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看一看历史上的这个日子发生了什么,经历一场时间的流动

分类:查询类

1、2004年07月12日 《邓小平论“一国两制”》在香港出版发行

邓小平会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2004年7月12日,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暨《邓小平论“一国两制”》出版发行仪式在香港举行。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发表演讲,中央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高祀仁致词,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香港委员、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教授陈弘毅发言。

  外交部驻港特派员杨文昌、解放军驻港部队司令员王继堂、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梁爱诗、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等200多名特区各界人士出席了出版发行仪式。

  董建华在演讲中表示,《邓小平论“一国两制”》在香港出版发行,是香港社会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对邓小平这位为国家和香港作出卓越贡献的一代伟人的最好纪念。

  他说,香港人民不会忘记,邓小平作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开创者、奠基人,为祖国和平统一提供了新思路、新办法。他亲自主持制定了国家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领导了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关于香港前途问题的谈判,指导了起草香港基本法的工作。他所提出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以及香港基本法,为香港回归祖国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制度和法律保障。

  董建华说,香港回归祖国7年来,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已从伟大构想变为生动现实。《邓小平论“一国两制”》所选取的17篇文章,涵盖了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一伟大构想的各个方面,全面、深刻、准确地阐述了“一国两制”的本质和内涵。重温这些论述就会发现,无论是香港还是国际社会,人们争拗不已的许多问题,邓小平已经提供了解决的正确思路。

  董建华表示,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的经典论述,是宪法确定为国家指导思想的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对香港基本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也是起草基本法的重要指导思想。这些论述体现了“求一国之大同,存两制之大异”的超凡政治智慧。现在重温邓小平的论述,对我们正确理解基本法立法原意,准确把握香港基本法立法精神,准确执行基本法,继续成功贯彻落实“一国两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董建华说,值此全国上下隆重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之际,在中央有关部门和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的支持下,在香港出版发行《邓小平论“一国两制”》,再次表明了中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也非常有助于广大香港市民进一步深化对“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对“一国两制”和香港前途的信心。

  高祀仁在致词中说,中央对香港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及香港基本法,都是根据“一国两制”理论制定的。今天,“一国两制”不仅由构想变成活生生的事实,而且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功,“一国两制”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高祀仁说,中央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严格按照香港基本法办事,全力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保障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和自由,广泛团结香港各界人士,共同维护和促进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发展。这一切充分说明,“一国两制”的理论是符合实际的,是科学的,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陈弘毅发言表示,作为香港市民,有幸成为历史的见证者,亲身经历“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来“一国两制”的实践。他说,在回归7年的这个时刻,重温《邓小平论“一国两制”》,有助于我们对“一国两制”的实践经验进行回顾和总结。“一国两制”是历史性的事业,“港人治港”是历史性的挑战,我相信我们不会辜负这一重托。

  《邓小平论“一国两制”》由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首次在香港出版发行。据了解,经中央有关部门授权,该书即将在香港出版英文版。

2、2004年07月12日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郭全宝在逝世,享年83岁。

郭全宝

  郭全宝(1921—2004.7.12.),男,北京人,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8岁拜师王少云学习唱京剧丑角。11岁起在天桥平民茶园里与白全福等撂地演出化装滑稽二黄。1934年拜于俊波为师学说相声,并与侯宝林、白全福等在北京天桥启明茶社,天津谦德庄,济南晨光茶社同台演出。14岁起辗转于京、津、济南一带表演相声。1947年,在天津参加兄弟剧团,与常宝堃、赵佩茹等名家联袂演出。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慰问团赴朝鲜慰问演出。回国后参加中央广播说唱团,先后与刘宝瑞、侯宝林、郭启儒、马季、郝爱民等名家合作。1951年调入中国广播说唱团工作,先后与侯宝林、刘宝瑞、马季、郝爱民等合作表演相声。晚年与罗荣寿合作表演双簧。2004年7月12日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因病逝世,享年83岁。郭全宝艺术特色  郭全宝先生艺术精湛,捧逗俱佳,风格火爆,幽默风趣,并且擅长单口相声,还精通京剧、单弦儿、数来宝等多种艺术形式。擅演单口和闹活,如《捉放曹》、《黄鹤楼》、《耍猴》、《借火》等。其中1957年由其逗哏的相声《好啊,好》曾流行全国。晚年与罗荣寿合作表演双簧。五十多年艺术实践,形成了自己艺术风格:善演单口、捧逗俱佳、表演对口相声具有配合默契、感情充沛、语言生动等特点,单口表演更幽默风趣、说表自如、摹声拟态、维妙维肖。郭全宝主要相声作品  《关公战秦琼》郭全宝、侯宝林  《讲帝号》郭全宝、侯宝郭全宝和搭档侯宝林表演相声林  《改行》郭全宝、侯宝林  《醉酒》郭全宝、侯宝林  《学大鼓》郭全宝、侯宝林  《戏剧与方言》郭全宝、侯宝林  《武松打虎》郭全宝、侯宝林  《阴阳五行》郭全宝、侯宝林  《卖包子》郭全宝、侯宝林  《扎针》郭全宝、马季  《万紫千红绕营房》郭全宝、马季  《妙语惊人》郭全宝、马季  《卖布头》郭全宝、马季  《女队长》郭全宝、马季  《吃饺子》郭全宝  《底漏》郭全宝  《卖估衣》郭全宝、郭启儒  《洪羊洞》郭全宝、郭启儒   《找堂会》郭全宝、郭启儒  《粥挑子》郭全宝、郭启儒  《倒扎门》郭全宝、郭启儒  《扔靴子》郭全宝、郝爱民  《糊涂县官》郭全宝  《借火》郭全宝  《三近视》郭全宝  《当行论》郭全宝、刘宝瑞  《高人一头的人》郭全宝、刘宝瑞   《好啊好》郭全宝、刘宝瑞  《找对象》郭全宝、刘宝瑞  《做大褂》郭全宝、刘宝瑞  《抡弦子》郭全宝  《歪批三国》 郭全宝、刘宝瑞  《说字》 郭全宝、刘宝瑞   《八扇屏》郭全宝、刘宝瑞  《当行论》郭全宝、刘宝瑞  《批聊斋》郭全宝、刘宝瑞   《金刚腿》郭全宝、刘宝瑞、马季  《奉承人》郭全宝、刘宝瑞  《西行漫记》郭全宝、刘宝瑞  《绕口令》郭全宝、刘宝瑞  《我的历史》郭全宝、刘宝瑞  《扒马褂》郭全宝、刘宝瑞、马季  《拆字》郭全宝、刘宝瑞、马季  《赶考》郭全宝、刘宝瑞  《飞油壶》郭全宝、刘宝瑞  《支援新厂》郭全宝、刘宝瑞  《九点钟开始》郭全宝、刘宝瑞  《猜地名》郭全宝、刘宝瑞  《韩青天》郭全宝、刘宝瑞  《住医院》郭全宝、刘宝瑞  《买猴》郭全宝、刘宝瑞   《值班医生》郭全宝、刘宝瑞  《吃饭我掏钱》郭全宝、刘宝瑞  《寸步难行》郭全宝、刘宝瑞活动年表  1943年7月,农历癸未年:王世臣赴济南演出  王世臣应相声名家孙少林先生之邀赴济南大观园晨光茶社演出,当时在此表演的还有马三立、周德山、刘宝瑞、郭全宝、白全福、刘桂田、高德光、孙宝才、高笑林、连秀全、王长友、王凤山、郭宝珊、孙少臣等人。病逝  中国著名老一代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广播艺术团一级演员郭全宝于2004年7月12日因患癌症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1953年调入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的他曾先后与侯宝林、刘宝瑞、马季、郝爱民等著名表演艺术家合作表演相声。郭全宝的追悼会将于18日上午在八宝山公墓举行。北京曲协主席李金斗说,郭全宝的逝世是相声界的一件大事,在侯宝林的几个搭档中,郭全宝是最后去世的一位,他的去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昨天一大早,八宝山第一纪念堂前,到处是手捧黄色菊花的老者和手持相机的记者,老一代相声表演艺术家郭全宝的追悼会,在蒙蒙细雨中拉开帷幕。中宣部、文化部、中国广播艺术团等单位的领导,苏文茂、李文华、马增慧、唐杰忠、姜昆、朱时茂、笑林、冯巩、张志宽等表演艺术界人士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总政、战友等驻地在北京的艺术团体均派代表前来,到场的相声演员超过200人。侯宝林的女儿侯和马季的儿子也代表家人前来。侯不停地抹着眼泪,说这令她想起了她父亲去世时的情形。曲艺杂家崔琦写了首挽诗,贴在纪念堂前:“相声泰斗捧逗佳,甘做绿叶衬红花,淡泊名利为师表,风范永垂誉中华。”上年纪的曲艺界人士看到这首诗,均唏嘘不已。数百名素不相识的市民从各城区赶来参加郭老的追悼会,看到郭老遗容时,他们显得比亲友们还难过。他们围着郭老遗体整齐地摆了一圈黄菊花。  家住六部口的李老先生说,他们从小就听郭老的相声,感觉郭老的表演总是能够反映老百姓的事,他朴实、和蔼,就像大家亲人一样,是他这代人心中的偶像。记者从堂前转到堂后,发现被记者层层包围的那些名家,大都已到“知天命”的年龄。   姜昆,54岁;常贵田,52岁;李金斗,57岁;刘洪沂,55岁;王谦祥,57岁……年轻一点的,冯巩,47岁;笑林,48岁……北京曲协副主席贾德丰指出,这些50岁上下的演员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受过很严谨的科班培训,基本功很扎实,这和老一代艺术家的倾囊相授与积极扶持是分不开的。在接受采访时,他们都表示要“继承郭老遗志,把相声发扬光大”等等。对此,一位长期在曲艺界工作的业内人士评论道:传统相声不去学,新段子又没有,拿什么发扬光大?一些名家除对春节晚会要上的段子特别重视,以保持知名度外,平时根本不用心学习,甚至连简单的训练都缺乏,更别提像侯宝林、郭全宝一样去体验生活搞创作了,表演全靠吃老本,基本功严重透支,难怪观众不喜欢,难怪“春晚”上相声一年不如一年。这位业内人士说,50岁,国人眼中的“知天命”之年,许多相声演员到了这个年龄,才产生危机感,在追悼会这种场合,才想起老先生的好。姜昆:该掏老先生的更多东西:姜昆特意从西藏回京参加郭老的追悼会,在拜别郭老遗体和家属握手时,现场并没有哀乐,但他的眼泪夺眶而出。1976年,姜昆进入中国广播说唱团时,郭老一天到晚和他这样的小伙子呆在一起,被称为“活宝”。郭老教给他二三十段传统相声,都是以前从未听过的。如今姜昆也到了郭老当年的年龄,深深体会到老一代人的良苦用心,想起来既感动又后悔,他说:“我本应该从老先生那里掏出更多的东西。”  郭老去世的这两天,刘洪沂一直对自己耿耿于怀。1999年郭老生病卧床之前,曾把他叫到家里,拿出一盘《学大鼓》,要给他传这段“活儿”,但他没当回事。郭老去世后他才惊觉,自己还没“上”这个段子,可现如今找谁给“说说”呢?刘洪沂痛心不已,   感到愧对郭老郭全宝老伴。刘洪沂说:“现在我们也到了50多岁,完全理解了老先生当年的急切心情,可惜有很多东西没能继承下来。”怀念:与郭老比有些“腕儿”太躁:追悼会结束后,梁厚民、刘洪沂、崔琦、汪保琦等数十人在一起小聚。谈起郭老这代人,刘洪沂说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从小学艺,说了一辈子相声,没干过别的,家里连盒火柴都是说相声赚的。”侯宝林、刘宝瑞等都是这样,他们才是“职业相声演员”。对老先生的怀念很快转到对当今一些“腕儿”的批评上。有人披露,有的“腕儿”特别霸道,安排节目时不让别人上效果好的段子,以防比自己还出彩。有人还透露,许多“腕儿”不但拿不出好的新作品,而且台风很差。郭老在后台从来不开玩笑、耍贫嘴,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酝酿感情,“上台如猛虎,下台似绵羊”。而现在一些人一到后台就侃大山,到处海阔天空地闲聊,然后才漫不经心地上台。“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观众就知道。”上面提到的业内人士表示,艺术规律不可违背,相声不景气并非市场的原因,关键在于相声界自身,“吃老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50岁左右的相声演员正面临生存和传代双重危机,此时除抛弃浮躁心态,静下心来苦练基本功搞创作外,别无选择。郭全宝徒弟  王文砚   汪宝琦

3、1998年07月12日 法国足球队在世界杯决赛中以3比0战胜巴西足球队首夺世界杯冠军

法国队教练雅凯高举金杯

  1998年7月12日,第十六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在巴黎举行,由东道主法国队对卫冕冠军巴西队,圣丹尼斯体育场内座无虚席。法国总统希拉克、新老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阿维兰热等要人悉数出席。闭幕式上,数百名模特进行了时装表演,她们在《波莱罗》伴奏下款款而行,将场内气氛推向高潮。

  在比赛开始前就出现一场小风波,前1小时,组委会公布的出场名单显示罗纳尔多被埃德蒙多替代,但数分钟后又宣布这是个错误。国际足联新闻官认为这是个心理战,事实上罗纳而多虽然上场,但表现不佳,显得无精打采。赛后还爆出罗纳尔多赛前昏倒的消息。罗纳尔多到底为何昏倒成为世界杯历史长最大的谜团。

  巴西队未参加赛前的30分钟热身,法国队独自在场上操练。法国队由于主力后卫布兰克停赛,他的位置由勒伯夫替代,有伤的卡雷姆布也带伤上场。

  比赛一开始,法国队就出乎许多专家的预料,仍同前几场一样全线压上进攻,开赛仅5分钟,前锋吉瓦尔什就丢掉了两个绝好机会,德约卡夫也有一次在无人防守的情况下头球攻门偏出。巴西队的两名前锋贝贝托和罗纳尔多几乎摸不着球。一开始人们还以为巴西队是在控制节奏,转折出现在第27分钟,齐达内接珀蒂发出的角球,避开莱昂纳多的防守,以一记有力的冲顶先拔头筹--人们意识到巴西队出现问题了。

  此后,法国人的进攻一浪高过一浪,珀蒂的射门打在巴亚诺身上稍稍偏出;吉瓦尔什面对塔法雷尔的时门太轻被扑出;第46分钟,吉瓦尔什创造了一次角球机会,德约卡夫开出,齐达内头球冲顶再添一分。

  中场休息后,扎加洛用德尼尔森替下了莱昂纳多,巴西队的攻势略有起色。第58分钟,罗纳尔多第一次在禁区内小角度射门,但被巴特斯扑住。6分钟后,吉瓦尔什再次错失良机,他带球突破后面对塔法雷尔将球打高。这是他在本场比赛中第3次错失破门良机。3分钟后,雅凯以杜加里换下了吉瓦尔什,此前有伤在身的卡雷姆布被博格西昂换下。

  第68分钟,德塞利由于铲抢卡福犯规被出示第二张黄牌罚下场,成为世界杯历史上第3位在决赛中被罚下场的球员。形势对巴西人十分有利,但巴西队仍然无法撕破对方防线,他们更多地依靠个人突破,但面对老练的法国后卫毫无作用,第74分钟,乱了方寸的扎加洛用埃德蒙多替下了桑帕约企图孤注一掷,但法国人的少数几次进攻看起来更有威胁。第83分钟,杜加里在禁区内面对塔法雷尔一脚打偏;第89分钟,就在德尼尔森在禁区左侧一脚劲射打中横梁后3分钟,帕蒂在快速反击中打入第3球,法国队以3比0完胜卫冕冠军。

  赛后,法国队队长德尚从希拉克手中接过世界杯,这是法国队历史上首次夺冠,他们终于在家门口完成了方丹、普拉蒂尼、帕潘等球星未能实现的理想。

  法国队首发阵容:吉瓦尔什 德约卡夫博格西昂 珀蒂 齐达内 卡雷姆布利扎拉组 勒伯夫 德塞利 图拉姆 巴特斯巴西队首发阵容:贝贝托 罗纳尔多莱昂纳多 邓加 桑帕约 里瓦尔多罗-卡洛斯 阿尔代尔 巴亚诺 卡福塔法雷尔

4、1993年07月12日 李达逝世

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顾问李达在北京逝世

  1993年7月12日,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原顾问李达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李达1905年4月19日生于陕西省眉县横渠区崖下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5岁时就开始给地主打短工,饱受凌辱。后来先后考入西安市私立东道中学和省立单级师范学校。其间,他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积极参加了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游行示威等活动。1926年考入冯玉祥在甘肃平凉创办的西北军第二军官学校,毕业后任排长、连长。  1931年12月,李达参加了著名的宁都起义。1932年9月加入中共。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连长、湘赣苏区独立第一师参谋长、第十七师参谋长兼团长、第六军团参谋长。参加了湘赣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曾荣获二等红星奖章。1934年红六军团实行战略转移,他率军团部分部队,几经辗转,冲出重围,与贺龙同志所率第二军团胜利会合。后调任第二军团参谋长,参加指挥了龙家寨、梧溪河、忠堡、龙山、板栗园等战斗,为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长征途中,他先后担任红二军团和红二方面军参谋长,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成为任弼时、贺龙、关向应在军事方面的得力助手。1937年初,李达任援西军参谋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达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参谋长,后兼太行军区司令员。他跟随刘伯承、徐向前等同志,率领第一二九师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以袭击、伏击、阻击等战法,先后在长生口、七亘村等地重创日军。随后,他协助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第一二九师,转战晋冀豫、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精心制定作战方案,部署战役,事必尽责。他作为刘伯承、邓小平的主要助手,参与指挥了著名的反六路围攻、反九路围攻、开辟冀南、白晋战役、百团大战、1942年夏季反扫荡、沁源围困战、安阳战役等一系列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李达先后任晋冀鲁豫军区参谋长、中原军区参谋长、第二野战军参谋长兼特种兵纵队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参与指挥了上党战役和邯郸战役,有力地配合了毛泽东、周恩来在重庆与蒋介石的和平谈判。在平汉战役中,他受刘伯承、邓小平之托,到国民党军新八军与军长高树勋商定该部起义事宜,最后促成了该军的起义。后来辅助刘伯承、邓小平指挥野战军主力在鲁西南战场机动作战、转战豫北地区、突破黄河防线、千里跃进大别山等战场作战;此后,他又协助刘伯承、邓小平组织指挥了渡江战役,渡过长江天险,直出浙赣线,解放皖南、浙西、赣东北和闽北广大地区;随后,在贺龙等部配合下,向西南进军,解放了四川、云南、贵州、西康四省,为夺取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达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后兼云南军区司令员,参与领导歼灭国民党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及争取和平解放西藏的工作。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参与组织指挥了夏季反击作战。1954年后,李达历任国防部副部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国家体委副主任兼国防体育协会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央军委顾问。  李达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5、1991年07月12日 香港发生开埠以来最大劫款案,1.676亿港元被劫走

  香港启德机场于1991年7月12日上午发生香港有史以来最大宗巨额劫案,四名计划周详的持枪匪徒,在机场货运站行政大楼附近劫走一批准运往台湾的美金和港币,总值1.676亿港元。  被劫的款项包括1700万美元和300万港币,是属于美国纽约一家银行的款项。  整个劫案过程只有25分钟。在劫案过程中,匪徒未发一枪。在解款车上的四名护卫员被劫持、捆绑。  据了解,香港开埠以来曾发生过四宗巨大劫案,其中最大一宗是匪徒在机场货运禁区劫去一批劳力士表,总值3000万港币。

6、1991年07月12日 《撒旦诗篇》日文版译者五十岚一遇刺身亡

《撒旦诗篇》日文版译者五十岚一遇刺身亡

7、1988年07月12日 钻井平台“风笛手阿尔发”号爆炸

  1988年7月12日,北海上的“风笛手阿尔发”号石油钻井平台出了事故,火焰吞噬了这座平台。一连串的爆炸把位于阿伯丁东北方120英里的海面上那座建造了12年之久的钻井台完全炸裂,166人死去,许多人受伤。爆炸产生的火焰窜到平台之上400英尺的空中,钻井台几乎完全被摧毁了。死者中大部分人事发正在熟睡中,只有62人存活下来,大多数人是跳海才幸免于难的。抢救工作为极度强烈的热浪所阻,甚至一英里外才能感受到这股热浪。这场大火花了好几天才控制住,事后对发生爆炸的周围环境展开了调查。

8、1982年07月12日 不速之客夜闯英国女王寝室

  1982年7月12日凌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醒来后,突然发现有一男子坐在她的床头,手里紧握着一块碎玻璃,血从他的手上滴落下来。凭着皇族特有的镇定,女王同他交谈了十分钟。后来,当他向女王要香烟时,女王才得机叫来男仆将其扭送警署。

  他是顺一根排水管爬上来的,后来又推开一扇窗上的铁丝网,轻而易举地跳了进来。其它类似的王宫安全防范上的漏洞也绝非没有。就在威尔士公子婚礼前,一群西德旅游者在皇家花园内露营,还误以为他们是在公园里。

9、1978年07月12日 美国电影演员托弗·格雷斯出生。

托弗·格雷斯

10、1978年07月12日 内地女演员刘涛出生。

刘涛

11、1975年07月12日 英国掀起裸体飞跑热潮

英国掀起裸体飞跑热潮 裸体飞跑

  在古希腊,健美的身体是非常值得骄做的,古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运动员是裸体,军队胜利后,在谢神仪式上也会有一个最健美的男子裸体执行仪式,然而,裸体在大街上奔跑,在现代社会却仍然不被允许。

  然而1975年夏季,英国却刮起了一股裸体飞跑风,如上图这位因赤条条闯入大板球场而大出风头的观众,便赋予媒介中曝光”以一种全新的意义。

  在1975年的英联邦橄榄球决赛上,包括伊利莎白女王在内的英国政要聚集在主席台上。一个身型优美的裸体者--澳大利亚会计师米歇尔-奥-布瑞恩,忽然跑过蒂肯汉姆橄榄球赛场的看台前。他仿佛要赶去听赞美诗。那个留着70年代流行的长鬓脚的没戴帽子的警察似乎在扮演着犹大的角色,他的头盔卷成一个大的遮盖,仿佛回到了亨利八世时的风俗。

  据报道说,面对这个尬尴场面,女王差点昏过去。那位手拿大衣的绅士,看上去像位议员,一位典型的统治阶层人士,他虽然看上去急匆匆地,却依然晚到一步没赶上这桩可羞之事,但却使这一风波更具戏剧效果。后来,布瑞恩以“有伤风化罪”被判三个月监禁。

裸体者--澳大利亚会计师米歇尔-奥-布瑞恩

12、1970年07月12日 美国电影《巴顿将军》上映
《巴顿将军》剧照

  电影《巴顿将军》根据L-法拉戈《巴顿-艰难与胜利》和O-布莱特雷《一个士兵的故事》改编,由美国“二十世纪福斯”公司1970年度摄制出品,编剧:弗朗西斯-科普拉爱德蒙-诺斯,导演:小弗兰克林-夏夫纳,主演:乔治-斯科特(饰巴顿)卡尔-马汀(饰布莱特雷)。1970年7月上映,荣获当年奥斯卡第四十三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著剧本、最佳美术设计与陈设、最佳剪辑、最佳录音等奖项。

  《巴顿将军》是一部传记故事片,叙述“美国历来的军事将领中最有个性的人物”--巴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以后的一段经历。……1943年在北非,英美盟军遭到绰号叫“沙漠之狐”的隆美尔元帅率领的德军反击,陷入困境。为了扭转战场形势,重新改编了美军第二装甲兵团,任命巴顿中将为该兵团的司令,有才华的布莱特雷少将为他的助手。两人狠抓军纪与训练,对军官与士兵都很严格,将整个兵团整顿为一支骁勇善战的部队,终于击败了隆美尔。

  后来,盟军准备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巴顿提出强攻,却遭到英军司令蒙哥马利将军的反对。后者是个稳健派,主张行动要谨慎,但巴顿不理会他,率军一举攻克首府巴勒摩,全歼敌人。

  这时发生了一件不得人心的事:巴顿在视察医院时殴打一名患弹震症的伤兵。结果他遭到公众谴责,又被人告了状,撤去军职,由布莱特雷接替了他。仕途失意的巴顿调往英国。在一次演讲会上讲了不少诋毁另一盟国苏联的话,这引起盟军最高司令部与艾森豪威尔的不满。巴顿又被调回美军第一军。

  这时候,旧僚布莱特雷正在具体制定诺曼第登陆战的计划,他特地邀请巴顿参加。巴顿欣然前往,担任前线指挥官,为挽回自己的声誉,竭尽全力。之后巴顿参加了解放巴黎等战役,屡建战功。1945年年底,他在德国驻地附近的一次车祸中身亡。

  本片的主要镜头都集中在巴顿身上,让其他角色甚至几场战役都成为烘托巴顿气势与性格的绿叶。例如:影片开始的第一场戏,导演安排一面星条旗占满整个银幕,然后让全副戎装、挂满勋章的巴顿一步一步踏上星条旗前方的讲台,面对镜头滔滔不绝的发表一篇“美国军人最伟大”的演说。表面上他是在对心兵演讲(心兵没出现在银幕上),实际上是对看电影的观众训话。这种泰山压顶式的大美国主义在乔治斯克特的精湛演出下,不但不惹人反感,反而使这段长达五分钟的训话成为影史经典,并在一开始就成功建立了角色性格与影片主题。

  之后,巴顿巡视前线时突然改道古战场,并下车凭吊、吟诗明志,显现了一种卓然不凡的儒将之风,英雄神采摄人。但是编导对于巴顿的弱点也未加隐瞒,他性格冲动、口不择言、迷恋战争、不惜牺牲士兵生命换取战功,在影片中都具体体现了出来。然而瑕不掩瑜,导演最后用风车的背景比喻巴顿是未能完成理想的堂吉柯德,在结束影片时仍不忘向巴顿致上崇敬之情。

  饰演巴顿将军的乔治斯克特不仅在银幕上演活了美国军事强人的典范,私底下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硬汉—他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并获选为影帝,但他却公开拒绝了这项荣誉。他说“生活不是竞争。正因为它不是竞争,所以我不认为自己是与同行们为奥斯卡或它的提名而竞争。这就是我为什么拒绝因扮演巴顿获得提名和奥斯卡奖。

《巴顿将军》剧照 《巴顿将军》剧照《巴顿将军》剧照

13、1948年07月12日 画家乔治-布拉克获威尼斯奖

乔治-布拉克

  乔治-布拉克,这位曾经帮助创立了具有革命意义的立体绘画风格并且以后很少放弃这一风格的法国画家,获得了1948年威尼斯艺术节的第一大奖。评奖人确认他是本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

  布拉克在18岁的时候移居巴黎学画。正如巴黎北部艺术家中心地蒙马特区的其他学员一样,布拉克首先受到了马蒂斯的影响,并在1905年经历了一段野兽派时期。然而,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他两年后结识了毕加索,当时毕加索正在绘制的《亚威农的少女们》强烈地感染了布拉克。

  布拉克和毕加索在他们的油画中都摒弃了自接表现自然的手法,夸大并扭曲了物体及其各个面的几何图形。评论家称这一风格为“立体主义。”

  尽管“布拉克手法”天生就有一种扭曲性,但他的油画都很严谨,甚至晦涩。起初,他的许多作品,如《弹吉他的男人》或《咖啡桌》就是用灰色和米色绘制成的。布拉克曾于1912年试用了另一种方法:把画纸拼贴在木炭画上。这画纸又给作品增加了立体感。一些评价家确这是立体义绘画运动的最重要的一次尝试。

  布拉克在他此后的生涯中,开始更加成功的运用色彩了。1939年,他画出《红咖啡桌》,其风格的现代化程度超过了他的早期作品。

  布拉克在1882年出生于阿让特伊,他的父亲是位房地产经纪人。

《墨鱼》1942 《红咖啡桌》1939《咖啡桌》1911

14、1927年07月12日 中共中央改组 陈独秀停职

  1927年7月12日,根据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中央改组,陈独秀停职。成立以周恩来、李立三、李维汉、张太雷、张国焘5人组成的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持中央工作。13日,发表宣言,揭露武汉国民政府叛变革命行为,并决定撤回参加国民党政府的共产党员,继续进行反帝反军阀斗争。7月23日,共产国际代表抵达武汉,建议中国共产党召开紧急会议,审查党的路线和政策。

15、1926年07月12日 中共举行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

  1926年7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会议讨论了北伐战争中党的组织路线、国共合作的策略和民众运动的政策等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关系问题议决案》等文件。会议回顾了从上年9月第二次扩大会议以来全国的政治形势,指出:广州3月20日事变,国民党中央5月15日会议等,都是一贯的对共产党的进攻,是和帝国主义军阀反赤运动相呼应的。会议把过去视为国民党中派甚至左派的蒋介石,和戴季陶一起划为新右派的代表,进而提出无产阶级要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任务。这是一个进步。但是,在如何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问题上,会议未能作出正确的回答。关于资产阶级的问题,会议虽然指出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但对资产阶级在现阶段中国革命中的作用仍估计偏高,强调“国民革命若没有资产阶级的有力参加,必陷于异常困难或至于危险。”在对待资产阶级的问题上,虽然提出要防止右的和“左”的两种错误倾向,但仍片面强调对资产阶级联合的一面,害怕斗争会吓跑资产阶级,会“使革命运动流产”。关于北伐战争的问题,会议没有看到革命阵线内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已经集中到争夺对北伐战争的领导权方面,仍然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对于群众运动的领导上,而忽略了军事问题。这次会议通过的《军事运动议决案》,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只是“参加”一些工作,只是“进行相当的政治宣传”,助长“进步的军事势力”,而没有认识到党应当直接掌握军队,实现建立政权的任务。关于农民运动的问题,会议片面地指责刚兴起的“农民运动在各地均发生‘左’倾的毛病,或提出口号过高,或行动过左”,因而对农民运动作了许多不适当的限制。

16、1915年07月12日 影星尤尔-伯连纳出生

尤尔·伯连纳

17、1913年07月12日 孙中山兴兵讨伐袁世凯,发动“二次革命”
发起“二次革命”的江西讨袁军总司令李烈钧  “二次革命”发生在宋教仁被袁世凯暗杀以后。这是孙中山企图挽回辛亥革命的失败而发动的一次革命斗争,目的是要推翻袁世凯,重新恢复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导权。   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指使特务暗杀热衷于议会民主的国民党领袖宋教仁。袁世凯为掩盖罪行真相,还装腔作势,要严惩凶手。但调查结果表明,谋杀的指使人就是袁世凯,真相大白,全国舆论哗然。这时,孙中山从日本回到上海,他看清了袁世凯的反动面目,认识到“非去袁不可”,极力主张出兵讨袁,发动“二次革命”。  但是,国民党领导人中,除了江西都督李烈钧等人支持孙中山外,黄兴等多数人不同意发动革命反袁,而主张用法律解决。孙中山和黄兴的意见分歧导致二次革命迟迟不能发动。袁世凯一方面阻挠宋案的司法审判,一方面与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达成了2500万英镑的大贷款,以充实军费。有了帝国主义的支持,袁世凯的胆子更大了,先后罢免了李烈钧、胡汉民、柏文蔚的都督职务,同时命令事先已集结在九江、南京附近的军队发起进攻。于是,李烈钧于1913年7月12日在江西湖口宣布独立,发表讨袁通电,起兵讨袁,孙中山号召的“二次革命”的战幕正式拉开。7月15日,黄兴赶到南京响应。随后,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和四川重庆等地,也相继宣布独立。   但是,“二次革命”的领导者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仓促上阵的讨袁军,缺乏战略计划和统一指挥,缺乏战略协同,他们冷冷清清,孤军奋战,甚至连多数国民党议员都还在北京留恋议席。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靠帝国主义的支持,以优势的武力,很快把讨袁军打败。    8月18日南昌落入敌手,9月1日,南京又被攻占,原来宣布独立的各省,在战争失利的情况下,先后撤销独立。“二次革命”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失败了。领导这次革命的孙中山被迫又一次流亡日本,重新组织力量,准备发动新的革命。 广东代理都督陈炯明强行宣布独立湖南都督谭延闿宣布与袁世凯脱离关系
18、1913年07月12日 果树学家、园艺教育家沈隽出生

沈隽

  沈隽(1913—1994),果树学家、园艺教育家。创建了我国果树生理学、果树解剖学和果树矿质营养研究室。首先提出“等高撩壕”栽培法,促进了山地果树的发展。在苹果抗缺铁黄叶病优良砧木筛选、葡萄抗寒新品种选育及化学疏果等方面取得了成果。主编了《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果树卷》、《中国果树志》等。曾多年连任中国园艺学会理事长。为我国园艺事业的发展和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沈隽,1913年7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松林镇。少年时期在苏州东吴大学附中(教会学校)读书,但他不信上帝,不参加每周的礼拜活动,却笃信自己的奋斗和拼搏精神。一次,他问一位老师:“你是苏州人,为什么国语说得那么好?”老师答道:“凡是我想干的事,就尽可能把它干得最好,除非我不想干。”这句话深深印在沈隽心中,成为他一生中学习和努力拼搏的座右铭。  1930年,沈隽考入金陵大学园艺系,学习成绩优异,获得奖学金,1934年毕业时,又获得该校荣誉奖——斐多菲(Phitauphi)金钥匙奖。1936年,沈隽考取清华大学公费赴美留学生,1937年,就读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院果树系,1940年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即留校工作。为了报效祖国,沈隽谢绝导师的挽留,1941年携妻、儿回到了正陷入抗日战争炮火中的祖国,途经沦陷区,奔赴成都,任金陵大学园艺系教授。1944年任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1947年任清华大学农艺系教授。1948年末,解放大军已兵临北平城下,沈隽拥护共产党,坚持在清华大学护校,直至北平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隽仍在清华大学执教。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后,他在北京农业大学先后任园艺系教授、系主任、校务委员等职,并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农业组副召集人,农牧渔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常委;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第三届副会长,第一、二、四、五、六届常务理事;中国园艺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第三、四、五届理事长,第六届名誉理事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园艺分支、《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果树卷》、《中国果树志》、《园艺学报》主编等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倡导园艺学与相关学科相结合,主张以“接力”方式培育研究生  沈隽在园艺教学方面颇具特色,主要表现在:  一、沈隽主张园艺学应与相关学科交叉结合,使园艺学者的知识领域向深度、广度拓展。早在他于美国读研究生时,除主修果树学外,次修植物生理学,再次是研读植物解剖学。1941年他到金陵大学任教时,为实现园艺学与相关学科的结合,开设了果树生理、果树解剖、果品贮藏、果树研究法等课程,从而促进了我国园艺学的发展。  为了引进国外与园艺学相关的最新知识,他克服种种困难,搜集资料,先后编写了《果树载培学总论》、《果树生理学》、《果树解剖学》、《果树研究法》等教材。授课时,他善于从大量的材料中去粗存精,深入浅出地讲授,使学生易于接受;同时,他还注意删简课程内容,避免交叉重复。在课堂上,他着重讲“为什么”,而实际操作内容则留在了田间和实验室里。1964年,在北京农业大学教学经验交流会上,沈隽被誉为教授“少而精”的典型。  他所倡导的园艺学与相关学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拓宽了园艺学的知识领域,而且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质量。  二、沈隽重视以“接力”方式培养研究生。50多年来,他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大学生和20余名硕士生与博士生,其中很多人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骨干力量。  果树生长年限很长,而研究生对果树研究试验的年限则很短,为此,沈隽认为应当采取“接力”的方式进行培养:上一届研究生的实验研究结果,下一届研究生应当加以验证,并增加新的内容,使研究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如敌百虫疏果问题,他曾安排3届研究生完成了这一总体设计,且各有侧重和创新。1984年到1987年,他指导硕士生原永兵验证前两年试验中取得的敌百虫对苹果疏果的效应,并开始探索敌百虫对疏果作用与内源乙烯的关系及对光合作用的影响;1987年到1990年,由硕士生李宁验证敌百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同时用示踪法研究敌百虫在树体各器官内的分配与积累;第三位研究生则侧重测定敌百虫对内源激素与脱落酸和生长素的影响。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使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又可以不断创新,直到取得可靠的结果。  实践证明,这种“接力”方式是可行的、有效的、科学的。育成抗寒葡萄新品种  50年代初,沈隽针对我国北方冬季气候严寒,葡萄需下架埋土防寒问题,决心培育抗寒葡萄新品种。为此,他和中国科学院植物园葡萄组的同志奔赴长白山,调查、搜集不同类型的优良山葡萄,在北京种植,作为杂交亲本。经过10余年的努力,终于培育出抗寒葡萄新品种——北醇、北玖、北红等,实现了在冬季-20℃的低温条件下不需下架埋土的愿望。这项研究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50年到1966年,葡萄生产发展很快,我国不少科研、生产单位先后从国外引进500多个葡萄品种,由于观察记载标准不同,有的是同名异物,有的是异物同名,导致盲目引种而造成品种混乱。为此,沈隽和北京植物园的同志翻译了前苏联的《葡萄品种的植物学记载和农业生物学研究方法》一书。这本书对葡萄品种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1962年,沈隽主持召开了“葡萄品种研究方法座谈会”,会后,他整理编写了《葡萄品种记载标准》一文,系我国第一篇比较完整的有关阐述葡萄品种标准的论文,发表在1963年《园艺学报》上,为我国葡萄品种研究的规范化、标准化奠定了基础。研究化学药剂疏果,取得明显效益  果树一般都有大年小年之异,产量忽高忽低,且品质不稳定等现象,以往采用人工疏果方法,费时费工、成本高。60年代初,沈隽和他的同事们开始研究西维因、萘乙酸、乙烯利、敌百虫等药剂对苹果的疏除效应,试图找出各种药剂的有效浓度和施用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药剂疏果能显著缓和大小年结果现象。经过3年的大面积试验后,在4省2市进行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他试验的几种药剂中,敌百虫是一种国际上尚未报道过的高效、无药害的新疏果剂。6年来,他指导研究生对敌百虫的疏果作用机理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西维因、萘乙酸对金冠、红星等苹果疏除效应的研究”1982年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1983年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8年“苹果(13个品种)化学疏花疏果技术”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最先在国内应用延缓剂,取得新进展  植物延缓剂多效唑,是英国帝国化学公司于70年代末推出的能促进果树增产的药剂。1982年,沈隽在联邦德国参加第21届国际园艺学会,当获此讯息后,即与该公司及美国贝尔茨维尔研究中心联系,索取这种多效唑,编号为PP333。1984年,沈隽首次在我国开展多效唑对果树生长、开花、结果以及对光合作用、矿质营养、水分生理的研究,并取得新进展。  国外的报道中,只提出多效唑在果树体内是由下向上运送。沈隽的研究结果证明,由下而上运送只是在果树生长期如此,而在植物休眠期体内药剂则是由上向下运送,到达根部贮藏起来,药效可维持3年。研究证明,提高座果率的机理,是多效唑能增强胚珠的受精能力,从而在多效唑的增产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1991年,在全国15余万亩果树推广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创建我国第一个矿质营养研究室  早在1947年,沈隽就注意到,由于果树缺铁而产生黄叶病,使树势衰弱,产量和品质下降。对此,他进行了4年研究,分别于1949年和1951年发表了《北京果树黄叶病研究》与《北京果树黄叶病研究续报》两篇论文。以后,这项研究工作因故中断。  果树缺铁失绿症是国内外果树生产中的薄弱环节,长期没有找到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往国内外大都采用将多种铁化合物供给受病植株的方法,但收效甚微。沈隽率先根据生物学原理,利用我国苹果属植物种质资源丰富的优势,从苹果属40个种和生态型中,通过液培、沙培、土培等控制试验,筛选出苹果砧木——小金海棠(Malus xiaojinensis Cheng et Jiang)。证明它在铁胁迫条件下,不发生缺绿症,为防治苹果树黄叶病作出了贡献。  同时,沈隽还十分重视果树矿质营养学的研究。1980年,在他赴美访问期间,看到美国果树生产系根据叶片分析结果来确定施肥的种类和数量。认为这种施肥方法很科学,可以大幅度提高果品产量,从而减少了果树栽培总面积。回国后,他立即多方奔走,克服重重困难,于1982年成立了我国高等院校第一个果树矿质营养研究室,其任务就是通过分析果树体内的营养状况,指导果园进行科学施肥。经过5年研究,在我国首次研制出果树标准叶样,并得到国家标准局批准。同时,提出了几种落叶果树叶片内10种必要元素的最适、缺少和过多的含量标准,为我国果树矿质营养研究奠定了基础。倡导果树秋季施肥新论点  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我国在果树生产中普遍采用多次施肥法,有的1年多达10次以上。经过试验研究,沈隽认为,根据果树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特性施肥后不可能立即被果树吸收利用;夏季施氮肥,反而会使果实品质变劣、着色不良、延缓成熟、易生病害、缩短贮藏期,并使枝干徒长;此外,果树早春开花及幼果的早期发育则要依靠贮藏于树体内的营养物质。沈隽主张,在果实采收后、树体休眠前,把氮、磷、钾和有机肥一次施用,当时根部尚有吸收能力,叶片尚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树体对营养物质的消耗却大量减少,从而有利于营养物质在树体内的积累,可供早春生长、幼果发育所利用。  为了探索这一论点的正确性,自1962年起,沈隽即指导研究生分析土壤氮素的变化,并研究地上部树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氮素的变化。1977年,他撰写了《苹果树应在什么时候施用氮肥》的论文,分析论证了秋季施肥的优越性、科学性,引起了果树界同行的重视。80年代以来,果树科技工作者相继开展对果树秋季施肥和树体内营养贮藏、运转、分配的研究,沈隽这一新论点的正确性不断被生产实践所证实,并被编入高等院校果树专业教材。开果树根系生长动态研究之先导  长期以来,我国果树工作者往往重视果树地上部分生长发育的研究,而对根系生长动态研究则不够。早在50年代初,沈隽就提出,研究果树不了解地下根部的生长动态,就不能科学地控制果树的施肥和灌水。只有把果树的地上部分和根系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研究,才能解决果树的生长问题。  观察根系必须挖根,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1955年,他亲自设计、动手挖根窖,并定期到根窖里细心观察和记载,绘制苹果根系生长动态曲线图。1956年,他在《北京农业大学学报》上发表了题为《果树植物的根系及其研究》的论文。以后,他又对山地果树根系进行研究,1963年在《园艺学报》上发表了《在等高撩壕条件下幼年苹果树根系的分布》。这两篇论文开根系研究之先导,受到了同行们的高度评价。总结推广群众经验,发掘野生果树资源  50余年来,沈隽在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十分重视总结群众经验,用以发展生产。40年代,他曾去陕、甘、青考察生产情况。一方面目睹了水土流失的严重现象;另一方面也注意到了在小于15度的坡地上,群众采用等高的宽垅宽沟种植大田作物的做法,这种做法既能保持水土不致流失,又能维持作物生长发育,这对沈隽很有启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提出发展山地果树,不与粮棉争地,沈隽很想将上述农民的经验用于山地果树生产上。1951年,沈隽首先在辽宁省兴城园艺试验场选了两个荒山坡,带领学生和工人按等高线修筑撩壕,栽植果树。由于撩壕在同一水平线上,水土保持效果良好,获得了高产、优质苹果。同时,他还在果树行间种植了绿肥等作物,利用其根系固定水土。这种“等高撩壕”巩固山地果树栽培的方法,迅速得到推广应用,促进了我国山地果树生产的发展。  50年代初,他帮助旅顺、大连地区果农王顺总结葡萄高产经验,并归纳整理成《王顺葡萄增产经验的分析》一文,发表在《农业学报》上。继之,他又参加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组织的山西崞县和五台山老梨区的品种和栽培经验调查,撰写并发表了《山西崞县和五台山的梨》一文。  80年代,沈隽虽已年近古稀,但当他得知国家准备开发海南岛时,便亲率有关专家前往海南,调查热带、亚热带园艺作物的分布和生长情况,并将调查结果写成《海南岛果树生产现状和发展建议》,送交有关领导机关,作为指导海南发展园艺事业的科学依据。1985年,他又赴新疆伊犁地区重点调查野生苹果林,去吐鲁番调查无核白葡萄,去库尔勒调查香梨的生产情况和存在问题。  沈隽一生为总结群众经验,调查和发掘野生果树资源,殚精竭虑,为发展果树事业作出贡献。热心园艺学会工作,促进国际学术交流  沈隽自1956年起,在担任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的35年间,为健全学会组织、开展学术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特别是自全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近10年间,他参加国内外大型学术讨论会及专题考察活动达50余次。其中,1988年中国园艺学会与国际园艺学会合作,由沈隽亲自组织在北京召开了“国际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来自18个国家和两个国际组织的近80名国外学者和近200名国内学者。这是我国园艺界有史以来第一次在我国召开的大型国际园艺学术会议,更为我国提高了国际园艺界的声望,广交了朋友。  1980年,沈隽应美国农业部贝尔茨维尔农业研究中心邀请赴美讲学和考察50多天,以后又数次应邀率中国园艺代表团赴美国、联邦德国和波兰出席国际园艺大会和专题学术讨论会,他在会上做的学术报告,每次都受到了与会专家的赞誉。同时他还受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办公室委托,撰写了关于我国园艺、果树生产、科研成就及前景展望的论文,先后在前苏联、美国、联邦德国、荷兰等国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促进了我国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沈隽已届80高龄时,仍以顽强的精神,在祖国辽阔的果园土地上奋斗不已。他为人刚直正派,不苟言、不苟同。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在果树合理疏花疏果与一花不疏的保花保果争论中,他属于“少数派”,他以自己的试验结果为依据,坚持合理疏花疏果的论点。以后的实践证明,沈隽的观点是正确的。他这种尊重科学的求实态度,受到果树界同行的尊敬。他治学严谨,平易近人,深受广大园艺工作者的敬仰和爱戴。沈隽先生简历   1913年7月12日 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   1934年 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系。   1934—1937年 任南京中山陵植物园技士。   1937—1940年 就读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院果树系,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0—1941年 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果树系从事科研与教学。   1941—1944年 任金陵大学园艺系教授。   1944—1947年 任中央农业实验所园艺系技正兼主任、北平农事试验场园艺室主任、技正。   1947—1949年 任清华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教授。   1949—1992年 任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教授(1954—1966年,任园艺系主任、校务委员)。   1956—1963年 任中国园艺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   1978—1992年 任中国园艺学会第三、四、五届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1978—1992年 任中国农学会第三届副理事长、常务理事。   1981年 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农学学科评议组副召集人。   1986—1992年 任农业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   1957—1984年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1965年 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4年 任第四、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1994年 病逝于北京。沈隽先生主要论著  1 沈隽.The influence of leaf-fruit ratio on alternate bearing in the apple. Proc.Amer.Soc.Hort Sci,1940,(38):127-132.   2 沈隽,曾骧.Preliminary studies on a chlorotic disorder of fruit trees in peiping associated Primarily with a deficiency in iron. Aota Agriculturae 清华大学农学院学报,1948,2(1):23—50.   3 沈隽,曾骧.北京果树黄叶病研究续报.中国农业研究,1951,2(2):107—140.   4 沈隽.果树植物的根系及其研究方法.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56,2(2):1—14.   5 沈隽,文丽珠,罗方梅等.东北山葡萄生产和利用的现况及发展前途.园艺通报,1957,1(1):46—53.   6 沈隽,阎振茏,黎盛臣等.葡萄品种的植物学记载和农业生物学研究的方法(译著).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7 俞德浚,沈隽,阎振茏等.华北的梨.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8 沈隽.А.П.Драгавцев,Kулвтура плодовых деревьев на валахв Kитαе,Природа,1958,(1):95—96.   9 沈隽.А.П.Драгавцев,оБ ускорении Намчала плодонощенияплодовых Культур.съли Огород,1958,(12):60—61.   10 沈隽.疏花疏果在果树年年丰产中所起作用的商榷——对“保花保果、疏花疏果”争论的一点意见.中国农业科学,1961,(12):13—21.  11 沈隽,魏振东.在等高撩壕条件下幼年苹果树根系的分布.园艺学报,1963,2(3):237—250.   12 沈隽.关于葡萄品种观察记载的项目、标准和方法的讨论.园艺学报,1963,2(4):353—364.   13 沈隽,徐绍颖,曾骧.化学疏除花果的研究I.几种化学药剂对大久保桃疏花疏果的效应.园艺学报,1965,4(3):117—127.   14 沈隽.苹果和桃的化学疏除——文献综述.华北农业大学,《农业科技参考资料》,1978,(1):1—4.   15 沈隽,徐绍颖,曾骧.化学疏除花果的研究Ⅱ.几种化学药剂对大久保桃疏花疏果的效应(续报).园艺学报,1979,6(1):9—18.   16 沈隽.果树矿质营养和施肥——文献述评.园艺学报,1980,7(2):47—56.   17 沈隽.Pears in China. Hortscience,1980,15(1):13—17.   18 沈隽.柑桔育种的进展(译著).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19 沈隽.Research on deciduous fruits in China Proc. Intern Hort.Congr.(Hamburg),1982,(1):222—230.   20 沈隽,孙文彬,陈宝玉等.西维因、萘乙酸对金冠、红星苹果疏果的研究(1979—1981年中间试验总结).中国果树,1982,(2):1—8.   21 沈隽.2000年我国果树的科研.中国农业科学,1983,(5):54—60.   22 沈隽.三十五年来果树科研的主要成就和展望.园艺学报,1984,11(3):147—152.   23 沈隽,孙文彬.Dipterex(dimethye(2,2,2-trichloro-1-hydroxyethyl) phosphate) as a fruit thinning agent for apple. Scientia Horticulture,1985,(27):223—231.   24 沈隽.Hort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An overview,出席第22届国际园艺大会(Davis,)(A:U.S.A.)的报告,1986.发展于Proc Intern. Symp. on Horticultural Germplasm. Parti,PP1—6,1989.  25 沈隽.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of fruits in China. FAO亚太地区办公室咨询报告.1987,1.   26 沈隽.Role of horticultural crops in crop diversification in China. FAO亚太地区办公室咨询报告.1987,11.   27 黄卫东,沈隽.PP333对杜梨和鸭梨生长结果的影响.园艺学报,1987,14(4):223—231.   28 沈隽.Pflanzen—Ressourcen in Reich der Mitle. Deutscher Gartenbau. 1989,(3):836—841.   29 沈隽.Nutritional disorders of deciduous fruits in China: Diagnosis and control. 在华沙召开的International symiposium on Diagnosis of Nutritional status of Deciduous fruit Orchards大会上的报告,1989. AcTa Horticulturae 274:429—435.1990.  30 M.Faust,沈隽.Development and future of fruit crops in China. In Agricultur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ed.T.C.Tso), Chapter Y, PP139—148, 1990. IDEALS, Inc., Beitsvile, Maryland, U.S.A.

19、1906年07月12日 德雷福斯冤案昭雪

  ——德雷福斯被宣布无罪  德雷福斯(1859—1935年)是犹太人,出身于法国阿尔萨斯省一个纺织业资本家家庭。1892年,德雷福斯从军事学校毕业,进入法国陆军参谋部任见习上尉军官。  1894年9月,在德国驻巴黎使馆充当女仆的法方情报人员,在德国武官房间里发现一份匿名清单,上有从法军参谋部送来的有关法国炮兵及其他情况的五份秘密军事情报。这说明法国参谋部中有德国间谍。10月,法军情报处仅以清单上的笔迹与德雷福斯的笔迹相似,就诬靠他出卖法国军事秘密,将他逮捕。12月22日,他被判终身囚禁。1895年1月5日,他又被除去军职,终身流放到法属圭亚那沿岸的魔鬼岛。  这次判决的证据是极为不足的。德雷福斯本人从未认罪,而且在审理中,笔迹鉴定专家们的意见也并不一致。  1896年3月,新任法军情报处负责人皮卡尔上校发现一封德国武官给法军情报处少校瓦尔逊·艾斯特拉齐的密信。艾斯特拉齐是个债台高筑的浪子,他的笔迹与上述清单上的笔迹完全一致,因此皮卡尔确认这人才是真正的罪犯。但是当他将此事向上级报告后,总参谋部却以维护军队威信为名,拒绝纠正这一冤案,将皮卡尔调往突尼斯,还不许他泄露这一情况。皮卡尔离任前,把这件事告诉了一位当律师的朋友。此后,消息就传扬开去。在1897年11月到1903年的长时间内,从参议院副议长和众议员,到巴黎的新闻界,从作家左拉为此事发表题为《我控诉》的公开信,到契诃夫和列宁发表言论;从德雷福斯本人及其家属,到军队里的正直军官;从广大的法国人民到国际舆论界,要求复审德雷福斯案件,惩治真正罪犯的呼声日益强烈,最高法院不得不在1906年7月12日才宣布德雷福斯无罪,并恢复了他的军职。

20、1904年07月12日 智利诗人聂鲁达诞生.

聂鲁达

  巴勃罗·聂鲁达是智利当代著名诗人,他原名内夫塔利·里加尔多·雷耶斯,于1904年7月12日出生在一个铁路职工家庭里。他10岁开始写诗,13岁的时候就在报纸上发表文章,16岁时他在特穆哥城的赛诗会上获得头奖,被选为该城学生文学协会的主席。1921年,他赴首都圣地亚哥,在师范学院攻读法文。1923年8月,聂鲁达出版了第一部诗集《黄昏》。但是真正使他在文坛上成名的作品,是1924年出版的《20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  聂鲁达的文学创作与世界的政治和人民的斗争紧密相关,也与他生活的环境密不可分。大学毕业之后,他先后被派往亚洲、拉美和欧洲的一些国家任领事。他从1936年开始在马德里任职,这期间他与西班牙一些著名诗人交往甚密,其中有吉普赛谣曲的作者加尔西亚·洛尔加、拉法埃尔·阿尔贝蒂等。这些人的创作风格对聂鲁达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西班牙内战爆发不久,洛尔加被法西斯分子杀害了。聂鲁达为好友的去世非常悲愤,对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深表同情。由于这个原因,智利政府免去了聂鲁达的职务,令其回国。后来,由于智利人民阵线在大选中获胜,聂鲁达于1939年重返欧洲,在巴黎任驻西班牙流亡政府的领事。  1945年,他在国内被选为参议员,并于7月加入智利共产党。后来,由于智利政局发生变化,1949年2月聂鲁达逃亡国外,不久被选进世界和平理事会,并获斯大林国际和平奖金。1953年,聂鲁达回到祖国。阿连德当选智利总统后,曾任命他为驻法大使。  聂鲁达在游历了南部亚洲之后,创作了长诗《地球上的居所》,抒写他的所见、所闻、所感。在任驻西班牙领事期间,他写出了著名长诗《西班牙在我心中》。在1940年至1943年间,聂鲁达先后写了《献给玻利瓦尔的一支歌》、《献给斯大林格勒的情歌》等很多优秀诗篇,还出版了《葡萄园和风》、《在匈牙利进餐》、《沙漠之家》等诗集。聂鲁达最著名的诗集是《漫歌集》(又译《诗歌总集》或《大众之歌》)。其中包括曾单独发表过的长诗《马楚·比楚高峰》、《伐木者,醒来吧》和《逃亡者》等。这部诗集是聂鲁达在思想和艺术上取得 的最高成就,是一部拉丁美洲的史诗。聂鲁达还写过关于中国的诗,其中一首《向中国致敬》收入在1954年出版的《葡萄园和风》里。  聂鲁达的诗语言精练,格调清新,风格独特。1971年,因为他的诗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和梦想而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第二年9月23日,聂鲁达因病逝世。他的最后一部著作回忆录《我的生活经历》,在他去世后的1974年出版。

《伐木者醒来吧》插图

21、1901年07月12日 地方实力派三请变法。

湖广总督张之洞

  1901年7月12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一连三次奏主变法,向清廷提出新政措施。清王朝深陷危境,无计可施,只得再图变法。1901年1月29日的上谕要求全国高级 官员,对变法“各举所知,各抒己见”。刘坤一、张之洞的3个奏折,是众多上奏中最详尽和最具条理化的。然而却并不新鲜,与戊戌变法的主张相去并不很远。  12日奏《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建议设文武学堂、酌改文科、停罢武科、奖励游学。  19日奏《遵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条折》,建议推行崇节俭、破常格、停捐纳、课官重禄、去书吏、去差役、恤刑狱、改选法、筹八旗生计、裁屯卫、裁绿营、简文法的政策。  20日奏《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建议广派游历、练外国操、广军类、修农政、观工艺、定律法、用银元、行印花税、推行邮政、官收洋药、广译东西各国书。

22、1884年07月12日 莫迪利阿尼诞生,意大利画家。
莫迪利阿尼1岁时与母亲在一起  莫迪利阿尼,1884年7月12日出生。1903年入威尼斯国立艺术学校。1906年移居巴黎,结识前卫艺术家。1917年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莫迪利阿尼擅长肖像画与女性裸体画,以赋予表现力的轮廓线描和鲜丽色彩塑造风格的浮雕式人物,优美地拉长脸庞和胴体,造型雷同却个性分明。代表作有《柴姆.苏丁》(1917)、《玫瑰色的裸女》(1917)等。小学时期的莫迪利阿尼(前排右端)与画友在一起,前排右起第一人为莫迪利阿尼1918年在多姆咖啡屋的莫迪利阿尼(右起第二人)怀孕的让妮带着腹中婴儿追随莫迪利阿尼而去莫迪利阿尼与让妮合葬的墓地
23、1857年07月12日 丹麦小说家彭托皮丹出生

彭托皮丹

  亨利克·彭托皮丹(Henrik Pontoppidan,1857-1943)丹麦小说家。出生于丹麦小镇弗雷德利卡的牧师家庭。但从青年时代起,他便接受新思想,主张个性自由、个人解放,成为宗教家庭的反对派,高中毕业后,他违背父亲意见独自来到哥本哈根,就读于一所理工学院,立志作一名工程师。后由于哥本哈根艺术环境与政治形势的影响,他改变初衷,转而从事文学事业。  1818年,彭托皮丹在乡村与一个恬静庄重的家家女结婚,同时开始其写作生涯,出版小说《破断的翅膀》,此后定居于妻子的家乡奥斯比。1887年,彭托皮丹举家迁往哥本哈根,他的第一个妻子离他而去。至此,他与人民直接接触,使自己与斯土斯民相结合的意愿归于失败。  彭托皮丹早期的作品大部讲述环境对人所产生的影响,表达了对社会黑暗现实的愤慨以及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其中,较著名的有《乡村景象》(1883)、《云》(1890)等。  1891年至1895年间,彭托皮丹的代表作三部曲《天国》出版。在这部鸿篇巨制中,他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描绘了转折时期丹麦农村的壮丽景象以及农民的特殊心态。  彭托皮丹的文学成就表现在小说创作上,主要有作品有短篇小说《去翳》(1890)、长篇小说《乐土》三部曲(1891-1895)、《幸运儿彼尔》(1898-1904)、《守夜》(1894)、《死者的王国》(1912-1916)和《人的乐园》(1927)等。其中代表作《乐土》是作家“才华充分展露的一部杰作”。  彭托皮丹重视研究社会问题,他的作品大多以农村为背景,以相素的现实主义手法,真实生动地展现出丹麦的生活图画,以及丹麦人民的情感世界。作品风格清新、活泼,赋予小说一种独特的感人力量。“由于他对当前丹麦生活的忠实描绘”,1917年他和另一位丹麦作家吉勒鲁普同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作家晚年还写有小说《男人的天堂》(1927)和自传《寻找自己》(1943)等。他于1943年8月21日在哥本哈根逝世。  彭托皮丹的作品展现了转折时期丹麦五彩缤纷的生活图景,反映了丹麦人民丰富细致的内心世界,因而,他被誉为丹麦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24、1817年07月12日 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诞生。

亨利·戴维·梭罗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美国作家、哲学家,著名散文集《瓦尔登湖》和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又译为《消极抵抗》、《论公民的不服从》)的作者。   1817年7月12日,梭罗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城(Concord, Massachusetts),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毕业后他回到家乡以教书为业。1841年起他不再教书而转为写作。在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的支持下,梭罗在康科德住下并开始了他的超验主义实践。这时期,梭罗放弃诗歌创作而开始撰写随笔,起先给超验主义刊物《日规》(Dial)写稿,其后各地的报纸杂志上都有他的文章问世。   梭罗除了被一些人尊称为第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外,还是一位关注人类生存状况的有影响的哲学家,他的著名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影响了托尔斯泰和圣雄甘地。   1845年7月4日梭罗开始了一项为期两年的试验,他移居到离家乡康科德城(Concord)不远,优美的瓦尔登湖畔的次生林里,尝试过一种简单的隐居生活。他于1847年9月6日离开瓦尔登湖,重新和住在康科德城的他的朋友兼导师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一家生活在一起。出版于1854年的散文集《瓦尔登湖》(Walden)详细记载了他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又两个月的生涯。虽毕业于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但他没有选择经商发财或者从政成为明星,而是平静地选择了瓦尔登湖,选择了心灵的自由和闲适。他搭起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过着非常简朴、原始的生活。  在不同时期,梭罗靠教书与务工过活。他曾经在他家办的铅笔厂工作过,还发明了一种可以简化生产、降低费用的机器。  梭罗是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的学生和朋友,受爱默生的影响,梭罗也是一位先验主义者。  梭罗曾经旅行到过科德角(Cape Cod)、阿基奥科楚科(Agiokochuk) 和缅因州的卡塔丁山(Mt. Katahdin)。其中的缅因州之行到过卡塔丁(Ktaadn)、车桑库克(Chesuncook)和培诺伯斯科特河(Penobscot River)的东支。  梭罗因患肺病1862年5月6日(44岁)死于他的家乡康科德城,并被葬于马萨诸赛州康科德城的斯利培山谷公墓(Sleepy Hollow Cemetery)。  1845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这天,28岁的梭罗独自一人来到距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建了一个小木屋住了下来。并在此之后根据自己在瓦尔登湖的生活观察与思考,整理并发表了两本著作,即《康考德和梅里马克河上的一周》(A Week on the Concord and Merrimack Rivers)和《瓦尔登湖》(Walden)。  在瓦尔登湖生活期间,因为梭罗反对黑奴制(Negro Slavery)拒交“人头税”而被捕入狱。虽然他只在狱中蹲了一宿就被友人在未经他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替他代交了税款保其出狱,但这一夜却激发他思考了许多问题。出来后曾有一些市民问他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许多人宁愿坐牢也不愿意交税。为解释这一问题,他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写成了著名的政论《抵制国民政府》(Resistance to Civil Government,后改名为Civil Disobedience)。他所宣传的这种依靠个人的力量,“非暴力抵抗”的斗争形式对印度的甘地和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47年,梭罗结束了离群索居的生活,回到原来的村落。他仍然保持着自己简朴的生活风格,将主要精力投入写作、讲课和观察当地的植物动物。有时候为了得到极其微薄的生活费用,才偶尔离开村子到父亲的铅笔厂工作一些日子。梭罗卒于1862年5月6日,时年44岁。当时在同时代人的眼中,他只不过是一个观念偏执行为怪异的人,一个爱默生的追求者而已。一直到世纪之交他及其著作才得到了广泛和深刻的认识。  梭罗于1837年刚进大学时就曾言,他要将圣经中关于一周工作六天休息一天的教义,改为工作一天休息六天。他在瓦尔登湖的生活经历实现了这一愿望。在那里他仅花28美元多一点儿就建成起了自己的栖身的小木屋,每星期花27美分就足以维持生活。为维持这样简朴的生活,他一年只须工作六个星期就可以挣足一年的生活费用,剩下的46个星期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没有将这宝贵时光浪费掉,而是把它奉献给写作和自然研究。也许有人会说梭罗太懒,终其一生也并未做出任何惊天动地的事业,但是如果你能注意到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二十多部一流的散文集时,就会对他的才华和勤奋发出由衷的赞赏。  19世纪美国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哲学家;梭罗在生前只出过两本书.第一本是他在1849年自费出版的《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星期》,此书是他在瓦尔登湖边的木屋里著写的,内容是哥儿俩在两两条河上旅行的一星期中大段大段议论文史哲学和宗教等等.虽精雕细刻,却晦涩难懂,没有引起什么反响,印行1000多册,售出100多册送掉75册,存下700多册,在书店仓库放到1853年,全部腿给了作者,作者本人梭罗曾还诙谐地说:"我家里大约藏书900多册,其中自己著的就有700多册".第二本就是《瓦尔登湖》了,于1854年出版,150年来风行天下,不知出版了多少个版本。他强调亲近自然、学习自然、热爱自然,追求“简单些,再简单些”的质朴生活,提倡短暂人生因思想丰盈而臻于完美。他投入数十载的时间对野生果实、野草及森林演替进行观察研究,写出了《种子的信念》一书。  School/tradition Transcendentalism  Main interests Natural history  Notable ideas Abolitionism, tax resistance, development criticism, civil disobedience, conscientious objection, direct action, environmentalism, nonviolent resistance, simple living  Influenced by Ralph Waldo Emerson  Influenced Leo Tolstoy, Mahatma Gandhi, William O. Douglas, Martin Luther King, Jr., John F. Kennedy  Henry David Thoreau (12 July 1817 – 6 May 1862; born David Henry Thoreau)[1] was an American author, naturalist, transcendentalist, tax resister, development critic, philosopher, and abolitionist who is best known for Walden, a reflection upon simple living in natural surroundings, and his essay, Civil Disobedience, an argument for individual resistance to civil government in moral opposition to an unjust state.  Thoreau"s books, articles, essays, journals, and poetry total over 20 volumes. Among his lasting contributions were his writings on natural history and philosophy, where he anticipated the methods and findings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history, two sources of modern day environmentalism.  He was a lifelong abolitionist, delivering lectures that attacked the Fugitive Slave Law while praising the writings of Wendell Phillips and defending the abolitionist John Brown. Thoreau’s philosophy of nonviolent resistance influenced the political thoughts and actions of such later figures as Leo Tolstoy, Mahatma Gandhi, and Martin Luther King, Jr.  Thoreau is sometimes cited as an individualist anarchist[2][3] as well as an inspiration to anarchists. Though Civil Disobedience calls for improving rather than abolishing government — “I ask for, not at once no government, but at once a better government”[4] — the direction of this improvement aims at anarchism: “‘That government is best which governs not at all;’ and when men are prepared for it, that will be the kind of government which they will have.”[4]著作列表Works  * The Service (1840)  * A Walk to Wachusett (1842)  * Paradise (to be) Regained (1843)  * The Landlord (1843) [1] [2]  * Sir Walter Raleigh (1844)  * Herald of Freedom (1844)  * Wendell Phillips Before the Concord Lyceum (1845)  * Reform and the Reformers (1846-8)  * Thomas Carlyle and His Works (1847)  * 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个星期A Week on the Concord and Merrimack Rivers (1849,1839年?) [3]  * 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Resistance to Civil Government, or Civil Disobedience (1849) [4]  * An Excursion to Canada (1853) [5]  * 马萨诸塞州的奴隶制度Slavery in Massachusetts (1854)  * 瓦尔登湖Walden (1854)  * 为约翰·布朗上校请愿A Plea for Captain John Brown (1859,1860年?)  * Remarks After the Hanging of John Brown (1859)  * The Last Days of John Brown (1860)  * Walking (1861) [6] [7]  * Autumnal Tints (1862) [8]  * Wild Apples: The History of the Apple Tree (1862) [9][10]  * 远足Excursions (1863) [11]  * Life Without Principle (1863) [12] [13]  * Night and Moonlight (1863) [14] [15]  * The Highland Light (1864) [16]  * 缅因森林The Maine Woods (1864) [17] [18]  * 科德角Cape Cod (1865) [19]  * Letters to Various Persons (1865) [20]  * A Yankee in Canada, with Anti-Slavery and Reform Papers (1866) [21]  * 马萨诸塞州的早春Early Spring in Massachusetts (1881)  * 夏Summer (1884) [22]  * 冬Winter (1888) [23]  * 秋Autumn (1892) [24]  * 杂录Misellanies (1894)  * Familiar Letters of Henry David Thoreau (1894) [25]  * Poems of Nature (1895)  * Some Unpublished Letters of Henry D. and Sophia E. Thoreau (1898)  * 梭罗最初与最后的旅行(最近发现于梭罗未发表的日记和手稿中)The First and Last Journeys of Thoreau (1905) Vol. 1 Vol. 2  * Journal of Henry David Thoreau (1906) [26]站外链接  * Wikiquote - Quotes by Henry David Thoreau  * 一本静静的书—《瓦尔登湖》译序 徐迟(其中有梭罗的生平介绍)  * 梭罗 斯蒂芬·哈恩 著,王艳芳 译,彭国华 校 (其中有梭罗生平的详细介绍)  * 瓦尔登湖—林中生活散记 句承蜩Early life and education  Thoreau was born in Concord, Massachusetts to John Thoreau (a pencil maker) and Cynthia Dunbar. His paternal grandfather was of French origin and born in Jersey.[5] His maternal grandfather, Asa Dunbar, was known for leading Harvard"s 1766 student "Butter Rebellion"[6] the first recorded student protest in the United States.[7] David Henry was named after a recently deceased paternal uncle, David Thoreau. He did not become “Henry David” until after college, although he never petitioned to make a legal name change.[8] He had two older siblings, Helen and John Jr., and a younger sister, Sophia.[9] Thoreau’s birthplace still exists on Virginia Road in Concord and is currently the focus of preservation efforts. The house is original, but it now stands about 100 yards away from its first site.  Bronson Alcott and Thoreau"s aunt both wrote that “Thoreau” is pronounced like the word “thorough”, whose standard American pronunciation rhymes with “furrow”.[10] In appearance he was homely, with a nose that he called “my most prominent feature.”[11] Of his face, Nathaniel Hawthorne wrote: "[Thoreau] is as ugly as sin, long-nosed, queer-mouthed, and with uncouth and rustic, though courteous manners, corresponding very well with such an exterior. But his ugliness is of an honest and agreeable fashion, and becomes him much better than beauty."[12] Thoreau also wore a neck-beard for many years, which he insisted many women found attractive. However, Louisa May Alcott reportedly mentioned to Emerson that Thoreau"s facial hair "will most assuredly deflect amorous advances and preserve the man"s virtue in perpetuity."[13]  Thoreau studied at Harvard University between 1833 and 1837. He lived in Hollis Hall and took courses in rhetoric, classics, philosophy,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Legend states that Thoreau refused to pay the five-dollar fee for a Harvard diploma. In fact, the master"s degree he declined to purchase had no academic merit: Harvard College offered it to graduates "who proved their physical worth by being alive three years after graduating, and their saving, earning, or inheriting quality or condition by having Five Dollars to give the college."[14] His comment was: “Let every sheep keep its own skin.”Return to Concord: 1837-1841  During a leave of absence from Harvard in 1835, Thoreau taught school in Canton, Massachusetts. After graduating in 1837, he joined the faculty of Concord Academy, but he refused to administer corporal punishment and the school board soon dismissed him. He and his brother John then opened a grammar school in Concord in 1838. They introduced several progressive concepts, including nature walks and visits to local shops and businesses. The school ended when John became fatally ill from tetanus in 1842.[15]  Upon graduation Thoreau returned home to Concord, where he befriended Ralph Waldo Emerson. Emerson took a paternal and at times patronizing interest in Thoreau, advising the young man and introducing him to a circle of local writers and thinkers, including Ellery Channing, Margaret Fuller, Bronson Alcott, Nathaniel Hawthorne and his son Julian, who was a boy at the time. Of the many prominent authors who lived in Concord, Thoreau was the only town native. Emerson referred to him as the man of Concord.  Emerson constantly urged Thoreau to contribute essays and poems to a quarterly periodical, The Dial, and Emerson lobbied with editor Margaret Fuller to publish those writings. Thoreau’s first essay published there was Natural History of Massachusetts; half book review, half natural history essay, it appeared in 1842. It consisted of revised passages from his journal, which he had begun keeping at Emerson’s suggestion. The first entry on 22 October 1837 reads, “‘What are you doing now?’ he asked. ‘Do you keep a journal?’ So I make my first entry today.”  Thoreau was a philosopher of nature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human condition. In his early years he followed Transcendentalism, a loose and eclectic idealist philosophy advocated by Emerson, Fuller, and Alcott. They held that an ideal spiritual state transcends, or goes beyond, the physical and empirical, and that one achieves that insight via personal intuition rather than religious doctrine. In their view, Nature is the outward sign of inward spirit, expressing the “radical correspondence of visible things and human thoughts,” as Emerson wrote in Nature (1836).  (1967 U.S. postage stamp honoring Thoreau.)  On 18 April 1841, Thoreau moved into the Emerson House.[16] There, from 1841-1844, he served as the children’s tutor, editorial assistant, and repair man/gardener. For a few months in 1843, he moved to the home of William Emerson on Staten Island, tutoring the family sons while writing for New York periodicals, aided in part by his future literary representative Horace Greeley.  Thoreau returned to Concord and worked in his family"s pencil factory, which he would continue to do for most of his adult life. He rediscovered the process to make a good pencil out of inferior graphite by using clay as the binder; this invention improved upon graphite found in New Hampshire in 1821 by Charles Dunbar. (The process of mixing graphite and clay, known as the Conté process, was patented by Nicolas-Jacques Conté in 1795.) Later, Thoreau converted the factory to produce plumbago (graphite), used to ink typesetting machines.[17] Frequent contact with minute particles of graphite may have weakened his lungs already damaged by tuberculosis.  Once back in Concord, Thoreau went through a restless period. In April 1844 he and his friend Edward Hoar accidentally set a fire that consumed 300 acres of Walden Woods.[18] He spoke often of finding a farm to buy or lease, which he felt would give him a means to support himself while also providing enough solitude to write his first book.  Civil disobedience and the Walden years: 1845–1849 (A reproduction of Thoreau’s cabin with a statue of Thoreau.)  Thoreau embarked on a two-year experiment in simple living on 4 July 1845, when he moved to a small self-built house on land owned by Emerson in a second-growth forest around the shores of Walden Pond. The house was not in wilderness but at the edge of town, 1.5 miles (2.4 km) from his family home.  On 24 or 25 July 1846, Thoreau ran into the local tax collector, Sam Staples, who asked him to pay six years of delinquent poll taxes. Thoreau refused because of his opposition to the Mexican-American War and slavery, and he spent a night in jail because of this refusal. (The next day Thoreau was freed, over his protests, when his aunt paid his taxes.[19]) The experience had a strong impact on Thoreau. In January and February of 1848, he delivered lectures on "The Rights and Duties of the Individual in relation to Government”[20] explaining his tax resistance at the Concord Lyceum. Bronson Alcott attended the lecture, and wrote in his journal on 26 January,  Heard Thoreau’s lecture before the Lyceum on the relation of the individual to the State — an admirable statement of the rights of the individual to self-government, and an attentive audience. His allusions to the Mexican War, to Mr. Hoar’s expulsion from Carolina, his own imprisonment in Concord Jail for refusal to pay his tax, Mr. Hoar’s payment of mine when taken to prison for a similar refusal, were all pertinent, well considered, and reasoned. I took great pleasure in this deed of Thoreau’s.[21]  Thoreau revised the lecture into an essay entitled Resistance to Civil Government (also known as Civil Disobedience). In May 1849 it was published by Elizabeth Peabody in the Aesthetic Papers.  Thoreau is frequently quoted as espousing that the true place for a just man is in prison. He in fact actually writes in Civil Disobedience, "Under a government which imprisons any unjustly, the true place for a just man is also a prison."[22]  At Walden Pond, he completed a first draft of A Week on the Concord and Merrimack Rivers, an elegy to his brother, John, that described their 1839 trip to the White Mountains. Thoreau did not find a publisher for this book and instead printed 1,000 copies at his own expense, though less than 300 sold.[23] Thoreau self-published on the advice of Emerson, using Emerson’s own publisher Munroe, who did little to publicize the book. Its failure put Thoreau into debt that took years to pay off, and Emerson’s flawed advice caused a schism between the friends that never entirely healed.  In August 1846, Thoreau briefly left Walden to make a trip to Mount Katahdin in Maine, a journey later recorded in “Ktaadn,” the first part of The Maine Woods.  Thoreau left Walden Pond on 6 September 1847.[24] Over several years, he worked to pay off his debts and also continuously revised his manuscript. In 1854, he published Walden, or Life in the Woods, recounting the two years, two months, and two days he had spent at Walden Pond. The book compresses that time into a single calendar year, using the passage of four seasons to symbolize human development. Part memoir and part spiritual quest, Walden at first won few admirers, but today critics regard it as a classic American book that explores natural simplicity, harmony, and beauty as models for just soci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Late years: 1851-1862  (Henry David Thoreau, photograph published circa 1879)  In 1851, Thoreau became increasingly fascinated with natural history and travel/expedition narratives. He read avidly on botany and often wrote observations on this topic into his Journal. He greatly admired William Bartram and Charles Darwin’s Voyage of the Beagle. He kept detailed observations on Concord"s nature lore, recording everything from how the fruit ripened over time to the fluctuating depths of Walden Pond and the days certain birds migrated. The point of this task was to “anticipate” the seasons of nature, in his words.  He became a land surveyor, and continued to write increasingly detailed natural history observations about the 26 mile² (67 km²) township in his Journal, a two-million word document he kept for 24 years. He also kept a series of separate notebooks, and these observations became the source for Thoreau"s late natural history writings, such as Autumnal Tints, The Succession of Trees, and Wild Apples, an essay bemoaning the destruction of indigenous and wild apple species.  Until the 1970s, Thoreau’s late pursuits were dismissed by literary critics as amateur science and philosophy. With the rise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 and ecocriticism, several new readings of this matter began to emerge, showing Thoreau to be both a philosopher and an analyst of ecological patterns in fields and woodlots. For instance, his late essay, "The Succession of Forest Trees," shows that he used experimentation and analysis to explain how forests regenerate after fire or human destruction, through dispersal by seed-bearing winds or animals.  He traveled to Quebec once, Cape Cod four times, and Maine three times; these landscapes inspired his "excursion" books, A Yankee in Canada, Cape Cod, and The Maine Woods, in which travel itineraries frame his thoughts about geography,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ther travels took him southwest to Philadelphia and New York City in 1854, and west across the Great Lakes region in 1861, visiting Niagara Falls, Detroit, Chicago, Milwaukee, St. Paul and Mackinac Island.[25]  After John Brown’s raid at Harpers Ferry, many prominent voices in the abolitionist movement distanced themselves from Brown, or damned him with faint praise. Thoreau was disgusted by this, and composed a speech — A Plea for Captain John Brown — which was uncompromising in its defense of Brown and his actions. Thoreau’s speech proved persuasive: first the abolitionist movement began to accept Brown as a martyr, and by the time of the American Civil War entire armies of the North would literally be singing Brown’s praises. As a contemporary biographer of John Brown put it: “If, as Alfred Kazin suggests, without John Brown there would have been no Civil War, we would add that without the Concord Transcendentalists, John Brown would have had little cultural impact.”[26]Death  (Thoreau family graves at Sleepy Hollow Cemetery)  Thoreau first contracted tuberculosis in 1835 and suffered from it sporadically over his life. In 1859, following a late night excursion to count the rings of tree stumps during a rain storm, he became ill with bronchitis. His health declined over three years with brief periods of remission, until he eventually became bedridden. Recognizing the terminal nature of his disease, Thoreau spent his last years revising and editing his unpublished works, particularly The Maine Woods and Excursions, and petitioning publishers to print revised editions of A Week and Walden. He also wrote letters and journal entries until he became too weak to continue. His friends were alarmed at his diminished appearance and fascinated by his tranquil acceptance of death. When his aunt Louisa asked him in his last weeks if he had made his peace with God, Thoreau responded quite simply: “I did not know we had ever quarreled.” He died on 6 May 1862 at the age of 44.  Originally buried in the Dunbar family plot, he and members of his immediate family were eventually moved to Sleepy Hollow Cemetery in Concord, Massachusetts. Emerson wrote the eulogy spoken at his funeral. Thoreau’s friend Ellery Channing published his first biography, Thoreau the Poet-Naturalist, in 1873, and Channing and another friend Harrison Blake edited some poems, essays, and journal entries for posthumous publication in the 1890s. Thoreau’s Journal, often mined but largely unpublished at his death, first appeared in 1906 and helped to build his modern reputation. A new and greatly expanded edition of the Journal is underway, published b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oday, Thoreau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foremost American writers, both for the modern clarity of his prose style and the prescience of his views on nature and politics. His memory is honored by the international Thoreau Society, the oldest and largest society devoted to an American author.Beliefs  (Thoreau memorial at Library Way, New York City.)Thoreau was an early advocate of recreational hiking and canoing, of conserving natural resources on private land, and of preserving wilderness as public land. Thoreau was also one of the first American supporters of Darwin"s theory of evolution. He was not a strict vegetarian, though he said he preferred that diet[27] and advocated it as a means of self-improvement. He wrote in Walden: "The practical objection to animal food in my case was its uncleanness; and besides, when I had caught and cleaned and cooked and eaten my fish, they seemed not to have fed me essentially. It was insignificant and unnecessary, and cost more than it came to. A little bread or a few potatoes would have done as well, with less trouble and filth."[28]  Thoreau neither rejected civilization nor fully embraced wilderness. Instead he sought a middle ground, the pastoral realm that integrates both nature and culture. The wildness he enjoyed was the nearby swamp or forest, and he preferred “partially cultivated country.” His idea of being “far in the recesses of the wilderness” of Maine was to “travel the logger’s path and the Indian trail,” but he also hiked on pristine untouched land. In the essay "Henry David Thoreau, Philosopher" Roderick Nash writes: "Thoreau left Concord in 1846 for the first of three trips to northern Maine. His expectations were high because he hoped to find genuine, primeval America. But contact with real wilderness in Maine affected him far differently than had the idea of wilderness in Concord. Instead of coming out of the woods with a deepened appreciation of the wilds, Thoreau felt a greater respect for civilization and realized the necessity of balance."[29]  On alcohol, Thoreau wrote: "I would fain keep sober always... I believe that water is the only drink for a wise man; wine is not so noble a liquor... Of all ebriosity, who does not prefer to be intoxicated by the air he breathes?"[28]Influence  (A bust of Thoreau from the Hall of Fame for Great Americans at the Bronx Community College.)  Thoreau’s writings had far reaching influences on many public figures. Political leaders and reformers like Mahatma Gandhi, President John F. Kennedy, civil rights activist Martin Luther King, Jr., Supreme Court Justice William O. Douglas, and Russian author Leo Tolstoy all spoke of being strongly affected by Thoreau’s work, particularly Civil Disobedience. So did many artists and authors including Edward Abbey, Willa Cather, Marcel Proust, William Butler Yeats, Sinclair Lewis, Ernest Hemingway, E. B. White, and Frank Lloyd Wright and naturalists like John Burroughs, John Muir, E.O. Wilson, Edwin Way Teale, Joseph Wood Krutch , B.F Skinner, and David Brower.[30] Anarchist and feminist Emma Goldman also appreciated Thoreau, and referred to him as “the greatest American anarchist”.  Mahatma Gandhi first read Walden in 1906 while working as a civil rights activist in Johannesburg, South Africa. He told American reporter Webb Miller, "[Thoreau"s] ideas influenced me greatly. I adopted some of them and recommended the study of Thoreau to all of my friends who were helping me in the cause of Indian Independence. Why I actually took the name of my movement from Thoreau"s essay "On the Duty of Civil Disobedience," written about 80 years ago."[31]  Martin Luther King, Jr. noted in his Autobiography that his first encounter with the idea of non-violent resistance was reading "On Civil Disobedience" in 1944 while attending Morehouse College. He wrote in his autobiography that it was  Here, in this courageous New Englander"s refusal to pay his taxes and his choice of jail rather than support a war that would spread slavery"s territory into Mexico, I made my first contact with the theory of nonviolent resistance. Fascinated by the idea of refusing to cooperate with an evil system, I was so deeply moved that I reread the work several times.  I became convinced that noncooperation with evil is as much a moral obligation as is cooperation with good. No other person has been more eloquent and passionate in getting this idea across than Henry David Thoreau. As a result of his writings and personal witness, we are the heirs of a legacy of creative protest. The teachings of Thoreau came alive in our civil rights movement; indeed, they are more alive than ever before. Whether expressed in a sit-in at lunch counters, a freedom ride into Mississippi, a peaceful protest in Albany, Georgia, a bus boycott in Montgomery, Alabama, these are outgrowths of Thoreau"s insistence that evil must be resisted and that no moral man can patiently adjust to injustice.[32]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s New England Literature Program is an experiential literature and writing program run through the university"s Depart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which was started in the 1970"s by professors Alan Howes and Walter Clark. Howes and Clark called upon Thoreauvian ideals of nature, independence and community to create an academic program modeled after Thoreau"s experiment at Walden Pond. Today, students at NELP study Thoreau"s work — as well as that of several other New England writers from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 in relative isolation on Sebago Lake in Raymond, Maine.  American Psychologist B. F. Skinner wrote that he carried a copy of Thoreau"s Walden with him in his youth[33] and, in 1945, wrote Walden Two, a fictional utopia about 1,000 members of a community living together inspired by the life of Thoreau.[34]Criticism  Thoreau was not without his critics. Scottish author Robert Louis Stevenson judged Thoreau’s endorsement of living alone in natural simplicity, apart from modern society, to be a mark of effeminacy:  …Thoreau’s content and ecstasy in living was, we may say, like a plant that he had watered and tended with womanish solicitude; for there is apt to be something unmanly, something almost dastardly, in a life that does not move with dash and freedom, and that fears the bracing contact of the world. In one word, Thoreau was a skulker. He did not wish virtue to go out of him among his fellow-men, but slunk into a corner to hoard it for himself. He left all for the sake of certain virtuous self-indulgences.[35]  However, English novelist George Eliot, writing in the Westminster Review, characterized such critics as uninspired and narrow-minded:  People — very wise in their own eyes — who would have every man’s life ordered according to a particular pattern, and who are intolerant of every existence the utility of which is not palpable to them, may pooh-pooh Mr. Thoreau and this episode in his history, as unpractical and dreamy.See also  * The Writings of Henry D. Thoreau, a project that aims to provide accurate texts of Thoreau"s works  * Concord Museum, which contains many of Thoreau"s possessions  * The Night Thoreau Spent in Jail, a two-act play by Robert Edwin Lee and Jerome Lawrence.References  1. Biography of Henry David Thoreau, American Poems (2000-2007 Gunnar Bengtsson).  2. Johnson, Ellwood. The Goodly Word: The Puritan Influence in America Literature, Clements Publishing, 2005, p. 138.  3. Encyclopa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edited by Edwin Robert Anderson Seligman, Alvin Saunders Johnson, 1937, p. 12.  4. a b Thoreau, H. D. Resistance to Civil Government  5. Ancestors of Mary Ann Gillam and Stephen Old  6. History of the Fraternity System  7. Trivia-Library  8. Henry David Thoreau, Meet the Writers, Barnes & Noble.com  9. Biography of Henry David Thoreau, American Poems (2000-2007 Gunnar Bengtsson)  10. THUR-oh or Thor-OH? And How Do We Know? Thoreau Reader  11. Thoreau, H.D. Cape Cod  12. American Notebooks Nathaniel Hawthorne  13. Colman, William, et al, The Journals and Miscellaneous Notebooks of Ralph Waldo Emerson 16 vols. (Cambridge, Mass 1960-)  14. "Thoreau"s Diploma". American Literature Vol. 17, May 1945. 174-175.  15. Dean, Bradley P. "A Thoreau Chronology".  16. Cheevers, Susan (2006). American Bloomsbury: Louisa May Alcott, Ralph Waldo Emerson, Margaret Fuller, Nathaniel Hawthorne, and Henry David Thoreau; Their Lives, Their Loves, Their Work. Detroit: Thorndike Press. Large print edition. p. 90. ISBN 078629521X.  17. Conrad, Randall. (Fall 2005). "The Machine in the Wetland: Re-imagining Thoreau"s Plumbago-Grinder". Thoreau Society Bulletin (253).  18. A Chronology of Thoreau"s Life, with Events of the Times, The Thoreau Project, Calliope Film Resources, accessed 11th June 2007  19. Rosenwald, Lawrence. "The Theory, Practice & Influence of Thoreau"s Civil Disobedience". William Cain, ed. A Historical Guide to Henry David Thoreau. Cambrid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20. Thoreau, H. D. letter to Ralph Waldo Emerson 23 February 1848  21. Alcott, Bronson. Journals. Boston: Little, Brown, 1938.  22. Thoreau"s Civil Disobedience - 2  23. Cheevers, Susan (2006). American Bloomsbury: Louisa May Alcott, Ralph Waldo Emerson, Margaret Fuller, Nathaniel Hawthorne, and Henry David Thoreau; Their Lives, Their Loves, Their Work. Detroit: Thorndike Press. Large print edition. p. 234. ISBN 078629521X.  24. Cheevers, Susan (2006). American Bloomsbury: Louisa May Alcott, Ralph Waldo Emerson, Margaret Fuller, Nathaniel Hawthorne, and Henry David Thoreau; Their Lives, Their Loves, Their Work. Detroit: Thorndike Press. Large print edition. p. 244. ISBN 078629521X.  25. Henry David Thoreau, The Annotated Walden (1970), Philip Van Doren Stern, ed., pp. 96, 132  26. Reynolds, David S. John Brown, Abolitionist Knopf (2005), p. 4  27. Brooks, Van Wyck. The Flowering of New England. New York: E. P. Dutton and Company, Inc., 1952. p. 310  28. a b Cheevers, Susan (2006). American Bloomsbury: Louisa May Alcott, Ralph Waldo Emerson, Margaret Fuller, Nathaniel Hawthorne, and Henry David Thoreau; Their Lives, Their Loves, Their Work. Detroit: Thorndike Press. Large print edition. p. 241. ISBN 078629521X.  29. http://www.wsu.edu/~hughesc/thoreau.htm"Henry David Thoreau, Philosopher" by Roderick Nash  30. Kifer, Ken Analysis and Notes on Walden: Henry Thoreau’s Text with Adjacent Thoreauvian Commentary  31. Miller, Webb. I Found No Peace. Garden City, 1938. 238-239  32. King, M.L. Autobiography of Martin Luther King, Jr. chapter two  33. Skinner, B. F. A Matter of Consequences  34. Skinner, B. F. Walden Two (1948)  35. Stevenson, Robert Louis. "Henry David Thoreau: His Character and Opinions". Cornhill Magazine. June 1880.  [edit] Further reading  * Henry David Thoreau: A Week, Walden, The Maine Woods, Cape Cod (Robert F. Sayre, ed.) (Library of America, 1985) ISBN 978-0-94045027-1  * Henry David Thoreau: Collected Essays and Poems (Elizabeth Hall Witherell, ed.) (Library of America, 2001) ISBN 978-1-88301195-6  * Henry David Thoreau: The Price of Freedom: Excerpts from Thoreau’s Journals ISBN 978-1434805522  * Bode, Carl. Best of Thoreau"s Journals.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67.  * Botkin, Daniel. No Man"s Garden.  * Dassow Walls, Laura. Seeing New Worlds: Henry David Thoreau and 19th Century Scienc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95. ISBN 978-0-29914740-2  * Dean, Bradley P. ed., Letters to a Spiritual Seeker.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2004.  * Harding, Walter. The Days of Henry Thoreau.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2.  * Hendrix, George. "The Influence of Thoreau"s "Civil Disobedience" on Gandhi"s Satyagraha". The New England Quarterly. 1956.  * Howarth, William. The Book of Concord: Thoreau"s Life as a Writer. Viking Press, 1982.  * Meyerson, Joel et al.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enry David Thoreau.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 Nash, Roderick. Henry David Thoreau, Philosopher.  * Parrington, Vernon. Main Current in American Thought. V 2 online. 1927.  * Petroski, Henry. H. D. Thoreau, Engineer. American Heritage of Invention and Technology, Vol. 5, No. 2, pp. 8-16.External links  Texts  * The Thoreau Reader. The annotated works of Henry David Thoreau.  * Thoreau"s Life & Writings, at the Thoreau Institute at Walden Woods.  * Works by Henry David Thoreau at Project Gutenberg. Text and HTML.  * Works by Henry David Thoreau at Internet Archive. Scanned books.  * Works by Henry David Thoreau at Google Books. Scanned books.  * Thoreau"s Journal Drippings; a Monthly Digest of Excerpts from Thoreau"s Journal  * Excerpts from Thoreau’s Journals (relating to political philosophy)  * Poems of Thoreau  Other  * This Date From Henry David Thoreau"s Journal  * Who He Was & Why He Matters — by Randall Conrad  * The Birthplace of Thoreau  * The Blog of Henry David Thoreau  * The Thoreau Institute at Walden Woods  * World Wide Waldens at The Walden Woods Project  * Henry David Thoreau Online The Works and Life of Henry D. Thoreau  * Henry David Thoreau (“The Transcendentalists”)  * The 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t Web  * Thoreau Project at Calliope  * The Thoreau Society  * The Thoreau Edition  * Concordance to works of Thoreau at Victorian Literary Studies Archive  * John Updike, “A Sage for All Seasons” — courtesy of the UK Guardian, an edited extract from the introduction to Updike’s new edition of Walden  * Henry David Thoreau entry at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by Rick Anthony Furtak, 2005-06-30  * Henry Thoreau: Transcendental Economist from Vernon L. Parrington’s Main Currents in American Thought  * Stephen Ells’s Thoreau research page  * The European Thoreau web page: multilingual resources for Thoreauvians  * Thoreau"s trails  * Strike The Root, a website that draws its inspiration from Henry D. Thoreau.

25、1804年07月12日 美国建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汉密尔顿逝世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他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也是宪法的起草人之一,他是财经专家,是美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他就是因政党恶斗导致「决斗」而丧失生命的知名政治人物。   从一个来自英属西印度群岛的私生子和无家可归的孤儿,一跃成为乔治·华盛顿最信任的左膀右臂,但后来卷入一桩性丑闻,在与副总统阿伦·伯尔的决斗中命丧黄泉。在美国的开国元勋中,没有哪位的生与死比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更富戏剧色彩了。在为美国后来的财富和势力奠定基础方面,也没有哪位开国老臣的功劳比得上汉密尔顿。   虽然他也身为美国建国之父之一,却始终没能象别的人那样做上美国总统,而且在与其主要政治对手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的竞争中更似乎是输得惨不忍睹,可孰料——历史的戏剧性就在于此——在其过世之后,他的政治遗产,包括“工业建国之路”和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等等,却在此后的美国历史中起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甚至一些影响了美国历史进程的总统,如林肯和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他们所施行的政策就是建立在汉密尔顿的遗产基础上的。   汉密尔顿的战绩和政绩都非常显赫,我们可以随便就列举出一大堆来:作为华盛顿的侍从武官(aide-de-camp),他对独立战争的贡献巨大,其中最著名的是1781年的约克镇战役(Battle of Yorktown);他是《联邦党人文集》(the Federalist Papers)最主要的执笔者;在华盛顿任总统时,他作为财政部长(1789-1795)政绩非凡,并创建了美联储的前身――合众国第一银行(the First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作为联邦党人的首领,他为美国两党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等等。   汉密尔顿作为财政部长的业绩被他形形色色的生活经历所掩盖:账房伙计、大学生、青年诗人、评论家、炮兵上尉、华盛顿的战时副官、战场英雄、议员、废奴主义者、纽约银行创造人、宪法委员会成员、演说家、律师、教育家、对外政策理论家和军队高级将领等等。”切尔诺夫的结论极具说服力:“如果说杰斐逊提供了美国政治论文的必要华丽诗篇,那么汉密尔顿就撰写了美国的治国散文。没有哪位开国元勋像汉密尔顿那样对美国未来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实力有如此的先见之明,也没有哪个人像他那样制订了如此恰如其分的体制使全国上下团结一心。   晚年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重归于年轻时候信仰的基督教,但他在临终之时要求纽约特尼提教堂(Trinity Church)为其举行圣餐礼时,却一度被拒绝,原因是他始终难以放弃“决斗”这一有违基督教义的行为——他的死便是出于与政敌、杰斐逊的副总统亚伦·伯尔(Aaron Burr)的决斗,当时汉密尔顿答应了决斗,却因为基督教信仰而故意将子弹打偏。汉密尔顿的雄辩最终说服了教堂方面,为其举行了仪式,他说,他已经虔诚地忏悔,并愿意与所有的人和解,包括伯尔。   按照决斗的规则,汉密尔顿先开枪,奇怪的是,他发出的子弹离布尔甚远。而布尔毫不手软,一枪命中汉密尔顿的右胸。在整理汉密尔顿的遗作时,人们发现他决斗前一天晚上写的日记。汉密尔顿在日记中说,自己明天不会开枪。为什么汉密尔顿有此打算,而第二天他又开了于事无补的一枪,并造成自己悲剧性的死亡,艾里斯保持了开放的结尾,没有作出定论。  最新版10美元纸币正面就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26、1536年07月12日 西欧著名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莫病逝

伊拉斯莫

  德希德里·伊拉斯莫(1466—1536年)是尼德兰人,神学家、思想家,是16世纪初西欧最有影响的人文主义者。  1466年10月,伊拉斯莫出生在尼德兰鹿特丹一个神甫家庭,父亲叫罗杰·齐勒德,哥哥叫彼得。四岁时,他和哥哥一起在古达的一所初级学校上学,不久,他又就学于德文特的一所教会学校,这是北欧最先受到文艺复兴影响的学校之一。1475—1484年,他曾在乌得勒支大教堂参加儿童唱诗班。在德文特期间,他学习了文学,文学创作从此成为他一生中的爱好。  1492年4月25日,伊拉斯莫获得了神甫职位。1499年,他应一位年轻的男爵威廉·布朗的邀请,访问了英国。在访问中他结识了英国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1511—1516年,伊拉斯莫几度往来于英吉利海峡两边。这一时期他最重大的贡献是完成希腊文新的全书的编纂工作。这部书还附有他自己的拉丁文译文。  1529年,伊拉斯莫为了避开当时兴起的宗教改革运动,移居到布雷斯高的弗赖堡。1536年他的身体已十分衰弱,在病中还以口授的方式完成了《论教会的纯洁》一书。  1536年7月12日,伊拉斯莫逝世,终年70岁。  伊拉斯莫生活的时代,是欧洲文艺复兴的最盛时期,封建主义逐步瓦解、衰退,资本主义正在兴起、发展。伊位斯莫不仅深深地被当时高涨的人文主义思潮所感染,而且以他自身的思想、著作较深刻地阐发了人文主义。他最突出的贡献是把人文主义在文学艺术中表现出的世俗气息、理性色彩带入了欧洲思想界,因此,他成为当时人文主义运动的一面旗帜。

27、前 102年07月12日 古罗马统帅,政治家尤利乌斯·恺撒诞生。

尤利乌斯

  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拉丁文:Gaius Julius Caesar)  (前102年7月12日—前44年3月15日)  或称恺撒大帝,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  恺撒出身贵族,历任财务官、祭司长、大法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花了八年时间征服了高卢全境(大约是现在的法国),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制定了《儒略历》。  前44年,恺撒遭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恺撒身后,其甥孙及养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编辑本段]生平  出身  恺撒公元前102年7月12日出生于罗马,他在父系和母系两个方面都出身于纯粹的贵族家庭环境中,由此获得了很好荫庇。  在其直系亲属中,曾有多人担任过执政官、大法官等职务。其叔父塞克斯图斯·尤利乌斯(Sextus Julius)公元前91年晋升到执政官的职位,姑母茱莉娅也嫁给了赫赫有名的马略。其父在前100年前后担任过财政官、大法官等职务,还曾出任过小亚细亚的总督。这样显赫的身世,注定了恺撒将来至少会获得类似行政官的职务。  恺撒的母亲奥莱莉娅也是来自权势很大的奥莱利·科塔家族。恺撒的外祖父卢西乌斯·奥莱利乌斯·科塔也曾在前119年担任过执政官。特别是在凯撒事业的开始阶段,外祖父始终如一的支持和有求必应,使恺撒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  后来,恺撒还努力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神圣的家谱:根据神话传说,罗马城的缔造者罗穆卢斯的祖先是特洛伊英雄安喀塞斯与女神阿佛洛狄德(罗马人的维纳斯)生下的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而埃涅阿斯之子阿斯卡尼又名尤尔(Julus),恺撒滥用词源学,硬将其作为自己氏族(Julius)的祖先,并由此断言自己是维纳斯的后裔。  早年教育  恺撒早年的情况,特别是他接受教育的情况,由于缺少资料,一直不甚清楚。我们知道,和他那个时代任何一个年青的罗马贵族一样,直到7岁为止,恺撒一直受其母亲的影响。此外按照传统,在学习完字母和数字以及拉丁文的入门知识之后(另外,我们也知道,恺撒精通希腊文),恺撒应当师从雄辩术教师,学习演讲辩论;此外,他还要学习哲学和法律等基础知识;最后,如同所有贵族子弟,接受军事技术方面的教育,包括阅读各种历史、攻城术和战术等方面的著作,参加各种各样军事体育训练。  7岁时,恺撒被送进了专门培养贵族子弟的学校。在学校里,恺撒的文学、历史、地理等科目总是得到老师的夸奖。他活泼开朗,脑子灵敏,而且令老师惊奇的是他有问不完的问题,而且总是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恺撒小时候最崇拜的就是他的姑父——马略,他常常缠着姑父给他讲他在外出征打仗的故事。恺撒的母亲相信自己的儿子不是凡夫俗子,便加强了对他的教育。恺撒也不辜负母亲的期望,博览群书,学业日益长进,文章写得非常好,十几岁就发表了《赫库力斯的功勋》和悲剧《俄狄浦斯》。他酷爱古希腊文化,特别是希腊的古典文学。除文学外,恺撒还喜欢体育运动,他精通骑马、剑术等,肌肉发达,体魄非常强健。  15岁时,按照罗马的习俗,恺撒开始穿成人的白长袍。  与苏拉的冲突  公元前86年和前84年,元老院民众派领袖马略和秦纳先后去世,前者是凯撒的姑父,后者曾提名恺撒为朱庇特神祭司,而恺撒则由于亲缘等原因被视为马略的当然支持者。虽然恺撒一下子失去了两个保护人,但是也同时获得了从事某种职业并取得巨大成就的自由。前84年,恺撒娶秦纳之女科涅莉亚为妻。这桩婚姻不仅给他带来了一个女儿——尤莉娅,而且还使其获得了元老院民众派成员的支持。  前82年,在内战中取胜,并得到元老院精英派成员支持的独裁官苏拉要求恺撒同科涅莉亚离婚。但是,恺撒选择了拒绝并谨慎地离开了罗马。在亲友的帮助下,恺撒躲过了放逐和死亡的威胁。虽然后来苏拉屈服于对年青的恺撒之各种有利的强大压力而宽恕了后者,但恺撒仍然认为远离罗马更为审慎。  首次前往东方  公元前82年至前79年间,恺撒旅居东方,并在前81年随马尔库斯·泰尔穆斯(Marcus Terentius Varro Lucullus)前往小亚细亚。他到达小亚细亚之后,很快便接受了一项使命:前往比蒂利亚寻找船只。卑斯尼亚国王尼科梅德已经答应了向罗马供应船只,却迟迟不肯履约。初出茅庐的恺撒圆满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也许是完成得太圆满了,他的对手开始传言正是这位罗马使者不同寻常的魅力,才使得狡猾的国王唯命是从。虽然这仅是一个插曲,却给人们留下了恺撒是同性恋的印象,而且这一影响是长远的,以至于他的士兵(根据苏厄托尼乌斯的说法)在很久以后的一次凯旋式中称其统帅为“所有女人的男人,所有男人的女人”。  前80年,恺撒随军前往米蒂莱,在战斗中,恺撒显示出了非凡的军事和外交才能,并因为表现英勇而获得花冠。前79年至前78年,他还参加了清剿奇里乞亚海盗的战斗。  返回罗马  前78年,苏拉去世,恺撒回到了阔别数载的罗马。在数年间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极少关心政治,仅仅是以辩护人的身份在法庭等处为自己或拥护者辩护或者起诉。例如:前78年在执政官莱皮德叛乱失败后,要求赦免自己的拥护者;前77年起诉其政敌多拉贝拉贪污;前76年为希腊人辩护,与该尤斯·安东尼乌斯对抗。  再次前往东方  但是,恺撒并没有坚持下去,前76年,他再次踏上了前往东方的旅程。公元前75年,他在罗德岛,拜师米隆之子、雄辩大师阿波洛尼奥斯的门下。在旅途中,他曾被奇里乞亚海盗劫持。后者要求以20塔兰特作为赎金。恺撒嘲笑他们不知道自己捉到了什么人,并要求海盗索取50塔兰特。在等待赎金的38天里,他不得不同海盗们待在一起,他对他们开玩笑说获释后一定要将他们统统送上十字架。当他获释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组织一支舰队,捕获了所有劫持他的海盗。也许是因为那些海盗对其不错,恺撒为了减轻其痛苦,在把他们钉上十字架之前,割开了他们的喉咙。  早期职位  前74年,恺撒返回罗马,并很快继承了舅舅奥莱利乌斯·科塔的职位,成为祭司。前72年,他获得了第一个通过选举产生的低级职位——军事保民官——这是罗马官职体系中最低的一级。但由于缺乏资料,目前尚不清楚,恺撒在此任上是否参与过对斯巴达克领导的奴隶起义(前73年——前71年)的镇压。  财务官  前70年,32岁的恺撒再次参与选举,并顺利当选前69年的财务官,这一职务是罗马官职体系中第一个正式官职,而且只有30岁以上的人才能参与竞选,任期一年,获胜者将自动获得元老院议员的资格。恺撒于前69年前往西班牙赴任,作为总督的副手,并主管这个行省的财政。  在那里西班牙各城市巡回审理案件期间,有一天,在赫库利斯神庙中看到了亚历山大大帝的塑像,联想到亚历山大在自己这个年龄就已征服世界,而自己还无所作为,不禁感慨万千,随即便请求解除自己的职务,离开了西班牙。  市政官  返回罗马后,在前66年恺撒被委任以“阿庇亚大道管理人”的头衔,负责维护这条连接罗马和布林迪西的通衢大道。这年稍后,他自荐就任次年的新市政官的职位并当选。  古罗马的市政官类似于今天的市长,主要负责城市的公共设施(特别是神庙)的建设和维护,管理市场和其他罗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事务。而且这个职务也被视为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市政官也需要负责组织最受罗马人欢迎的竞技项目之一大赛马场的活动组织。然而这项活动的经费非常有限,但是如果市政官想要在他的政治事业上更进一步,他必须为整个罗马城奉献一场盛大的竞技活动,而这就意味着市政官本人必须自己掏腰包。  为了取悦平民阶层,恺撒为公众提供了许多引人入胜的竞技比赛,新建或改建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公共建筑,带着巨大的荣耀结束了一年的市政官任期,但是自己却破产了。他负债数百塔兰特(如果以现在流通的货币计算的话大约是数百万欧元),这严重威胁到了他未来的政治生涯。  祭司长和大法官  前63年是著名演说家西塞罗的执政官任期年,他选择了和元老院中的精英派合作而与罗马的平民阶层决裂,其结果是在任期中显得无所作为。与之相反,恺撒此时节节胜利。  此时,罗马的祭司长皮乌斯(Quintus Caecilius Metellus Pius)去世,恺撒提出参加竞选。虽然恺撒已经因为市政官任期的巨大支出和贿选而债台高筑,以至于在选举当天曾发誓将取得祭司长的身份否则就永不回家,但是恺撒仍然顺利地当选了这一拥有极大荣耀和权威的终身职位。  就在同一年稍后,恺撒又获得了另外一个职位——大法官。这一职位本应在40岁之后才能获得,而恺撒在39岁时就已得到。当然,也有历史学家指出恺撒的贵族身份可以让助其降低一年的年龄限制。无论如何,恺撒在同一年中获得祭司长和大法官两个职务本身就已经说明恺撒在罗马已经上升到了权势很大的地位。  也在同一年,恺撒与苏拉的孙女庞培亚(Pompeia Sulla)成婚。由于克洛迪乌斯(Publius Clodius Pulcher)假扮女佣进入只允许女人参加的祭祀仁慈女神的仪式,虽然经过审讯,大家(包括恺撒本人)都相信没有任何参与者受到玷污,但是恺撒仍然与庞培亚离婚理由是“恺撒之妻不容怀疑”。  行省总督  前61年,大法官任期届满,恺撒得到了远西班牙行省总督的职位。与此同时,庞培从东方返回罗马。这次,恺撒又一次陷入了经济困境中,以至于克拉苏不得不为他偿还贷款。  刚一抵达伊比利亚,恺撒就发动了对卢西坦人和加拉埃西人的进攻,这次行动为期带来了丰厚的战利品。在恢复行省的秩序后,不等继任者到达,便匆匆地离开了行省返回罗马,同时提出两个要求:凯旋式和执政官职位。但是由于选举日期迫在眉睫,而他必须等在罗马城外或者以普通公民身份进入罗马,否则便无法成为候选人。因此他不得不放弃了凯旋式,以换取执政官候选人资格。  三头同盟和高卢战争  前60年(一说前59年),恺撒被森图利亚大会选举为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恺撒因此成为了最高长官,但是贵族们害怕如果再出现一个与凯撒合作的同僚,恺撒就可以无所顾忌为所欲为。于是许多贵族为他的主要政治对手,元老院精英派代表,加图的好友,马尔库斯·毕布路斯(Marcus Calpurnius Bibulus)捐款,使其也当选为执政官。对此加图曾坦言,在此情形下,贿选有利于国家。因此,恺撒特别地需要组建其政治同盟,而且他找到了其政治对手事先未曾料想到的合作伙伴。  此时,庞培正在元老院争取安置他的退伍老兵的土地,却遭到失败;已经成为罗马最富有者的克拉苏(Marcus Licinius Crassus),也正在为获得对抗帕提亚所需的军队控制权而犯愁;而执政官恺撒也正好需要庞培的声望和克拉苏的金钱。因此,恺撒成功地使两人言归于好(庞培和克拉苏在前70年那次共掌执政官之后结怨)。三人于前60年订立盟约,目的是使“这个国家的任何一项措施都不得违反他们三人之一的意愿”(苏维托尼乌斯语)。历史学家将这个联盟称为“前三头同盟”。为了巩固这一政治联盟,五十岁的庞培还娶了恺撒年仅14岁的独女茱莉娅。  三人结盟后,势力大增。在毕布路斯宣布有不祥征兆欲终止会议的时候,恺撒竟粗暴地动用武力,将这位同僚赶了出去,而在次日的元老院会议上,竟然无人敢对此提出批评或议论,而此前尚不及此严重的事件都会有法令通过。毕布路斯如此失望,以至于作为执政官的第一项政令,便是退出所有政治活动。从此这位恺撒的政敌,只能躲在家中通过信使,向元老院或公民大会发出不祥征兆,直到任期结束。就这样,恺撒大权独揽,“毕布路斯和恺撒执政之年”成了“尤利乌斯和恺撒执政之年”。  在完成执政官任期之后,恺撒被授予作为总督管理山北高卢(今法国南部)和伊利里亚(今巴尔干半岛亚得里亚海沿岸地区)五年(前58年-前53年)的权力。但是野心勃勃的恺撒似乎并不满足于这些,几乎在刚到任的时候,他便发动了高卢战争(前58年-前49年)。  在统帅军队在各地作战的这9年时间里,恺撒夺取了整个高卢地区(约相当于今天的法国),并把这个以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塞文山、莱茵河和罗纳河为界,周长超过3000英里的地区(除了部分同盟者的城市),统统变成了一个行省(高卢行省),后者还被规定每年向他上缴大量的钱财。此外,恺撒还是第一个跨过莱茵河,到对岸(日耳曼尼亚)去进攻日耳曼人的罗马人。  内战  高卢战争获得的巨大声望,让人在罗马的庞培感到不安。再加上西元前53年,东征帕提亚的克拉苏战败身亡,三头政治不稳,元老院顺势拉拢庞培。前49年,元老院向凯撒发出召还命令,命令凯撒回罗马,凯撒回信表示希望延长高卢总督任期,元老院不但拒绝,还发出元老院最终劝告,表示凯撒如果不立刻回罗马,将宣布凯撒为国敌。  凯撒带军团到国境线卢比孔河(Rubicon)。罗马法律规定,任何指挥官皆不可带著军队渡过卢比孔河,否则就是背叛罗马。凯撒思索半天之后,讲出一句名言,“渡河之后,将是人世间的悲剧;不渡河,则是我自身的毁灭。”于是,他带著军团渡过卢比孔河。凯撒的举动震动庞培以及元老院共和派议员,他们没想到凯撒竟然如此大胆,急忙带著家当逃离意大利半岛。于是,凯撒不流血进入罗马城,要求剩余的元老院议员选举他为独裁官。  接著,他征讨西班牙、希腊,在公元前48年的法尔萨拉斯(Pharsalus)会战中彻底击败庞培,并追击庞培到埃及。埃及人为了讨好凯撒,让他支持现任国王托勒密十三世,刺杀庞培之后,将庞培的人头献给凯撒。然而,凯撒却宣布埃及王位由托勒密十三世与他的姐姐克利奥佩脱拉(Cleopatra,即埃及艳后)共享。此举惹恼埃及人,爆发亚历山大战役。凯撒带领的第六军团艰苦抵抗埃及军,再加上援军到达,彻底击败埃及军,托勒密十三世阵亡,克利奥佩脱拉登上埃及王位。遗憾的是,在会战期间,凯撒士兵所发射的火箭命中亚历山大城的大图书馆,六十多万本书毁于一旦。在亚历山大战役结束后,凯撒与克利奥佩脱拉进行一次为期两个月的尼罗河之旅,接著征讨破坏与罗马之间协约的潘特斯王国,胜利之后,他给元老院写一封信,里面只有三个字,“Veni,Vidi,Vici(我来、我见、我征服)。”  前46年,凯撒回罗马之后,再次召集军队,攻打逃至北非与努米底亚王犹巴结成同盟的庞培余党,于塔尔索斯会战中获得完全胜利。之后,凯撒回到罗马,进行长达十天的凯旋式。  战后  回到罗马的凯撒推动各项改革,包括给予北意大利和西西里岛人民罗马公民权、请专家制作儒略历、建立和平广场等。在前45年,庞培的两个儿子逃到西班牙发动叛乱,凯撒再次远征西班牙,于孟达会战中击败叛军,庞培长子劳斯阵亡,次子流亡西西里。凯撒回国之后,于前44年宣布成为终生独裁官。  遇刺  公元前44年,为了拯救卡雷会战中被俘虏的九千名罗马士兵,凯撒宣布将远征帕提亚。但是,当时的占卜师说“只有王者才能征服帕提亚”,此举更加深共和派议员的不安,认为凯撒终将称王。二月,在一项典礼上,执政官安东尼将花环献给凯撒,并称呼凯撒为王。虽然凯撒拒绝,反凯撒一派更为恐惧,于是策划谋杀凯撒。  参加反对恺撒的阴谋的大约有60多人,为首的是该尤斯·卡西乌斯、马可斯·布鲁图斯、德基摩斯·布鲁图斯。他们称自己为解放者(Liberators),这些人在刺杀凯撒前曾和卡西乌斯会面,卡西乌斯告诉他们说如果东窗事发他们就必须要自杀。在公元前44年三月15日,一群元老叫凯撒到元老院去读一份陈情书,陈情书是元老写来要求凯撒把权力交回议会。可是这陈情书是假的。当马克·安东尼从一个叫做卡斯卡的解放者那里听到消息,他赶紧到元老院的阶梯上要阻挡凯撒。可是这些参与预谋的元老在庞贝兴建的剧院前先找到了凯撒,把他领到了剧院的东门廊。  凯撒在读这假的陈情书的时候,卡斯卡把凯撒的外套给脱开然后用刀刺向他脖子。凯撒警觉到卡斯卡,转过身抓住卡斯卡的手,用拉丁语说:“恶人卡斯卡,你在作什么?”被吓到的卡斯卡转向其他元老,用希腊话说:“兄弟们,帮我!”(“αδελφέ βοήθει!”)。一下子包含布鲁图斯的所有人都开始刺向凯撒。凯撒想要脱逃,可是因为血流太多眼睛看不见所以摔倒,最后这些人在他倒在地上的时候把他杀害了。根据史学家尤特罗匹斯(Eutropius)的说法,当时有六十多人参与这谋杀。  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凯撒在元老院就座时,阴谋者全都向他围拢过来。提留斯·辛布尔立即走到恺撒身边,好像要问什么,却乘势抓住他的托迦双肩。此时,恺撒的颈部被一个叫卡斯卡的人刺中。恺撒用铁笔戳进被其抓住的卡斯卡的手臂,却又被刺伤。当他发现,四面八方都受到匕首的攻击时,特别是看到马可斯·布鲁图斯扑向他的时候,他便放弃了抵抗,只对着马可斯·布鲁图斯用希腊语说了一句:Και συ τέκνον?(我的孩子,也有你吗?),便倒了下去。就这样,恺撒被刺中23刀(其中仅有一处是致命伤),倒在了庞培的塑像下气绝身亡。  阴谋者本想把他的尸体投入台伯河,但是慑于执政官马克·安东尼和骑兵长官雷必达而没有这么做。  恺撒的遗嘱是按照其岳父的要求,在马克·安东尼的家中启封宣读的。这份遗嘱是在前一年的9月13日立下的,并一直保存在维斯塔贞女祭司长手里。在这份遗嘱中,恺撒指定自己姐姐的三个孙子为自己的继承人:给屋大维四分之三的财产,其余四分之一由鲁基乌斯·皮那留斯和克文图斯·佩蒂尤斯分享;为自己可能出世的孩子指定了监护人,其中几个竟是参与阴谋的凶手;还指定屋大维为自己的家庭成员,将自己的名字传给他,并规定德基摩斯·布鲁图斯为第二顺序继承人;此外,他还把台伯河的花园留给人民公用,并赠予每个公民300塞斯特尔提乌斯。  阴谋刺杀他的人中间,几乎没有谁在他死后活过3年的。所有人都被判有罪,并以不同方式死于非命:一部分人死于海难,一部分人死于屋大维和其他恺撒部将随后发动的战争,有些用刺杀恺撒的同一把匕首自杀。  恺撒死时58岁,死后被按照法令列入众神行列,被尊为“神圣的尤利乌斯”。[编辑本段]影响和评价    恺撒头像凯撒是罗马帝国的奠基者,故被一些历史学家视为罗马帝国的无冕之皇,有凯撒大帝之称。甚至有历史学家将其视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以其就任终身独裁官的日子为罗马帝国的诞生日。影响所及,有罗马君主以其名字“凯撒”作为皇帝称号﹔其后之德意志帝国及俄罗斯帝国君主亦以“凯撒”作为皇帝称号。[编辑本段]大事记  前102年7月12日   ●出生于罗马(另一说法为前100年7月13日)   前92年   ●恺撒的父亲当选为行政长官   前85年   ●与富商之女苏提娅订婚   前84年   ●当选为朱庇特神祭司   ●与科涅莉亚·秦纳(Cornelia Cinnilla,秦纳之女)结婚   前82年   ●因拒绝苏拉要求其与科涅莉亚的离婚要求,而遭到迫害,但成功逃脱   前81年至前79年   ●在亚洲和奇里乞亚服役,传与卑斯尼亚的尼科梅德(Nicomedes)王有染   ●任命为亚细亚总督副官   前80年   ●出使比提尼亚,在进攻米提列涅城的战斗中获“公民冠”奖   前78年   ●苏拉死后,回到罗马   前73年   ●返回罗马,成为祭司团成员。   ●当选为军团司令官   前69年   ●科涅莉亚去世   ●成为外西班牙行省的财务官   前67年   ●进入元老院   ●与庞培的的远亲庞培娅结婚   前66年   ●被任命为阿皮亚大道监察官   前65年   ●当选市政官   前63年   ●与庞培亚·苏拉(Pompeia Sulla,苏拉外孙女)结婚,同年12月离婚   ●当选祭司长与大法官   卡提林纳密谋   前62年   ●当选行政长官   前61年   ●外西班牙地方长官   ●与庞培娅离婚   前60年(另说前59年)   ●第一次当选执政官(另一执政官为毕布路斯Marcus Calpurnius Bibulus)   ●开始前三头同盟   ●与卡尔普尼亚·皮索尼斯(Calpurnia Pisonis)结婚   主持通过《土地法案》   前58年至前53年   ●高卢总督第一任期   前54年   ●茱莉亚(恺撒之女,庞培之妻)去世   前53年   ●克拉苏阵亡,前三头同盟结束   前53年至前48年   ●高卢总督第二任期   前52年   ●在阿雷西亚战役中击败高卢联军,并撰写《高卢战记》   前49年   ●率领自己在高卢的军团,度过卢比肯河进入意大利,内战爆发   前48年   ●在法萨卢斯战役中击败庞培,并被任命为独裁官(11天后辞去这一职务)   第二次当选执政官(另一执政官为Publius Servilius Vatia Isauricus)   前47年   ●追击庞培至埃及,并与克丽欧佩特拉七世见面   前46年   ●在北非击败小加图等支持庞培的元老院残余势力   ●第三次当选执政官(另一执政官为雷必达)   ●第二次被任命为独裁官   ●当选终生大祭司(引入儒略历)   ●收养屋大维为继承人   前45年   ●在西班牙击败最后的反对者,并返回罗马   ●第四次当选执政官(没有共同执政官)   ●被元老院授予“祖国之父”称号   ●第三次被任命为独裁官   前44年   ●第五次当选执政官(另一执政官为马克·安东尼)   ●被任命为终身独裁官   ●2月,拒绝马克·安东尼献上的王冠和称帝的要求,并成为终身独裁官   ●3月15日,在元老院被马可斯·布鲁图斯等暗杀[编辑本段]婚姻和子女  前84年,科涅莉亚·秦纳(Cornelia Cinnilla,秦纳之女),死于一次难产   ●茱莉亚·恺撒(Julia Caesaris),嫁与庞培   前63年,庞培亚·苏拉(Pompeia Sulla,苏拉外孙女),同年12月离婚   前60年,卡尔普尼亚·皮索尼斯(Calpurnia Pisonis)   前47年,与埃及艳后克丽欧佩特拉七世   ●托勒密十四世(小恺撒,恺撒里翁,Caesarion),埃及法老   ●收养屋大维(Gaius Julius Caesar Octavianus),罗马帝国皇帝[编辑本段]主要著作  恺撒与同时代的西塞罗被后世并称为拉丁文学的两大文豪,恺撒生前曾留下大量的私人信件与文章,但由于奥古斯都将恺撒神化为神君,因此绝大多数的著作都遭到了销毁;目前恺撒主要的传世著作是他亲身经历的战争回忆录,至今仍因高度的文字水平被西方学校教育作为拉丁语教材。  《高卢战记》   《内战记》[编辑本段]有关文学作品  《尤利乌斯·凯撒》是莎士比亚以罗马故事为题材的三出戏之一,这部作品写品格高贵但不切实际的勃鲁托斯,因执着于共和主主义理想,受人利用,参与了杀害凯撒的阴谋,造成国家与个人的悲剧。勃鲁托斯是莎士比亚笔下那种符合人文主义理想的人。有人称勃鲁托斯为“胚胎状态中的哈姆莱特”:他们都经常动摇在思想与行动之间。勃鲁托斯是一个具有承担重担素质的人。他意志坚定,头脑冷静。构成他行动的最大障碍的是他性格中有过多的善良成分。他想斗争,而又不希望流血,这就构成了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这也是他内心不安与骚动的主要原因。[编辑本段]恺撒之死  公元前44年,恺撒被推举为终身独裁官。元老院、公民大会和各种职官形式上虽然保存,但实际上一切听命于恺撒。他的出身被神化,他已经成为罗马世界至高无上的主宰者。   在恺撒独裁统治期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巩固统治基础,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通过这些改革措施,恺撒一方面加强了罗马帝国与其它帝国的联合,另一方面,提高了各行省的地位,而削弱了元老贵族的势力。所以,恺撒的独裁和改革遭到一部分元老贵族的坚决反对,其代表人物是布鲁图和卡西乌斯。而布鲁图是恺撒的主要政敌庞培的部下,现在又被凯撒宽恕,并继续信任和重用。   恺撒和庞培早年曾经担任执政官。当恺撒在罗马帝国西部打仗的时候,庞培在帝国东部(今天土耳其和叙利亚的一部分)也屡建战功。庞培虽然是恺撒的亲密朋友,却十分嫉妒恺撒。恺撒征服的地方越来越多,在士兵中的威信又日益增高,使庞培深感不安。公元前49年,他怂恿元老院解除恺撒的兵权,命令他立即从高卢返回罗马。   恺撒接到命令,知道这是庞培的阴谋。他反复考虑,决定带领军队打回罗马,利用这次机会在罗马建立独裁政权。   恺撒带领军队,走到一条叫做卢比孔的小河边。罗马法律规定:任何将军没有接到命令,不得带领军队越过这条小河。否则,就要当作谋反来治罪。恺撒当机立断,对着部下大声喊道:“骰子已经掷下去了!”他跨上战马,跃进溪流,大军紧紧跟随在后,很快就越过了卢比孔河。   庞培没有料到恺撒会这样果断地进军罗马,迎战不及,只得带着2.5万人仓皇逃往希腊。恺撒进入罗马后,迫使元老院同意他成为罗马的“独裁者”,随后又得到了统治整个意大利半岛的权力。等罗马局势稍稍稳定以后,恺撒立即进军希腊,讨伐庞培。庞培被打败,逃到了埃及。恺撒也跟着追到埃及。埃及国王为了讨好恺撒,派人刺杀了庞培,把血淋淋的人头送到恺撒面前。谁知恺撒却把脸一沉,转过头去。这个高傲的独裁者不愿意看到他的政敌被别人杀害,他下令处决了杀死庞培的人。   这个时候,埃及托勒密王朝正发生争夺王位的纠纷,恺撒支持了以美貌闻名的女王克娄巴特拉,并且在她的深宫里住了半年之久。   接着,他的军队又进入小亚细亚,只用5天的时间,就平定了庞培部下本都王子的叛乱。他用最简洁的拉丁文写了一份捷报送回元老院,上面写的是:“Veni, vidi, vici”(意思是“我来了,我看见了,我打胜了”)。这个战报充分显示了恺撒用兵神速的特点。再过两年,恺撒从北非转战西方,又在西班牙扑灭了庞培两个儿子的反抗。但他宽恕了庞培手下的将领,把他们收为自己的部下。其中最被重用的就是布鲁图。   恺撒的凯旋受到罗马人热烈的欢迎。有些人想拥戴他当皇帝。从公元前509年塔克文被赶走以后,罗马就没有过帝王。罗马人仇视帝王,反对恢复帝王的职位。恺撒虽然内心十分想当皇帝,也不敢轻举妄动。在一次节日盛会上,执政官安东尼突然把一顶皇冠戴在恺撒头上。可是只有少数人鼓掌,大多数人都在叹息。恺撒一看这种情况,认定还不到称帝的时候,就取下王冠扔在地上。安东尼连忙拾起皇冠又给他戴上,他又扔掉了。人们看到恺撒一再拒绝戴上皇冠,就欢呼起来,纷纷向他致敬。   恺撒虽然没有当上皇帝,却已经拥有许多尊贵的称号:“终身保民官”、“祖国之父”等等。法律规定他坐在黄金象牙宝座上处理公务,他的画像同天神放在一起。他获得了无限期的独裁权力。   有些人看出,恺撒的权力愈来愈大,总有一天会戴上皇冠的。因此,他们组织了阴谋集团,决心除掉他。这些阴谋者当中,有一个就是那位受到恺撒信任的布鲁图。   公元前44年3月15日,元老院举行会议。恺撒单身一人来到会议厅。他的妻子曾梦到他在去元老院后就不回来,而且他的一个朋友也提醒他今天会出现一件坏事发生,劝他不要去元老院,就算去也要带卫队一起去,但是他仍然拒绝带卫队。他说:“要卫队来保护,那是胆小鬼干的事。”恺撒大步走进大厅,坐到黄金宝座上,笑着说:“现在不就是3月15日吗?”这时候,阴谋者都身藏短剑,像朋友一样围在他身边。其中的一个人跑到他面前,抓住他的紫袍,像是有什么事要请求他似的。原来这就是动手的暗号。众人一拥而上,用短剑刺向恺撒。恺撒没带任何武器,他奋力夺下紫袍,进行反抗。他的腰部中了一剑。接着,一剑又刺进了他的大腿。他看见这一剑正是他最信任的布鲁图刺的,不由得惊呼:“啊,还有你,布鲁图!”他放弃了抵抗,颓然倒下,用紫袍蒙面,听任他的仇敌乱刺、乱砍。他一共被刺23处。其中3处是致命的,恰巧死在庞培雕像的脚下。   在出席元老会的前一天,恺撒和他的骑兵长雷必达一起用餐时,突然提出一个问题,“怎样一种死法是最好的?”大家纷纷发表意见,最后,恺撒表示,他愿意突然而死。谁料想,第二天他的预言就应验了。   恺撒被杀死以后,布鲁图说:“我爱恺撒,但我更爱罗马!”可是罗马的平民没有一个人对恺撒之死表示高兴。当凶手们手提着血淋淋的短剑走出元老院的时候,和他们所预料的欢呼场面相反,看到的只是表情冷漠、充满怀疑目光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