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并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2003年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与巴西联合研制的第二颗“资源一号”卫星和中国科学院研制的“创新一号”小卫星送入太空,进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的“创新一号”小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首颗质量为100公斤以下的微小卫星,实现了中国100公斤以下小卫星的在轨运行。
2001年10月2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科技馆举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主持。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文莱苏丹博尔基亚、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智利总统拉戈斯、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印度尼西亚总统梅加瓦蒂、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韩国总统金大中、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墨西哥总统福克斯、新西兰总理克拉克、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莫劳塔、秘鲁总统托莱多、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俄罗斯总统普京、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泰国总理他信、美国总统布什和越南总理潘文凯出席会议。
江泽民在会上发表题为《加强合作,共同迎接新世纪的新挑战》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我对当前世界和地区经济形势的看法,以及对推进APEC合作进程的主张。
2001年10月21日,由北京驶向上海的豪华特快旅客列车首次正式运营,标志着中国铁路客运装备和服务水平的一次重大突破。
2001年10月21日,中国铁路第四次提速:提速范围主要是陇海、京沪、浙赣线。
2000年10月21日,中国铁路第三次提速:提速范围主要是陇海、兰新、京九和浙赣线。允许时速超过12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9581公里,时速超过14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6458公里,时速超过160公里的线路延长为1104公里。
泰森和他的律师詹姆士紧紧拥抱
1998年10月21日泰森重新得到了15个月前因在一次拳王争霸战中,咬了霍利菲尔德的耳朵而被吊销的拳击执照。
泰森对内华达州体育运动委员会说,他已经忍受了足够长时间的痛苦,他需要参加拳击比赛来谋生。
内华达州体育运动委员会主席加尼姆说,泰森犯了很多错误,但仍值得再给他一次机会。委员会以4票赞成,1票反对的投票结果,同意发布泰森的拳击执照,唯一投反对票的是委员詹姆斯-内夫。
加尼姆说:“我认为,我需要告诫你,这将是你最后一次机会。你或者是遵循我们的规章,或者是可能再也不能在内华达州参加拳击比赛。
在内华达州体育运动委员会宣布决定后,泰森的支持者们纷纷上前拥抱他和拍他的背以示祝贺。这时泰森禁不住热泪盈眶。他说:“我只是感到高兴。我还没有决定什么时候再参加比赛。我也不知道是否为比赛做好了准备。我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
NBA球星、魔术师约翰逊是泰森的一名支持者。他在内华达州体育运动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作了证。他说:“不要指望他将与目前的那些世界冠军进行较量。他已经沉寂了很长时间,我们需要慢慢地使他进入状态。
前拳王阿里也与约翰逊一道出席听证会并作了证。他告诉委员会,泰森尽管有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仍应该允许他重新参加比赛。阿里在由他妻子宣读的一份声明中说,没有什么惩罚比剥夺谋生的正当权力更严厉的了。
在与内夫进行争论时,泰森说:“先生,请不要再折磨我了。我是犯了错误,而其他拳击手则犯了更多的错误。我只是一个想要生存下去的人。”
泰森说,对于他咬霍利菲尔德耳朵的行为,应该责备的只能是他自己。但他再次强调,这只是他对霍利菲尔德有意用头顶撞他所作出的反应。他还否认,他今年8月在一次小车祸中打了两个人。后者已经为此起诉了泰森。
泰森在被问及有关他的自控能力时对委员们说:“我不会杀人。我不是一个屠夫。”他的妻子莫尼卡告诉委员会,她从未看见她的丈夫在那起事故之后打过人。
为泰森体检的医生向体委的官员们保证,泰森在拳击场上不大可能再次撒野了。他们在上周公布的报告中得出了这个结论。为泰森在马萨诸塞州总医院体检的5位医生之一罗纳德今天对体委的官员们说,泰森缺乏自尊是“经常会发作的”,但经过每周的治疗,这种状况能够得到改善。
他说,吊销执照令泰森不安,今后他很可能不会再犯危及到拳击执照的错误了。他说:“吊销执照对泰森造成的冲击使他万念俱灰。他想重新得到他的工作,他不会再干傻事了。”
托马斯医生也说,允许泰森重返赛场对他的病“有理疗作用”。此时,加尼姆插话,他对泰森说,不要认为大家都在跟他过不去。
泰森回答说:“请原谅我那么多心。我爱大家。”他的这番话招来了旁听者的一阵笑声。
身穿黑色衣服的泰森坐在体委官员们面前放的一张桌子前作证,他的妻子陪伴在他的身旁。在医生们作证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他们,偶而把头偏向他那当医生的妻子一边,耳语几句。
是泰森的顾问们促成这次听证会尽早举行的,因为他们希望泰森在今年底以前能打一场比赛。这场比赛可能安排在12月5日。
尽管泰森自1995年出狱后已挣了1亿多美元,但他目前欠债1300万美元。然而,泰森的复出在今后还面临着一些困难。他目前仍在服强奸案的缓刑。此外,如果他在车祸中的袭击行为被判为有罪,他有可能再次蹲监狱。
前篮球明星--“魔术师”约翰逊为泰森作证
重获拳击执照后,泰森向他妻子做了一个鬼脸
前拳王阿里向泰森表示祝贺
泰森和他妻子在法庭上
1995年10月21日下午,国家主席江泽民和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了中国向联合国赠送“世纪宝鼎”揭幕仪式,并先后致词。500多名联合国工作人员、纽约侨界和留学生代表以及外国朋友出席了在联合国公共大厅举行的气氛热烈的揭幕仪式。
江主席在致词时说,为了纪念联合国成立50周年,中国政府决定向联合国赠送一件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礼物———“世纪宝鼎”。
江主席说,鼎在远古之时,是中国先民使用的一种炊具,后来又发展成为一种礼器。中国成语中有“钟鸣鼎食”和“一言九鼎”之说,反映了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鼎作为一种重要礼器,象征着团结、统一和权威,是代表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 江主席说:在这庆祝联合国成立50周年的时刻,中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世纪宝鼎”,蕴含着素称礼仪之邦的中国12亿人民对联合国实现其崇高使命的良好祝愿。正在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人民,愿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迎接更美好的新世纪。”
加利秘书长致答词。 他代表联合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慷慨赠予这件礼物深表谢意。加利说,这尊宝鼎体现了中国文明的伟大品格和值得自豪的古老历史,体现了中国渊博灿烂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辉煌灿烂,更体现了它在辉煌历史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创造更伟大的未来的决心。
加利说,鼎,在中国历史上象征着稳定、安宁与和平。联合国正是为了这些目标而创立的。这尊巨鼎在我们这里将会有宾至如归之感。
加利说:“就像这尊美观庄重的巨鼎给粗糙平淡的青铜赋予形状与生命一样,我们也必须运用世间的人力、物力创造美好的未来。”
“世纪宝鼎”揭幕仪式由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主持。
揭幕仪式结束后,江主席和加利秘书长在有关人员陪同下,冒雨前往联合国总部大厦北花园参观坐落在园中的“世纪宝鼎”。
“世纪宝鼎”安放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绿色的草坪上。鼎禁(座)高0.5米,象征联合国成立50周年;鼎身高2.1米,象征即将来临的21世纪。鼎重约1.5吨,三足双耳,腹略鼓,底浑圆,四周有商周纹饰,浮雕兽面,云纹填底。底座上饰56条夔龙,象征华夏神州的56个民族都是龙的传人。鼎内铸有铭文:“铸赠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鼎禁前为四个金文大字:“世纪宝鼎”。鼎禁后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赠 一九九五年十月”。整个宝鼎造型古朴浑厚,工艺精巧缜密,堪称夏后氏铸鼎以来的宏伟杰作。
向联合国赠送“世纪宝鼎”的想法最初是由上海的一些艺术机构和企业提出并在上海制作完成的,意在表达中国人民对联合国的支持。“世纪宝鼎”具有商周青铜风格,采用整体铸造,一次浇铸成功。宝鼎于日前运抵纽约,安装在联合国总部北花园里。
1995年10月21日至25日,应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邀请,国家主席江泽民赴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50年特别纪念会议。24日,江泽民在会上发表题为《让我们共同缔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讲话。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参加联合国大会并发表讲话。
1995年10月21日,有关波黑问题的代顿协议签订。
《代顿协议》为波黑重新带来和平。在过去十年,有一百多万难民重返家园,因民族仇恨引发的大规模暴力事件几乎绝迹,大规模的战后重建工作已经开始。国内生产总值在战后十年增长了两倍。中央银行、新的统一的海关和税收等系统也已建立。
1994年11月20日上午7时,北内集团总公司租用班车在通过朝阳区老君堂无人看管的铁路道口时与火车相撞,造成一起17人死亡、30余人受伤的重大交通伤亡事故。北京市市长李其炎等赶赴事故现场,紧急部署抢救及善后工作。事故发生后,附近的武警北京总队某部在10分钟内赶到现场,迅速抢救伤员,送往医院。北京市公安、卫生、铁路系统以及朝阳区的负责同志,都迅速到现场组织抢救和善后工作。
1994年10月21日,美朝在日内瓦正式签署了《关于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
在这个全文共4项、13条的协议中,核心内容是关于将朝鲜的石墨反应堆改为轻水反应堆的问题。朝鲜拥有一座5兆瓦的石墨反应堆和另外两座在建中的石墨反应堆(发电能力分别为50兆瓦和200兆瓦)。根据协议,朝鲜将最终拆除这3座反应堆。朝方因此所蒙受的损失,由美国予以补偿:美方允诺向朝方提供两座发电能力各为1000兆瓦的轻水反应堆,总价值约40亿美元,建筑周期需10年左右;在轻水反应堆建成之前,美国将向朝鲜提供重油充作替代能源,每年约需50万吨。这些款项将由美国牵头组成一个包括韩、日等国在内的国际财团负责提供。概括地说,协议的主要内容是朝鲜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承担条约规定的安全保障义务,同意恢复朝、韩直接对话, 并同韩国一道执行《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对此,美国除给予朝鲜相应的经济补偿外,还保证不对朝鲜首先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放宽对朝鲜的贸易和投资限制,并同意尽快在双方首都互设外交联络处。
朝美核争端由来已久。1985年12月,朝鲜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没有如期签署安全保障协定。海湾战争后,美国根据卫星照片,怀疑朝鲜拥有核设施,要求国际机构进行检查。当时,朝鲜曾一再郑重声明,它无意、也无力发展核武器,并坚决拒绝检查,朝美核争端由此而起。此后不久,半岛南北双方签署了《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朝鲜还同国际机构签署了《核安全保障协定》,同意接受检查,使紧张气氛一度得以缓解。自1992年5月至1993年初,朝鲜曾多次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检查。但由于双方对检查的结果和范围意见不一,1993年2月,国际机构通过了对朝鲜的有关设施进行强制性“特别检查”的决议。3月12日,朝鲜毅然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接着,美、韩决定恢复“协作精神”联合军事演习,朝鲜则宣布全国进入准军事状态,形势再度紧张。为打破僵局,朝鲜要求与美国直接对话,朝美高级官员会谈于1993年6月开始举行。在两次会谈中,双方只达成了部分意向,会谈没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僵持不下的关键时刻,双方于1994年8月举行第3次第1轮会谈,并就核问题等达成4项原则协议,使会谈出现了真正的转机。两个月后双方签署了解决核问题的框架协议。
这项协议的履行,将对朝鲜半岛和整个东北亚的局势带来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首先,协议的履行,势必导致朝美关系改善、撤走驻韩美军和朝美正式建交。其次,对消除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之间长期对立与隔阂、促进半岛自主和平统一的进程,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1994年10月21日早晨7点40分左右,连接汉江南北两岸的圣水大桥已是一片车水马龙。因天气阴沉,大多数车辆正开着车灯,以时速40公里的速度行驶。突然,一声巨响,一块长达48米的桥板从大桥中段塌入江中,正在桥上行驶的一辆公共汽车及十来辆小轿车随之坠入20多米高的桥下。公共汽车被摔得面目皆非,四轮朝天,一辆小面包车被抛在坠落的桥板上,其余的车辆则落入江中。
公共汽车上的乘客,大多是赶时间上班和上学的职工和学生,小面包车里坐着10多名警察。当天是韩国警察日,他们是为参加庆祝大会在前往目的地途中遭此惨祸的。因小面包车没有落入水中,大多数人伤势较轻。事故发生后,小面包车中的警察设法钻出汽车,忍着疼痛首先下车去抢救公共汽车中的伤员。他们忘我的牺牲精神,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事故发生后,汉城当局和部队共出动了20余架直升机和打捞船只进行抢救。有关方面还调来潜水员打捞落水者。截至发稿时,已找到32具尸体,约有20人受伤。
金泳三总统得知情况后说,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他悲痛地向死难者表示悼念,并指示一定要查明事故原因,追究责任。今天下午,汉城市市长已被免职。韩国总理也就此事故向国民道歉并向总统递交了辞呈。
圣水大桥是1979年10月竣工的一座钢铁结构桥梁,宽19.5米,长约2000米。十几年来,汉城的车辆剧增,目前全市汽车拥有量已接近200万辆。圣水大桥的日通车量高达10.5万辆。近几年来,各界舆论纷纷指出,汉江上的16座桥梁已有13座存在着发生大型事故的隐患,但有关部门却矢口否认,连汉城市长也认为无重大问题。
针对汉城其余大桥的隐患,政府已下令紧急检查,并采取切实措施,以防再发生此类惨祸。
1992年10月21日,俄罗斯近两天来连续发生爆炸事件,造成10人死亡、33人受伤、2人失踪。21日,伊尔库茨克州内务局办公楼内发生爆炸,四层楼的楼层隔板和部分墙壁被炸毁,造成9人死亡、5人受伤,2人失踪。
同日,高加索地区格罗兹尼市郊区的一座炼油厂内发生爆炸,引起大火。造成救火人员1人死亡,18人住院。事故是因有人用自动步枪射击油管引起的。
19日,莫斯科市中心普希金广场旁边,有人向莫斯科警察局第108分局投掷手榴弹,造成8人受伤。
同日凌晨,由北高加索向外高加索地区输送天然气的管道发生强烈爆炸,造成300多米钢管被炸毁,并引起大火。
近年来,俄罗斯社会秩序混乱,不仅偷盗抢劫案件增加,凶杀、破坏、枪击和爆炸案也屡有发生。
1992年10月21日,位于三峡库区的湖北省秭归县新县城选址规划最近通过专家评审。按照规划,秭归县城将由原来的归洲镇迁往紧连三峡坝区上游的剪刀峪。至此,三峡库区几个县的选址工作已基本结束。兴山县城由现在的高阳镇迁往古夫镇,巴东县新城区定在云沱、庙坪、西壤坡一带;奉节县和云阳县的三十多个移民新址选点工作已按计划完成。
戈尔巴乔夫的威望已大不如前
1991年10月21日,新组成的苏联最高苏维埃(苏联议会)第一次会议在克里姆林宫开幕。
据塔斯社报道,只有7个共和国,即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兹别克、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和土库曼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会议开幕式上发表了25分钟的讲话。他在讲话中强调,必须以共同的努力来使国家摆脱危机。他认为,现在需要解决一系列基本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苏维埃国家体制的命运。
但是戈尔巴乔夫又表示,究竟是各共和国一道前进还是每个共和国单独寻找摆脱危机的道路,这个问题暂时还不清楚,“任何计划都还只是美好的愿望。
戈尔巴乔夫向与会代表宣布,现在已经恢复制定主权国家联盟条约的工作。条约草案正由国务委员会成员审阅,最后将提交主权国家议会和苏联最高苏维埃讨论。他强调,“参加新的联盟有着巨大的优越性,而不是累赘。
按照议程,最高苏维埃第一次会议将听取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关于国家政治和经济形势》的报告,组成最高苏维埃的领导机构,选举共和国院和联盟院主席。会议还将讨论并修改苏联宪法和其它苏联法令。
1991年9月5日苏联第5次非常人代会通过决议,决定联盟在过渡时期最高权力代表机关是两院制的苏联最高苏维埃。原先的民族院改为共和国院,亦称上院;联盟院名称不变,亦称下院。
1990年10月21日,韩国当局于21日宣布释放因访问北方而被汉城当局监禁的南朝鲜牧师文益焕。
1989年4月,文益焕牧师访问平壤回到汉城后,即被当局以触犯《国家保安法》为由逮捕,后被判以7年有期徒刑。前不久在汉城举行的朝鲜首次北南高级会谈中,北方代表团团长、政务院总理延亨默提出,释放文益焕牧师等访北方人士,是当前北南关系中最紧迫的3个问题之一,但南方以“干涉内政”为借口加以拒绝。第二次北南高级会谈期间,北方代表团发言人安秉洙明确表示,这3个问题不解决,必将危及高级会谈。此间观察家指出,南朝鲜当局的这个举动,可能会对未来的北南高级会谈产生好的影响。
21日出版的《劳动新闻》在一篇署名评论中指出,“南朝鲜当局释放文益焕牧师,纵然迟了一点,但为了民族团结和统一,仍然是一件好事。”评论还要求南朝鲜当局毫不迟疑地释放林秀卿等人。
伊梅尔达无视抗议者的抗议在保镖的护卫下进入联邦法庭
1988年10月21日,美国联邦大陪审团在纽约曼哈顿立案,起诉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夫妇犯有诈骗罪。
马科斯来美时曾宣称其资产总额不足100万美元。联邦大陪审团经过两年多调查认为,马科斯及其同伙1981年至1983年动用菲律宾政府公款1.02亿美元在纽约购得3幢办公楼,并以诈骗手段向美国两家银行借出1.65亿美元,用于纽约房产的追加资金并购置其他私人财产。马科斯夫妇还拥有瑞士、香港、菲律宾、美国等地银行的大批存款户头,美国、英国、加拿大、菲律宾的投资、建筑、房地产等公司的大量股份,价值600万美元的艺术品及家具等,资产总额不详。
起诉书还指挥马科斯夫妇犯有藐视法庭罪,因为他们拒绝大陪审团的传票,不提供其指纹、声音和笔迹样品。
根据美国法律诈骗罪条款规定,如果马科斯夫妇罪名成立,其非法财产将被没收,并可被判处20年以内监禁。
马科斯的律师在夏威夷表示,马科斯夫妇将于31日赴纽约投案申辩。
菲律宾政府欢迎美国起诉马科斯,称此举是对阿基诺政权的支持。协助美国调查此案的廉政委员会负责人说,这将是一个“强调有力的信息”,告诉那些“凌驾于法律之上、掠夺国家并滥用公众信任中饱私囊的全世界独裁者们,他们再也不能在美国找到安全的避风港。”
1986年10月21日,美国作家爱德华·特雷西在黎巴嫩被绑架,5年后才获释。
黑田寿男(1899~1986),日中友好协会前会长。冈山县人。1923年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毕业 。曾任律师。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同盟。1924年参加以大山郁夫为中心的“政治研究会”。1926年参加劳动农民党。1928年加入无产大众党并任中央委员。1936年以来多次当选众议员。1937年因“人民战线事件”被捕。战后参加社会党,任中央执行委员。1947年任日本农民组合中央执行委员长。1948年退出社会党,成立劳动者农民党,任主席。1957年该党并入社会党,后历任该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顾问等职。曾任日本国民救援会会长、亚洲人权中心理事长、日中友协副会长、日苏友协副会长、日柬友协顾问等。1967年6月至1980年任日中友好协会会长。长期致力于日中友好事业,多次访问中国。
1983年10月21日至26日,中共中央邀请270多位党外人士举行座谈会,向党外人士通报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精神,就整党等问题听取党外人士意见,希望他们帮助共产党搞好整党,强调这次整党只是解决共产党内部的问题,决不整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
1983年10月21日、11月4日、11月19日、12月10日、12月16日中共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先后发出五个通知。第一号通知公布了《党员必读》目录。第二号通知公布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简编》和《毛泽东同志论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两本学习文件目录,并决定目前阶段整党的中心任务是学习文件,方法是边学边议和边整边改。第三号通知发布了关于在整党中要充分听取党外朋友和党外群众的意见的若干规定。第四号通知决定向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国家机关部委派出联络员小组,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整党工作的进展情况和问题,加强上下联系,交流整党工作的经验和加强对整党工作的统一指导。第五号通知要求所有第一期整党单位的党委、党组必须组成两套班子,一套班子主要抓整党工作,一套班子主要抓经济工作和本部门的业务工作,以保证整党工作同经济工作及其他工作两不误,并且互相促进。随着五个通知的发出,第一期整党开始铺开。
1980年10月21日,印度和孟加拉国已同意按照一九七四年边界协定的规定,在今后两年内完成划定两国陆地边界的工作。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说,两国官员经过为期三天的讨论以后,在10月17日达成了谅解,从而消除了对于履行协定的某些疑虑。
阿纳斯塔斯·伊凡诺维奇·米高扬 ,(1895-1978),亚美尼亚人,卫国战争期间任苏联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战后历任部长会议副主席、第一副主席等职,三朝元老式人物,苏联政治家。1915 年参加布尔什维克党 ,成为高加索革命运动的领袖之一。1918年被在俄国内战中进行干涉的英国军队逮捕。获释后从事共产党的组织工作。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权力斗争中支持斯大林,于1923年成为党中央委员会委员。1926年他被任命为内外贸易人民委员,此后一直担任这方面的职务。1935年当选为政治局委员,成为政治局中贸易问题的专家。1942年2月任国防委员会委员 ,主管军需物资的采购和运输。1946年任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负责领导全国的贸易工作。斯大林逝世后,他在政府中出任贸易部长和部长会议副主席 ,并且保持他在党中央主席团( 前政治局)中的席位。后来他支持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上台 ,成为赫鲁晓夫的亲密顾问和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赫鲁晓夫下台后,他从1964年~1965年12月担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这一主要为礼节性的职务。他虽然在1966年4月被排除在党的主席团外,但仍为中央委员会委员。1978年米高扬逝世后,没有葬入克里姆林宫的城墙,而是埋在莫斯科新圣母公墓。
1977年10月21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确定并经国务院批准,从1977年起,对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进行改革。今后实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市地初选,学校录取,省、市、自治区批准的办法。这种招生制度,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招生办法比较,有以下特点:一、招生对象广泛了。二、对文化水平的要求提高了。三、重视了文化考试,使新生的质量有较大提高。
10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报道了这一重要消息,极大地调动了广大青年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了十多年来从未有过的读书高潮。
1977年底全国约有570万青年参加了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各大专院校从中择优录取了27.3万名学生,使新生质量有了提高。高等学校招生恢复考试录取制度,是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一个重要步骤,它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有极重要的意义。
西德总理勃兰特
1969年9月,西德进行大选。战后长期执行的基督教联盟失利,社会民主党获胜,同自由民主党组成联合政府。社会民主党人勃兰特于10月21日出任西德总理。这是1930年以来社会民主党人首次组阁。
维利·勃兰特生于1913年。1931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因从事反法西斯的活动,于1933年流亡挪威。1947年回国。曾任柏林市议会议长和柏林市市长等职。1964年起任社会民主党主席。1966年至1969年任大联盟内阁的副总理和外交部长,此间提出了“小步子政策”,开始改善同苏联东欧的关系。担任总理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降低获选资格的年龄,1971年11月通过工人参与管理私人企业的管理法,扩大了企业工会委员会的人事、福利和经济权;1973年实行教育改革以实现机会均等,同时兴建了许多学校;扩大了社会福利法,使社会福利网更加完善;进行了法律和行政改革。
对外仍以美国和北约的军事力量为后盾,同时推行“新东方政策”。力图以承认战后现实换取苏联的谅解,并与东欧国家实现关系正常化,1970年8月勃兰特亲赴莫斯科同苏联签订了《莫斯科条约》,同年12月又与波兰签订《华沙条约》,互相承认欧洲领土的现状并约定互不侵犯。1972年12月东西德签订《基础条约》,互相承认。西德还同各东欧国家先后建立外交关系。这些政策引起了国内一些人的反对,加之国内的改革增加了国家的开支,使国债迅速增加,经济增长率下降。反对党利用此形势于1972年4月在联邦议院对总理提出不信任提案,以两票之差未能如愿,勃兰特请求总统解散议会,在新的议会选举中基民党和社民党力量不相上下,勃兰特虽继续执政,但地位不稳。
1974年4月勃兰特秘书纪尧姆间谍案被揭露后,勃兰特被迫于5月6日辞职。
1969年 索马里将军西亚德·巴雷发动政变,取得政权。
六十年代,美国政府不断加紧侵略越南,但遭到本国人民的强烈反对。1967年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示威群众从美国各地涌向首都华盛顿,在林肯纪念碑前集合。他们高举着“立即撤回军队”“废除征兵制度”“我们不去越南(打仗)”等标语牌。下午,举行有10多万示威群众参加的大会,强烈谴责约翰逊政府执行的侵越战争,谴责征兵制度。会后示威者高唱反战歌,高呼反对侵略战争的口号,向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进发。示威群众包围了国防部大楼,并向大楼冲击。他们与手持各种武器的军警发生了冲突,部分群众还冲进了五角大楼,在走廊里和军警进行搏斗。大约有700人被捕,1,400人受伤。
1960年10月21日,由于担心日益深刻化的美国财政金融危机将迫使美元贬值,最近几天里,一个挤兑美元、争相抛售美元股票和抢购黄金的浪潮,席卷了几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市场,使得黄金的美元价格在这些市场上达到空前高峰。这一风潮几天来已经在西欧某些市场上出现,特别是在伦敦市场上发展到一个高潮。20日,伦敦市场上每盎斯黄金的价格上涨到40.6美元,比开始时的价格上涨了将近5美元。这比美国官方规定的黄金与美元的比价(每盎斯35美元)高出了5.6美元。
美联社经济评论员道逊在评论这种情况时说,“伦敦和其他地方抢购黄金的新风潮牵涉到美元的威信和对美国经济趋势的怀疑。”
在这以前,这种抢购黄金的风潮在西欧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金融市场上已经在发展。19日在巴黎金融市场上黄金价格上涨到每公斤6150新法郎,是1952年3月法郎比值暴跌以来的最高点,比这以前每公斤黄金价格上涨了500新法郎以上。在意大利的米兰,19日上午每公分黄金价格还是730里拉,到中午就涨到770里拉,比几年来黄金平均价格上涨了10%左右。在西德的法兰克福,每公斤的黄金价格18日晚还是5105马克,到19日就涨到5500马克。在瑞士,几天前已经发生了大量抢购黄金的现象。在经济上受美国控制最严的加拿大,昨天在多伦多市也出现了被西方通讯社描写为“难以形容的和空前的”抢购黄金的热狂。甚至在美国国内,也发生抢购黄金狂。据报道,20日在纽约市场上卖出的黄金总数达到2000万美元以上。但是,还有许多要求得到黄金的人未能得到满足。
联社经济评论员道逊谈到这种抢购黄金的风潮时指出,西欧有些银行家希望把美元储备转换成黄金,某些人认为美元现在已不是曾一度那样的最强硬的货币了。他们坚持认为,美国过去三年中的支付赤字和黄金外流可能迫使美元贬值。这次世界范围抢购黄金的风潮使得美国金融巨头们大为震动。纽约银行界的主要领袖昨天在得到消息后立即去会见美国财政部长安德逊,要求美国政府迅速采取措施制止这一风潮的发展。美国财政部昨天随即发表了一项企图稳定人心的声明说,继续维持每盎斯黄金35美元的比价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立潮。
但是,美联社在一条消息中不能不承认,“美国当局对美国国库的黄金继续外流越来越感到不安,这种黄金外流的情况使得全世界都不能肯定,美元是否能够保持它在世界货币中的价值”。
1960年10月21日,喜马拉雅山东部海拔四千五百米的世界第一高城——帕里地区,今年第一次试种庄稼成功并且获得了丰收。现在全区400多克(一克地约等于一亩)青稞、洋芋都已陆续收割。青稞秆高两尺多,穗大粒肥,一穗多到百余粒,已经打场的青稞一般每克产75公斤左右。洋芋一般每个半斤多,每克产500公斤左右。圆根、萝卜、菠菜等十多种蔬菜也是丰收。圆根一个重到4公斤,水多汁甜,藏胞叫它“帕里的苹果”。萝卜一个有5公斤多重。雪。这里的全年最高温度为摄氏16度左右,最低在零下20多度,无霜期只有70天左右。它经常被云雾笼罩着,有时6月间还下大雪。过去,到过帕里的人们都认为这里不能生长庄稼。世代居住帕里的几百户藏胞,没有一户种地,粮食、蔬菜向来依靠外地运来,人们全靠背运、帮零工和作小买卖为生。往年在这里也能看到一片片嫩绿的青稞苗,但是没有一块地的青稞收过粮食。藏胞们种这些青稞的目的是收草,卖给来往客商喂牲口。尽管这里的藏胞生活很困难,经常买不上粮食吃,但那时谁也不愿意种庄稼。因为,他们在几十年以前曾经千方百计试种过,有的人还试种成功了,但在青稞快成熟时,当地封建统治阶级却硬叫割掉,还说什么“收了青稞帕里要死人,整个西藏也都要受灾。”
随着平叛和民主改革的伟大胜利,帕里人民翻身当家作主后,党和政府领导当地人民进行试种。中共亚东县委从几十里外的嘎拉给调来500公斤生长期只要60天的青稞种籽,号召各乡、各互助组普遍试种。帕里工作队接着作了具体研究和安排,针对帕里特点提出了因地制宜地贯彻农业“八字宪法”的措施。藏胞们普遍深翻地二至三次,深达33厘米左右,每克地最少施肥5000公斤以上,并且提前30多天下种,这样大大提前了青稞的成熟期。9月中旬开始下轻霜,眼看快要成熟的青稞就要受损失,工作队和气象站又领导大家用烟熏的办法,有效地战胜了寒霜的袭击。在整个试种过程中,工作队和帕里各机关干部、驻军官兵都和群众共同参加生产,把下种、锄草、施肥、灌水等方法一一传授给藏胞,一直到收割。
党和政府无微不至地关怀,更加鼓起了藏胞们的干劲,他们从播种起就展开了爱国增产红旗竞赛。在以积、运肥为主的红旗竞赛中,几天就积、运肥300多吨,平均每克地500公斤以上。60多岁的边巴吉布,天不亮就起床摸着运肥。阿马普布互助组的组员们晚上点着灯挖肥泥。他们把每块试验地都视如珍宝,作到了精耕细作。各乡、组都有专人轮流看守和管理。
1949年10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中财委)成立时的合影。前排左六为主任陈云,左五为副主任薄一波,左七为副主任马寅初。
1949年10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宣布成立。新上任的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了政务院第一次政务扩大会议。
1949年10月1号,新中国成立。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庄严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周恩来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政务院各机构的组建工作也由此展开。
10月1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召开第三次会议,一致通过任命了政务院及所属机构的负责人,并通过任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署、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等机构的负责人员。中央人民政府的全部组织机构完全建立起来了。
10月21号这一天,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建起来的政务院宣告成立。
根据任命,董必武、陈云、郭洙若、黄炎培为政务院副总理。谭平山等15人为政务院政务委员,李维汉为政务院秘书长。政务院下,设有四个委员会,董必武为政治法律委员会主任,陈云为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郭沫若为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谭平山为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此外还设立外交,内政等30个部、委、院、署、行。
政务院的全部人选,经过了充分的协商。
教育家黄炎培以“一生不做官”而闻名,曾多次拒绝旧政府的高官厚禄。组建政务院时,周恩来亲自到他家里拜访,恳切地对他说:这不同于旧社会做官,现在是人民的政府,不是做官,是做事,是为人民服务。年过七十的黄炎培最终接受了中共中央的盛情邀请。一大批党外人士也参加到政府的工作中,为建设新中国献力献策。
1954年9月,根据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规定,政务院改称国务院。
1949年10月21日生于特拉维夫,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学士、硕士学位。
1993年,当选利库德集团主席。
1996年5月29日,当选以色列第27届政府总理,1998年兼任外长。
1999年5月,在大选中败给工党领导人埃胡德·巴拉克后,辞去利库德集团领导人职务,随后宣布退出政坛。
2002年11月至2003年2月,任以看守内阁外长。
2003年2月,任以财政部长。
2005年8月,辞去财政部长职务。
1948年10月21日,从沈阳出动一直迟疑逡巡的敌军“西进兵团”即廖耀湘兵团由彰武南下,从23日开始与东北野战军接触,无论哪个方向都遭到英勇顽强的阻击。我军攻锦主力当即迅猛回师,其他各路也作向心集中,约50万大军于26日将廖兵团合围在黑山、大虎山的约120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经2日一夜激战,敌军嫡系精锐廖兵团10万余人全部被歼,其中包括敌人自诩为“五大主力”中的两个:新一军和新六军。
1945年10月21日,法国女子取得选举权。
1944年美国HMAS澳大利亚舰在菲律宾莱特湾遭到日本神风特攻队的袭击,莱特湾海战正式开始。
1944年10月21日,中国战区参谋长,中、英缅、美军司令史迪威被召回国。
珍珠港事件发生后不久, 美国提议组织中国战区,1942年1月派史迪威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成来华后,以战胜日本为首要目的,主张国民党政府和军队都必须进行改革,实现国共合作,援助八路军和新四军。蒋介石则把同共产党的斗争放在酋位,消极抗战,保存实力,用重兵围堵边区,积极准备内战。因此,构成了史迪威与蒋介石矛盾的基本原因。1942年3月,因缅甸战役遭到惨败,史迪威与蒋介石矛盾开始激化。蒋介石在对日作战。美目援华物资分配及国共合作等方面都与史迪威产生激烈的冲突。蒋介石不断对美国施加压力,坚持美方召回史迪威。
10月18日,罗斯福复电蒋介石,同意召回史迪威,并建议魏德迈将军为中国战区参谋长。21日, 史迪威被,罗斯福免职。与史迪威持相同政见的美国驻华大使高思也辞职回国。10月31日,魏德迈将军抵重庆,就任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赫尔利将取代高恩任美国驻华大使。
蒋介石在重庆对出征的将士发表讲话
1944年10月21日,蒋介石在知识青年从军大会上,举起拳头,激动地发出了令青年热血沸腾的口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蒋介石鉴于中国驻印军和援缅远征军中下级干部和特种兵严重缺员,盟军大量来华急需翻译,决定发起10万知识青年从军运动。9月,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上号召知识青年从军。10月又决定成立青年从军指导委员会,指定何应钦、陈果夫、吴铁城、张治中、白祟禧、康泽为常委,在蒋介石直接领导下,推动知识青年从军工作。同时各省市和各大学也分别成立委员会,具体由各级三青团负责,中央由二青团组织处长康泽主持征集工作。
蒋介石身穿青年军制服,出席青年军成立典礼时留影
1941年10月21日,在塞尔维亚城市克拉古耶瓦茨,7000多名塞尔维亚人被纳粹杀害。
武汉沦陷
1938年10月21日和25日,广州、武汉相继沦陷,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相持阶段。抗战初期,国民党抗日比较积极,国民党正面战场先后进行了平津、淞沪、晋北、徐州以及保卫武汉等战役,并取得了消灭日军1万余人的台儿庄战役的重大胜利。但是,从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的一年零三个月时间,国民党军队丢失了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国土。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中国丧失一些地方虽属不可避免,然而日军能如此迅速地推进,是由于蒋介石集团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和单纯防御的战略方针。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10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4战区部队在广东省广州湾地区与日本第21军进行的防御战役。
为策应武汉会战,日军大本营于1938年9月17日下达对广州的攻击令。10月上旬,日第21集团军(辖3个师1个飞行四川万余人,在台湾海峡、澎湖列岛集结,准备攻占广州。守卫广州的是余汉谋第12集团军(辖4个师两个团),总兵力8万人,但兵力分散,戒备松弛。10月12日,日军在海军第5舰队配合下,由大亚湾的小桂、岩前、范和、平海登陆。其主力由岩前向淡水逼进,在范和登陆的日军向稔山方向逼进。13日,两路日军分别占领淡水、稔山后,同时向惠阳推进,16日惠阳失守。日军主力沿广惠公路进犯,占领博罗、增城、从化;另一部经樟木头向东莞进攻。21日,日军由从化、东莞进占广州。余汉谋集团军退至清远、横石、良口、新丰一线。22日,进攻广州的日军回犯虎门要塞及宝安。同日,日军一部由中山县以东海面登陆,先后占领中山、顺德、南海(佛山)、三水等地,从此广州地区及珠江三角洲全部沦陷。广州的失陷,使中国失去了重要的国际物资补给线,影响了全国战局。
1918~1992年存在的联邦制国家。位于欧洲中部,东与苏联相邻,南部和匈牙利、奥地利接壤,西部与德国相连,北部与波兰交界。领土面积12.79万平方千米。主要居民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天主教为主要宗教。捷克语和斯洛伐克语为主要语言。首都布拉格。
1918年以前的捷克斯洛伐克5~6世纪,斯拉夫人从维斯瓦河、易北河上游西迁至现今捷克和斯洛伐克地区。623年形成西斯拉夫部落联盟——萨莫公国。9世纪初大摩拉维亚帝国建立,封建社会开始。906年,匈牙利王国兼并斯洛伐克地区,大摩拉维亚帝国瓦解。10世纪上半叶,以布拉格为中心建立了捷克公国。11世纪中期,捷克公国的疆域从波希米亚扩大到摩拉维亚,封建关系迅速发展。1086年,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授予捷克王公弗拉迪斯拉夫二世以波希米亚国王称号,从此捷克公国臣服于神圣罗马帝国。12世纪后半叶,公国改称捷克王国。14世纪初,神圣罗马帝国卢森堡王朝亨利七世之子约翰娶捷克王位继承人艾莉茜卡为妻,约翰遂成为波希米亚国王。15世纪初,捷克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1419年7月胡斯战争爆发,反封建斗争席卷捷克各地和斯洛伐克部分地区。1526年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皇帝斐迪南一世继承波希米亚和匈牙利王位,兼并了捷克和斯洛伐克大部地区。
1617年奥地利斯捷里亚公爵斐迪南为捷克国王,次年禁止布拉格新教徒集会,引发捷克人民起义。图伦伯爵组成临时政府,捷克暂时摆脱了哈布斯堡王朝统治。1620年,捷克和巴拉丁联军在白山战役中失败。斐迪南复位,残暴镇压捷克人民,捷克沦为哈布斯堡王朝的一个行省。
17世纪末~18世纪末,捷克斯洛伐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所发展。1781年11月1日,约瑟夫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诏令,促进了波希米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1848年6月布拉格人民举行起义,迫使奥地利当局废除劳役制。1867年,奥地利与匈牙利将统一的奥地利帝国改组为二元制的奥匈帝国。捷克和斯洛伐克从此处于奥匈帝国统治之下。
1918年以后的捷克斯洛伐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捷克和斯洛伐克人民要求建立独立、统一的国家。1918年奥匈帝国崩溃。同年10月28日独立,建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19年初,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东欧出现无产阶级革命浪潮。同年6月16日,斯洛伐克苏维埃共和国在普雷绍夫成立,7月初为资产阶级政府和外国干涉军镇压。1921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成立。1933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冲击了捷克斯洛伐克,工人运动高涨。1938年英法在慕尼黑会议上出卖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次年3月,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部领土,同时在斯洛伐克建立傀儡独立国。前总统E.贝奈斯逃亡英国组织流亡政府。捷共成立中央民族革命委员会,开展游击抵抗运动。1945年初,布拉格人民举行反法西斯武装起义,5月9日配合苏军解放布拉格。1946年5月成立了以捷共领导人哥特瓦尔德为总理的联合政府,贝奈斯任总统。政府没收外国资本家和卖国贼财产,颁布工业、银行和私人保险公司国有化法令,进行土地改革。1948年2月捷共在人民支持下粉碎资产阶级政变阴谋。政府完成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大土地所有制,消灭了封建残余。同年5月9日通过宪法,定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哥特瓦尔德当选为总统。
1949~1960年执行了两个五年计划,50年代工业年平均增长率达10.9%,农业合作化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接近完成。1960年通过新宪法,更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68年1月,A.杜布切克接替A.诺沃提尼出任捷共第一书记,开始一系列改革。同年8月20日,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10月16日,苏捷签订《关于苏联军队暂时驻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条件的条约》。1969年4月G.胡萨克出任捷共中央第一书记,1971年改任总书记,1975年任总统和武装部队总司令。1987年12月捷共举行中央全会,胡萨克辞去总书记职务,留任共和国总统。M.雅克什当选为中央总书记。1989年11月,联邦议会批准修改宪法,取消其中关于捷共在社会中领导作用等条款。同年12月胡萨克任命M.恰尔法为总理,组成新政府。同月胡萨克辞去总统职务,联邦议会选举V.哈韦尔为总统。1990年3月联邦议会决议更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4月再次更国名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6月举行首次全国自由大选,公民论坛和公众反对暴力组织获得议会多数,并组成以它们为主体的联邦政府。大选后组成的联邦议会先后通过一系列经济改革法律,规定改变现行经济体制,实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11月举行地方选举,公民论坛在捷克获得多数席位,公众反对暴力组织和基督教民主运动在斯洛伐克获多数席位。1992年6月大选中,公民民主党和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两个政党分别在捷克和斯洛伐克获胜。同年11月25日两个共和国领导人经过协商,决定将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分离,并经联邦议会通过解体法,规定自1993年1月1日起两个共和国分别成为独立的主体国家,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均为捷克斯洛伐克的继承国。从此,统一的捷克斯洛伐克不复存在。 分裂后,原捷克斯洛伐克的国旗由捷克共和国使用。
他没有数学博士学位,但是他的作品能让数学家也为之着迷;他曾经是原教旨主义者,然而现在他是一个伟大的无神论者;他精通魔术,并且擅揭露长形形色色的伪科学;有些人抱怨他的批评严厉、呆板、无趣,然而在生活中他是一个羞涩而低调的人;他的作品带领读者在世界各地神游,但是他本人却在长年住在北加利福尼亚的家中,很少出门;他已经写了上百本书——也许只有科普作家阿西莫夫的作品数量能超过他——其中甚至还包括童话!如果要我在10秒钟里写出世界上最著名的几位科普作家,除了卡尔·萨根、艾萨克·阿西莫夫、理查德·道金斯之外,这个名字肯定会出现在这份名单里。他就是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的马丁·加德纳(Martin Gardner)。
加德纳1914年生于俄克拉荷马州的塔尔萨(Tulsa)。1936年,他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哲学系。在进入大学之前,他是一个新教原教旨主义者,相信上帝在7日之内创造了世界。通过理性的思考,在大学中他的信仰消失了,在随后的年月中,他成了一位怀疑论者(在美国,怀疑论者差不多就是无神论者的代名词)。毕业后他在家乡的报社担任记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成为了美国海军的随军记者。战后,他继续从事自由撰稿人和编辑的工作。
1957年,加德纳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开设了一个数学游戏专栏,这个专栏一直延续了1/4个世纪,直到1981年才宣告结束。正是这个专栏确定了加德纳在趣味数学领域的地位。
在普通人眼中,数学往往是高深莫测、枯燥乏味的。而在加德纳的笔下,一个个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趣味十足。例如,在1961年5月份的《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加德纳给出了一个奇怪的图形(见下图):把一个三角形分割成特定的4块然后重新组合,新的三角形与原来的三角形形状相同。我可以向艾萨克·牛顿爵士发誓:在拼接过程中绝没有做任何手脚,然而第二个三角形看上去竟然缺少了一格的面积!顺便说,我经常在网上看见这道题,然而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它是加德纳的杰作。
这些趣味数学题尽管本身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然而加德纳总是能借其引出一些只有在大学才能学习到的数学理论,例如微积分、数列、拓扑学、群论、概率论等等。很多青少年正是因为加德纳的趣味数学题才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他还常常在《科学美国人》的专栏上向大众介绍最新的数学成果。例如,1977年他介绍了刚刚诞生一年的RSA公开密码方法(RSA是三位发明者名字的缩写,这种加密方法现在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加德纳最著名的趣味数学作品集包括《啊哈!灵机一动》、《从惊讶到思考——数学悖挑奇景》、《矩阵博士的魔法数》等等。
一百四十年之前,在英国牛津有一位童心未泯的数学教师,他不善言辞,对于教学似乎不太热衷,然而他非常喜欢小孩子。这年夏天,他与所在学院院长的女儿Lidell三姐妹——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叫做爱丽丝——郊游,在游船上他讲了一个关于兔子的故事,这就是后来著名的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的起源。在大约100年之后的1960年,另外一个研究数学的人为《爱丽丝漫游奇境》加上了详尽的注释,这就是加德纳的《注释本爱丽丝》。
在《爱丽丝漫游奇境》和《爱丽丝漫游境中世界》两部作品出版之后的100多年里,有很多学者都研究过这两部令人惊叹的作品:卡洛尔的本行是数学,这两部作品里包含了许多数字和文字游戏。
加德纳在十一、二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了这部作品,然而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到了芝加哥大学,当加德纳重新捧起这本书的时候,他突然被其中的情节深深吸引住了。这便是他对于卡洛尔的作品和卡洛尔本人研究的开始。起初,他认为有人会为《爱丽丝漫游奇境》写注释本(很多国外文学名著——例如《福尔莫斯探案集》等等——都有注释本,注释不仅仅分析情节,也给狂热读者提供一些写作背景)。他常常建议出版商找哲学家勃兰特·罗素写《爱丽丝漫游奇境》的注释本(据说原版插图的帽匠的形象就来自于罗素),然而罗素回答说他无意写这样一本书。于是,加德纳打算自己写一个《爱丽丝漫游奇境》的注释本。
1960年,加德纳终于找到了愿意出版此书的出版商。在这本叫做《注释版爱丽丝》(The Annotated Alice)的书中,加德纳以一个卡洛尔作品爱好者的热情,给出了相当精彩的注释:包括介绍作者的背景、解释书中的历史、传说和诗歌、学者的评论和对某些情节的争论,甚至还挖出了一些隐藏在文本之中的文字(卡洛尔喜欢使用这种方法,类似于中国的“藏头诗”)
加德纳在出版这本书的时候大概没有想到,这是这本书让他成为了世界上最有名的卡洛尔研究专家。此后,加德纳还出版了《手绢里的宇宙》,介绍了卡洛尔的一些数学游戏。除了卡洛尔的作品,加德纳也撰写过《注释本绿野仙踪》。他甚至还为《绿野仙踪》写了一个续集,在这部叫做《奥兹国的客人》(Visitors from OZ)的小说中,多萝西等人来到了现代的纽约!
除了进行数学科普的创作,对伪科学进行有力的反击也是加德纳的拿手好戏。早在50年前的1952年,加德纳就撰写了一本全面批判当时美国流行的伪科学理论的著作:《狂热与谬论:以科学的名义》(Fads and Fallacies in the Name of Science,中译本为《西方伪科学种种》)。
加德纳是一位怀疑论者,他与萨根、阿西莫夫、保罗·库尔茨(Paul Kurtz)等人共同创立了“超自然主张科学调查委员会”(CSICOP),用科学的手段与一切伪科学进行斗争。由于加德纳深谙魔术的奥秘,他揭露了不少声称拥有“特异功能”的人。在《矩阵博士的魔法数》(The Magic Numbers of Dr.Matrix)这本书中,他巧妙地使用数学的手段破除人们对于数字的种种迷信。
今天,加德纳早已功成名就,他曾被斯蒂芬·古尔德誉为“美国的国家财富”,获得过各种各样的荣誉,甚至有人提议授予他名誉数学博士学位。他已经将近90高龄,然而却从未停止过笔耕。几乎所有人都误认为加德纳是数学家或者哲学家,当有人问他是否对于没有学术地位感到惋惜时,他回答说,在大学里他决定成为一个作家,这个决定他永远也不会感到后悔。
吴趼人
wú jiǎn rén ( 1867-1910 年)字小允,又字茧人,后改趼人
广东南海(广州)人,号沃尧因居佛山镇,自称我佛山人.清末(近代)小说家.
所属朝代: 清代
所属文学时期: 清代文学
代表作品: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痛史》《九命奇冤》
作家生平
清代谴责小说家吴趼人
十九世纪末,随着清政府日益腐败,一批有爱国良知的作家,用小说这一形式对社会的丑恶现象,进行揭露和谴责。鲁迅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首次把这类小说归属为谴责小说,其中吴趼人所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成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吴趼人,又名沃尧,子小允,号趼人,亦作茧人,别署我佛山人、野史氏、老上海、抽筋、主人等,广东佛山人,生于同治五年(1866年)。其曾祖父吴荣光官至湖广总督,祖父、父亲均为小官吏。吴跻人17岁丧父,家境窘困。1883年,18岁的吴趼人离家到来到上海,曾在茶馆做伙计,后又至江南制造局作抄写工作,月薪微薄。一次他从书坊上得到半部《归有光文集》,爱不释手,由此萌发了创作小说的冲动。
1897年,吴趼人开始在上海创办小报,先后主持《字林沪报》、《采风报》、《奇新报》、《寓言报》等。1906年,他担任《月月小说》杂志总撰述,发表了大量的嬉笑怒骂之文。此外,他还创办了沪粤人广志小学,主持开办过两广同乡会。 吴趼人最初居住在上海西门外,后迁入乍浦路多寿里,最后定居海宁路鸿安里。他在所居的门上,贴上标着茧暗二字的梅红纸幅,他所作的诗集,封面上草书《茧暗诗草》。这几个字的繁体字看起来好像兰闺诗钞,令人误认为出于女子手笔。但实际上他生性幽默,常常一言既出,四座倾倒,又狂放不羁,每于酒后论天下事,慷慨激昂,不可一世。因他性格耿介,不愿与权贵交往,曾拒绝清政府经济特科的考试,绝意仕途,只能靠卖文所得度日。
吴趼人一生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痛史》、《九命奇冤》、《曾芳四传奇》、《俏皮话》、《两晋演义》等数十种小说及寓言、传记、改良戏曲等作品。因他的先世居佛山镇,故他所做的小说,常把“我佛山人”作为笔名。其中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为代表作,原载《新小说》,仅四十五回,广智书局为出单行本,分八册。宣统年间,始出一百O八回本。此后不断翻印。这是一部带自传性的作品,通过小说主人公"九死一生"(作者本人)在20年中耳闻目见的种种怪现状,描写了官场人物、三教九流等芸芸众生,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丑恶腐败、堕落和不可救药,小说的内容大都是作者与朋友叙谈时所述及或从笔记中抄录下来和报纸上剪下来的,日积月累,不知不觉集成了几大册。可见他平时的用心良苦。此外,吴趼人还撰写了《近十年之怪现状》,一名《最近社会龌龊史》,由《时务报》馆印行,但印数不多,仅二十回,没有完篇,阿英(钱杏邨)把它收入《晚清文学丛钞》中,以广流传。
吴趼人对于近代文学,最推崇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他的作品大都得到了《儒林外史》的神髓。清末民初写社会小说的无不仿造《儒林外史》,这同吴趼人的倡导不无关系。
吴趼人一生清贫,常常囊中羞涩,由于生活贫困,工作劳累,1910年10月在上海逝世,年仅45葳,死时身上仅有四角小洋,由朋友为其治丧。他的遗体先停放在闸北潭子湾广肇山庄,一厝20年,直至1931年9月21日才焚化,骨灰埋在大场广肇山庄内,文革时,广肇山庄被视为四旧遭到破坏,吴墓也荡然无存。
1902年10月21日,持续了5个月的美国煤矿工人大罢工结束。
1896年10月21日,《中俄北京新约》签定。
1895年10月21日,台南失陷在即,刘永福乘英轮内渡大陆。
刘永福(1837-1917),字渊亭。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早年参加广西天地会起义。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在广西、云南边境组织黑旗军,不受清廷节制。1873年,法军进犯河内等地,应越南政府约请领兵抗法,击毙法将安邺,歼全军。次年被越王封为三宣副提督。后屡与法军战,曾击杀法将李威利,被越王封为一等男。中法战争时,为清政府收编,参加战斗,屡立战功。战后,黑旗军被裁至千余人,任广东南澳镇总兵。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帮办台湾防务,移驻台南,仍号黑旗军。在台湾军民抗击入侵日军时,被推为抗日首领。所部黑旗军曾在苗栗、彰化和嘉义等地联合义军英勇抗敌。10月,在台南抗击日军,孤立无援退回广东。1902年署广东碣石镇总兵。1911年11月广东独立后,被推为广东民团总长,旋即辞职回籍。
江户川乱步(江戸川乱歩赏、えどがわらんぽしょう、1894年10月21日 - 1965年7月28日)
日本著名推理作家、评论家。被誉为“侦探推理小说之父”,本名平井太郎(ひらい たろう)。是日本推理“本格派”的创始人。
爱迪生于1847年2月11日诞生于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Ohio)的米兰(Milan)小市镇。父亲是荷兰人的后裔,母亲曾当过小学教师,是苏格兰人的后裔。爱迪生7岁时,父亲经营屋瓦生意亏本,将全家搬到密歇根州(Michigan)休伦北郊的格拉蒂奥特堡定居下来。搬到这里不久,爱迪生就患了猩红热,病了很长时间,人们认为这种疾病是造成他耳聋的原因。爱迪生8岁上学,但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因“愚钝糊涂”被勒令退学了)。从此以后,他的母亲是他的“家庭教师”,决定自己教儿子读书识字,并教育他要诚实、爱祖国、爱人类。由于母亲的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他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仅博览群书,而且一目十行,过目成诵”。8岁时,他读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狄更斯的著作和许多重要的历史书籍,到9岁时,他能迅速读懂难度较大的书,如帕克的《自然与实验哲学》。爱迪生对于自然科学的最早兴趣是在化学方面。10岁时酷爱化学。他收集了二百来个瓶子,并节省每个小钱去购买化学药品装入瓶中。11岁那年,他实验了他的第一份电报。为了赚钱购买化学药品和设备,他开始了工作。12岁的时候,他获得列车上售报的工作,辗转于休伦港(PortHuron)和密歇根州的底特律(Detroit)之间。他一边卖报,一边兼做水果、蔬菜生意,只要有空他就到图书馆看书。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刚满14周岁的爱迪生买了一架旧印刷机,利用火车的便利条件,办了一份小报(周刊)——《先驱报》,来传递战况和沿途消息,第一期周刊就是在列车上印刷的。他一人兼任记者、编辑、排字、校对、印刷、发行的工作。小报受到欢迎,他也从紧张的工作中增长了才干、知识和经验,还挣了不少钱,得以继续进行化学试验。他用所挣得的钱在行李车上建立了一个化学实验室。但不幸的是,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时,列车突然颠簸,使一块磷落在木板上,引起燃烧。列车员赶来扑灭了火焰,也狠狠地给了他一个耳光,打聋了他的双耳,他被赶下了火车,那时爱迪生才15岁。(另一种说法是:不幸有一次化学药品着火,他连同他的设备全被扔出车外。另外有一次,当爱迪生正力图登上一列货运列车时,一个列车员抓住他的两只耳朵助他上车。这一行动导致了爱迪生成为终身聋子。)挫折并没有使爱迪生灰心,他又迷上了电报,经过反复钻研,在1868年他发明了一台自动电力记录器,这是他的第一个发明。后来他又发明了两种新型的电报机。1877年他发明了碳精电话送话器,使原有的电话声音更为清晰;此外他还发明了留声机。人们都称他为“魔术师”。1878年9月爱迪生31岁时开始研究电灯。那时煤气灯已代替煤油灯,但火焰闪烁不定,而且在熄灭时产生有害气体;弧光灯也已发明,并在公共场所使用,但由于燃烧时发出嘶嘶声而且光亮过于耀眼,不宜用于室内。当时许多欧美科学家已在探求制造一种新的稳定的发光体。爱迪生研究了弧光灯后宣布他能发明一种使人满意的光,但需要钱。那时他已是一个有了170项发明专利权的人,他的发明给资本家带来很大利润,因此一个财团愿意向他提供资助。经过几千次失败,1879年4月他改进了前人的棒状、管状灯,做出了一个玻璃球状物;1879年10月21日他把一个经过碳处理的棉线固定在玻璃泡内,抽出了空气、封上口、通上电流,它发光了,一种新的照明物出现了。1880年至1882年间,爱迪生设计了电灯插座、电钮、保险丝、电流切断器、电表、挂灯,还设计了主线和支线系统,又制成了当时世界上容量最大的发电机,并在纽约建立第一座发电厂,开辟了第一个民用照明系统。后来他又同乔治·伊斯曼一起发明了电影摄影机。爱迪生的三大发明:留声机、电灯和电力系统、电影摄影机,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文明生活。爱迪生于1931年10月18日(一说是10月9日)去世,终年84岁。然而至今为止还没有人能打破他持有1099个发明专利权的记录,人们称他为发明之王。
1874年10月21日,陈嘉庚诞生在福建同安县集美镇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他早年随父去南洋经营工商业,先后开办了30多个工厂,100多个商店,垦植了橡胶和菠萝园10000多英亩,雇佣职工达到几万人,可谓家资万贯。但身居海外的他却念念不忘祖国。
早在青年时期,陈嘉庚就亲眼看到清政府的腐败,国家的危难,因此他决心献身报国,救民于水火,1910年,他加入同盟会,剪去长辫,置身于辛亥革命的浪潮中。他先后为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募捐20多万元。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仍然没有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陈嘉庚认为:“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遂立志“如力之能及,当以竭力兴学,以尽国民天职”。
从1913年起,陈嘉庚开始在他的家乡集美捐资兴学,陆续办起中小学、师范、商业、水产、航海、农业等许多学校。1921年,他又创办了厦门大学,这是当时福建省唯一的大学。仅1921年到1937年这16年中,他就负担了厦门大学的开办费和经常费达400万元。他逝世前在国内存款共300多万元,全部捐献给国家,用作发展教育事业。他一生为教育事业捐献的钱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他经济困难的时候资助的,当他办的公司已经被迫停业的情况下,他仍向银行借款,来维持学校的生存。
陈嘉庚个人生活很俭朴。在抗战期间和解放前夕,他在集美村的私宅两次遭到破坏。但他用了800万元去修理和增建集美校舍,却始终不肯重建他的私人住宅。陈嘉庚晚年住在集美学校办事处楼上一间很普通的房间,办公桌椅及其它用品都非常简朴陈旧,没有一件奢侈品。他的工作室里有一张旧沙发,他坚持不换新的,只让换一换坐垫,还亲自找来一块小木板,需要时搁在扶手上,作为活动书写板,他晚年常在这块木板上写作。 1950年,厦门大学开始扩建,陈嘉庚常到厦大了解和指导工作。在那里,他同工作人员吃一样的饭菜。即使有中央领导同志到来,他也不设华筵,仅备“炒米粉”等地方风味的菜饭招待客人。
陈嘉庚是第一位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活动集于一身的华侨,毛泽东曾赞誉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先生在北京逝世。
1873年中国的台湾宝岛遭到日军侵略,台南县沦陷,标志日军全面占领台湾的开始。
林肯的次子爱德华·贝克的名字来自他父亲的密友和政治伙伴,伊利诺伊州的爱德华·D·贝克。他不幸童年夭折。
爱德华出生时,亚伯拉罕·林肯正靠做伊利诺伊州第八法庭区的巡回法官艰难为生。由于他的父亲在每年的2月到6月和9月到12月都要出去巡行,在爱德华活着的短短几年里,父亲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在给朋友的信中,林肯曾说爱德华和他的哥哥鲍勃不大一样,艾迪“好像更有潜力”。
爱德华死后,林肯在给同父异母哥哥的信中写道:“我们失去了第二个儿子。我们非常怀念他。”据林肯说,他的儿子整整受了两天的折磨才死去。或许是因为艾迪的早逝,林肯对其他三个儿子才更加关爱。
在她的时代,没有一个有身份的人做护士。做护士的,往往都是一些无知、粗鲁、酗酒、没有受过训练的女人。她利用到欧洲旅游的机会,了解各地护理工作。最后她选定了解过的凯瑟沃兹医院,并于1851年在该院参加了4个月的短期训练班,使她学护士的理想终于实现。在学习期间,她亲身体验到护理工作要为病人解除痛苦、给予精神安慰,必须付出多方面的辛勤劳动。1844年,她从英国出发开始了欧洲大陆的旅行,足迹遍及法、德、比、意等国,对各国的医院进行了考察。1850年不顾家人的反对,她毅然前往德国的凯撒斯畏斯接受护理训练。她的才智被发现了,1853年受聘担任伦敦患病妇女护理会的监督。
南丁格尔的雄心壮志,终于感动了她的父亲,答应每年资助她五百英镑。并于1853年8月12日,在慈善委员会的资助下,南丁格尔在伦敦哈雷街一号成立一看护所,开始施展她的抱负,她采取了许多措施,令当时的人叹为观止。如采用病人召唤拉铃,在厨房设置绞盘以运送膳食给病人,她强调“任何妇女,不分信仰、贫富,只要生病,就可收容……”她在工作中表现出非凡的能力,大家对她都言听计从。
1854年8月,伦敦郊区贫民窟发生霍乱,南丁格尔不顾个人安危,志愿参加紧急救护工作。她在医院里照料垂死病人,终日奔忙,不少人在她怀抱中死去。卡斯凯尔夫人对南丁格尔的义行推崇备至,因为她亲自体会和感受到了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她这样描述:“她身材高挑,消瘦修长;一头棕色茂密的短发;肤色白细;灰色的眼睛闪现着忧郁消沉的神色,但有时却流露出快乐的波光,真是令人难忘;她的牙齿美丽整齐,笑起来甜美无比。头上蒙着一条长的柔软发巾,沿着发角扎起来,使她白静的瓜子脸儿,衬托得更为美丽。她经常穿一件黑丝质料的长衫,外加一件黑色披肩,给人一种雍容高雅。落落大方的印象…。”
伊曼纽尔·诺贝尔
伊曼纽尔·诺贝尔(Noble,Alfred Bernhard),瑞典化学家。1833年10月21日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卒于意大利圣雷莫。诺贝尔1842年随家去俄国圣彼得堡居住。1850年去巴黎学习化学一年,后又在美国J.埃里克森手下工作过4年。回圣彼得堡后,在他父亲的工厂里工作。
1859年诺贝尔开始研究硝化甘油,但在1864年工厂爆炸。为了防止以后再发生意外,诺贝尔将硝化甘油吸收在惰性物质中,使用比较安全。诺贝尔称它为达纳炸药,并于1867年获得专利。1875年诺贝尔将火棉(纤维素六硝酸酯)与硝化甘油混合起来,得到胶状物质,称为炸胶,比达纳炸药有更强的爆炸力,于1876年获得专利,1887年诺贝尔发展了无烟炸药。他还有许多其他的发明,在橡胶合成、皮革及人造丝的制造商都获有专利。
诺贝尔经营油田和炸药生产,积累了巨大财富。他逝世时将遗产大部分作为基金,每年以其利息(约20万美元)奖给前一年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方面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士的奖金,即诺贝尔奖,于1901年第一次颁发。1968年起,增设诺贝尔经济学奖金,由瑞典国家银行提供资金。
1805年1月11日,米西赛率领了5艘战列舰和4艘巡洋舰,从罗什福尔突围而出,向西印度群岛驶去。一个星期后,维尔纳夫率领11艘战列舰和9艘巡洋舰,开始驶出了土伦港。
纳尔逊不考虑其它的可能性,而认为维尔纳夫一定是驶往马尔它或埃及。于是立即向东赶去,于2月7日到达了埃及亚历山大港。当他没发现敌踪时,又赶往马耳他,在那里才知道由于遇到了风暴,维尔纳夫已经被迫返回土伦。
3月30日,维尔纳夫再次从土伦出航向西班牙的加的斯港前进以同西班牙舰队会合,然后再驶向西印度群岛。纳尔逊仍以为维尔纳夫是驶向埃及,于是把舰队部署在地中海中部等待他。4月9日,维尔纳夫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在加的斯港口投锚,用讯号通知港内西班牙舰队出来。但是他却非常害怕纳尔逊会尾随在他后面,到了下午1时,他不再等西班牙舰队,而先起锚开船,让西班牙人跟在他后面蹒跚地前进。
纳尔逊直到5月6日才到达直布罗陀。在那里才知道维尔纳夫已在一个月前就到西印度群岛去了。纳尔逊一向是冲动性的和具有血气之勇,马上就立下决心,于5月10日,率领了10艘战舰和3艘巡洋舰,立即作横渡大西洋的航行。英国海军部得知维尔纳夫驶向西印度群岛,但却不知纳尔逊的行动,又派柯林伍德中将率11艘战舰出发追击。当柯林伍德在途中时,偶然遇见一队英舰,才知纳尔逊已在追击中。假使这个偶然事件不发生,英国就会有21只战舰和3艘巡洋舰,去参加这个“追逐野鹅”的工作,而拿破仑的调虎离山之计就可得逞。
5月14日,维尔纳夫到达西印度群岛的马提尼克,但此时米西赛却没在那里等他,其舰队由于受风暴影响已返回法国的罗什福尔港。拿破仑已经不想再延迟,已于4月29日派马格仑少将率领2艘战舰渡过大西洋,把一个命令送达维尔纳夫,命令中规定他在接获之后,应在西印度群岛停留35天,假使没有法国舰队来与他会合,即应返航接出被封锁在费罗尔和布勒斯特的舰队,最后集中兵力进入英吉利海峡,开往布伦。
维尔纳夫于6月4日接到了命令,在6月7日又接获了纳尔逊已到达西印度群岛的消息。这个消息使维尔纳夫的神经大为紧张,于是竟不顾拿破仑的命令,于6月10日率舰队匆匆返回欧洲。纳尔逊又转身回赶,7月20日,纳尔逊返回了直布罗陀。
英国海军部长巴尔汉勋爵接到维尔纳夫舰队向比斯开湾行驶的报告后,立即命令负责封锁英吉利海峡的康华里思上将解出对罗什福尔等港口的封锁,将舰队集中起来,以来阻止维尔纳夫的企图。于是,除布勒斯特和西班牙的加的斯港外,其它法西两国港口的封锁都解除了。拿破仑的战略目标已经达到了一大半。
7月22日,维尔纳夫在西班牙西北的菲尼斯特雷角遇上了英国海军上将考尔德爵士的一支较弱的、只有15艘战舰的舰队。当时有雾,双方进行了一场非决定性的交战,有2艘法国军舰降旗投降。第二天,考尔德向北进发以与康华里思会合,维尔纳夫也张着满帆驶向费罗尔,并于8月1日到达。这一战的精神作用是具有决定性的,因为维尔纳夫对于自己的舰队缺乏信念,是已经不禁溢于言表了。8月6日,他在日记中写道:“在浓雾之中,因为我方舰长对战斗和舰队战术完全缺乏经验,除了紧跟前面的船只以外,更无其它良策。在这里我们已成为欧洲的笑料。”
在费罗尔,维尔纳夫接到拿破仑在7月16发出的通信,命令他或是与罗什福尔和布勒斯特两个分舰队汇合在一起,或是只与两者之一会合在一起,然后兼速向爱尔兰和苏格兰行驶,以便与荷兰舰队会合。假使因为会战或其它原因,维尔纳夫不能完成其任务,则无论如何都不许进入费罗尔港,而应驶向西班牙的加的斯湾。因为所托者是维尔纳夫这样一个人,所以命令中的最后这句指示,对于拿破仑而言算是一个极严重的错误。维尔纳夫根本不想去有英舰重兵封锁的布勒斯特,加的斯才是他心中想要去的地方。
8月2日,拿破仑离开巴黎前往布伦。在这里,拿破仑再一次向维尔纳夫发出命令:“开航!不要浪费一分钟,率领我集中的兵力进入海峡,英国就是我们的了,我们的一切都已准备就绪。你只要出现24小时,则一切都可完结。”可就在第二天,拿破仑接到两个至关重要的情报,一是维尔纳夫舰队并未抵达布勒斯特,而是仍停留在费罗尔。二是俄军已经出发,准备与奥军会师。拿破仑立即意识到情况的危险性——法国将面临着强大的大陆敌人的进攻。他决定抓紧时间,在对付大陆敌人之前先给英国以致命的打击,因为他实在不忍心这个经过长期酝酿、周密运筹的出征英国的伟大计划就此束之高阁。他又一次催促维尔纳夫率领舰队起航北上。
维尔纳夫把3艘已损坏的军舰留在费罗尔港后,提心吊胆地向罗什福尔和布勒斯特行驶。8月13日,维尔纳夫发现远方有一支舰队,逐认为那是英国人。他本来就不想去布勒斯特,于是立即改向南行驶。实际上,这是阿里曼德少将率领的法国罗什福尔分舰队,正在赶来与维尔纳夫汇合。假使维尔纳夫能与阿里曼德会合在一起,则他的兵力可增到34艘战舰,足以击败康华里思的20艘战舰。若是再继续向北而不是向南航行,那么布勒斯特的封锁即可能被解除。拿破仑对此感慨万分:“维尔纳夫所丧失的机会实在太大了!”
8月20日,维尔纳夫的舰队进入了西班牙的加的斯港。当时,封锁该港者为柯林伍德,一共只有3艘战舰。不久比克尔顿和考尔德的舰队先后赶来增援,英国军舰增加到25艘,把加的斯港严密地封锁起来,联合舰队再也无法出海了。这样,拿破仑入侵英国的一切机会也随之化为乌有。8月22日,拿破仑写信给海军部长德克雷说:“我认为维尔纳夫连指挥一艘快速炮帆船的资格都没有。他是一个既无决断能力又无魄力胆量的人。”9月2日,拿破仑离开了布伦,于是“英格兰军团”变成了“大军团”不渡海而开始准备渡过莱茵河了。
拿破仑
1802年8月,修改共和八年宪法,改为终身执政。1804年5月18日,《共和十二年宪法》颁布,宣布法国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为帝国皇帝,称拿破仑一世。这就是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一帝国。12月2日,他并不是由教皇庇护七世加冕,而是自己将皇冠戴到了头上,然后还把妻子约瑟芬·博阿尔内加冕为皇后。1805年5月26日,他又在意大利由教皇加冕为意大利国王
1805年8月,奥地利、英国、俄国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仑于是在9月24日离开巴黎,亲自挥军东进,到10月12日法军已经占领了慕尼黑。10月17日法兰西共和国和奥地利帝国在乌尔姆激战后,反法同盟投降。12月2日法兰西帝国又取得了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反法同盟再度瓦解,并且迫使神圣罗马帝国解散。拿破仑随后联合了德国境内各诸侯国组成“莱茵邦联”,把它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次年秋天,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俄国、普鲁士组成了第四次反法同盟,但是10月14日拿破仑和法国元帅达武分别同时在耶拿和奥尔斯塔特击溃敌军,普鲁士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拿破仑因此取得了德国大部分地区。1807年6月法军又在波兰大败俄国军队,拿破仑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会面,双方签订了和平条约,在此前一年拿破仑颁布了《柏林赦令》,宣布大陆封锁政策,禁止欧洲大陆与英伦的任何贸易往来。自此,法兰西帝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得到了确立。拿破仑一世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并分别封他的兄弟约瑟夫、路易、热罗姆为那不勒斯、荷兰、威斯特伐利亚国王。
霍雷肖·纳尔逊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海军指挥官。他的行为准则、英勇品格和高超的航海技术直到今天还是海军军官学习的楷模。纳尔逊有统领世界上最庞大和经过最好训练的海军的优势,率领这支海军一直以出色的谋略智取敌人并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重大胜利。纳尔逊是开明的领导人,对愚蠢的人没有耐心,对于他认为愚蠢的命令不予理睬。纳尔逊对部下关怀备至,他们对他的每一项决定都很推崇。
霍雷肖·纳尔逊
出生地点:英国诺福克郡伯纳姆村
死亡地点:西班牙特拉法科角
国籍:英国
隶属:英国皇家海军
服役起止:1171~1805
军衔:白旗海军中将
参与战役:圣文生角战役、尼罗河战役、圣克鲁斯-德特内里费战役、哥本哈根战役、特拉法加战役。
他1790年10月21日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在宁静的乡村(勃艮地的Mâcon)度过幼年。他喜爱《圣经》和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等人的浪漫主义作品。他的诗歌多是感情的自然流露,给人以轻灵、飘逸的感觉,着重抒发内心的感受,语言朴素,一扫三百多年来笼罩在法国文坛的理性至上、压抑自我的沉闷空气,对十九世纪初的法国文坛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催生了雨果(Hugo)、乔治桑(George Sand)、维尼(Vigny)等一代浪漫派大师。他的一些名篇如《湖》(Le lac)在法国至今仍然妇孺能诵。
1816年秋,拉马丁在法国东南都温泉区Aix-les-Bains疗养,认识了一位老科学家的年轻妻子查理夫人(Julie Charles)。两人相恋。1817年Julie原约去法国萨伏依省(Savoie)的布尔热湖(Bourget)与诗人相会,但到时她病例了,不得不留在巴黎,几个月后就死了,诗人没有能再见到她。她的病故给他带来懊丧的回忆,写下了许多悲叹爱情、时光、生命消逝的诗篇,后结集为《沉思集》(Les Méditations),这部诗集(诗人的第一部诗集,也是最出色的诗作)1820年发表后获得上流社会的热烈欢迎而一举成名。在诗中,诗人歌颂爱情、死亡、自然和上帝,认为人生是失落和痛苦的根源,把希望寄托在已经消逝的事物和天堂的幻想上,或者向大自然寻求慰藉。《沉思集》重新打开了法国抒情诗的源泉,为浪漫主义诗歌开辟了新天地,被认为是划时代作品。
同时,拉马丁又是一个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和职业政治家。法国大革命时,他因保卫路易十六而被捕。波旁王朝复辟后入王家禁卫军。拿破仑百日统治时流亡瑞士。路易十八第二次复辟后回巴黎,进入上流社会。1825年至1828年间在法国驻意大利使馆工作。1829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Académie française)院士。1830年七月革命后转向资产阶级自由派。1833年成为议员(député),1848年二月革命后为临时政府实际上的首脑。他从1848年2月24日至5月11日出任外交部长。1848年12月10日的总统选举中败于拿破仑三世。此后,他退出政坛,潜心文学创作,并于1869年2月28日在巴黎去世。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年10月21日-1834年7月25日),英国诗人、文评家,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以〈古舟子咏〉(亦可称作〈古舟子之歌〉)(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一诗名家,其文评集《文学传记》(Biographia Literaria)以博大精深见称,书中对想像(imagination)与幻想(fancy)的区别尤其著名。一生作诗不缀,但中年时自称弃诗从哲,精研以康德、谢林为首的德国唯心论。他的“鸦片瘾”、他的个人魅力、他与华兹华斯的微妙关系,使他成为西方文学史上最令人注目的作家之一。
1687年10月21日, 瑞士数学家古拉斯·贝努利出生(卒于1759年)。
1652年10月21日,法国投石党起义被平息,法王路易十四返回巴黎。“投石党”起义又称“福隆德”起义。
1641年爱尔兰爆发民族起义。
爱尔兰人民为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而进行的武装起义。12世纪下半叶英国侵入爱尔兰后,爱尔兰人民就开始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压迫的漫长斗争。16世纪宗教改革期间,英国王室肆意迫害爱尔兰天主教徒,鲸吞爱尔兰土地,激起爱尔兰人民和天主教会的反抗。至20世纪初,较大规模的起义有三次。
西班牙语作Estrecho de Magallanes。南美洲大陆南端和火地岛之间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峡。长560公里(350哩),宽3.2~32公里(2~20哩),东端与阿根廷相接,馀部全在智利领海内。东起大西洋畔的维尔赫纳斯(Virgenes)角与圣埃斯皮里图(Espiritu Santo)角,西至德索拉西翁(Desolacion)岛皮勒(Pillar)角抵太平洋。海峡主要港口阿雷纳斯(Arenas)角在伯伦瑞克半岛,为智利羊肉集运港。葡萄牙人麦哲伦於1520年10月21日至11月28日在该海峡航行,并终於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海峡水道曲折迂回,且寒冷多雾,在建成巴拿马运河前为重要海上航线。
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大陆南端和火地岛、克拉伦斯岛、圣伊内斯岛之间。由地壳断裂下陷而成,长约563km,宽3.3~32km,海峡内寒冷多雾,并多大风暴,是世界上风浪最猛烈的水域之一。巴拿马运河通航前,是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航道,1520年为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首先通过,因此而得名。东连:大西洋,西通太平洋,东西长580千米,南北宽3.3~33千米。海峡被中部的弗罗厄得角分成东西两段。西段海峡曲折狭窄,入口处宽度 48千米,最窄处仅 3.3 千米,水深较深,最深处达1170米。两侧岩岸陡峭、高耸入云,每到冬季,巨大冰川悬挂在岩壁上,景象十分壮观,每逢崩落的冰块掉入海中 ,会发出雷鸣般巨响并威胁船只航行 。东段开阔水浅,主航道最浅处只有20米,两岸是绿草如茵的草原景观,海峡处于南纬50多度的西风带,强劲而饱含水汽的西风不仅给海峡地区带来低温、多雨和浓雾,而且造成大风、急浪,是世界闻名的猛烈风浪海峡,不利于航运发展,但在巴拿马运河开通前,是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间的重要航道。 在南美大陆和火地岛之间,有一条十分迂回曲折的海峡。它的西段呈西北—东南走向,中段南北走向,东段又从西南折向东北,自西至东,拐了一个直角弯。中、西段的海岸也很曲折。两岸陡壁耸立、海岬、岛屿密布。峡中风大多雾,潮高流急,多旋涡逆流,海上时有浮冰,不利于航行。所以这里一直是一个人迹罕至的海域,大西洋和太平洋被分隔在海峡两边。
1512年10月21日,马丁·路德进入维滕堡大学神学院。
查理六世(疯子)(Charles VI le Insense,1368年12月3日—1422年10月21日,又称可爱的查理)法国瓦卢瓦王朝国王(1380年—1422年在位)。查理五世之子。
在其父王的励精图治之后,由于查理六世的精神病,法国再次陷入一片混乱。封建主之间矛盾重重,奥尔良派和勃艮第派为争夺查理六世的摄政权混战不休。城市居民和农民由于恶劣的生存环境多次举行暴动。1382年,鲁昂和巴黎均发生反抗重税的市民暴动(铅锤党运动)。
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趁法国虚弱之机于1415年重启百年战争。勃艮第公爵无畏的约翰公然与英国人结盟。1415年,亨利五世在阿让库尔以弓箭手摧毁了拥有绝对优势兵力的法军,法军统帅奥尔良公爵查理被俘。经过一系列的失败,至1419年整个法国北部已遭英军占领。查理六世被英国人的盟友勃艮第公爵俘虏,被迫与亨利五世在特鲁瓦签署一份条约(1420年特鲁瓦条约)。根据该条约,查理六世之子夏尔(后来的查理七世)被剥夺继承权,让位于亨利五世。
朱元璋生于元朝天顺帝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丁未时,即:戊辰年壬戌月丁丑日丁未时,排行第四。父亲朱五四(后改为世珍),母亲陈氏。祖居泗州盱眙。元天历元年(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今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朱元璋原名重八,后改为兴宗。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后改名为德裕,最后再改名为元璋,字国瑞。
朱元璋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孤苦无依,入皇觉寺为僧,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员、添油工。入寺不到二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元璋只得离乡为游方僧。因其友汤和的一封信,被迫参加了起义军,在郭子兴手下,率兵出征,有攻必克。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郭死后统率郭部,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接着以战功连续升迁,至正十六年(1356年)诸将奉朱元璋为吴国公。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即吴王位。洪武元年(1368年),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1368年—1398年),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明朝。朱元璋在位期间,为了缓和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的矛盾,实行了抗击外侵、革新政治、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前进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大力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与此相适应,在法律思想上鉴于元末法纪纵弛导致的各种弊端,认为“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
朱元璋出身贫寒,也没有很高的文化,就是这样一个人,后来竟成为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民间关于他的传说很多,所以他也是一位传奇皇帝。
查理·马特
出生于法兰克王国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法兰克王国宫相赫里斯塔尔·丕平。8世纪上半期,随着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大量自由农民破产,地方割据势力日益强大,法兰克王国的王权衰落。这样,以前只是王室财产总管的宫相,开始插手国家政务,成为实际上的政府首脑。在争夺宫相的过程中,奥斯特拉西亚、纽斯特里亚和勃艮第三个地方的贵族都推出了自己的宫相候选人,最后,奥斯特拉西亚推选的赫里斯塔尔·丕平得到宫相职位,而且是王国唯一的宫相。赫里斯塔尔·丕平死后,争夺宫相职位的战争立即展开,查理·马特在奥斯特拉西亚贵族的支持下,打败了其他竞争者的军队,于715年继任为宫相。查理·马特上台后,各地贵族的叛乱仍然不断,而当时东方的阿拉伯帝国势力日益壮大,对法兰克王国形成了严重威胁。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查理·马特依靠奥斯特拉西亚自由农民组成的军队,平定了各地的叛乱,重新统一了纽斯特里亚、勃艮第和阿奎丹等地。在此期间,查理·马特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732年,依靠这支骑兵,查理·马特打败了入侵的阿拉伯人,收复了被占领土。从此,查理声名大振,被称为查理·马特(“马特”的意思是锤子)。查理·马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还是卓越的政治家,为了改变法兰克王国的面貌,他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他废除了无条件分赠土地的制度,推行采邑制。他把从叛乱贵族那里没收来的土地和一些教会的土地分赠给贵族,但他们必须要为国王服兵役,要履行臣民的义务,宣誓效忠;同时,采邑的赐予者也有义务保护忠心效力的受领者,使其不受他人的侵害。他还规定采邑不得世袭,只限终身,而且如果受封者不履行义务或者死亡,赐予者有权收回采邑,终止封授关系,要是继续以前的关系,则必须重新分封。这次改革,对法兰克王国的发展和西欧历史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它确立了以土地和服役为基本条件的臣属关系,削弱了贵族势力,加强了王权,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统一;采邑制推行之后,中小封建主都要服兵役,他们自备马匹,装备精良,构成了新型的骑兵,奠定了西欧中世纪骑士制度的基础;法兰克王国以后正是依靠这支骑兵,建立起强大的查理曼帝国。更为重要的是这次改革对欧洲中世纪社会关系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欧洲中世纪那种国王、大封建主、中小封建主之间层层分封的模式,就是采邑制确定的。随着改革的深入,法兰克王国的实力大增,查理·马特的权势也增加了,他实际上已经超越国王,成为法兰克王国的实际统治者。事实上,他也为正式接管法兰克王国在作准备。737年,法兰克国王去世,查理·马特没有设立新的国王,自己直接以宫相的名义管理国家。在此期间,他加强了罗马教会的联系,取得了教会的支持。740年,罗马教会授予他罗马贵族的头衔,还把尊贵的圣彼得坟墓的钥匙送给他。741年,查理·马特逝世,享年53岁。他虽然至死也没有登上法兰克王国王位,但他已经为他的家族统治法兰克王国奠定了基础。751年,查理·马特的儿子矮子丕平终于登上法兰克王国国王的宝座,建立了加洛林王朝。8世纪后半期,矮子丕平的儿子查理统治法兰克王国时,把法兰克王国的势力推向顶峰,通过近半个世纪的连年征战,到8世纪末,法兰克王国的版图空前广阔,东起易北河、西至大西洋沿岸、北濒北海、南临地中海,几乎占有了整个西欧大陆,同古代西罗马帝国的范围差不多。800年圣诞节时,罗马教皇利奥三世在罗马的圣彼罗大教堂亲自为查理加冕并涂圣油,称其为查理大帝,也就是承认他是古代罗马皇帝的继承人,即“伟大的罗马人的皇帝”,法兰克王国正式成为帝国。由于查理大帝也译成查理曼,这个帝国便也称为查理曼帝国。
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
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