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看一看历史上的这个日子发生了什么,经历一场时间的流动

分类:查询类

1、2012年01月23日 郭雪湖,台湾画家

郭雪湖(1908年4月10日-2012)是台湾第一代胶彩画家,本名郭金火,出生于台北市大稻埕。1917年进入台北日新公学校就读。1923年公学校毕业後,至台北州立工业学校就读土木科,一年后中辍。1925年至蔡雪溪之「雪溪画馆」门下学画,「雪湖」之名即为蔡雪溪所命。1927年,第一届台湾美术展览会举办,郭雪湖与陈进、林玉山为东洋画部仅入选的三位台湾人画家之一,一时声名大噪。

影响郭雪湖一生重要的人物还有日籍画家乡原古统。郭氏欣赏乡原的作品,後来相识并建立了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乡原曾力劝郭雪湖要做一位职业画家,郭氏也记取此话,一生献身艺术,连师大系主任教职都加以辞退。郭雪湖是一位勤跑图书馆及自学成功的画家,他曾说:「我的绘画求精,不求多。」作品特色。

郭雪湖跨度近一世纪的各时期作品,无论昔时今日,都在画家笔下自然流露,引人迷醉的优雅气息。融合中国传统水墨与东洋画的理念,自创重彩、淡墨勾勒的技法,并多方参考西方绘画的表现形式,注重写生,成功使胶彩画的风格大为拓宽。如是《南街殷赈》(迪化街城隍庙口),以中国传统红、蓝、黄色为主调,从楼房的招牌旗帜,到街道上熙来攘往的人群,俱历历在目,细腻地描绘出庙口热闹繁荣之节庆景象,反映出浓郁的时代气息。又如《莱园春色》(雾峰林家花园)则采用大量的中间色调,将此地方士绅雅致温文的居家庭院表现得恰如其分,在在呈现了台湾时代面貌的变迁。后来到日本、菲律宾、泰国、欧洲以迄最终落脚的美国,画家也不曾稍歇,更锐意求新求变,如《上海三题》、《高楼耸立》(旧金山)、《大峡谷风云》等,均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2、2005年01月23日 维克托·尤先科宣誓就职乌克兰总统

2004年总统选举中,时任总理亚努科维奇在最后一轮投票中以微弱优势获胜。维克托.尤先科称选举舞弊,不承认选举结果,发动了橙色革命,最后再次大选投票。维克多.尤先科赢得选举。2015年1月23日,尤先科显示救人乌克兰总统,季莫申科与2月出任总理,橙色革命结束。

第二轮大选,“我们的乌克兰”联盟主席及总统候选人尤先科以近52%的支持率,战胜“地区党”总统候选人亚努科维奇。

3、1997年01月23日 韩国第二大钢铁企业韩宝钢铁公司破产

图:前韩宝集团总会长郑泰守

1997年1月23日,韩国第二大钢铁企业韩宝钢铁公司宣告破产。调查证实,此案

涉及大规模权钱交易行为。韩国政界、金融界、企业界有数十名要人卷入其中。

在被捕判刑者中甚至包括总统金泳三的次子金贤哲。

面对审判的金贤哲以哭泣换取同情

4、1996年01月23日 江泽民给上将军衔获得者授衔

江泽民等军委领导和晋升上将合影 1996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在北京举行隆重的晋升上将军官军衔仪式,周子玉、于振武、丁文昌、隋永举4人晋升为上将。江泽民参加了授衔仪式。附录:我国军衔制是怎么产生的?已经授予了多少上将军衔?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强人民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实行军衔制问题很快被摆到议事日程上来。1950年9月4日,人民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成立时,设置了军衔奖励处,开始研究军衔制问题。1952年11月26日,总干部管理部向毛泽东主席并军委的报告中,对实行军衔制准备工作等问题拟订了初步计划。1955年2月8日,毛泽东颁布由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其中对军官军衔做了规定,分元帅2级、将官4级、校官4级、尉官4级,共14级。1955年8月11日,国防部部长彭德怀、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下达了关于军士和兵评定军衔的指示,规定了士兵军衔制的内容,士兵军衔分为军士3级,上等兵、列兵,共二等5级。1955年9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根据《军官服役条例》,审议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出的建议,决定授予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以元帅军衔。同年9月27日,在北京举行授予元帅军衔及勋章典礼,毛泽东主席授予朱德等10人以元帅军衔;同日,国务院举行授予将官军衔和勋章典礼,周恩来总理将将官军衔的命令状分别授予粟裕等将官;28日,国防部举行授衔典礼,彭德怀部长授予在北京的部分校级军官军衔。此后,各大军区也先后举行了授衔仪式。第一次全军授予少尉以上军衔的军官53.1万余名,其中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5名、中将175名、少将800名,共计1040名。之后,又选升上将2名、中将2名、少将560名。1963年对《军官服役条例》作了修正,将第一次授予尉官军衔和少校军官军衔晋级交由各军区、军兵种、学院、公安部队、各总部首长代国防部部长审批、奉国防部部长命令公布并上报备案。1965年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次会议讨论决定,自当年6月1日起取消军衔制。至此,全军共授予将官以上军衔1614名。1980年3月,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军队究竟搞不搞军衔制,也是组织路线问题。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解放军将恢复军衔制度;1983年6月19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成立恢复军衔制领导小组的通知》,决定成立中央军委恢复军衔制领导小组,由余秋里、杨得志、萧克、王平、朱云谦、刘华清、张震等17人组成领导小组。其间,军委决定"裁军百万",恢复军衔制工作推迟。1988年4月,根据军委和总部的人事变化情况,重新成立了实行军衔制度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由杨白冰、迟浩田、赵南起、郭林祥、李耀文、朱光、丁衡高、刘凯、邢智勇、李继耐等10人组成。1988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通过中央军委提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条例》对现役军官军衔等级的设置,现役军衔职务等级编制军衔,现役军官军衔的首次授予,现役军官军衔的晋级,现役军官军衔的降级、取消和剥夺,现役军官军衔的标志和佩带等都作了明确规定。现役军官军衔分为将官4级、校官4级、尉官3级,共3等11级。与此同时,会议还作出了《关于确认1955年至1965年期间授予的军官军衔的决定》。1988年9月14日,中央军委在北京举行授予上将军官军衔仪式,洪学智等17人被授予上将军衔。同年10月1日,人民解放军正式实施新的军衔制度,共授予尉官军衔40.5万人、校官军衔18万人,将军官衔1452人。1993年6月7日,中央军委在北京举行晋升上将军官军衔仪式,张万年等6人晋升为上将;1994年6月8日,徐惠滋等19人晋升为上将;1996年1月23日,周子玉等4人晋升为上将;1998年3月27日,曹刚川等9人晋升为上将。军衔的类别划分,在1955年颁布的文件中,全部衔称在类别上划分为八类18种:第一二类为指挥军官和政治军官军衔,包括12种;第三类为技术军衔;第四类为军需军衔;第五类为军医军衔;第六类为兽医军衔;第七类为军法军衔;第八类为行政军衔。各种军衔,除了按照条例规定在其称号前冠以相应名称外,还用缀在领章上的符号来标志。1988年实行的新军衔制,在军衔类别的区分上,作了较大精简,只保留四种:陆军军衔、海军军衔、空军军衔和专业技术军衔。陆军在衔称前不冠军种字样,以“八一”红五星衬托宝剑形光芒线的陆军符号作为领花加以标志;海军军衔,在衔称前冠以“海军”二字,以“八一”红五星衬托铁锚的海军符号作为领花加以标志;空军军衔,在衔称前冠以“空军”二字,以“八一”红五星衬托飞翔的空军符号作为领花加以标志;专业技术军衔,在衔称前冠以“专业技术”四字,以“八一”红五星衬托原子符号作为领花加以标志。

5、1993年01月23日 中国开国少将孔飞逝世

孔飞(1911—1993)内蒙古科左中旗人。蒙古族。乌兰夫上将的妹夫。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少数民族高级将领。一九三五年参加一二九运动。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八年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研究员,延安民族学院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任内蒙古军区兴安盟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内蒙古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司令员,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 1993年1月23日因病在呼和浩特逝世。

6、1991年01月23日 北京邮政通信枢纽中心建成

1991年1月23日,北京邮政通信枢纽中心建成。

7、1989年01月23日 亚洲卫星发射合同在京签署

1989年1月23日,亚洲卫星有限公司与中国长城工业公司在北京签署“亚洲卫星一号”通信卫星的发射服务合同。根据这个合同,由中国参与投资及经营的“亚洲卫星一号”,将于1990年2月至4月由中国长城工业公司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火箭发射升空,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终定点于东南亚上空。

亚洲卫星有限公司于1988年6月与长城工业公司签署了卫星发射协议,并已同部分国外用户签署了租用卫星转发器的意向书。

“亚洲一号”是亚洲地区首颗区域性通信卫星,通信覆盖范围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大部分地区,并提供话音、数据、图象和其它信息的传递服务。这颗由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卫星具有24个C频段转发器,寿命为10年,是国际上最成熟的通信卫星系列之一,其地面信号强度比我国现在租用的国际卫星大几倍,可以大大降低地面接收设施的成本。

8、1985年01月23日 菲律宾陆军参谋长被控参与谋杀阿基诺

9、1984年01月23日 阿根廷、智利签署《和平友好联合声明》

1984年1月23日,阿根廷和智利两国外长在梵帝冈签署了《和平友好联合声明》,重申两国政府和平解决比格尔海峡三个岛屿领土争端的决心。比格尔海峡是南美洲南端邻近合恩角的一条东西走向的自然水道,全长约120公里。阿、智两国长期以来争议的焦点是该海峡东南部的皮克顿、努埃瓦、伦诺克斯三个岛屿领土的归属问题。这三个岛屿的总面积只有345平方公里。阿、智两国长期为此发生争执的主要原因是,比格尔海峡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和具有丰富的海底资源。一、比格尔海峡扼太平洋和大西洋航道的咽喉,有争议的三岛则位于水道在大西洋的出海口,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相望。在巴拿马运河运输越来越不适应远洋货轮吨位迅速增长的情况下,绕过合恩角的南美两洋航运日显重要,水道区的战略地位也随之突出。二、海峡及周围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磷虾等海产资源。三、争议地区是两国开发南极的重要前沿阵地。阿、智两国都非常重视对南极海底资源的开发。根据200海里海洋权的原则,两国在划分边界、确定岛屿归属时将包括岛屿周围大片海域的归属。由于以上原因,控制比格尔海峡不仅对决定两国在南极洲的领土要求事关重大,而且可以进而提出东至大西洋西南200海里的领土要求。而这无论对阿根廷还是智利的经济发展都将起重要作用。比格尔海峡的领土争端问题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1855年两国签订《和平友好贸易通航条约》时,只笼统承认双方脱离西班牙统治时各自的边界。1881年签订边界条约和1893年签订附加议定书时,也未提及领土主权问题。因此两国在该地区的边界纠纷不断发生。1902年,阿、智两国签订《仲裁总条约》,委托英国仲裁争端,但仍未能解决问题。1972年,两国政府同意将1881年阿、智边界协定提交国际仲裁法庭进行裁决。1977年5月2日,英国宣布:由5名国际法庭成员组成的仲裁小组决定,将比格尔海峡东南的三个岛屿判归智利。智利表示接受裁决,但阿根廷拒绝接受。此后,两国矛盾加剧,各自陈兵边界,几乎爆发战争。但是这种局势对两国都很不利,于是,1984年1月下旬,在罗马教皇的调解下,阿智两国外长在梵帝冈举行会谈,签署了《和平友好联合声明》。声明说,阿智两国人民“时刻萦绕在怀的”是友谊与和平。两国下决心要为1978年使彼此处于战争边缘的比格尔海峡领土争端找到最终解决的办法。

10、1980年01月23日 剧本创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1980年1月23日至2月13日,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在北京召开剧本创作座谈会,就近年来话剧、电影剧本创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以及文艺创作中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索。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胡耀邦到会作长篇讲话,就现时文艺创作中出现的某些思想倾向,如怎样看待我们的党、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军队,怎样看待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以及怎样看待社会中的阴暗面等问题作了阐述。他提出,衡量一部作品的社会效果,最重要的是看是否有利于现代化建设,是否有利于安定团结,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和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

11、1980年01月23日 卡特提出新波斯湾战略,后被称为“卡特主义”

,“”。

12、1977年01月23日 歌剧《洪湖赤卫队》重新公演

《洪湖赤卫队》剧照

1977年1月23日,《人民日报》报道,被“四人帮”打入冷宫10年之久的优秀歌剧《洪湖赤卫队》在武汉重新公演。

《洪湖赤卫队》是湖北省歌舞剧团创作演出的。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为配合打倒贺龙同志,这部优秀歌剧被打入冷宫。粉碎“四人帮”后,湖北省歌剧团将《洪湖赤卫队》重新搬上舞台。许多人把此剧公演看作是贺龙即将平反的信号。

13、1976年01月23日 美国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逝世

1976年1月23日,77岁的保罗-罗伯逊在费城去世,美国的一位最有影响的黑人表演家、政治要人消失了。罗伯逊长得象全美橄榄球星一样魁梧、健壮。他曾就读于拉特格斯大学,是位领导人物,也是当时最优秀的男中音歌手和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演员。他扮演的奥赛罗最令人难忘。而他在影片《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演唱的《老人河》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为社会主义的倡导者,罗伯逊在西班牙内战期间曾去那里为国际纵队队员演唱。由于他坚持社会主义思想,对苏联进行公开赞颂,于1952年接受了斯大林和平奖金。罗伯逊在冷战时期和麦卡锡审讯期间在国内受到排斥。

14、1974年01月23日 郭柏川,知名画家(1901年出生)

郭柏川(1901年-1974年),字少松,台湾台南人,知名美术家,教师。1921年,郭柏川从学校毕业,先行任教。1928年,以美术方面的专才,前往日本的东京美术学校进修。1933年,以半工半读情形下,于梅原龙三郎处习画。1937年随梅原前往中国,并于满洲国各省画生。1938年,他再于日本控制下的北平师范大学与北平艺专担任教职。1948年,因国共内战回台湾,并在1950年于成功大学任教。1974年1月23日去世。

郭柏川的写生画风于1930年代末期颇享誉于北京,天津一带。二战后更将中国式的风格融入台湾民间器物、刺绣与庙宇红墙。其画风特点是是单纯但深入、着重构图且色彩浑厚,严谨也笔触精准。其线条处理更隐含中国书法的意境。

自台湾民间传统刺绣、器物与庙宇红墙中,寻求与之相融的风格色彩,撷取圆融成熟的东方精神到自身作品,线条的处理隐藏著书法的意境,绘画风格单纯、深入,并且著重构图;色彩饱和、浑厚且笔触精准,是位追求绘画本质的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故宫》、《赤崁楼》、《三目螃蟹与鱼》、《台南街景》。
15、1973年01月23日 美国最高法院判决妇女有堕胎权

16、1973年01月23日 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已达成越南战争停战协议

17、1968年01月23日 中国医疗队首批应邀赴坦桑尼亚

中国医疗队在坦桑尼亚:传递爱心已持续达40多年“医疗队员到坦桑,兄弟情谊似海洋,白求恩的榜样永不忘,毫不利己日夜忙……”  这是上世纪70年代摄制的纪录片《中国医疗队在坦桑尼亚》中的一首插曲。1964年8月,第一支中国医疗队抵达坦桑尼亚,从此开始了迄今已持续40多年的爱心传递。  心花怒放的时刻在桑给巴尔椰树总医院遇到隋大夫时,她刚做完一例剖腹产手术,浑身上下大汗淋淋,好像被水浇过似的。  53岁的隋大夫来自江苏,有个好听好记的名字:灿烂。她是医疗队里年龄最大的队员,到坦桑已经一年半,被称为椰树总医院妇产科“No.1”,救了数不清的难产妇女的命。  在坦桑,医疗队把做手术戏称为“蒸桑拿”,上手术台要穿雨靴和皮围裙,下手术台时手术衣全被汗水湿透。隋大夫说,她每天总得出好几身大汗——产房没有空调,风扇不好使,产妇比她高大沉重得多。  桑给巴尔中国医疗队队长王鹏来介绍说,隋大夫一到桑岛就在翻译陪同下看门诊、查房和做手术,两个月后斯瓦希里语和英语“取得了惊人的进步”,每天单独值班,深更半夜随叫随到,从不发一句怨言,下了班还帮着厨师做包子、花卷等面食,是医疗队的生活组长。  这里医疗环境简陋,生活条件艰苦,精神上寂寞孤单,想家时只能在海边转一转。“什么时候是最开心的时刻?”面对记者的提问,隋大夫说:“抢救病人时,整颗心都悬着。孩子平安落地,自己心里也放下一块大石头,那一刻真是心花怒放,觉得没有白来。”性格爽朗的隋大夫边说边笑,笑容和她的名字一样灿烂。  蔫了的青菜  来自山东的针灸大夫刘振峰在达累斯萨拉姆市莫希比利医院工作,曾为坦桑尼亚前总统姆卡帕治疗关节炎,令他病情大为好转。  面对记者的同样问题,刘大夫用平和的口气回答说:“上班时最开心。”  刘大夫说:“有个患神经性耳聋的小姑娘,只有12岁,妈妈要把小姑娘送到聋哑学校去,我劝她再等一等。经过两个月的针灸,小姑娘的听力逐渐恢复了,现在继续在原来学校上学。”  坦桑尼亚实行福利医疗制度,看病基本不用花钱,但有的病人连路费都掏不起,刘大夫便会自掏腰包。在离达累斯萨拉姆市区十几公里的一个村庄里,有个小姑娘也患了神经性耳聋,刘大夫不仅给她看完病回家的路费,还给她下次复诊时的路费。  刘大夫说:“我到过她的家,连床都没有,就一张席子铺在地上。小姑娘没有爸爸,和妈妈、姥姥一起生活,家里没什么固定的经济来源。我去了,她们就给我煮青菜吃,虽然菜叶都蔫了,可那份心意我很感动。”  坦桑人如是说  在坦桑尼亚,中国医疗队驻地几乎每天夜里都能听到叫急诊的门铃声或救护车引擎的轰鸣声,哪里有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哪里就有中国医生的身影。“中国医生对我们帮助很大,特别是在深夜和病人病情危重复杂的时候”,椰树总医院副院长赫迈德说。  莫希比利医院检验科负责人奥古杜说:“中国医生每天都比当地医生来得更早,走得更晚,他们的工作方式对坦桑医生有很大影响。”  达累斯萨拉姆一位名叫萨法尼的司机说:“中国医生医术高明,这里的人都更愿意找中国医生看病。”  莫希比利医院副院长斯瓦依说,他年轻时之所以选择胸外科专业,主要是因为受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医疗队里的一位郭大夫的影响。中国医生填补了坦桑的许多医疗空白,“我们需要更多的中国医生”。  坦桑尼亚卫生部首席秘书吉达维说:“中国医生培训了很多(坦桑)医生,治好了很多病人,提供了大量药物。他们是我们的好朋友,让坦桑尼亚人更多地了解了中国。”  中国医疗队不仅活跃在坦桑尼亚,也活跃在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苏丹等非洲其他许多国家。中国与非洲深厚的传统友谊,就是靠他们,以及更多像他们这样的奉献者的努力,日积月累,涓滴积聚,终成今日之浩瀚海洋。中国医疗队援外历史 对外援助是中国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世界和平、保障国家安全、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41年来中国派遣的援外医疗队,不仅为所在国家治愈了大量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疗奇迹,更成为中国同第三世界国家建立真诚友好、团结合作关系的重要举措。 1963年,阿尔及利亚政府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向全世界发出紧急医疗援助的呼吁,当时,我国刚刚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元气未复,但为了支援阿尔及利亚政府和人民,中央领导仍毅然作出决定,第一个响应阿政府的邀请,迅速组织以湖北省为主,北京、上海、天津、湖南、江苏、辽宁、长春等地的24名优秀医务人员,组成了第一支中国医疗队赴阿尔及利亚工作。从此,拉开了中国同第三世界国家以医疗队为主要形式的卫生合作和援助的序幕。 从1963年至今,中国先后向非洲、亚洲、拉丁美洲、欧洲和大洋洲65个国家和地区派出医务人员18000余人次。目前,正在国外工作的中国医疗队共42个,分布在40个国家,共1100人。中国大陆除西藏、新疆、贵州、海南外,全国各地卫生部门都承担了医疗队的任务。 据不完全统计,4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医疗队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各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的支持、帮助下,不仅治愈了大量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还成功地开展了心脏手术、肿瘤摘除、断肢再植等难度较大的技术服务,挽救了许多生命垂危的病人;他们不仅利用现代医疗技术,而且还将针灸、推拿等中国传统医药技术以及中西医结合的诊疗办法带到世界各地,诊治了不少疑难重症,为所在国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学奇迹”。 目前,中国医疗队共诊治疾患约2.4亿人次。 同时,援外医疗队员还注意帮助扶植当地的医疗医务水平,他们通过与当地医务人员一起工作,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等各种形式,向当地医务人员传授医疗技术,促进了受援国医疗诊治技术水平的提高。 此外,在长期的医疗工作中,医疗队还热情地为我使馆人员、援外工程人员、当地侨民等服务。援外医疗队员的精湛技术和良好的医德医风赢得了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广泛称赞,其中有600余名医疗队员获得所在国总统授勋的各种荣誉。但也有43名医疗队员因工殉职,永远埋在异国他乡。 41年来,通过中国援外医疗队,受援国人民了解了中国;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通过医疗队也更加了解了世界。中国医疗队的队员们以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树立了一座座友谊的历史丰碑,成为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长期合作的典范。

18、1967年01月23日 中央决定部队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

广州部队召开的“支左”誓师大会

1967年1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发出《关于人民解放军坚决支持革命左派群众的决定》,即人民解放军支左(支持当时被称为左派的群众)、支工(支援工业)、支农(支援农业)、军管(对一些地区和部门实行军事管制)、军训(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在当时的混乱情况下,派人民解放军实行“三支两军”,对稳定局势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错误的,因此也带来一些消极的后果。

1972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征询对三支两军问题的意见的通知》附《关于三支两军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规定在已建立党委的地方和单位撤销“三支两军”的机构和人员。此后,“三支两军”人员陆续撤走。

19、1967年01月23日 中共中央决定人民解放军“支左”

广州部队陆海空军召开的“支左”誓师大会

1967年1月2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作出《关于人民解放军坚决支持革命左派群众的决定》。不久,毛泽东又赋予军队支农、支工、军管、军训等项任务。8月19日,中央军委作出《关于集中力量执行支左、支农、支工、军管、军训任务的决定》,派人民解放军实行“三支两军”。1972年8月21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三支两军”人员撤回部队。

解放军进驻北京航空学院,执行军管、军训任务

20、1964年01月23日 印尼和马来西亚同意停止边界战争

21、1959年01月23日 周寿臣,香港首名华人行政局议员(1861年出生)

周寿臣爵士,LLD,JP(Sir Shou-son Chow,1861年3月13日-1959年1月23日),原名周长龄,香港岛黄竹坑新围人,晚清高级汉族官僚,20世纪初期香港政商界著名人物,曾于1918年参与创立东亚银行,并长年担任该银行之主席达三十多年。

周寿臣为香港殖民地时期第一名华人议政局成员,作为政府及民间华人的沟通桥梁。另外,周寿臣亦热心公益,积极参与慈善活动。曾经于1929年创立香港保护儿童会,又先后担任保良局及东华三院顾问一职。

周寿臣死后,葬于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战后,香港经济急速发展的同时,上一代人亦纷纷告老归田,或与世长辞。老朋友罗旭和、何甘棠均先后逝世。而次子日昌亦于1952年因病厌世而自杀身亡,令“白头人送黑头人”的周寿臣大受打撃。而挚友何东的死最令周寿臣悲伤,出席何东的丧礼后,周寿臣的健康逐渐变差。不但行动不便,而且不能进食固体食物。终于于1959年1月23日晚上安详地离开人世,享年98岁,结束了他的传奇人生。弥留时,由施玉麒牧师(Canon G. Zimmern)施洗。死后,周寿臣的丧礼以基督教仪式举行。当日参加人数非常多,粗略估计大约有二千名参加者。港督柏立基率领一众军政高官,加上大量工商界人士参加,遗体最后安放于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

22、1957年01月23日 世界上第一台醉酒呼吸分析仪在瑞典投入使用

警察在街头用醉酒呼吸分析仪检查

23、1956年01月23日 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发表

 1956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25日,毛泽东主持最高国务会议,对《纲要》进行了讨论。1960年4月11日,刘少奇发布命令,向全国公布了这个《纲要》。《纲要》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在1956年开始,在12年内的粮食每亩平均产量作了具体数量规定,并为实现农业生产的全面高产要求,制定了若干重要的增产措施。

24、1955年01月23日 中国目录学家余嘉锡逝世

中国目录学家余嘉锡

  余嘉锡(1884-1955),字季豫,号狷庵,今鼎城区长茅岭乡人。父嵩庆,字子激,清光绪二年(1876)进士,官于河南商丘。嘉锡出生于父亲任所,自幼禀受庭训,立志著述,十四岁作《孔子弟子年表》,十五岁注《吴越春秋》。光绪二十七年(1901)中乡试举人。后人京,选为吏部文选司主事,丁父丧回籍。清末停科举,立学校,应常德官立中学、西路师范学堂之聘,教授文史。辛亥以后,乡榜同年谭延闓督湘,电请出山,共济时艰,嘉锡竟辞不往。于是取“有所不为”之义,自号狷庵。1927年到北京,馆于赵尔巽家,教授赵氏弟子,同时审阅《清史稿》,得以清史馆馆长柯劭态为师。期间,夫人陈福彩竟以三十九岁猝逝,遭受切肤之痛。亲撰墓表,称夫人“清闲贞静,出于天生。恕以接人,仁能及物。鞠躬尽瘁,十有九年,存孤健绝,功在宗祀。生叹薄祜,殁有遗恨”。情辞悱恻缠绵,衷怀眷恋,誓不再娶,鳏居凡三十年。

  1918年,余嘉锡弃家偕子余逊到北平,住前门高庙常德会馆。以一介儒生,来自僻远之乡,举目少亲,惟因学识渊博,业有专攻,终得以文章学术自显于京师,在北京大学及其他各大学主讲目录学。1931年任辅仁大学教授,兼国文系主任。“九·一八”事变爆发,回乡索居,国事日艰,忧心无已。后辅仁大学多次电催返校主事,才又回京任教。日军攻占北京后,各国立大学相继南迁。辅仁大学因系罗马教廷天主教会新创办,当时德国神甫主持校务,所以为敌伪所顾虑,成为不受敌伪支配的独特学府。为了维护国家民族正气,余嘉锡特意开设《楚辞》课,教育青年识别香花毒草,以抨击当时卖国求荣者。开设《世说新语》课,对魏晋之尚清谈误国,反复推论,评论古人而讽喻时事,皆寓意深远。1942年冬,兼任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直到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1947年以《四库全书提要辨证》一书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解放后,被聘为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专门委员会。后惜为谗言所毁,其道德文章,总加之以“封建”的罪名,退居于家,心情抑郁。但仍笔耕不辍,继续撰写《四库提要辨证》,几乎是以生命相搏,夙兴夜寐,不顾劳瘁。1952年秋撰写《元和姓纂提要辨证》稿,摔伤了右股,并因脑溢血而瘫痪,从此搁笔。1955年除夕病逝,葬北京阜城门外西黄村福田公墓。

  余嘉锡学贯古今,荐作等身,文笔灵活,跌宕有致,无呆板冗蔓之病,风格和李慈铭相似。他既是文献目录学家,又是史学家,曾经有“宋人史学胜清儒”的论断。著作有《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四库提要辨证》、《世说新语笺疏》、《汉书艺文志索隐》以及《余嘉锡论学杂著》等。以上著作,学术界极为重视,尤其是一部历时五十余年创作的八十万字的《四库提要辨证》,声振国内外,被誉为“是一部从微观角度研究我国古籍的巨著”。

  余嘉锡,中央研究院院士,语言学家,目录学家。

  湖南省常德县人,1884年2月9日出生于常德县长茅岭。少年立志读书求知,能诗善文,博闻强记,长于著述。14岁作《孔子弟子年表》。15岁又注《吴越春秋》。18岁乡试中举人。入京都,为吏部文选司主事,后因父丧回籍。科举废除后,在常德师范学堂任教。1927年去北平,参加审阅《清史稿》,受私立辅仁大学校长陈垣赏识,被聘为讲师,主讲目录学。随后又在北京大学、中国大学、民国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兼教目录学。1931年被聘为辅仁大学教授,兼任国文系主任。1942年兼任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至1949年北平解放。

  他把毕生精力用在教学和著述上,治学严谨,博览群书,既是文献目录学家,又是史学家,最精于考证。已经出版的著作有《目录学发微》、《古书通则》、《四库提要辩证》、《世说新语笺疏》以及《余嘉锡论学杂著》等。特别是《四库提要辩证》一书,为毕生精力所萃,它就原著指陈得失,旁征博引,考证详实,为学术界的一部名著。《世说新语笼疏》于校诂文字外,尤重于魏晋人事的品评之中。他说:“一生所著甚多,于此最为劳粹。”这部书是后人研读古典名著《世说新语》的最佳版本。

  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解放后,被聘为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专门委员。1952年秋,撰就《元和姓纂提要辩证》书稿。

  1955年1月23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2岁。

25、1947年01月23日 国民党统治区物价一天内上涨二三倍

人们不得不携带大捆大捆的钞票抢购日用品

26、1945年01月23日 苏军进抵奥德河

图:苏军在边界城镇进行巷战

27、1943年01月23日 英国第八军攻占的黎波里

英军向的黎波里附近的德军发起进攻英军中的苏格兰军团向的黎波里进发

28、1942年01月23日 中国女作家萧红在香港病逝,时年31岁

1934年萧红与萧军(中)、黄源(左)在一起

1942年1月23日女作家萧红逝世,年仅31岁。1月25日,葬于香港浅水湾。1941年圣诞节的前两天,萧红病情急剧恶化,被送入羊和医院。主治医生误诊她为喉瘤,喉管开刀后,萧红不能发声,痛苦万状。1月18日,萧红被转送至玛丽医院,由于日寇占领香港,一切医疗用具奇缺,萧红难以得到正常的治疗。临终前,她在纸上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等字。

萧红,原名张乃莹,1911年生于黑龙江呼兰县。1930年,她为抗婚离家出走。1933年她在鲁迅的帮助下开始创作,1935年她出版了长篇小说《生死场》,该书描写了北方农村在“九.一八”前后的真实图景,此后萧红出版了小说集《牛车上》。1937年10月,萧红和萧军随上海文化人士的撤退队伍,离开了上海。在武汉,萧红和胡风、萧军、端木蕻良等人一起创办了刊物《七月》。1938年1月,应李公朴的邀请,萧红与聂绀弩、萧军、艾青等人一起来到临汾,任教于山西民族革命大学。1938年2月,日军即将进攻临汾,萧红便随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到西安。在西安,她同一起生活了6年的萧军正式分手。4月,萧红与端木蕻良回武汉同居。八九月间,他们来到重庆,因为在码头跌跤,萧红流产。在极恶劣的环境下,萧红仍拖着病体写作。写完《回忆鲁迅先生》后,又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0年春,萧红和端木蕻良来到香港,应复旦大学教务处孙寒冰约请,编辑《大时代》丛书。这时,萧红的身体越来越差,咳嗽、头痛、失眠......在病痛的折磨中,萧红勤奋地写作。她写完了《呼兰河传》,同时又创作了另一部长篇小说《马伯乐》,并应女作家杨刚之约,创作了纪念鲁迅先生的哑剧《民族魂》。

29、1941年01月23日 重建新四军军部

 1941年1月23日,中共中央重新任命的新四军代军长陈毅等向全国各友军发出就职通电,表示将“与万恶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中国亲日派奋斗到底”!  1月6号,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国民党顽固派突然袭击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新四军。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在及时回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嚣张气焰的同时,以最快的速度重建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中共中央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  陈毅就职通电两天后,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为基础组成的新四军新军部在江苏盐城游艺园隆重举行成立大会。这一天,陈毅发表了就职演说,他说:皖南事变我们损失了老军部,现在新军部又成立了。皖南事变我们有几千个指战员牺牲,但我们今天还有9万人的强大力量。陈毅表示,他要率领全军9万官兵,誓与日本侵略者、汉奸、反共投降派斗争到底。抗日战争无论经历何等艰难困苦,必须争取最后胜利。  新四军新军部成立后,摆在面前的重要任务,就是整编部队。在中共中央的主持下,经多方商议调整,中央军委最后确定,将陇海路以南的八路军列入新四军建制,经过短时间的调整,新四军的部队完成编制,全军部队扩编为7个师、一个独立旅。一批骁勇善战的军事领导人,担任各师的领导,军部直辖抗大第五分校、特务团。  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整编后的新四军,得到了恢复和再发展:他们西进、北上,发展了河南敌后游击战:向东南敌后进军,开创了苏浙皖边新局面;协助八路军南下支队,创建湘鄂赣边根据地;向西防御,巩固了淮南、皖江抗日阵地。  从1941年1月23号这一天起,新四军以新的姿态战斗在大江南北,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族抗战的一支强大力量。

30、1940年01月23日 汪精卫等人决定成立伪南京政府

1940年1月23日,汪精卫等人决定成立伪南京政府。

31、1937年01月23日 苏联布哈林等17名共产党领导人被判死刑

1927年布哈林在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布哈林,苏联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经济学家。1906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俄国二月革命后被选为党中央委员。十月革命后,任《真理报》主编、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三国际执委会委员和主席团委员等职。1928年因对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问题持不同看法,受批判。次年,被解除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和《真理报》主编职务。1931年任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委员。1934年任《消息报》主编。1937年被开除出党。后以“判国罪”被处决。1988年恢复名誉。著有《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共产主义ABC》等。

在高加索和骑手在一起

32、1935年01月23日 罗德丞,曾任香港行政立法两局议员

罗德丞生于1935年1月23日,有三名兄长,两名姊姊,家中排行最小,父亲罗文锦爵士是执业律师,母亲是何东爵士长女何锦姿。罗德丞早年入读广州的岭南小学、香港的岭南中学和皇仁书院,其后入读英国牛津大学攻读法律。

罗德丞于1996年曾表态有意角逐第一任特首,并率先于1995年放弃英国护照,领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但旋因支持度不足而宣布放弃,此后淡出政坛。至于他领取中国护照一事,亦被人质疑内地护照的审批制度是否严密。他是首批在回归后获特首董建华颁赠大紫荆勋章的人士。

在2006年10月,罗德丞因心脏病发入院,最终于2006年12月11日在玛丽医院病逝,享年71岁,2006年12月14日遗体下葬位于摩星岭的何东家族昭远坟场。
33、1923年01月23日 中国第一座民办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第一家民办电台的录音间

1923年1月23日晚, 有收音机的上海人第一次听到一种新的声音,这是由在华经营电讯业务的美国无线电商人奥斯邦开办的中国无线电公司与英文《大陆报》联合创办的一家广播电台。这是在中国境内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呼号XRO,发射功率50瓦,每晚播音1小时,内容有国内外和上海新闻,但主要是娱乐节目,星期日设有《布道》、《祈祷》等宗教性节目。为了推销收音机,该台还举办无线电基本常识讲座。

因该台的设立未经中国政府有关当局批准,触犯了北京政府的法令,北京政府外交部派人员多次交涉,该电台在不久即停止了播音。

34、1911年01月23日 武汉各界数万人集会,抗议汉口英租界巡捕房枪杀人力车工人

1911年,大清帝国风雨飘摇。 一月中旬, 英兵2000人进犯云南西部的片马地区。

1月23日 武汉各界数万人集会,抗议英租界枪杀人力车工人的暴行。 同日,日本派大批军舰,陆续集结上海,24日日本海军在沪示威。

35、1908年01月23日 美国作曲家麦克道尔去世

1908年1月23日,美国作曲家麦克道尔去世。

36、1901年01月23日 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研究奠基者之一严济慈出生

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研究奠基者之一严济慈

 严济慈(1901.1.23—1996.11.2),字慕光,号岸佛。浙江东阳人。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研究奠基者之一。曾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名誉校长、研究生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人们尊他为“教育宗师,科学泰斗”。

  1914年就读于东阳中学,1918年以四年均为第一的成绩毕业。1918年夏参加全国六大学区高师联考,以浙江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改建国立东南大学);南京高师是当时南方青年向往的最高学府。由于他是家乡第一名考上著名大学的学生,为此,当时的浙江省教育厅将东阳中学列为重点中学。入学南高时初读商业专修科,一年后转工业专修科,再一年转数理化部读二年级,师从数学家何鲁、熊庆来,物理学家胡刚复等人。1923年夏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因已修满大学规定的学分同时获得国立东南大学物理系理学学士学位,成为国立东南大学时期第一届唯一的毕业生;同年南高并入东大,1927年改名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改名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大学期间自学法文,在中国科学社服务,并编著教科书《初中算术》和《几何证题法》,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23年大学毕业,以稿费、兼任南高东大附中及暑期学校教师的酬金和何鲁、胡刚复、熊庆来三位老师的资助,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仅用一年时间,就考得巴黎大学三门主科——普通物理学、微积分学和理论力学的证书,获数理科学硕士学位,这是巴黎大学的校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备受到法国教授赞赏。此前法国并不承认中国大学毕业文凭效力,从严济慈起,法国开始承认中国的大学毕业文凭与法国大学毕业文凭具有同等效力。之后师从物理学家夏尔.法布里(C. Fabry)。1927年,刚刚当选法国科学院院士的导师法布里在他首次出席的法国科学院的例会上,宣读的论文不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是在他的指导下由严济慈完成的博士论文《石英在电场下的形变和光学特性变化的实验研究》,这是法国科学院第一次宣读一位中国人的论文。严济慈因此成果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精确测定石英压电定律“反现象”的科学家,也成为第一位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

  1927年回国,在上海大同大学、中国公学、暨南大学和南京第四中山大学担任物理学、数学教授,陆学善、钱临照、顾功叙、余瑞璜、吴学蔺等人就是这一时期的学生。1928年冬,携夫人张宗英再次赴法国从事研究工作,期间到居里夫人(Curie)的实验室帮助安装调试显微光度计并用以进行测试研究。1930年底回北平,出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专任研究员兼所长,一年后又兼任镭学研究所所长。在连续光谱的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1932年参与创建中国物理学会。1935年与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Joliot Curie)、苏联科学家卡皮察(Π.Л.Kaпицa)同时当选为法国物理学会理事。抗战期间,开展救国社会活动,并在科研制造上对无线电发报机、五角测距镜和望远镜的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1946年获国民政府胜利勋章。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担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北平科学工作者协会理事长。

  1949年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曾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兼任《科学通报》和《中国科学》主编。同时,1958年参与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授讲授普通物理学6年,并兼副校长,培养了许多人才。1978年出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提出“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的建校目标,以后任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校长。1978年创办新中国第一个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后来分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1991年被法国政府授予“荣誉军团军官”勋章。

  严济慈一生对中国教育、科技事业有重要的贡献,为中国培养了几代科技人才。他是中国光学研究和光学仪器研制工作的重要奠基人,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大气物理学、压力对照相乳胶感光的效应以及光学仪器研制等方面成就卓著。

  严济慈夫人张宗英,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今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1920年考入南京高师,是中国最早一级男女同校的八位女大学生之一,为曾任两江师范学堂(1914年改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习的老教育家张鹤龄之女。有严又光、严双光、严四光、严武光、严陆光五子。

37、1893年01月23日 谢尔盖·爱森斯坦,苏联电影导演(逝于1948年)

爱森斯坦(Eisenstein,Sergei;1898~1948)

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术理论家、教育家。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功勋艺术家,艺术学博士、教授。1898年1月22日生于里加,1948年2月11日卒于莫斯科。1920年到莫斯科第一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工人剧院工作。他以美工师和导演的身份参加了根据J.伦敦的小说改编的话剧《墨西哥人》的演出。1921~1922年,他进入由B.梅耶荷德指导的高级导演班学习。1923年,在《左翼艺术战线》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纲领性的美学宣言《吸引力蒙太奇》,引起了长期的争论,并对整个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爱森斯坦在1924年转入电影界,导演的第一部影片《罢工》(1925)被《真理报》看作是“第一部真正无产阶级的影片”。他用“蒙太奇”、群众场面、类型演员、外景拍摄代替了先前电影中一般的“情节”、个别主人公、明星表演和布景,体现了他的纪实风格。影片《战舰波将金号》(1925)进一步发展了《罢工》的思想主题倾向和美学原则。影片塑造了推动历史前进的人民群众的综合形像。影片中的石狮子、敖德萨阶梯等等一系列场面,成为世界电影的经典。在1958年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上,《战舰波将金号》被评为电影问世以来12部最佳影片之首。

为纪念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十周年,他接受了拍摄影片《十月》的委托。在这部影片中,他使用了理性电影的原则。不仅再现了1917年 2~10月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并且揭示了这些事件的含义。1950年,该片配上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重新走上了世界银幕。1928年以后,他又继续完成了被《十月》中断了的影片《总路线》,修改后以《旧与新》(1929)的片名上映。这是苏联第一部表现农村合作化的影片。

1929~1932 年他同摄影师Э.К.基赛、助理导演Г.В.亚力山大洛夫一起出访欧美。他在法国拍了一部短片《感伤曲》(1930),试验了声画对位法。1932年在美国作家U.辛克莱的资助下,去墨西哥拍摄了纵贯墨西哥2000年历史的史诗片《墨西哥万岁》。在这部影片中,他探索了单镜头画面的运动、节奏及结构。这部影片的 8万米底片在爱森斯坦生前始终未送到莫斯科。许多人根据它的材料剪辑成《墨西哥风暴》、《悲惨的狂欢节》等10余部影片在世界各地放映。直到1979年,经各方努力,有6万余米胶片集中到莫斯科,由名导演、爱森斯坦当年的助手亚历山大洛夫剪辑成完整的影片,在1979年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金质奖。

1932年回国后,他在莫斯科苏联国立电影学院导演系任教,他制定的导演实习课方法,为电影导演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他在拍《亚历山大·聂夫斯基》(1938)时,将影片的叙事结构同古老的传说、民间故事联系起来,将影片的映像处理同古俄罗斯的壁画及建筑艺术交织起来,又将这两者同普洛科菲耶夫的音乐进行对位的或对应的结合。其中冰湖大战一场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3集片《伊凡雷帝》(第一、二集,1945,第三集未完成)是他导演的最后一部影片。在对伊凡雷帝的解释上他从А.С.普希金的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中汲取了灵感,而在结构上则借鉴并超越了世界经典艺术家们的经验。这部多声部的影片,特别是近卫兵宴会的场面以及第二集的声音色彩蒙太奇,都使它成为世界电影的高峰之一,并对电影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38、1891年01月23日 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葛兰西诞辰

“无产阶级的解放是一个艰苦的事业,只有坚贞不屈的人才能胜任,只有那些在人们普遍感到悲观失望的时候能够保持不屈不挠的精神的人,只有那些意志锻炼得坚如刀剑的人,才配称为工人阶级的战士,才配称为革命者。”这是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安东尼奥·葛兰西的生前名言。他自己的一生,正是身体力行地实践了这个名言。1891年1月23日,葛兰西生于意大利撒丁岛一个小职员家庭,家境贫寒,靠勤工和奖学金读完都灵大学。在大学期间,1913年他加入意大利社会党。大学毕业后,担任都灵社会周报《人民呼声报》主编。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葛兰西响应列宁“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发动都灵工人举行反战武装起义,在工人中赢得威望,被选为社会党都灵支部书记。大战结束后,意大利革命运动空前高涨,工人和农民决心要走“俄国人道路”。1921年1月21日意大利共产党成立。葛兰西是党的创始人之一。1922年5月,葛兰西作为意共代表当选为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书记。1922年10月,以墨索里尼为首的法西斯分子在意大利夺取了国家政权。葛兰西受共产国际委派回国领导意共开展反法西斯斗争。1926年11月不幸被捕。他在法庭上对法西斯分子义正词严地说:“你们把意大利引向毁灭,我们共产党人一定要挽救它。”在监狱中,虽遭百般折磨,他仍以坚强的意志研究革命理论,写下32本《狱中札记》,这是意大利现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1937年4月27日,葛兰西这位坚强的战士在法西斯狱中与世长辞。

39、1872年01月23日 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朗之万生于巴黎

 朗之万(1872~1946)

  Langevin,Paul

  法国物理学家。1872年1月23日生于巴黎,1946年12月19日卒于同地。1888年和1893年先后考入巴黎物理和化学高等学院及高等师范学院,1897年毕业后,到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进修一年。1909年任法兰西学院教授,1934年当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1930年和1933年曾两度当选为索尔维物理学会议主席。朗之万以对次级X射线、气体中离子的性质、气体分子动理论、磁性理论以及相对论方面的工作著称。1905年提出关于磁性的理论,用基元磁体的概念对物质的顺磁性及抗磁性作了经典的说明。1908年发展了布朗运动的涨落理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探测潜艇,利用石英的压电振动获得了水中的超声波。他坚决反对法西斯,反对侵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被德国占领军逮捕入狱,和法西斯进行了严正的斗争。中国九一八事变后,他进行了各种声援中国的活动,并批评了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者的纵容。

40、1862年01月23日 德国著名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出生

 大卫-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1862年1月23日—1943年2月14日),德国数学家,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希尔伯特1862年出生于哥尼斯堡,1943年在德国 大卫·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1862年1月23日—1943年2月14日),德国数学家,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希尔伯特1862年出生于哥尼斯堡,1943年在德国哥廷根逝世。他因为发明和发展了大量的思想观念(例如:不变量理论,公理化几何,希尔伯特空间)而被尊为伟大的数学家、科学家。希尔伯特和他的学生为形成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数学基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还是证明论、数理逻辑、区分数学与元数学之差别的奠基人之一。他热忱地支持康托的集合论与无限数。他在数学上的领导地位充分体现于: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第2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38岁的大卫·希尔伯特作了题为《数学问题》的著名讲演,提出了新世纪所面临的23个问题。这23个问题涉及了现代数学的大部分重要领域,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第8个问题中的一部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20世纪各个数学分支的发展。

  希尔伯特的著作有《希尔伯特全集》《几何基础》《线性积分方程一般理论基础》等。1928年他跟威廉·阿克曼合写《理论逻辑原理》(Grundzuge der Theoretischen Logik)。哥廷根逝世。他因为发明和发展了大量的思想观念(例如:不变量理论,公理化几何,希尔伯特空间)而被尊为伟大的数学家、科学家。希尔伯特和他的学生为形成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数学基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还是证明论、数理逻辑、区分数学与元数学之差别的奠基人之一。他热忱地支持康托的集合论与无限数。他在数学上的领导地位充分体现于: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第2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38岁的大卫·希尔伯特作了题为《数学问题》的著名讲演,提出了新世纪所面临的23个问题。这23个问题涉及了现代数学的大部分重要领域,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第8个问题中的一部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20世纪各个数学分支的发展。

  希尔伯特的著作有《希尔伯特全集》《几何基础》《线性积分方程一般理论基础》等。1928年他跟威廉·阿克曼合写《理论逻辑原理》(Grundzuge der Theoretischen Logik)。

41、1832年01月23日 法国写实主义画派和印象派主要画家爱德华·马奈出生

  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于1832年生于法国巴黎,出身在一个大资产阶级的家庭里,这种家庭的传统发迹之途就是出任公职;为了献身绘画,他不得不违反父亲的意志。马奈对社会和政治没有什么兴趣,他的全副心思都集中在艺术上,因此,他的反抗意识也就十分自然地表现在绘画上了。当他在库退尔的画室里学画时,他就已经不再盲从地跟着老师,因而受到了他的伙伴的欢迎。

  可是,马奈还是在库退尔的画室里工作,并按照学院派的规矩,临摹古代画家的作品。他经常参观卢浮宫,他游览过意大利,德国、比利时和荷兰,这些都帮助他获得了造型艺术的良好造诣。马奈虽厌恶学院派,但也不喜欢如居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1819-1877)这样的学院反对派。他把自己的全部经验和技巧,全都用于以其自己的方式去解释和表达他所描绘的现实。不仅如此,现实对于他,仅仅是创造另一种他自己尚未明确认识到的事物的根据,这另一种事物便是艺术。

42、1828年01月23日 日本明治维新的领导人之一西乡隆盛出生

  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幕末)活跃的政治家,明治维新的领导人。通称吉之助,号南洲。萨摩藩出身,生于下级藩士家庭。和木户孝允(桂小五郎),大久保利通并称“维新三杰”。1827年1月23日生于萨摩藩(今鹿儿岛县)。自幼受严格武士训练。1844年起任下级官吏。1854年成为开明派藩主岛津齐彬(1809~1858)的亲信扈从,随其住江户(今东京),参与藩政,并为尊王攘夷运动奔走。1858年幕府兴安政大狱,两次被流放,1864年被召回藩,在京都掌握藩的陆海军实权。同年参与镇压尊王攘夷派的第一次征讨长州藩的战争。后预料幕府将亡,遂积极投身倒幕运动。1866年3月在京都同长州藩倒幕派领导人木户孝允等人缔结萨长倒幕联盟密约。1868年1月3日,与岩仓具视(1825~1883)、大久保利通等人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建立明治新政府。在同年的戊辰战争中任大总督参谋,指挥讨幕联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因他在倒幕维新运动和戊辰战争中的功勋,在诸藩家臣中官位最高,受封最厚。1870年初,由于与大久保等人在内政方面的分歧,辞职回鹿儿岛任萨摩藩藩政顾问,后任藩大参事,参与藩政改革。1871年到东京就任明治政府参议。1872年任陆军元帅兼近卫军都督。在此前后,参与废藩置县、地税改革等资产阶级改革。他鼓吹并支持对外侵略扩张。1873年10月,因坚持征韩论遭大久保利通等人反对,辞职回到鹿儿岛,兴办名为私学校的军事政治学校。1877年1~9月,被旧萨摩藩士族推为首领,发动反政府的武装叛乱,史称西南战争。9月24日兵败,死于鹿儿岛城山。

43、1806年01月23日 英国最年轻的首相小威廉·皮特逝世

小威廉·皮特(1759—1806年),他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任期1784—1801,1803—1806),毕业于剑桥大学,就职时年仅24岁。 小皮特是查塔姆伯爵老威廉·皮特的次子,于1781年进入政坛,他是一位出色的演讲家。1784年,在英王乔治三世的全力支持下就任首相,并于数月后的议会选举中击败福克斯-诺斯联盟。

小皮特精通国家财政。他上台后通过对商品税率及国债的调整,以及对政府腐败现象的治理,几年内就填补上了英国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遗留的大笔财政赤字。

小皮特还信奉当时亚当斯密的自由经济学说,反对重商主义,提倡自由市场。于是他解散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将印度直接纳入英国殖民管辖。他还开始了英国对澳洲的殖民。小皮特执政时期也正是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时期。

在其执政初期,小皮特力争改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议会制改革及在其好友威尔伯福斯影响下提出的废奴运动。可惜当时改革条件并不成熟,使小皮特有生之年没能完成改革心愿。

小皮特分别自1783年至1801年,和1804年至1806年间入住唐宁街10号,前后达20年,可谓是居住时间最长的唐宁街住客。在他居住期间,唐宁街10号一跃而成为政治中心,不少重要的决策,如国会改革、自由贸易和和增加国家财政储备等方案,都是在那里制定的。

1783年, 24岁的小皮特成为首相,下院多数议员反对“把国家委托给一个小学生来管理”。血气方刚的小皮特要求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结果获得新议会的支持。这又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在失去了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英国朝野大多一片欢腾,而皮特则谨慎采取了观望的态度。1793年,法王路易十六被处死,英法关系彻底破裂。

1794年,法国对英宣战,英国随即对法宣战并加入反法同盟,长达21年的英法战争爆发。为了稳定国内政局,小皮特不惜使用恐怖手段压迫流放同情法国大革命的人士。

1799年,议会通过废止《人身保护法》。

1803年,首相阿丁顿在反法战争中受挫辞职,小皮特再任首相。在第二任上,他全力投入对法战争。1805年,英国在特拉法加海战中大败法国舰队。但就在同年底,反法联盟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遭受重创。身心俱疲的小皮特经受不了这么重的心理打击,叫手下收起欧洲地图,叹息道:“收起来吧,10年之内再也不用看了。”

小皮特于1806年1月含恨去世,死时仅47岁。

44、1793年01月23日 俄国和普鲁士第二次瓜分波兰,使波兰丧失了2/3的领土

中世纪晚期,波兰实行选定君主制,由贵族代表会议来选举波兰国王。1674年到1696年在位的扬〃索比斯基是最后一位强大的波兰国王,把维也纳从土耳其骑兵围攻中拯救出来而名震欧洲。但是他去世后,波兰开始迅速走向衰落,自私自利的权臣们沉湎于内部纷争,选举出来的国王也是萨克森日耳曼人。这个时候,东方的俄罗斯正开始披上沙皇帝国的全套甲胄,西方的勃兰登堡也变成普鲁士王国。事后全世界的人们都谴责三次瓜分波兰是一种罪行。不过现在看起来,波兰的灭亡,似乎谋杀和自杀兼而有之。

1772年,第一次瓜分开始。俄国分到了东部主要是非波兰人居住的一些地方,普鲁士和奥地利则分到了历史悠久的波兰领土——东波美拉尼亚、西普鲁士和加利西亚(图中的粉红色区域)。

面对瓜分的命运,波兰开始进行为时已晚的改革,于1791年制订了一部自由主义的宪法。时值法国大革命,欧洲的君主们正对自由主义这个单词深恶痛绝。于是俄国和普鲁士以“从雅各宾党人手中拯救波兰”为借口,在1793年第二次瓜分波兰,使波兰丧失了2/3的领土。

次年,波兰爱国者塔德乌斯〃科希秋什科举行起义,三国最后把波兰瓜分干净了,只留下了波兰民族主义的幽灵——这可是个强大无比的鬼魂,把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三个独裁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达一百五十年之久。

45、1783年01月23日 法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出生

法国作家司汤达司汤达是法国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家,他的著名小说《红与黑》,以其进步的思想倾向,以及对当时社会阶级关系的深刻描写,和对典型性格的出色的刻画,在全世界享有盛名。1783年1月23日,司汤达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勒城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他的本名叫亨利·贝尔。他早年丧母,父亲是一个有钱的律师,信仰宗教,思想保守,司汤达在家庭中受到束缚和压抑,从小就憎恶他父亲。1799年,司汤达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当地的中心学校,来到巴黎,在军部谋到一个职务。从此,他跟随拿破仑的大军,参加了两种力量,两种制度在整个欧洲的大搏斗。直到1814年,拿破仑垮台,波旁王朝复辟,司汤达被“扫地出门”,不得已离开巴黎,侨居意大利的米兰。他在米兰期间,读书、旅行、研究意大利的音乐和美术,与从事意大利民族解放战争的烧炭党人有所交往。1815年,他的第一部作品音乐家传记问世,从此开始他的写作生涯。1821年,意大利的烧炭党人的起义遭到镇压,司汤达被当局视为危险分子,被迫离开米兰回巴黎。在巴黎,他一面写作,一面认真观察复辟时期的社会生活,对自己时代的矛盾有了深刻的认识,终于写出了深刻反映七月革命前的法国社会现实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使他成为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46、1719年01月23日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允许列支敦士登公国独立

1719年1月23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允许列支敦士登公国独立。

47、1576年01月23日 天主教澳门教区成立

鉴于天主教澳门教区成立时在亚洲很少教区,因此管辖范围广至包括大中华地区、日本、越南、东南亚沿海各岛屿(菲律宾除外)。由于其后此向外派遣传教人员,各地逐渐升格为准牧区或教区,因此现涵盖范围仅为澳门本土。

现任主教黎鸿升为澳门第二位华人主教以及首位土生土长的华人主教。主教座堂为圣母圣诞堂,下分六个堂区和三个准堂区。有神父21人,教友人数18,122人。教区早期有四大修会,包括耶稣会、方济各会、奥斯定会、多明我会及一个女修会。现有男修会8个、女修会17个,其他团体3个。有会士81人 (有铎品者52人),修女206人。

天主教澳门教区在澳门的社会福利服务范围十分广泛,包括老人院、孤儿院、青年中心、伤残中心、医疗所、寄宿、社区服务机构等三十二个组织单位,影响全澳一半以上的人口。澳门天主教学校更是澳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倒如圣若瑟教区中学,并设立澳门天主教学校联会以促进天主教学校的教学。

教区是东亚历史最悠久的[[教区,由教宗额我略十三世于1576年1月23日下令成立。奉锡耶纳圣加大肋纳及圣方济各沙勿略为主保圣人,[[格言为“科学与道德”(拉丁语:Scientia et Virtus)。其成立之时因东亚的教区不多,管辖范围曾广至包括中国、日本、越南以及南洋诸岛(菲律宾除外);由于其后由此向外派遣传教人员,各地逐渐升格为代牧区或教区,1981年后迄今之涵盖范围仅澳门全境。

澳门教区原属于东印度]]宗主教、即果阿总主教的管辖之下,当时果阿与澳门同为葡萄牙殖民地。1961年果阿被并入印度后,澳门教区转为由教廷直接牧养。1999年后由于澳门主权回归中国并实行一国两制,天主教澳门教区不属于天主教中国主教团的一员,所以仍然直接隶属梵蒂冈教廷牧养。
48、1368年01月23日 朱元璋建立明朝

朱元璋(1328——1398),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出身贫农家庭,小时候曾在直觉寺作过和尚,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参加嚎州郭子兴部红巾军。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韩林儿在毫称帝时封他为左副元帅。朱元璋军纪严明,又知人善任,文官冯国胜、李善长等都为他出谋划策,勇猛善战的常遇春、胡大海等都来投奔他。1356年(元至正十六年)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废除了元朝的一些苛政,命请将屯田。后来又接受了朱开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壮大了自己的势力。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决意北伐,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1368年正月,北伐军进占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1368年1月23日(明洪武元年正月初四日)建立了明朝,改元洪武,定都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