贵四省遂成为护法基地。 在孙中山的号召下,国会议员纷纷南下参加护法。至8月中旬,到达广州的议员达130余人。由于不足法定人数,孙中山遂于25日召集国会非常会议。31日,国会非常会议通过《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大纲”规定组织军政府的目的是“勘定叛乱,恢复临时约法”,并宣布约法未完全恢复以前,中华民国行政权由大元帅行使。9月1日,国会非常会议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唐继尧和陆荣廷为元帅(唐、陆均未就职),负责行使军政府职权。10日,孙中山宣誓就职,表示要尽全力攘除段祺瑞等民国叛逆,恢复《临时约法》。随后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下令讨伐段祺瑞,揭开护法战争的序幕。 护法战争首先在湖南开始。还在护法军政府成立前,段祺瑞为实现武力统一的计划,即派其心腹傅良佐为湖南督军,并源源不断地把北洋军开入湖南,引起湖南各界的强烈不满。9月18日,零陵镇守使刘建藩与驻衡阳的湘军旅长林修梅联衔通电,宣告湘南自主。10月6日,组成护法军湘南总司令部,推举程潜为总司令。同日,湘南护法军与北洋军在湘潭西倪铺接战,护法战争正式爆发。孙中山当即复电湘军将领,望其“勉事进行,以树大勋”。此后,湘南护法军和两广护法联军与北洋军在衡山、宝庆一带相持近一月,战况十分激烈。11月,南军开始取得优势,接连攻克宝庆、永丰、湘乡、衡山、湘潭等地。18日,湘南护法军占领湖南省会长沙。此时,各省护法势力也纷纷起来响应。12月初,滇、黔、川护法联军赶走了段祺瑞派到四川的查办使吴光新,攻占了重庆。同月,黎天才等人在襄阳通电宣告自主,组成“湖北靖国军”;郭坚等人在凤翔宣告独立,组成“陕西护法军”。此外,河南、山东等省也有靖国军相继起事。短短三四个月,护法战争的烽火遍及十余省,使孙中山受到很大鼓舞,曾计划各路大军会师武汉,大举北伐。 随着护法军的不断胜利,北京政府内部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军阀与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之间的矛盾日益表面化。冯国璋暗中主和,希望能借重西南军伐的势力,钳制段祺瑞。被段祺瑞派到湘南作战的北洋湘南各军总司令王汝贤、副司令范国璋本属直系,在战争中采取了消极态度。11月14日,他们于前线通电主和,造成北洋军在湖南大溃败,段祺瑞被迫引咎辞职。而桂滇军阀在分别控制了湘川两省后,私利有所满足,也很快与直系军阀实行妥协。28日,桂系军阀不顾孙中山的反对,通电主和。次年2月中旬,他们又与北京政府达成协议,停战两周,使北洋军获得喘息机会。3月,段祺瑞重新上台,组织北洋各军大举南攻,护法军在湖南占领的地盘很快大部丢失。在桂滇军阀的阻挠下,孙中山的北伐计划终于无法实现。 桂滇军阀在阻挠护法军北伐同时,还伙同政学会(由原欧事研究会部分人于1916年11月在北京组成)政客分裂护法军政府,排斥孙中山。以陆荣廷为首的桂系军阀,几次公开表示不与以孙中山为首的军政府合作。唐继尧不仅竭力阻挠驻粤滇军支持护法军政府,而且肆意诋毁孙中山。1918年1月,桂滇军阀为对抗孙中山,擅行组织所谓护法各省联合会。对于桂滇军阀破坏军政府的活动,孙中山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月初,他曾公开揭露桂系军阀企图扼杀军政府的罪行,并命令海军炮轰桂系军阀广东代理督军莫荣新的官署,以示警告。但是,由于孙中山缺乏有力军队的支持,桂系军阀有恃无恐。2月末,他们又卑鄙地暗杀了拥护孙中山、主张北伐的军政府海军总长程璧光。政学会政客也极力反对孙中山的领导地位。4月10日,由于政学会的活动,国会非常会议通过了《修正军政府组织法》,将大元帅首领制改为总裁合议制。孙中山坚决反对国会这一荒谬决定。次日,他即向国会指出擅行改组军政府是非法的,并坚决表示:“即于改组后有欲以为总裁者,亦决不就之”。这时,唐继尧也致电西南各省,表示支持改组军政府。在桂滇军阀和政学会政客的压迫下,孙中山痛切地认识到依靠军阀不可能达到护法目的,便于5月4日愤而辞职。他在辞职通电中,揭露了西南军阀的反动本质,指出“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孙中山辞职以后,国会非常会议遂改组护法军政府,选举唐绍仪、唐继尧、孙中山、伍廷芳、林葆怿、陆荣廷和岑春煊等七人为政务总裁,以岑春煊为主席总裁。至此,护法军政府完全为桂滇军阀及其附庸政学会所控制。在此情况下,孙中山于5月21日离开广州,前往上海。护法战争宣告失败。 护法战争的失败表明,有帝国主义作后台的中国军阀势力,比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强大得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由于本身软弱而又不敢发动工农,已经无力担当领导中国革命的责任。
孙中山
1912年8月,经宋教仁从中斡旋,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合并,改组为国民党。25日,孙中山在北京举行的国民党成立大会中被选为理事长,但孙中山以“决不愿居政界,惟愿作自由国民。”,即委宋教仁为代理理事长。1913年3月,宋教仁被暗杀,袁世凯嫌疑为原凶。孙中山力主南方各省起兵反袁,称为二次革命。由于实力不足,二次革命旋即失败。孙中山被通缉,不得不再次赴日本寻求援助。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建立中华革命党,并两次发表讨袁宣言。中华革命党要求党员向孙中山个人绝对效忠,要按手模宣誓;并且将国民按入党时间分成等级,享有不同待遇。部份同时流亡日本的国民党员对此反对,原同盟会中重要人物如黄兴、李烈钧、柏文蔚、谭人凤等俱未有加入。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结婚。 袁世凯称帝失败后,孙中山重回中国。1917年,段祺瑞在张勋复辟后“再造共和”,废止了1913年选出的国会。身在上海的孙中山展开护法运动(亦称三次革命),号召国会议员一起到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织护法政府并就职为大元帅,誓师北伐。但广州护法政府逐渐由桂、滇系军人控制,孙中山实力有限,甚至出现“政令不出士敏土厂(大元帅府)”的情况。孙中山曾尝试发动兵变而未果。1918年桂、滇各系控制国会改组护法政府,以七总裁取代大元帅,孙中山被架空,被迫去职。1919年10月,改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陈炯明成功击退盘踞广州一带的桂、滇系,请孙中山重回广州。次年,广州非常国会取消军政府,选孙中山为大总统(习惯上称为非常大总统),开始第二次护法运动。孙中山就职后力主军事北伐,最终与主张暂缓军事,联省自治的陈炯明产生激烈冲突,于1922年6月爆发炮击总统府事件,孙中山离粤退居上海。 1921年后,孙中山在宣讲解释三民主义时,几度提及有人用世界主义反对其提倡民族主义。关于此事,后来的研究者从反对帝国主义的角度解释演讲的内容,指出反对世界主义是孙中山在他后期活动中为了宣传民族主义而进行的思想批判之一。(注:张磊:《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孙中山:愈挫愈奋的伟大先行者》,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2页。原载《北京大学学报》1957年第4期。)不过,孙中山当时回应的直接对象,并不是帝国主义,也不是泛指一般的世界主义。近年王尔敏先生的《中山先生民族主义正解》,照孙中山的演讲指其说是警戒国人不可醉心于新文化运动(注:王尔敏:《中山先生民族主义正解》,台北,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1999年版,第186页。关于孙中山回应世界主义的所指,海内外学人较少直接论及。
清末湖北革命团体。1910年(宣统二年)9月18日由群治学社改组而成,推杨王鹏为社长,李玉如为文书兼庶务。以“讲求武学”为名,在新军中进行革命活动。学社规定了严格的保密制度:标、营、队分别设立代表,各营分别按代表指示行动,不得彼此联络。并要求社员每月发展新同志一人,但不得滥收。后被协统黎元洪侦知,杨王鹏被撤差,李玉如被开除军职。社务遂由蒋翊武接替。不久改为文学社。
抗法名将冯子材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9月18日,清末抗法名将冯子材卒。冯子材,字南干,号萃亭,一作翠亭。广东钦州(今广西钦县)人。1818年(嘉庆二十三年),生。早年曾参加天地会起义,后受清政府“招安”,镇压太平军,升至提督。1882年(光绪八年)称病退职。1884年法军进犯滇桂边境时,以广东高、雷、钦、谦四府团练督办参加抗战。次年2月,被两广总督张之洞奏请起用,任广西关外军务帮办,积极部署战备。3用下旬,率王教祺、王德榜,苏元春等部大败法军于镇南关(今友谊关),并乘胜追击,接连收复文渊、谅山等地,从根本上扭转了中法战争的局面。后历任会办广西军务大臣、贵州提督等。卒谥勇毅。
1861年11月2日,慈禧在以奕䜣为首的贵族、官僚和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北京政变,从载垣、端华、肃顺等8位赞襄政务王大臣手中夺取政权,以垂帘听政的名义登上了统治者的宝座。但是,巩固政权比夺取政权要困难得多。为了维持统治,她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决策。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对政敌的处理和清理狱讼。 北京政变后,载垣、端华、肃顺被革去爵职,拿交宗人府,会同大学士、九卿、翰、詹、科、道定拟罪名,照大逆律凌迟处死。慈禧将载垣、端华两位亲王改为赐令自尽。端华之弟肃顺改为斩立决。其余5人,原拟革职,发往新疆效力赎罪。因为景寿是道光皇帝的女婿,奕䜣的姐夫,慈禧对他的处分改为革职,仍留公爵并额驸品级,免其发遣。除穆荫照原拟革职,发往军台效力赎罪外,匡源、杜翰、焦佑瀛均改为革职,免其发遣。 查办载垣、端华、肃顺党羽时,仅将尚书陈孚恩、侍郎刘琨、黄宗汉、成琦、太仆寺卿德克津泰、候补京堂富绩6人革职。后来,从查抄肃顺家产中发现陈孚恩亲笔书信多封,并有暧昧不明之语。于是,查抄陈孚恩的家产,并照刑部所拟罪名,将陈孚恩发往新疆效力赎罪。但是,从查抄肃顺家产中发现的账目、书信,还涉及许多中央和地方官员。如果一一查办,势必株连甚众。为了表示自己“宽厚和平”,使这些官员放下包袱,慈禧谕令议政王、军机大臣,将此次查抄肃顺家产内账目、书信,“即在军机处公所公同监视焚毁,毋庸呈览。”总之,这一大的政变,处理得十分圆满。原8位顾命赞襄政务王大臣,处死3人,处分5人;与其关系密切的处理了陈孚恩等6人,太监5人,共计19人。这与肃顺办理的戊午科场案动辄处分牵连数百人,不可同日而语。政变从发动到处理完毕,也只有一个月时间。时间之短促,也是令人吃惊。以上事实说明,慈禧是宽厚的。但是,在另一方面,她又十分残忍。她依靠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以及回民和苗民起义。1864年7月19日,湘军攻破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今南京)的时候,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杀害太平军将士十余万人,“秦淮河尸首如麻”。 革新与守旧19世纪60至90年代,清王朝的一部分中央和地方官员主张学习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训练新军,购买枪炮、军舰,发展中国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他们的代表人物,在中央有奕?、文祥,在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尽管他们的改革没有触及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但是,在顽固派看来,却是“用夷变夏”,违背了祖宗成法和圣贤古训。所以,洋务运动一开始,就遭到顽固派的坚决反对。在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斗争中,慈禧熟悉政治手腕玩起了平衡策略,一方面,支持以奕?为首的洋务派,另一方面,又扶植顽固派以牵制洋务派。 1866年12月,奕䜣奏请在同文馆内添设分馆,招收科举出身的人员学习天文、数学。大学士倭仁亲自出马,上书慈禧,坚决反对。他认为,让科举出身的人员向外国人学习天文、数学是斯文扫地。他声称,中国之大,不愁没有人才,只要多方访求,一定可以找到精通天文、数学的人,为什么一定向外国人学习呢!慈禧让他保举几名精通天文、数学的人才,并由他负责选定地方办一个天文数学馆与同文馆分馆互相砥砺。他只好承认实无可保之人。慈禧又让他到主持洋务的总理事务衙门行走。倭仁一向痛恨洋务,现在要他去办洋务,感到是对自己侮辱,再三推辞,慈禧却不肯收回成命,弄得这位顽固派的代表人物十分难堪。他到上书房给同治帝讲课,有所感触,不禁流下了眼泪。倭仁最后以养病为理由,奏请开缺。经慈禧批准,免去他的一切职务。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维新派的影响下,光绪锐意变法。变法和反变法的斗争非常激烈。1898年6月11日,慈禧面告光绪:“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于是,光绪发布了由翁同龢起草的《定国是诏》,把讲求西学,变法自强,作为清王朝的国策,使维新运动取得了合法地位。但是,这次变法,涉及了清王朝的政治体制,而慈禧改革底线是祖宗之法不能变。随着变法的深入,慈禧和维新派的分歧越来越大。特别是康有为建议的仿先朝开懋勤殿一事,选举英才,并邀请东西洋专门政治家共议制度,将一切应革之事全盘筹算,然后施行,更是慈禧所不能接受。当光绪向慈禧提出这一请求的时候,“太后不答,神色异常。”从慈禧的表情,光绪感到变法已出现危机。为了使变法能进行下去,康有为、谭嗣同等密谋策划,争取正在天津小站练兵的袁世凯以所部新建陆军入京,围颐和园,逼迫慈禧退出政治舞台。由于顽固派势力强大,袁世凯又是一个投机分子,根本不可能站在维新派一边。这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失败了。谭嗣同等6人被杀害,康有为、梁启超逃亡国外,一些参与或支持变法的官员,受到了降级、革职、流放的处分。一切新政全被废除。 慈禧的一生,经历了从1840年至1900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5次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她还是一个5岁的孩子。第二次鸦片战争,她已是咸丰皇帝的懿贵妃。以后的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她则是清王朝的最高决策者,从慈禧的主战与求和,可以看出慈禧与帝国主义关系的变化。 1860年9月21日,清军在八里桥之战中遭到失败,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咸丰决定逃往热河避暑山庄。当咸丰即将出发的时候,懿贵妃极力谏阻,请求咸丰留在北京,继续抵抗。为此,她触怒了咸丰,差一点引来杀身之祸。奕?与英法联军签订《北京条约》,懿贵妃深以为耻,劝咸丰废约再战。因为咸丰病危,只好作罢。 中法战争爆发后,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斗争非常激烈。慈禧将清军的接连失利归罪于奕?的“因循委靡”,免去他的一切职务,其他4位军机大臣也全部罢免。但是,清政府内部的和战之争并未停止。1884年8月23日,法国军舰向福建水师发动突然袭击,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慈禧谕令对法宣战,并将继续坚持和议的张荫桓等6位总理衙门大臣革职。1885年2月,法军攻占谅山,慈禧转向主和。镇南关的失守,慈禧更丧失了对战争胜利的信心。授权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的英国人金登干到巴黎与法国外交部秘密议和。1885年4月4日,授权金登干与法国政府签订《巴黎停战协定》。6月9日,又授权李鸿章,在天津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签订《中法新约》。光绪二十年(1894年)十月初十,是慈禧的60岁生日,准备在颐和园大规模的进行庆祝。除了在颐和园大兴土木之外,还在从紫禁城西华门至颐和园东宫门跸路所经分设60段景点,建造各种形式的龙棚、经坛、戏台、牌楼和亭座。此时中日战争爆发了。中外舆论认为,中国必胜。光绪主战,慈禧亦主战,“不准有示弱语”。但是,当有人提出停止颐和园工程,停办景点,移作军费的时候,慈禧却非常生气,说,“今天谁让我不高兴,我就要他一辈子不高兴。”后来,清军在朝鲜战场上接连失利,北洋水师在黄海之战中又遭受严重挫折。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六旬庆典,慈禧希望外国出面干涉,尽快结束战争。她支持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方针,以各种借口,打击以光绪为首的主战派。由于形势日益紧张,她不得不改变原来的计划,所有庆辰典礼,著仍在宫中举行,其颐和园受贺事宜,即行停办。在金州、大连相继陷落,旅顺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慈禧在紫禁城内的宁寿宫度过了她的60岁生日。 1895年2月7日,威海卫日舰及炮台夹攻刘公岛,北洋水师全军覆没。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与日本代表伊藤博文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义和团运动刚刚在山东兴起,开展“灭洋仇教”的反帝斗争的时候,慈禧是主剿的。她多次谕令地方督扶“实力剿捕,毋得养痈贻患。”由于义和团的迅猛发展并进入北京,各国驻华公使在照会清政府强烈要求镇压义和团之后,又不顾清政府的反对,坚持调兵进京,在使馆官员的指挥下,肆意抓捕、驱赶、枪杀甚至炮击义和团及中国居民。统治集团内部,以载漪、刚毅、徐桐为代表的顽固派,主张招抚义和团,抗击列强。而奕?、王文韶、刘坤一、张之洞、袁世凯等中央和地方官员,则主张痛剿义和团,避免列强的武装侵略。因为“外国人欺我太甚”,慈禧早已耿耿于心,对顽固派的意见非常欣赏。同时,她看到一份所谓的“洋人照会”,要勒令她归政,更是忍无可忍,决意宣战。就在这一天,八国联军已经攻占大沽口炮台了。6月21日,慈禧以光绪名义发布对各国宣战的诏书。但是,慈禧的决定,遭到了刘坤一、张之洞等地方督抚的反对。他们联名电奏清廷,力主剿团乞和。并积极活动,与列强订立条约,实行“东南互保”。慈禧的决心开始动摇。她一方面要求各省将军督抚认真布置战守事宜,并继续利用义和团围攻使馆、抗击八国联军。另一方面,她令荣禄前往使馆慰问各国使臣,并于北玉河桥树立木牌,牌上大书“钦奉懿旨,保护使馆”。又分别致国书于俄、英、日、德、美、法等国国家元首,请他们出面“排难解纷”、“挽回时局”。将两广总督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准备与列强谈判。 但是,八国联军并没有停止进攻。8月14日,进入北京。次日凌晨,慈禧带着光绪,在2000余名兵勇的护卫下仓皇出逃。令奕䜣、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列强进行谈判。把战争的责任推到义和团身上,对义和团“痛加剿除”。经过几个月的反复交涉,除了参加侵略的俄、英、美、日、德、法、意、澳八国之外,又加上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共同拟定了议和大纲12条。12月22日,李鸿章从美国使馆抄得一份材料,立即电告军机处,转呈慈禧。慈禧看到没有将她列为祸首,也没有要她归政光绪,如获大赦。当天就电复奕?、李鸿章,大纲12条,原则上照允。并发布上谕,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为了尽快地达成和议,全部接受列强提出的条件。1901年9月7日,奕䜣、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11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慈禧完全屈服了,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
捻军覆灭后,清廷开复李鸿章迭次降革处分,并赏加太子太保衔,授湖广总督协办大学士。 在湖广总督任上,李鸿章一度奉命入川查办四川总督吴棠被参案。他和吴棠是在皖办团练时期的“金石至交”,又深知慈禧对吴“圣眷颇隆”,因此曲意回护,以查无实据结案。会武昌后,于同治九年(1870年)初,奉旨督办贵州军务,镇压苗民起义。尚未成行,复以甘肃回民起义军入陕,清廷因左宗棠远在平凉不及兼顾,又改命援陕。但李鸿章实在不愿与左宗棠共事,故一再拖延,直至六月下旬才抵西安。七天后,因天津发生教案,列强军舰麇集大沽口,奉密谕“酌带各军克日起程赴近畿一带相机驻扎”。匆匆赶赴直隶。 后因成功调解天津教案,被任命为直隶总督,旋兼任北洋通商事务大臣。同治十一年(1872年),加授武英殿大学士。自此,李鸿章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任上秉政达25年,参与了清政府有关内政、外交、经济、军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清廷倚作畿疆门户、恃若长城的股肱重臣。随着李鸿章地位、权利的上升,他一手创建出的淮军,陆续被清廷派防直隶、山东、江苏、广西、广东、台湾各地,成为充当国防军角色的常备军;而以他为领袖,由淮军将领、幕僚以及一批志同道合的官僚组成的淮系集团,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一个洋务派集团,并在其带领下,开始了中国早期的洋务——自强——近代化运动。 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李鸿章不仅建立了一支用西式装备武装起来的军队,还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同治二年(1863年),李鸿章雇用英国人马格里会同直隶州知州刘佐禹,首先在松江创办了一个洋炮局,此后,又命韩殿甲、丁日昌在上海创办了两个洋炮局,合称“上海炸弹三局”。同治三年(1864年),松江局迁到苏州,改为苏州机器局。 同治四年(1865年),李鸿章在署理两江总督任上,鉴于原设三局设备不全,在曾国藩支持下,收购了上海虹口美商旗记铁厂,与韩殿甲、丁日昌的两局合并,扩建为江南制造局(今上海江南造船厂)。与此同时,苏州机器局亦随李鸿章迁往南京,扩建为金陵机器局(今南京晨光机器厂)。同治九年(1870年),调任直隶总督,接管原由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局,并扩大生产规模。于是,中国近代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中,李鸿章一人就创办了三个(另一个是左宗棠、沈葆桢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已如他自己所言“练兵以制器为先”。尔后,在引进西方设备进行近代化生产的实际操作中,他又进一步得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反映出其认识的深化。 19世纪70年代出任直隶总督后,责任愈巨,视野愈阔,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将洋务运动的重点转向“求富”。 同治十一年(1872年)底,他首创中国近代最大的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现任朱其昂为总办,后以唐廷枢为总办,徐润、朱其昂、盛宣怀为会办。由此奠定了“官督商办”政策的基调。其后,在整个七八十年代,李鸿章先后创办了河北磁州煤铁矿(1875年)、江西兴国煤矿(1876年)、湖北广济煤矿(1876年)、开平矿务局(1877年)、上海机器织布局(1878年)、山东峄县煤矿(1880年)、天津电报总局(1880年)、唐胥铁路(1881年)、上海电报总局(1884年)、津沽铁路(1887年)、漠河金矿(1887年)、热河四道沟铜矿及三山铅银矿(1887年)、上海华盛纺织总厂(1894年)等一系列民用企业,涉及矿业、铁路、纺织、电信等各行各业。在经营方针上,也逐渐由官督商办转向官商合办,从客观上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1830年——第一台美国人制造的火车头,彼得·库拍的“大拇指汤姆号”在返回巴尔的摩途中与一匹马赛跑失败。
智利原有居民是印第安人,16 世纪处于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阶段。其中,北部的乌鲁人、孔萨人和中部的阿劳坎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渔业,有的已能制造铜器和金银器;南部的奥纳人、雅甘人等靠渔猎为生。16 世纪30 年代,西班牙殖民者皮萨罗征服秘鲁以后,派他的伙伴阿尔马格罗于1535 年侵入智利。因遭印第安人袭击,1538 年逃回秘鲁。150年,皮萨罗又派P.de 巴尔迪维亚再次侵入智利,陆续建立圣地亚哥、康塞昔西翁和瓦尔迪维亚等城镇,智利遂沦为西班牙殖民地。此后,印第安人继续坚持战斗,其中间劳坎人长期控制着比奥比奥河门南的领上,智利初由秘鲁总督管辖,1778 年西班牙王室设置智利都督府和检审庭,作为智利的最高统治机构。殖民统治时期,智利经济以农业为主,生产小麦、玉米:畜牧业也占有重要地位。西班牙殖民者侵占大片土地,推行委托监护制,强迫印第安人从事农业劳动或采掘贵重金属。他们使用各种手段搜刮财富,给当地人民造成严重灾难。智利人民曾在1651、1655、1723、1766、1780 年多次举行起义。 1810 年9 月18 日,圣地业哥的土生白人推翻了殖民政权,成立独立政府。1814 年10 月秘鲁总督派兵前来恢复殖民统治。智利民族志士在奥希金斯领导下越过安第斯山,与圣马丁的军队会合。1817 年,这支军队在圣马丁指挥下进军智利,2 月12 日在查卡布科大败西班牙殖民军。同年,奥希金斯被推举为智利最高执政官。1818 年2 月12 日奥希金斯正式宣布智利独立,成立共和国。 独立后的智利 智利独立后,政权力土生白人地主所掌握。奥希主斯政府采取了一些进步措施,如取消贵族爵位,允许传布新教,发展公立学校,鼓励对外贸易等。引起地主阶级和天主教会不满。1823 年奥希金斯被迫辞职,流亡秘鲁。此后,由于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斗争,国家一度陷于动乱。1831 年保守党上台执政。1833 年制定宪法,赋予总统以极大权力,以天主教为国教,巩固了大地主阶级的统治,开始了此后30 年比较稳定的政治局面。 在这期间,保守党政府鼓励来自欧洲各国的移民,侵占印革安人的土地。开发阿塔卡马和科金博铜矿,使智利成为世界重要的产铜国。矿产和粮食的出口增加,教育也有所发展。与此同时,大量英美资本投入硝石、铜矿开采业以及铁路。1836~1839 年间,智利进行了反对玻利维亚一秘鲁联邦的战争(.桑塔·克鲁斯,A)。 19 世纪40~50 年代,自由党在自由派地主和矿业资本家支持下强大起来。1861~1891 年自由党执政期间。政府极力削弱天主教势力,开发阿塔卡马沙漠的硝石区。并改进了交通。英美资本进一步侵入,控制了铁路和主要生产部门。1865~1866 年,智利与秘鲁、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结成同盟,进行了反对西班牙的战争。在南美太平洋战争中,智利吞并了秘鲁的塔拉帕卡省和阿里卡省以及玻利维亚的安托法加斯塔地区。 1891 年,海军军官J.蒙特发动内战,夺取政权。此后,地主阶级联合大进出口商通过国会控制政府,开始了所谓“国会共和时期”(1891~1920)。这个时期,智利经济有所发展。1920 年,自由联盟候选人A.亚历山德里·帕尔马当选为总统。1925 年,召开制宪会议,制定新宪法,规定选民直接选举总统,实行政教分离,征收累进税,政府有权征用私人财产。工人运动日益发展。1922 年社会劳工党改名为共产党,并加入共产国际。1932 年亚历山德里·帕尔马再次当选总统后,反民主倾向加剧,法西斯势力日益猖撅。1936 年,激进党、共产党、社会党、民主党和劳工联盟组成人民阵线。激进党在人民阵线支持下执政,塞尔达(1938~1942)、.里奥斯·莫拉莱斯(1942~1946)和.冈萨雷斯·魏地拉(1946~1952)相继任总统。前两届政府曾大力兴办学校,应立“生产开发公司”,发展民族工业,向农民贷款,发展对外贸易,与此同时,无产阶级更加壮大。1941 年国会选举时,有18 名工人代表被选入国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智利保持中立。1945年对轴心国宣战。冈萨雷斯·魏地拉执政初期,曾吸收左翼人士入阁。1947年起,政策右转,1948 年颁布《保卫民主法。1952 年,伊瓦涅斯·德尔坎波当选总统后,继续在外交上追随美国。 1958 年,自由党和保守党支持J.亚历山德里-罗德里格斯当选总统。1964年,基督教民主党领袖E.弗雷·蒙塔尔瓦当选总统后,迫于人民的压力,曾对美资铜矿公司实行“智利化”(即合营);同时征收地主的部分土地分配给农民。 1970 年,左翼6 个党组成人民团结阵线,支持社会党人阿连德·当选总统。执政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激进的经济和社会改革。1973 年9 月11 日军人发动政变,推翻了阿连德政府。陆军司令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任“军人执政委员会”主席。进行了长达16年的军政府统治。1989年,智利举行差额选举的总统大选,帕特里西奥·埃尔文获胜,于次年接替皮诺切特出任总统。 1994至2000年间基督教民主党人爱德华多-佛雷当选总统。2000年起社会民主党人里卡多·拉戈斯·埃斯科瓦尔当选总统。2006年1月15日,前国防部长,单亲妈妈米歇尔·巴切莱特在选举中获胜,当选南美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莱昂哈德·欧拉(1707-1783),1707年出生在瑞士的巴塞尔城,小时候他就特别喜欢数学,不满10岁就开始自学《代数学》。这本书连他的几位老师都没读过,可小欧拉却读得津津有味,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用笔作个记号,事后再向别人请教。13岁就进巴塞尔大学读书,这在当时是个奇迹,曾轰动了数学界。小欧拉是这所大学,也是整个瑞士大学校园里年龄最小的学生。在大学里得到当时最有名的数学家微积分权威约翰·伯努利(1667-1748年)的精心指导,并逐渐与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约翰·伯努利后来曾这样称赞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生:“我介绍高等分析时,他还是个孩子,而你将他带大成人。”两年后的夏天,欧拉获得巴塞尔大学的学士学位,次年,欧拉又获得巴塞尔大学的哲学硕士学位。1725年,欧拉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欧拉的父亲保罗·欧拉也是一个数学家,原希望小欧拉学神学,同时教他一点数学.由于小欧拉的才人和异常勤奋的精神,又受到约翰·伯努利的赏识和特殊指导,当他在19岁时写了一篇关于船桅的论文,获得巴黎科学院的奖金后,他的父亲就不再反对他攻读数学了. 1725年约翰·伯努利的儿子丹尼尔·伯努利赴俄国,并向沙皇喀德林一世推荐了欧拉,这样,在1727年5月17日欧拉来到了彼得堡.1733年,年仅26岁的欧拉担任了彼得堡科学院数学教授.1735年,欧拉解决了一个天文学的难题(计算彗星轨道),这个问题经几个著名数学家几个月的努力才得到解决,而欧拉却用自己发明的方法,三天便完成了.然而过度的工作使他得了眼病,并且不幸右眼失明了,这时他才28岁.1741年欧拉应普鲁士彼德烈大帝的邀请,到柏林担任科学院物理数学所所长,直到1766年,后来在沙皇喀德林二世的诚恳敦聘下重回彼得堡,不料没有多久,左眼视力衰退,最后完全失明.不幸的事情接踵而来,1771年彼得堡的大火灾殃及欧拉住宅,带病而失明的64岁的欧拉被围困在大火中,虽然他被别人从火海中救了出来,但他的书房和大量研究成果全部化为灰烬了. 沉重的打击,仍然没有使欧拉倒下,他发誓要把损失夺回来.欧拉完全失明以后,虽然生活在黑暗中,但仍然以惊人的毅力与黑暗搏斗,凭着记忆和心算进行研究,直到逝世,竟达17年之久. 1783年9月18日,在不久前才刚计算完气球上升定律的欧拉,在兴奋中突然停止了呼吸,享年76岁。欧拉生活、工作过的三个国家:瑞士、俄国、德国,都把欧拉作为自己的数学家,为有他而感到骄傲。 欧拉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是罕见的,他能够复述年青时代笔记的内容,心算并不限于简单的运算,高等数学一样可以用心算去完成.有一个例子足以说明他的本领,欧拉的两个学生把一个复杂的收敛级数的17项加起来,算到第50位数字,两人相差一个单位,欧拉为了确定究竟谁对,用心算进行全部运算,最后把错误找了出来.欧拉在失明的17年中;还解决了使牛顿头痛的月离问题和很多复杂的分析问题. 欧拉的风格是很高的,拉格朗日是稍后于欧拉的大数学家,从19岁起和欧拉通信,讨论等周问题的一般解法,这引起变分法的诞生.等周问题是欧拉多年来苦心考虑的问题,拉格朗日的解法,博得欧拉的热烈赞扬,1759年10月2日欧拉在回信中盛称拉格朗日的成就,并谦虚地压下自己在这方面较不成熟的作品暂不发表,使年青的拉格朗日的工作得以发表和流传,并赢得巨大的声誉.他晚年的时候,欧洲所有的数学家都把他当作老师,著名数学家拉普拉斯曾说过:“读读欧拉、读读欧拉,它是我们大家的老师!” 当欧拉64岁高龄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烧掉了他几乎全部的著述,而神奇的欧拉用了一年的时间口述了所有这些论文并作了修订。一年以后,1783年9月18日的下午,欧拉为了庆祝他计算气球上升定律的成功,请朋友们吃饭,那时天王星刚发现不久,欧拉写出了计算天王星轨道的要领,还和他的孙子逗笑,喝完茶后,突然疾病发作,烟斗从手中落下,口里喃喃地说:"我要死了",欧拉终于"停止了生命和计算". 欧拉渊博的知识,无穷无尽的创作精力和空前丰富的著作,都是令人惊叹不已的!他从19岁开始发表论文,直到76岁,半个多世纪写下了浩如烟海的书籍和论文.可以说欧拉是科学史上最多产的一位杰出的数学家,据统计他那不倦的一生,共写下了886本书籍和论文(七十余卷,牛顿全集八卷,高斯全集十二卷),其中分析、代数、数论占40%,几何占18%,物理和力学占28%,天文学占11%,弹道学、航海学、建筑学等占3%,彼得堡科学院为了整理他的著作,足足忙碌了四十七年。到今几乎每一个数学领域都可以看到欧拉的名字,从初等几何的欧拉线,多面体的欧拉定理,立体解析几何的欧拉变换公式,四次方程的欧拉解法到数论中的欧拉函数,微分方程的欧拉方程,级数论的欧拉常数,变分学的欧拉方程,复变函数的欧拉公式等等,数也数不清.他对数学分析的贡献更独具匠心,《无穷小分析引论》一书便是他划时代的代表作,当时数学家们称他为"分析学的化身". 欧拉著作的惊人多产并不是偶然的,他可以在任何不良的环境中工作,他常常抱着孩子在膝上完成论文,也不顾孩子在旁边喧哗.他那顽强的毅力和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使他在双目失明以后, 也没有停止对数学的研究,在失明后的17年间,他还口述了几本书和400篇左右的论文.19世纪伟大数学家高斯(1777-1855年)曾说:"研究欧拉的著作永远是了解数学的最好方法." 欧拉的一生,是为数学发展而奋斗的一生,他那杰出的智慧,顽强的毅力,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和高尚的科学道德,永远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欧拉在数学、物理、天文、建筑以至音乐、哲学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数学的各个领域,常常见到以欧来命名的公式、定理、和重要常数。课本上常见的如1736年,1777年,1748年和1748年,(1753年),(1755年),(1755年),(1734年)等,都是他创立并推广的。歌德巴赫猜想也是在他与歌德巴赫的通信中提出来的。欧拉还首先完成了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精确理论,创立了分析力学、刚体力学等力学学科,深化了望远镜、显微镜的设计计算理论。 欧拉一生能取得伟大的成就原因在于:惊人的记忆力;聚精会神,从不受嘈杂和喧闹的干扰;镇静自若,孜孜不倦。 欧拉(1707.4.15-1783.9.18)是瑞士数学家。生于瑞士的巴塞尔,卒于彼得堡。父亲保罗·欧拉是位牧师,喜欢数学,所以欧拉从小就受到这方面的熏陶。但父亲却执意让他攻读神学,以便将来接他的班。幸运的是,欧拉并没有走父亲为他安排的路。父亲曾在巴塞尔大学上过学,与当时著名数学家约翰·伯努利(1667.8.6-1748.1.1)及雅各布·伯努利(1654.12.27-1705.8.16)有几分情谊。由于这种关系,欧拉结识了约翰的两个儿子:擅长数学的尼古拉·伯努利(1695-1726)及丹尼尔·伯努利(1700.2.9-1782.3.17)兄弟二人,(这二人后来都成为数学家)。他俩经常给小欧拉讲生动的数学故事和有趣的数学知识。这些都使欧拉受益匪浅。1720年,由约翰保举,才13岁的欧拉成了巴塞尔大学的学生,而且约翰精心培育着聪明伶俐的欧拉。当约翰发现课堂上的知识已满足不了欧拉的求知欲望时,就决定每周六下午单独给他辅导、答题和授课。约翰的心血没有白费,在他的严格训练下,欧拉终于成长起来。他17岁的时候,成为巴塞尔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年轻的硕士,并成为约翰的助手。在约翰的指导下,欧拉从一开始就选择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研究的道路。1726年,19岁的欧拉由于撰写了《论桅杆配置的船舶问题》而荣获巴黎科学院的资金。这标志着欧拉的羽毛已丰满,从此可以展翅飞翔。 欧拉的成长与他这段历史是分不开的。当然,欧拉的成才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那惊人的记忆力!,他能背诵前一百个质数的前十次幂,能背诵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史诗,能背诵全部的数学公式。直至晚年,他还能复述年轻时的笔记的全部内容。高等数学的计算他可以用心算来完成。 尽管他的天赋很高,但如果没有约翰的教育,结果也很难想象。由于约翰·伯努利以其丰富的阅历和对数学发展状况的深刻的了解,能给欧拉以重要的指点,使欧拉一开始就学习那些虽然难学却十分必要的书,少走了不少弯路。这段历史对欧拉的影响极大,以至于欧拉成为大科学家之后仍不忘记育新人,这主要体现在编写教科书和直接培养有才化的数学工作者,其中包括后来成为大数学家的拉格朗日(1736.1.25-1813.4.10)。 欧拉本人虽不是教师,但他对教学的影响超过任何人。他身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学者、教授,肩负着解决高深课题的重担,但却能无视"名流"的非议,热心于数学的普及工作。他编写的《无穷小分析引论》、《微分法》和《积分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的学者认为,自从1784年以后,初等微积分和高等微积分教科书基本上都抄袭欧拉的书,或者抄袭那些抄袭欧拉的书。欧拉在这方面与其它数学家如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1777.4.30-1855.2.23、艾萨克·牛顿(1643.1.4-1727.3.31)等都不同,他们所写的书一是数量少,二是艰涩难明,别人很难读懂。而欧拉的文字既轻松易懂,堪称这方面的典范。他从来不压缩字句,总是津津有味地把他那丰富的思想和广泛的兴趣写得有声有色。他用德、俄、英文发表过大量的通俗文章,还编写过大量中小学教科书。他编写的初等代数和算术的教科书考虑细致,叙述有条有理。他用许多新的思想的叙述方法,使得这些书既严密又易于理解。欧拉最先把对数定义为乘方的逆运算,并且最先发现了对数是无穷多值的。他证明了任一非零实数R有无穷多个对数。欧拉使三角学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他首先用比值来给出三角函数的定义,而在他以前是一直以线段的长作为定义的。欧拉的定义使三角学跳出只研究三角表这个圈子。欧拉对整个三角学作了分析性的研究。在这以前,每个公式仅从图中推出,大部分以叙述表达。欧拉却从最初几个公式解析地推导出了全部三角公式,还获得了许多新的公式。欧拉用a 、b 、c 表示三角形的三条边,用A、B、C表示第个边所对的角,从而使叙述大大地简化。欧拉得到的著名的公式,又把三角函数与指数函联结起来。 在普及教育和科研中,欧拉意识到符号的简化和规则化既有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又有助于数学的发展,所以欧拉创立了许多新的符号。如用 等表示三角函数,用 e 表示自然对数的底,用f(x) 表示函数,用 表示求和,用 i表示虚数等。圆周率π虽然不是欧拉首创,但却是经过欧拉的倡导才得以广泛流行。而且,欧拉还把统一在一个令人叫绝的关系式 中。 欧拉不但重视教育,而且重视人才。当时法国的拉格朗日只有19岁,而欧拉已48岁。拉格朗日与欧拉通信讨论"等周问题",欧拉也在研究这个问题。后来拉格朗日获得成果,欧拉就压下自己的论文,让拉格朗日首先发表,使他一举成名。 欧拉19岁大学毕业时,在瑞士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1727年春,在巴塞尔他试图担任空缺的教研室主任职务,但没有成功。这时候,俄国的圣彼得堡科院刚建立不久,正在全国各地招聘科学家,广泛地搜罗人才。已经应聘在彼得堡工作的丹尔·伯努利深知欧拉的才能,因此,他竭力聘请欧拉去俄罗斯。在这种情况下,欧拉离开了自己的祖国。由于丹尼尔的推荐,1727年,欧拉应邀到圣彼得堡做丹尼尔·伯努利的助手。在圣彼得堡科学院,他顺利地获得了高等数学副教授的职位。1731年,又被委任领导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教研室的工作。1733年,年仅26岁的欧拉接替回瑞士的丹尼尔,成为数学教授及彼得堡科学院数学部的领导人。 在这期间,欧拉勤奋地工作,发表了大量优秀的数学论文,以及其它方面的论文、著作。 古典力学的基础是牛顿奠定的,而欧拉则是其主要建筑师。1736年,欧拉出版了《力学,或解析地叙述运动的理论》,在这里他最早明确地提出质点或粒子的概念,最早研究质点沿任意一曲线运动时的速度,并在有关速度与加速度问题上应用矢量的概念。 同时,他创立了分析力学、刚体力学,研究和发展了弹性理论、振动理论以及材料力学。并且他把振动理论应用到音乐的理论中去,1739年,出版了一部音乐理论的著作。1738年,法国科学院设立了回答热本质问题征文的奖金,欧拉的《论火》一文获奖。在这篇文章中,欧拉把热本质看成是分子的振动。 欧拉研究问题最鲜明的特点是:他把数学研究之手深入到自然与社会的深层。他不仅是位杰出的数学家,而且也是位理论联系实际的巨匠,应用数学大师。他喜欢搞特定的具体问题,而不象现代某些数学家那样,热衰于搞一般理论。 正因为欧拉所研究的问题都是与当时的生产实际、社会需要和军事需要等紧密相连,所以欧拉的创造才能才得到了充分发挥,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欧拉在搞科学研究的同时,还把数学应用到实际之中,为俄国政府解决了很多科学难题,为社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菲诺运河的改造方案,宫延排水设施的设计审定,为学校编写教材,帮助政府测绘地图;在度量衡委员会工作时,参加研究了各种衡器的准确度。另外,他还为科学院机关刊物写评论并长期主持委员会工作。他不但为科学院做大量工作,而且挤出时间在大学里讲课,作公开演讲,编写科普文章,为气象部门提供天文数据,协助建筑单位进行设计结构的力学分析。1735年,欧拉着手解决一个天文学难题──计算彗星的轨迹(这个问题需经几个著名的数学家几个月的努力才能完成)。由于欧拉使用了自己发明的新方法,只用了三天的时间。但三天持续不断的劳累也使欧拉积劳成疾,疾病使年仅28岁的欧拉右眼失明。这样的灾难并没有使欧拉屈服,他仍然醉心于科学事业,忘我地工作。但由于俄国的统治集团长期的权力之争,日益影响到了欧拉的工作,使欧拉很苦闷。事也凑巧,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1740-1786在位)得知欧拉的处境后,便邀请欧拉去柏林。尽管欧拉十分热爱自己的第二故乡(在这里他普工作生活了14年),但为了科学事业,他还是在1741年暂时离开了圣彼得堡科学院,到柏林科学院任职,任数学物理所所长。1759年成为柏林科学院的领导人。在柏林工作期间,他并没有忘记俄罗斯,他通过书信来指导他在俄罗斯的学生,并把自己的科学著作寄到俄罗斯,对俄罗斯科学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他在柏林工作期间,将数学成功地应用于其它科学技术领域,写出了几百篇论文,他一生中许多重大的成果都是这期间得到的。如:有巨大影响的《无穷小分析引论》、《微分学原理》,既是这期间出版的。此外,他研究了天文学,并与达朗贝尔(1717.11.16-1783.10.29)、拉格朗日一起成为天体力学的创立者,发表了《行星和彗星的运动理论》、《月球运动理论》、《日蚀的计算》等著作。在欧拉时代还不分什么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对他来说,整个物理世界正是他数学方法的用武之地。他研究了流体的运动性质,建立了理想流体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发表了《流体运动原理》和《流体运动的一般原理》等论文,成为流体力学的创始人。他不但把数学应用于自然科学,而且还把某一学科所得到的成果应用于另一学科。比如,他把自己所建立的理想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用于人体血液的流动,从而在生物学上添上了他的贡献,又以流体力学、潮汐理论为基础,丰富和发展了船舶设计制造及航海理论,出版了《航海科学》一书,并以一篇《论船舶的左右及前后摇晃》的论文,荣获巴黎科学院奖金。不仅如此,他还为普鲁士王国解决了大量社会实际问题。1760年到1762年间,欧拉应亲王的邀请为夏洛特公主函授哲学、物理学、宇宙学、神学、化理学、音乐等,这些通信充分体现了欧拉渊博的知识、极高的文学修养、哲学修养。后来这些通信整理成《致一位德国公主的信》,1768年分三卷出版,世界各国译本风靡,一时传为佳话。 自从1741年欧拉离开彼得堡以后,俄国的政局一直不好,政权几次更迭,最后落入叶卡捷林娜二世的手中,她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开始致力于文治武功。她一面与伏尔泰、狄德罗等法国启蒙学者通信,一面又四方招聘有影响的科学家去彼得堡科学院任职。欧拉自然成了她主要聘请的对象。1766年,年已花甲的欧拉应邀回到彼得堡,这次俄国为他准备了优越的工作条件。 这时欧拉的科学研究工作已经是硕果累累,思想也已经成熟。除了一些专题还需继续研究外,他希望能在晚年对过去的成就作系统的总结,出版几部高质量的著作。然而,厄运再次向他袭来。由于俄罗斯气候严寒,以及他工作的劳累,欧拉的左眼又失明了,从此欧拉陷入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之中。但欧拉是坚强的,他用口授、别人记录的方法坚持写作。他先集中精力撰写了《微积分原理》一书,在这部三卷本巨著中,欧拉系统地阐述了微积分发明以来的所有积分学的成就,其中充满了欧拉精辟的见解。1768年,《积分学原理》第一卷在圣彼得堡出版。1770年第三卷出版。同年,他又口述写成《代数学完整引论》,有俄文、德文、法文版,成为欧洲几代人的教科书,正当欧拉在黑暗中搏斗时,厄运又一次向他袭来。1771年,圣彼得堡一场大火,秧及欧拉的住宅,把欧拉包围在大火中。在这危急的时刻,是一位仆人冒着生命危险把欧拉从大火中背出来。欧拉虽然幸免于难,可他的藏书及大量的研究成果都化为灰烬。种种磨难,并没有把欧拉搞垮。大火以后他立即投入到新的创作之中。资料被焚,他又双目失明,在这种情况下,他完全凭着坚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回忆所作过的研究。欧拉的记忆力也确实罕见,他能够完整地背诵出几十年前的笔记内容,数学公式当然更能背诵如流。欧拉总是把推理过程想得很细,然后口授,由他的长子记录。他用这种方法又发表了论文400多篇以及多部专著,这几乎占他全部著作的半数以上。1774年,他把自己多年来研究变分问题所取得的成果集中发表一本书《寻求具有某种极大或极小性质的曲线的技巧》中。从而创立了一个新的分支──变分法。另外,欧拉对天文学中的"三体问题"月球运动及摄运问题进行了研究。后来,他解决了艾萨克·牛顿没有解决的月球运动问题,首创了月球绕地球运动地精确理论。为了更好地进行天文观测,他曾研究了光学,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研究了光通过各种介质的现象和有关的分色效应,提出了复杂的物镜原理,发表过有关光学仪器的专著,对望远镜和显微镜的设计计算理论做出过开创性的贡献,在1771年他又发表了总结性著作《屈光学》。欧拉从19岁开始写作,直到逝世,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论文、著作,甚至在他死后,他留下的许多手稿还丰富了后47年的圣彼得堡科学院学报。就科研成果方面来说,欧拉是数学史上或者说是自然科学史上首屈一指的。 作为这样一位科学巨人,在生活中他并不是一个呆板的人。他性情温和,性格开朗,也喜欢交际。欧拉结过两次婚,有13个孩子。他热爱家庭的生活,常常和孩子们一起做科学游戏,讲故事。 欧拉旺盛的精力和钻研精神一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783年9月18日下午,欧拉一边和小孙女逗着玩,一边思考着计算天王星的轨迹,突然,他从椅子上滑下来,嘴里轻声说:“我死了。”一位科学巨匠就这样停止了生命。 历史上,能跟欧拉相比的人的确不多,也有的历史学家把欧拉和阿基米德、艾萨克·牛顿、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列为有史以来贡献最大的四位数学家,依据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创建纯粹理论的同时,还应用这些数学工具去解决大量天文、物理和力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他们的工作是跨学科的,他们不断地从实践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但又不满足于具体问题的解决,而是把宇宙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力图揭示它的奥秘和内在规律。 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说过:"对于欧拉工作的研究,将仍旧是对于数学的不同范围的最好的学校,并且没有别的可以替代它"。
约翰逊 (1961~ )Johnson[1], Ben加拿大男子短跑运动员。 生于牙买加,15岁时随全家移居加拿大。20岁时获加拿大青年100米跑冠军。1983年首次参加世界田径锦标赛,获100米跑第六名。1984年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获得100米跑铜牌。1987年在第二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战胜C.刘易斯,夺得100米跑冠军,并以9秒83的成绩将原世界纪录提高0.1秒。1988年在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上再获100米跑金牌,并以9秒79的成绩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后因查出服用兴奋剂,被取消比赛资格和所创造的世界纪录,并受到停赛两年的处罚。1991年复出。1992年参加第二十五届奥运会,成绩很不理想。1993年又被查出服用兴奋剂,国际田联决定终身停止其参加田径比赛。
丰臣秀吉(豊臣秀吉,とよとみひでよし,Toyotomi Hideyoshi,1536年~1598年)出生于尾张国爱知郡中村,贫农之子。最初叫木下藤吉郎。日本战国时代末期统一全国的武将。
尾张国爱知郡中村人。父亲木下弥又卫门曾是信长父亲信秀的铁炮足轻。因在一场战斗中受伤致残,无法再上战场而回家务农,但不久就因伤重去世。无法生活的母亲带着七岁的秀吉和姐姐阿友改嫁给同村的男人竹阿弥。生下了弟弟秀长与妹妹阿旭。继父竹阿弥性情粗暴,又因为秀吉生来瘦小,常被人称为猴崽子,因此对秀吉非常厌恶,叱骂之余还经常拳脚相加。秀吉为了不与令人讨厌的竹阿弥相处,经常到村外的光明寺住宿。
十五岁时,在又被竹阿弥打了一顿后,秀吉终于忍无可忍,拿了一贯钱后离家出走,过起了流浪的生活。为了生计,秀吉先是在尾张与邻近倒卖些针线、布棉等小商品。当时正处于战国最混乱的时期,各地大名、土豪有的互相征战掠夺,有的与寺社力量勾搭成奸,大发不义之财。秀吉在流浪中深刻感受到这种乱世带来的灾难,一种强烈的想结束这种混乱的社会志向在心中牢牢的树立起来。一个偶然的机会,秀吉被今川义元所属的远江国土豪松下加兵卫征召去了,作了其 随身小姓。加兵卫对秀吉非常照顾,令秀吉非常感激,但是今川军营中充斥的腐朽风气却让秀吉说不出的厌恶。
1554年,受在织田家出仕的一个童年的玩伴的劝说,秀吉来到织田家,作了信长的小姓,迈出了一生重要的一步,当时他的工作主要是在冬天为主上信长暖草鞋。信长很喜欢这个长的象个猴子,但机灵乖巧的侍从,开玩笑的称秀吉“猿”。在信长这样的人物身边侍奉,秀吉的才能逐渐受到主人的重视。一次,清州城的一段城墙倒塌,织田家的许多家臣都没有办法修复,信长同意了秀吉的请求,让他去试试。秀吉详细了解了任务后,将整个工程分为十段,一起动工,一天之内就修好了城墙。还有一次,秀吉被委派管理冬天烧的柴木,通过仔细观察和精确计算,他得出结论,只用平日烧的三分之一的柴木就足够了,这大大减轻了领民的负担。经过这样的几次杰出表现,信长对秀吉的能力非常赏识,遂提拔他为正式的武士,让他作了织田家的家臣。不久,秀吉结婚了,新娘是织田家臣浅野长政的养女宁宁(后来的北政所,战国三夫人之一),那一年,他二十四岁。
1564年,信长进攻美浓时,秀吉再次一鸣惊人,在首席家老柴田胜家等重臣都没能完成下,他短时间内筑成墨俣城,确立了自己在织田家的地位。在这次任务中,秀吉充分发挥了他智谋、交涉、胆识等诸多过人之处。圆满的完成任务。信长也开始将其视为得力部下,
1568年改名为木下秀吉。开始上洛后,秀吉与佐久间信盛、丹羽长秀共同担当了进攻南近江六角家的任务,信长进入京都后,又与明智光秀、村井贞胜一起担任了京都奉行,主管畿内行政。
1570年,秀吉又担任了出使毛利家的任务。
1570年4月,信长进攻越前的朝仓家时,亲家北近江的浅井长政突然违背与织田家的婚姻关系,与朝仓家联合夹击。在形势极为危急时,秀吉与德川家康主动担任了殿后的重任,保护信长撤退(金ヶ崎殿后)。对秀吉来说,并不只是完成这个任务,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信长带有感激的空前信赖。以信长的性格,这种仇怎能不报。同年6月28日,信长卷土重来,率织田军(二万三千)、德川军(六千)与浅井军(八千)、朝仓军(一万)激战于姊川,在这场合战中,秀吉率领着织田军七队中的一队苦战,最终织田、德川方取得胜利。但这并没有消灭朝、浅两家,因为信长此时正受到四面八方的包围战,直到三年后,才灭掉两家。这期间,秀吉担任了进攻浅井家的总大将。因此浅井灭亡后,信长把北近江三郡的领地就封赏给了秀吉。
1573年,秀吉也在此时改名为羽柴秀吉(羽柴秀吉,取丹羽长秀和柴田胜家姓中各一字),修长滨城为居城,开始以新的身份出现。之后改木下姓为羽柴之后依命令进攻中国地方,征服播磨国、但马国、因幡国,使备前国和美作国的宇喜多氏服属,并与毛利辉元作战。
以后,秀吉依次参加了进攻将军足利义昭(1573。7)、镇压伊势一向一揆(1573.9~10.)、歼灭伊势长岛一向一揆(1574.7~9.)、长篠合战(1575.5.21.)、越前一向一揆进攻(1575.8.)、围攻石山本愿寺(1576.4~5.)、进攻纪伊杂贺、根来(1577.2~3.)等战斗。
1576年,秀吉被信长任命为主管中国地方的毛利家的攻略。从此直到信长去世,秀吉都在这条战线上作战。在这期间,秀吉还有几次助战。1577年8月,秀吉奉命援助与上杉谦信缠斗的柴田胜家。在战前的军事会议上,秀吉与这位从出仕起就与自己敌对的织田家首席老臣发生争执。秀吉一怒之下率部返回长滨城,这直接的结果是胜家在手取川的大败。秀吉的行为令信长非常愤怒。但是并没有得到处罚,同年10月,参加了对叛将松永久秀的讨伐。10月21日,秀吉被黑田孝高迎进播磨姬路城,开始了西边的战事。28日全域支配播磨。然后进攻但马,一连攻下山口、岩中、竹田城,降伏山名家。11月28日,攻陷播磨最西端的上月城,交给尼子家复兴力量尼子胜久和山中鹿之介把守。呈现出势不可挡的军锋。
1578年元旦,秀吉赶回安土城,参加织田家的新年茶会。2月,播磨趁秀吉不在三木城主别所长治谋反,与毛利家联合进攻上月城。23日,秀吉紧急赶回姬路城应付。在毛利辉元、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和别所长治、宇喜多直家的几个兵团的进攻下,秀吉抵挡不住,向信长求援。信长派信雄、信孝、一益、光秀、长秀、藤孝、信盛等率兵援助,战况得到好转。6月,秀吉上京,亲自聆听了信长的指示。在信长的授意下,秀吉放弃上月城,全力进攻三木城。不久,上月城落,尼子胜久、山中鹿之介被毛利家杀死。可三木城却久久不能攻下。10月,播磨东面的荒木村重又谋反,并扣押了前来调停的黑田孝高,与毛利、别所联合,三面夹击秀吉。在这种不利条件下,秀吉沉着应战,次年9月,笼络成功备前的宇喜多直家,1580年1月,攻下三木城。6月,平定了播磨。同时,弟弟秀长也平定了但马,构筑成以播磨、但马为基础的战线,开始与毛利家的作战。
1581年6月,秀吉进攻因幡鸟取城,他先派人在城内以高价买米,然后再围城。并派重兵拦截毛利家的运粮部队。仅一个月,鸟取城就成了地狱,树皮、草根都被吃光,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 剧。城主吉川经家以切腹落城的代价换取了全城士兵的性命。(饿杀鸟取)
1582年5月,秀吉进攻备中清水宗治的高松城,他根据地形的特点,十九天内筑成长2.8公里、高7米的水堤,将高松城淹入水中,不久清水宗治也以切腹的代价落城。(水淹高松)
1582年,本能寺事变爆发了,信长被部下明智光秀袭击,自刃于京都本能寺。秀吉感到一生中最大的机会来到了,他敏锐的抓住了关键,立刻与正面敌人毛利家讲和,然后连夜行军赶回大坂城,在其他人都为保住领地的心态下,与丹羽长秀、池田恒兴联合,树起讨伐明智光秀的大旗。仅用十几天就将光秀大败于山崎,取得了主动。在随后的关于继承权的“清州会议”上,秀吉因其功绩在清州城重臣会议上占据了主导权,并于贱岳之战击败了柴田胜家、泷川一益和织田信孝,使丹羽长秀和池田恒兴归服,于小牧·长久手之战与德川家康和织田信雄战和,成为织田信长的实际继承者。
1583年,秀吉在贱之岳击败柴田胜家,逼死织田信孝。在石山本愿寺的旧址上建大阪城。
1584年,降伏织田信雄与织田家老盟友德川家康,篡取了织田家的基业。
1585年任关白,1586年受赐姓丰臣并就任关白,确立了政权。先后经过纪州征伐、四国征伐和九州征伐,征服了西日本全境。1590年远征关东,包围小田原城并击败北条氏,使陆奥国的伊达政宗等东北诸大名皆归服,统一日本,结束了日本战国时代。1591年将关白之位让给外甥丰臣秀次,自称太閤。
1592年出兵朝鲜(文禄之役),遭到朝鲜各地义勇军和李舜臣的朝鲜水军的激烈抵抗,同时明朝也向朝鲜派出了援军,于是休战。不久后谈判破裂,1597年再度出兵朝鲜(庆长之役)。丰臣秀吉1598年9月18日(庆长三年八月十八日)于伏见城逝世。
丰臣秀吉多因袭织田信长的政策,以乐座乐市和朱印船贸易等振兴商业,以控制都市、铸造货币等政策控制商业。太閤检地和刀狩等政策用来确立税制,彻底地兵农分离,为江户时代的幕藩体制打下了基础。
在完成对国内的统一后,秀吉出兵侵略朝鲜,意欲将其作为侵吞中国的前哨,他的狼子野心在他给家人的信中昭然若揭——“高丽都城已于(五月)二日攻克,所以,近期内需迅速渡海……此次如能席卷大明,当以大唐(明朝)关白之职授汝(指丰臣秀吉的侄子丰臣秀次)。宜准备奉圣驾于大唐之京城,可于后年行幸,届时将以京城附近十国,作为圣上之领地。诸公卿之俸禄亦将增加,其中下位者将增加十倍,上位者将视其人物地位而增。……任汝(指秀次)为大唐关白,以京城百国之地封汝。日本关白一职,将视大和中纳言与备前丞相二人情况,择任之。” 1592年,豊臣秀吉发动以西日本诸大名为主的约20万大军入侵朝鲜。起初,久经沙场的日军攻势猛烈,先后攻占朝鲜王京汉城与陪都平壤。朝鲜向明朝求救。明神宗命辽东总兵李如松入援朝鲜。在明军和朝鲜全罗营水师提督李舜臣等的进攻下,日军屡遭重创。最后,由于损失过大,丰臣秀吉接受明朝和谈的条件,明朝封豊臣秀吉为日本国王。日本侵略朝鲜的行动暂时停止。 但1596年,豊臣秀吉借口不满朝鲜方未派人致意,再次遣兵入侵朝鲜。日军盘踞釜山,再进逼汉城。然而明朝援军入援后,日军陷入困境,被迫死守于海岸各城堡。1598年8月18日,丰臣秀吉于伏见城逝世,享年62岁,侵朝日军在石田三成为首的五奉行安排下逐渐撤军。 日本称这次入侵朝鲜的战争为文禄·庆长之役,朝鲜称为壬辰倭祸、壬辰卫国战争,中国将其归为万历三大征之一。 丰臣政权的统治体制颇为完备,但也存在许多隐忧:家康在地方拥有超过200万石的领地,在中央家康又握有重权,因此最后家康取代秀吉得到了天下。 丰臣秀吉多因袭织田信长的经贸政策,以乐座乐市和朱印船贸易等振兴商业,以控制都市、铸造货币等政策规范金融。以太阁检地(丈量土地、清查田户)和刀狩令等政策用来确立税制,彻底地兵农分离,为江户时代的幕藩体制打下了基础。
古斯塔夫·瓦萨出生于瑞典的一个贵族家庭。在16世纪早期,他的父亲埃里克·约翰松卷入了小斯滕·斯特尔反对丹麦统治的活动。瑞典人希望结束卡尔马同盟,恢复民族的独立;因为这个联合显然只对丹麦有利。年轻的古斯塔夫·瓦萨也卷入一系列反对丹麦统治的活动,他曾在1518年10月2日发生于布兰基尔卡的战役中被丹麦人俘获,但后来成功逃脱。后来他在1520年回到瑞典,企图在达拉纳省招募一支反对丹麦人的军队,但收效甚微。 1520年,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二世为镇压瑞典的反抗活动率军进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以斯特尔为首的反对派贵族遭到逮捕,并在当年10月被处决(所谓斯德哥尔摩惨案)。遇难者中包括古斯塔夫的父亲埃里克·约翰松,而古斯塔夫本人幸免于难。他逃往到达拉纳省,到1521年成功地在那里组建了一支听命于他的志愿军。德意志城市莱比锡和吕贝克(属于汉萨同盟,其商业利益与瑞典有莫大关联)给予他很大帮助,包括一些士兵。1521年8月,达拉纳的居民推举古斯塔夫·瓦萨为瑞典摄政和最高统治者。他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与前来讨伐的丹麦军队作战。 1523年6月6日,古斯塔夫·瓦萨在于斯特兰奈斯召开的议会上被选为瑞典国王。这一天后来被当作瑞典的国庆节庆祝(古斯塔夫一世是在1528年1月21日在乌普萨拉大教堂正式加冕)。在经过长期的围攻之后,古斯塔夫·瓦萨的军队在1523年6月24日从丹麦人手中收复了斯德哥尔摩。在古斯塔夫一世时代,正式宣布废除了卡尔马同盟。1523年,克里斯蒂安二世在丹麦的王位被反叛的贵族所废黜;古斯塔夫敏锐地与贵族所拥立的新国王弗雷德里克一世结盟。经过残酷的斗争,克里斯蒂安二世失败被俘,最后惨死狱中。 在获取权力之后,古斯塔夫一世立刻放逐了曾与丹麦人勾结的瑞典天主教大主教古斯塔夫·特罗勒。他继而写信给教皇克莱门特七世,要求教皇接受他提名的新的大主教人选约翰内斯·马格努斯,当然后者完全听命于国王。教皇理所当然地拒绝了他的要求,并要他立刻恢复特罗勒的大主教职位。这显然是古斯塔夫一世不能接受的。在教皇对特罗勒的教职问题毫不妥协的情况下,古斯塔夫一世终于自行决定了大主教的人选(1531),这样教皇就完全失去了对瑞典教会的影响力。 1520年代,瑞典的路德宗学者佩特里兄弟试图向这个国家引入新教信仰。1526年,被翻译成瑞典语的《新约》在瑞典出版。这个活动显然得到了古斯塔夫一世的大力支持,他正在进行中央集权的政治改革,希望将一切权力集中到自己手里,不想让教皇有任何机会干预瑞典政治。1527年,他没收天主教会的财产,摧毁了教会的经济势力。到1540年,《圣经》的全译本也出版了,这个版本就叫做古斯塔夫·瓦萨圣经。 古斯塔夫一世的中央集权政策引起部分瑞典人的激烈反抗。在达拉纳省和其它地区发生了几次大规模的人民起义(1524-1525,1542-1543)。古斯塔夫一世残酷地镇压了这些起义,并将1542年起义的领导者尼尔斯·戴克分尸。接下来,教会又给他制造了麻烦。在1540年代,他几乎要把佩特里兄弟和自己任命的大主教全部处死。 1541年,古斯塔夫一世与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三世(弗雷德里克一世之子)结盟,依靠后者的帮助结束了瑞典长期以来对德意志商业城市集团汉萨同盟的藩属关系。同时,他积极推进自己国家的商业发展,很快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君主之一。瓦萨在位37年,死后祸起萧墙。他的三个同父异母儿子同室操戈,打了几十年,到他孙子古斯塔夫·阿道夫即位时,国家一贫如洗。
1328年——(元文宗天历元年八月甲辰)黎明,百官集兴圣宫,燕铁木儿率阿拉铁木儿、孛伦赤等十七人兵皆露刃发动政变,谋立武宗子周王和世琼。
2007年9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从十六大到十七大经济社会发展回顾系列报告》。
《报告》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国民经济不仅增长速度快,而且持续的时间长、稳定性好。2003―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4%。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20333亿元,2006年达到210871亿元,突破20万亿元,在世界的位次由第六位跃居第四位。2002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首次超过1000美元,在短短的4年内于2006年又超过2000美元,在世界的位次也由第132位上升到第129位。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图拉真(Trajan, Marcus Ulpius Nerva Traianus,53年9月18日-117年8月9日),古代罗马帝国皇帝,五贤帝中的第二位。 公元98年年初,涅尔瓦因病去世,正在科隆戍守的图拉真奉召继位。图拉真出生于生于西班牙的伊大利卡,随父在军中长大。他是从外省贵族爬上元首宝座的第一人。 图拉真是一位优秀的统帅,同时也是一位颇有行政才能的执政官。他鉴于前朝之失,采取了较有效的措施来缓和各方面的矛盾。他尊重元老院的政治地位,注意吸收东方各行省的大奴隶主贵族参加元老院,扩大元老院的基础;他改革地方行政;任命一些忠于职守的亲信到行省去做总督,改善中央和行省的关系;他懂得培养民力的重要,乃轻徭薄赋,减轻人民的负担,并用政府贷款的方式,帮助小农维持生计。此外,他还沿袭涅尔瓦所创行的办法,即由政府拿出一部分税款在各地设立基金,用以养育贫苦无告的孤儿。他获得了元老院赠给他的“最佳元首(Optimus princeps)”的称号。 在对外政策方面,图拉真则脱离了奥古斯都定立的早期帝国的传统,而是复活了共和时期的侵略倾向。公元101—106年,图拉真曾二次兴兵攻打多瑙河下流的达西亚人,推翻了达西亚国王戴凯巴路斯的统治,把他的王国变为罗马的一个行省,并将大批罗马士兵和贫民移植到那里去屯垦。现今的罗马尼亚就是由这些罗马人的殖民地发展而来的。随后,图拉真又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亚洲,与帕提亚交兵。自公元前一世纪中叶以来,帕提亚一直是罗马帝国的劲敌,两国之间战争不断,疆界时有变动。公元105—106年,驻守在叙利亚的罗马军团,根据图拉真的命令占据了巴勒斯坦与阿拉伯沙漠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和西奈半岛,建立了罗马的一个新行省——阿拉伯行省。接着在公元114年,图拉真又以亚美尼亚王国的宗主权问题为借口,向帕提亚大举进攻。他亲率大军占领了亚美尼亚,随即挥师南下,占领了两河流域,攻陷了帕提亚的首都特西丰,直抵波斯湾口。图拉真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三个行省,那就是:改亚美尼亚王国为亚美尼亚省;在亚述的故址上设立亚述省;在两河流域设立美索不达米亚省。经过他的一系列扩张,罗马帝国的版图扩大到了最大范围。它东起两河流域,西及布列颠的大部分地区,南包埃及、北非,北抵莱茵河和位于多瑙河以北的达西亚。 然而,图拉真在亚洲西南部所取得的这些胜利并没有维持很久。就在图拉真与帕提亚作战正酣之际,它的后方爆发了犹太人的起义,图拉真迫于形势,不得不从两河流域回师,但在途中染疾,病逝于小亚细亚南部的西里西亚。图拉真一死,他在两河流域的那些措施也随即化为乌有。 图拉真性格善良淳朴而又坚韧刚毅,在他去世二百五十多年后,元老院在按照惯例宣告一位新皇帝(瓦伦斯Valens,364-378年在位 )继位的文告中,还表示希望他在造福人民方面超过奥古斯都,而在善良方面超过图拉真。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
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