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看一看历史上的这个日子发生了什么,经历一场时间的流动

分类:查询类

1、1997年12月08日 希普利任新西兰首位女总理。

希普利任新西兰首位女总理

1997年12月8日,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的政府大楼里举行政权交接仪式,45岁的詹尼-希普利接替原总理博尔格出任新总理,成为新西兰历史上首位女总理。希普利生于1952年,在四姐妹中排行老二。她曾于1987年当选为国会议员,1990年起先后担任社会福利部长。卫生部长、交通部长、妇女部长等职务。希普利主张在新西兰进行深刻的社会和经济变革,实行私有化。

2、1997年12月08日 长二丙改进型火箭首次发射铱星成功。

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1997年12月8日下午三时十六分四十九点五秒,我国自行研制的『长二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地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制造的两颗铱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承揽铱星发射合同的首次商业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四十九次发射。用于发射的『长二丙』改进型火箭,全长约四十米,箭体最大直径三点三五米,起飞质量为二百一十三吨。火箭飞行约五十分钟后,分配器变轨成功,先后将两颗铱星释放在近地点六百二十九公里、远地点六百三十二公里、倾角为八十六点三度的近地圆轨道。铱星系统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设计的全球卫星个人通信系统,由六十六颗卫星组成,在距地球高度为七百公里左右的轨道上,依六个运行面布放,实现低轨小型卫星通信。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于一九九三年四月签订了发射合同。这次发射之后,最近几年还将进行十次发射,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把另外组网和补网的二十颗铱星送入轨道。美国德尔它和俄罗斯质子号火箭也分别承揽了铱星系统的发射。这次发射,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第一次执行国际商业发射。经过三十年建设,这个中心已具备发射各种型号的极地轨道卫星的能力,曾成功地将两颗『风云一号』卫星送入太空。

3、1995年12月08日 澳门国际机场启用庆典隆重举行。

1995年12月8日,澳门国际机场建成启用庆典在澳门隆重举行。中国国家副主席荣毅仁、葡萄牙总统苏亚雷斯等出席庆典,并为机场启用剪彩。荣毅仁副主席和苏亚雷斯总统在庆典上先后讲话,对机场落成表示热烈祝贺。

4、1990年12月08日 《人民日报》报道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

1990年12月8号,《人民日报》报道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盛况,并刊登了江泽民总书记给大会的贺信。贺信中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活动是推动当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伟大革命力量。发展科学技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历史性任务。”国家科技奖是国务院颁布法规设立的中国科技界最高奖励。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奖励制度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政策和制度。1955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的暂行条例》,条例规定,一等奖奖金为1万元人民币。1963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发明奖励条例》和《技术改进条例》,截止到1966年5月,共批准了发明奖励297项,包括“原子弹”、“氢弹”、“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重要成果。1978年,党中央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会上隆重奖励了7657项科技成果,标志着科技奖励制度的恢复。1990年12月7号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共有788项优秀科技成果、3500多位科技人员获得奖励。2001年2月19号,新世纪第一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召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大科技奖同时揭晓并颁奖。中国科学院系统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们每人获得500万元的奖金。我国科技奖励制度不断探索、日臻完善的历程,充分说明了党和政府对科技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对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在我国建设现代化伟业的进程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将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于创新,辛勤工作,迎宋中国科学的新的春天。

5、1990年12月08日 中国抗日名将孙立人逝世。

孙立人

孫立人,(1900年12月8日-1990年11月19日),字撫民,號仲能,中國安徽省廬江縣金牛鎮山南人,世代簪纓,中華民國抗日名將。歷任財政部稅警總團團長、支隊司令、國民革命軍師長、軍長,東北保安副司令長官、中華民國陸軍副總司令、總司令、總統府參軍長等職。

6、1989年12月08日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同步辐射装置通过鉴定。

1989年12月8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同步辐射装置今天通过国家鉴定。

由29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同步辐射装置开始投入运行,为自然科学研究、技术科学发展和工业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必将对促进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和对诸多领域学科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

据介绍,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储存环有高能物理实验与同步辐射兼用模式和同步辐射专用模式。在储存环外围有两个同步辐射实验室。第一期计划建成了三个前端区和三条光束线。在光束线上,专家们利用聚焦X光和真空紫外光做了激光晶体材料的X光激发发光实验,观测到一些国内外尚未得到过的、有价值的新现象。还利用同步辐射光源提供的高亮度X光,几十秒钟即可完成对单根头发丝进行的X光激发荧光谱分析,达到了国外实验室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这项装置的运行使用,将提供从真空紫外光到硬X光的很大光谱范围的同步辐射光,供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光化学、固体物理、原子和分子物理、表面物理、材料科学、计量标准及医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7、1988年12月08日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乌兰夫逝世。

乌兰夫

乌兰夫,曾用名云泽、云时雨,1906年12月23日出生于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塔布村一个蒙古族家庭。早在青少年时代就接受进步思想,积极参加反帝爱国学生运动。1923年夏进入北平蒙藏学校学习,在李大钊、赵世炎、邓中夏等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认真地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参加创办革命刊物,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2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参加了“五卅”反帝爱国运动,1925年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0月,受党组织委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学习勤奋,成绩优良。1928年初毕业后,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山大学做教学翻译工作。在国内白色恐怖的情况下,他坚决要求回国工作。1929年6月,经组织批准回国。同年7月,他参加组织中共西蒙工委,先后担任工委组织委员、书记,并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组织农民协会,发动群众开展斗争。1931年10月,受王若飞同志指派,在西蒙从事群众、党务、军运和情报工作,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经受了考验,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1933年5月,组织抗日救亡团体,参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成立大会,与冯玉祥将军共商绥蒙抗日大计。6月到孙殿英部工作,在该部队发展党员,建立了党的组织。同年冬回归绥,以教员为掩护秘密从事地下工作。1936年2月,与云继先等人秘密策动蒙政会蒙旗保安队举行“百灵庙暴动”,打击了蒙古族上层卖国分子,振奋了内蒙古人民的抗日精神,为建立蒙古族抗日武装做出了贡献。1937年初,乌兰夫同志利用蒙旗保安旅组建的机会,在保安旅内建立党委会,担任党委书记,秘密开展党的工作,保证了这支蒙古族武装执行团结抗日的政治路线。抗日战争爆发后,蒙旗保安旅改编为蒙旗独立旅,乌兰夫担任政治部代理副主任,并担任地下党委书记,坚决贯彻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为这支军队成为当时蒙古族中最大的抗日武装起了重要作用。在保卫归绥的战斗中,他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与官兵同仇敌忾,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表现了共产党人顽强战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1938年4月,任中共绥蒙工委委员。5月,蒙旗独立旅改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师,他担任政治部代理主任,地下党委书记,按八路军建制在部队建立了一整套政治工作系统,使这支部队在极困难的条件下,长期坚持鄂尔多斯高原的抗日斗争。他还在驻地积极训练民兵,建立武工队,组织宣传队,开办学校,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41年8月,按照党组织决定赴延安工作,任延安民族学院教育长、陕甘宁边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为各民族团结抗战和培养民族干部付出极大心血。抗日战争胜利后,乌兰夫任绥蒙政府主席,中共晋察冀边区中央局委员,中共内蒙古工委书记,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主席兼军事部长,内蒙古军政学院院长,内蒙古自治学院院长。乌兰夫按照党中央的部署,深入发动群众,开展自治运动,先后于1946年、1947年成功地召开了在内蒙古革命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四·三”会议和“五·一”大会,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坚持国家的统一,经过艰苦的工作,使内蒙古出现了在我党领导下团结统一的新局面,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1947年至1949年,任中共内蒙古工委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领导了内蒙古自治区的政权建设、军队建设、党组织建设、经济文化建设,完成了农村土地改革任务,对牧区的民主改革提出了符合牧区特点的政策,广泛地团结了各民族和蒙古各阶层,使牧区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在此期间,他还指挥部队消灭了内蒙古地区的土匪和反动地方武装,参加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解放东北、华北,做出重要贡献。建国后,乌兰夫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主任,中央民族学院院长,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华北局副书记,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书记,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内蒙古大学校长,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乌兰夫是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他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为加强国防建设和政权建设,为民族工作的健康发展,为做好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国家富强、民族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8、1987年12月08日 美苏签署销毁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签字。

美苏两国领导人在白宫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中短程核导弹条约

1987年12月8日,美、苏签署了《美苏关于销毁欧洲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简称《中导条约》。

条约共17条。双方就销除有关导弹的范围、方法和时间,对消除导弹的各阶段要求,对销除有关导弹的核查与监督,条约的法律效力及修改等作了规定。这是一个永久性条约。它自双方交换批准书之日起生效。条约所遵循的目标是加强战略平衡,各条款阐明的措施将有助于减少发生战争的危险性和加强国际和平与安全。条约规定,双方在条约生效后的3年内,须全部销毁所拥有的中程导弹及其发射装置和辅助设施。在条约生效18个月内全部销毁中短程导弹及其发射装置和辅助设施。条约生效后任何一方不得再生产和试验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

条约规定,缔约每一方都拥有就地核查的权利,在条约生效后13年期间内均可进行核查。条约生效后头3年期间每年进行20次核查,其后5年期间每年进行15次核查,在最后5年期间每年进行10次核查。根据条约,美苏双方将销毁2611枚已部署和未部署的中程导弹,其中美国的859枚,苏联为1752枚。该条约是战后美苏裁军谈判历史上达成的第一个真正减少核武器的条约。

9、1985年12月08日 南亚国家区域联盟成立。

南亚各国因历史原因和殖民主义者所采取的“分而治之”政策,相互间存在多种矛盾和冲突。八十年代初开始,各国关系不断改善。1980年12月孟加拉国总统齐亚-拉赫曼提出《孟加拉国关于地区合作的倡议书》,建议成立区域合作的组织机构。倡议受到南亚各国的重视。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尼泊尔、马尔代夫和不丹等七国于1981-1985年连续召开5次外交秘书会议和3次外长会议。1985年12月7日七国政府首脑在达卡举行首次会议,8日签署《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宪章》。并发表《达卡宣言》,正式宣布该组织成立。宪章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各国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积极协助和互助;规定联盟的性质为非政治性集团组织;联盟首脑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等等。该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南亚国家走向团结合作的开端。

10、1978年12月08日 以色列前总理梅厄夫人病逝

以色列前总理梅厄夫人

12月8日,以色列前女总理梅厄夫人病逝。

果尔达-梅厄是以色列的第一位女总理,在身患长达12年的白血病之后,因肝炎病势。由于她病逝的讣告是在安息日开始以后才公布的,所以特拉维夫几乎空旷的街道上对此没有什么反映,其他城市的情况也是如此。但是获得这个消息的以色列人深感悲痛。

担任梅厄的工党主席的西蒙-佩雷斯称她为“雄伟的母狮”和“犹太历史和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说他在开罗“怀着悲痛的心情”收听了这个消息。他把这位前总理评价为“第一流的政治领袖”,赞扬她是一位“诚实的对手”,是她开始了“和平的努力”。

梅厄夫人,以色列第四任总理(1969-1974),1898年生于俄国基辅,1921年与丈夫梅厄森移居以色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与英国委任统治当局谈判,成为以色列复国事业的发言人。1948年5月14日,她参加签署以色列复国宣言,并从1949-1974年始终任议员。1949-1956年任劳工部长,1956-1966年任外交部长。1966-1974年任以色列工党总书记。1969年出任总理。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暴露了以色列缺乏战争准备,战争结束后,受到反对党的攻击,于1974年4月辞职。著有自传《我的一生》(1975)。

11、1971年12月08日 中国与冰岛建交。

1971年12月8日,中国与冰岛共和国建交。冰岛位于欧洲西北部的北大西洋中,靠近北极圈。首都雷克雅未克。

12、1965年12月08日 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

1965年12月8日至15日,由毛泽东主持在上海举行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在会上,林彪、叶群、吴法宪、李作鹏等人任意罗织罪名,诬陷罗瑞卿“反对突出政治”,“篡军反党”,对罗瑞卿进行突然袭击,以进一步窃取军队的领导大权。因此,罗瑞卿被调离了军事方面的领导岗位。

13、1958年12月08日 全非人民大会召开

1958年12月8日,全非人民大会在加纳首都阿克拉举行。

大会经加纳总理恩克鲁玛倡议,由36个非洲民族主义政党和群众团体发起,28个非洲国家的62个组织的3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13日闭幕。大会讨论有关非洲民族独立的各项问题,通过一项宣言和七项决议,谴责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支持阿尔及利亚和喀麦隆的独立斗争,要求对正在争取独立的各国人民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支持泛非主义和非洲人民团结的愿望。常设机构为总务委员会。1960年和1961年分别召开第二、第三届大会。1963年非统组织成立后,大会来再举行。

14、1953年12月08日 美国在联合国大会建议国际控制原子能。

国际原子能机构起源于美国总统在1953年12月8日向联合国大会提出的一项建议,他建议成立一个专门致力于和平利用原子能的世界组织。大会在1954年12月4日一致赞同这项建议的总的精神。

15、1952年12月08日 摩洛哥人民开始反对法国殖民者的武装反抗。

1952年12月8日,摩洛哥人民开始反对法国殖民者的武装反抗。

16、1947年12月08日 中共中央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当前形势和党的政策。

1947年12月8日至28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村召开会议,分为政治、军事、土地改革小组,讨论研究当前形势和党的政策。25日至28日为正式会议,讨论通过毛泽东所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书面报告。报告中指出:人民解放军已转入了全国规模的进攻,“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100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报告深刻地阐明中国共产党在军事、土地改革、整党、经济、统一战线方面的基本政策,提出今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各项任务。报告在总结我军长期作战特别是最近18个月作战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报告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提出没收官僚资本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内容的一个重要发展,是为把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准备的重要条件。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1947年敌我双方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人民大革命的高潮已经到来。12月会议后,中央继续开会研究发展战略进攻和纠正“左”倾偏向问题。

17、1941年12月08日 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共中央发表宣言。

中共为太平洋战争爆发所发宣言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偷袭美国设于太平洋珍珠港的海军所在地,同时轰炸英、美军队,发动了太平洋战争。美国和英国对日宣战。12月9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指出:太平洋战争,是日本法西斯为了侵略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而发动的非正义的掠夺性战争,而在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起而抵抗的一方面,则为了保卫独立自由与民主的正义的解放战争。并郑重宣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决心继续忍受艰难困苦,坚持华北华中敌后抗战,粉碎敌人的“扫荡”,大量的牵制敌人,实行配合作战。同日,中共中央发出反日统一战线及华侨工作的指示,指出中国人民与中国共产党对英美的统一战线有着特别重大意义。一方面,在与英美合作之下,消灭日寇是中国民族解放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中国积极地牵制和打击日寇,积极准备战略反攻,又是英美战胜日寇的必要前提。指出全国人民、全体海外侨胞及南洋各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与开展太平洋地区各民族反日反法西斯的广泛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应当包括反对日本侵略的一切民族的政府、党派及一切阶层的人民,《指示》强调中国人民与中国共产党对英美统一战线的重大意义,集中力量消灭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解放的必要前提。《指示》指出:必须大大的开展南洋各地华侨中的工作,对南洋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工作,也必须予以各种具体的帮助。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组织海外工作委员会,并将侨务委员会及党务研究室的海外研究组并入海外工作委员会,以朱德为主任。

18、1929年12月08日 科技情报教育学家严怡民出生。

严怡民作品

严怡民,中国科技情报教育学家、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教授。1929年12月8日生于湖北省大悟县。1951年毕业于哈尔滨外语学院(今黑龙江大学),1958年毕业于该院俄罗斯语言研究生班。1958~1976年先后在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及重庆分所从事科技情报理论研究与业务管理工作。1977年任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副主任、科技情报专业教研室主任,1983~1989年任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副院长、科技情报培训中心主任。历任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第一届理事、第二、三届常务理事,湖北省科技情报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长、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一、二届委员,《情报理论与实践》杂志顾问、《情报业务研究》编委会副主任、《情报科学》编委会委员。1987年受聘为南京华东工学院兼职教授。1979年以来已培养出情报学硕士研究生31人;1990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武汉大学设立第一个情报学博士点,他任博士导师,并于1991年招收首批博士研究生。主要著作有:《情报学概论》、《情报学基础》、《情报系统管理》、《情报学研究导论》,学术论文有:《试论科学情报学及其若干基本理论问题》、《试论中国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战略》、《关于情报学若干基本问题的重新认识》、《建国40年来中国情报学理论的发展历程》等。1984~1985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情报研究生院进行学术访问期间,应邀在美国情报学会(ASIS)1985年年会上发表题为《论中国情报教育》的论文,并为美国《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百科全书》第 43 卷撰写了《论中国的图书馆与情报学教育》。

19、1920年12月08日 西北五马联合自治

1920年12月8日,宁夏护军使马福祥乘全国上下提倡地方自治之机,发表通电,提出“甘人治甘”。随后又联络西宁马麒、凉州马廷穰、甘州马麒、宁夏新军司令马鸿宾等地方实力派,在银川召开“公民大会”。会上由以上“五马”领衔,通电全国,列举甘肃护军使张广建罪状,欲将其驱逐出境,实行自治。会后,“五马”又积极筹划,准备用武力夺取政权。由于形势变化,马福祥等放弃武装夺权办法,于24日宣布与张广建脱离关系,不受节制,直接听命北洋政府。鉴于省内外反张声势浩大,北洋政府撤换了张广建,同时调马福祥任绥远都统,马鸿宾代理护军使。

20、1633年12月08日 中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逝世。

徐光启,上海人,是自李时珍后的明代又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生于嘉靖41年即公元1562年,父亲是个小商人,家里有一点土地,但日子过得并不宽裕,所以徐光启从小就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这对他后来的成长有很大影响。徐光启在20岁左右的时候进了县学,成了生员,35岁时回乡参加了本省的乡试,一举夺得了乡试的第一名,中了解元,42岁时又到北京参加中央一级的考试,中了进士,后来在翰林院作了个小官。当时由于朝廷的腐败,徐光启在政治上很不得志,在总共只有7年的天启年间,他在朝三进三出,虽说做到了礼部右侍郎的官位,但是权奸当道,他一事无成,最后落职回家。这倒使他有了比较充裕的时间,能够更加专心致志地从事科学研究事业。从万历到天启之际,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在北京居住。这期间,徐光启和他来往密切,两人一起研究数学、天文、历法以及地理、水利等学问,两人合作共同翻译了不少科学方面的著作,其中有《几何原本》、《秦西法》、《测量法义》等等。徐光启从而成了我国介绍西方科学成就的先驱者。1629年,崇祯皇帝继位后,委派徐光启负责重修历法的工作,仅用了4年时间,就编成了《崇祯历法》。这部书共130多卷,虽是集体写成的,但徐光启作为主编,从思想方法到编辑体例等都是由他规划决定的,而且全书大部分也由他修改审定。这部书是中国历法的一次重大改革。徐光启以渊博的中西天文学知识,取长补短,互相参校,突破了我国传统的范围,使历法的科学性达到了新的高度,向近代天文学和数学迈出了可贵的一步。徐光启一生著述很多,除翻译以外,他还有很多自己关于自然科学的学术著作,如《测量异同》、《勾股义》等。不过他用心尽力的还是对祖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总结。他先后花费了几十年的工夫,收集材料,分析研究,写出了一部被后人称为农业百科全书的科技著作——《农政全书》。这部书约70万字,分作60卷,12大类。此书较之其它农书,最突出的特色是“农政”,也是此书之所以命名为《农政全书》的原因。这部书从垦田、种植、农事、水利、农器制造、树艺、牧养,一直讲到除虫、荒政,是一部真正的农业方面的百科全书。《农政全书》大量吸收了我国历代农学著作资料,同时又有徐光启自己的著述。对历史资料不只是辑录,每篇后面都有他自己的见解、评论或实际验证。徐光启自己新增加的部分,都是他长期观察研究和亲身试验后撰写的,书中那些专题论述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他在数学、天文、历法、生物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在我国科学史上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1633年12月8日,徐光启在北京的寓所里病逝,终年7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