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今日》前身是1927 年由俄克拉荷马大学有远见的学者罗伊·坦普尔·豪斯 (Roy Temple House, 1878-1963)创办的《国外图书》 。在给俄克拉荷马大学校长威廉·本内特·比泽尔 (William Bennett Bizzell) 的一封信中,豪斯博士阐述了他创办《国外图书》的愿景,并请求为前两期提供 150 美元的启动预算。他以特有的谦虚写道:“……我知道我们的小杂志将在各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想,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强烈地感觉到,俄克拉荷马大学必须开始为国家的学术和文化活动做出贡献”(1926 年 10 月 21 日)。在随后的 22 年里,豪斯教授精心培育这本刚刚起步的杂志。1948 年,他的同事们提名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作为“国际合作与亲善大使”所做的贡献。
豪斯博士将杂志的标志设计成一艘满载船只的船,上面写着Lux a Peregre—— “来自国外的光芒”或(我们选择的解释)“发现之光”。虽然杂志一直充当着来自国外的船只(外国书籍)的港湾,但它也充当着反射所接收光芒的灯塔,这也是我们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Books Abroad》从 1927 年 1 月 32 页的幼苗开始,到其第五十周年(1976 年秋季)结束时已增长到 256 页。1977 年 1 月,该杂志更名为《今日世界文学》,反映出其覆盖范围和声誉的真正国际范围。
《WLT》已连续出版 97 年,是美国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文学期刊之一,其他 20 世纪初创刊的期刊包括《南大西洋季刊》(1902 年)、《诗歌》(1912 年)和《纽约客》(1925 年)。我们始终致力于为全世界的学生、学者和普通读者服务。多年来,我们的刊头上一直印着歌德的一句话:“这些期刊一旦被更广泛的读者接受,将最有效地为我们所希望的世界文学做出贡献。然而,毫无疑问,各国的想法是一致的。我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让他们彼此了解、相互理解,即使他们可能无法相爱,至少也可以相互容忍。”歌德的话语于 1828 年首次发表,至今仍是我们使命的核心,即使在 21 世纪日益全球化,但仍然充满国家、语言和政治分歧的世界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