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看一看历史上的这个日子发生了什么,经历一场时间的流动

分类:查询类

1、2007年07月08日 印度政治家钱德拉·谢卡尔逝世。

印度政治家钱德拉·谢卡尔逝世。

2、2001年07月08日 我国著名的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贾兰坡逝世。

贾兰坡

  我国著名的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是一位没有大学文凭而攀登上科学殿堂顶端的传奇式人物。贾兰坡,字郁生,曾用笔名贾郁生、周龙、蓝九公。1908年11月25日(清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初二日)出生在河北省玉田县刑家坞村。1929年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31年入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参加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工作。先后任练习生、练习员、技佐。1937年任调查员,1945年改称技士。1950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55年他接替裴文中先生主持周口店的发掘工作,工作优异,继裴文中1929年发现第一个头盖骨之后,他在1936年11月连续发现三具“北京人”头盖骨,震惊了国际学术界。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学术委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并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学部委员。他兼任过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新生代研究室副主任、标本室主任和周口店工作站站长等职,同时,还是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地质及冰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太平洋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文化部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1979年,贾兰坡与卫奇等研究了许家窑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认为许家窑文化在细时器技术传统上是“北京人”文化与峙峪文化的过渡桥梁,并对世界范围内细石器的两大传统以及细石器起源和分布等理论性问题作了探讨。1978年贾兰坡对细石器研究作了系统总结,发表了“中国细石器的特征和它的起源与分布”,把中国的细石器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受到美国考古学者的支持。美国学者认为它对北美考古是指导性的。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96年大科学家——贾兰坡先生题词,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01年7月8日贾兰坡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2003年11月25日贾兰坡生平事迹展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隆重开展。开幕式上,贾兰坡的儿子贾彧彰致辞缅怀了自己深爱的父亲。贾兰坡的半身铜像在揭去红色帷幕后,和“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者裴文中先生、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奠基人杨钟键的塑像并排展示在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的大厅。往事略集  ▲生平回眸  贾兰坡小时候,父母教他识字,后来又在外祖母家读过几年私塾。12岁时,母亲为了让他能受到正规教育,带他来北京找他在北京谋生的父亲。他先在汇文小学读书,又进汇文中学。1929年中学毕业,因家境困难再也没能力供他上大学了。他只好在家边自学边寻找合适的工作。  1931年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中国地质调查所招考练习生。他去报考,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分配到地质调查所领导下的新生代研究室工作。 上班后,贾兰坡就被派往周口店协助裴文中先生搞发掘"北京人"工作。裴文中先生于1929年12月4日下午4时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贾兰坡能在他手下工作十分高兴。他下决心也要像裴先生一样,做出一番成绩。   1936年11月,他在11天之内连续发现了三个"北京人"头盖骨。这次的发现,再一次轰动国内外。金灿的光环照耀在贾兰坡的头顶,迎来了他28岁的生日。   1945年,贾兰坡晋升为技士(相当于现在副研究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生代研究室划归中国科学院,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他任副研究员、标本室主任、新生代研究室副主任和周口店工作站站长。在周口店办过好几期考古训练班,他都亲自撰写讲义和授课,并进行田野实习辅导,培养了一大批全国各地的考古工作者,后来这些人都成了考古工作的骨干和专家。  1956年,贾兰坡升为研究员。他从小小的练习生,攀登到了高层的研究领域。相继发现了比北京人时代为早的"□河文化"、距今180万年前的"西侯度文化"、距今160-170万年前的"元谋人"牙齿及石器、距今110-115万年前的"蓝田人"头盖骨,充分证明了贾兰坡推断的正确。  贾兰坡的工作更多地转向周口店以外的地区,足迹遍及全国。特别是华北地区,投入的精力最多, 收获也最大,首先提出了我国原始文化的继承关系。他还亲自在河北、内蒙古、东北等地考查和研究后,提出中国、东北亚和北美的细石器可能起源于我国华北的论点。他的学术见解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重视,美国学者也认为这些论点“对北美考古是指导性的意义”。   1989年,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太平洋史前学术会议"上他曾建议把地质年代表中的最后阶段"新生代"一分为二,把上新世至现代划为"人生代";把古新世至中新世划为新生代。  高龄的贾兰坡老人不顾眼疾,戴着老花镜,拿着放大镜,为孩子们写科普读物《爷爷的爷爷哪里来》;80岁以后他出了很多像《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这样的科普读物。1990年,他在《大自然探索》上发表了《人类的历史越来越延长》一文,提出了"根据目前的发现,必将在上新世距今400多万年前地层中找到最早人类遗骸和最早的工具,(人)能制造工具的历史已有400多万年了"的新论断。 已经90岁高龄的贾兰坡,仍每天都在伏案工作,为他热爱的这门科学默默地奉献着。1994年年底和1995年秋,在他患有严重眼疾困难的情况下又出版了两部著作:《中国古人类大发现》(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史前的人类和文化》(与杜耀西、李作智合作,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出版)。  1997年10月,在他九秩之年又写完了一本“大科学家写给小读者”看的11万字的“小书”《悠长的岁月》,以总结自己的一生。书中他迫切地希望,有更多的青年人成长起来,热爱这门科学,能够接替他们老一辈的事业,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新的学术思想,把人类起源的时间、地点等问题搞个水落石出。1995年4月他去美国参加院士会议,在旧金山为他举行的来自海湾地区的著名科学家、教授、作家、记者、华人代表等一百多人参加的欢迎会上,他致答辞时说:“我虽然老了,但还希望在有生之年为这门科学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盒化石三次鉴定  1931年,当时的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招收练习生,23岁的贾兰坡被录取了。这一年的5月,他来到周口店的龙骨山,在中外著名学者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龙骨山有保存完好的上新世和更新世的堆积,地层出露状况很好。这里东南面是华北大平原,西、北面是山峦重叠的西山,山脚下有河水潺潺流过。数百年来,龙骨山一向以出产龙骨闻名,许多洞穴是原始人类理想的住所。因此,这里十分吸引中外地质和古人类学家的注意。  起初,贾兰坡主要干些杂事,比如洗刷标本、整理化石、管理账目、贴制图版,事无巨细,他都做得十分认真。他同时也懂得,自己在地质学、古生物学、古人类学和考古学方面,知识几乎等于零。所以,在每天完成本职工作之外,他就如饥似渴地找书来读。有一次,龙骨山出土了一批狼的化石,可是他却不认得。为了补课,他相约几个年轻人打了一只野狗,把吃剩的骨头制成了一具挺漂亮的标本。然后,他翻阅书籍并对照标本,将每个部位的骨骼名称一一记熟。狼和狗是同一个属的动物,他认识了狗,也就认识了狼。  一天,他的导师杨钟健手拿一盒动物化石,对贾兰坡说:“你拿去鉴定一下吧,分分类。”他接过来一看,是些兽牙。他对照图版,认出了牛、羊、猪、鹿和马的牙齿。不料,当他把这些结论讲给杨教授听时,杨教授却摇摇头,要他把这些化石鉴定到“属”以下的一个单位——“种”,并要一个一个地写上标签。贾兰坡按导师的要求一一做完后,第二次送到杨教授那里,谁知又被退了回来。杨教授说:“你还得把这些动物的上、下牙齿分开,标出是第几颗牙齿。”经过贾兰坡的又一番努力工作,杨教授才满意了。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一盒化石,三次鉴定,使贾兰坡终生难忘。他的许多考古学知识,就是这样“逼”着学到手的,从而也培养了他一丝不苟的作风。  ▲未了的心愿  卢沟桥头的炮声打断了周口店遗址上正在进行的发掘工作。为了保险起见,周口店遗址上发掘出来的所有化石,都保存在协和医院B楼解剖科的保险柜里。当时美国处于中立状态,协和医院还算安全。  1941年,随着日美关系的紧张,协和医院的保险柜也不再“保险”。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翁文灏和胡恒德商量了好几次,有三条路可以走:“北京人”继续留在北京,妥善予以保藏;运往陪都重庆;运到美国,待战争结束后再运回北京。经过多方权衡,最终选定了第三种方案。于是,工作人员先用白棉纸包好化石,再用卫生棉和纱布裹上,包上白纸后放入小木盒内,盒内还垫上了瓦楞纸,最后分装在两个白茬木箱里。为了怕引起注意,特地不写名称,只在箱子上标了A、B字样。  化石装箱后,美国海军陆战队用火车将其运往秦皇岛,准备搭乘“哈里森总统号”轮船运往美国。但是就在化石装车后第三天,太平洋战争爆发了,装载化石的火车被日军截获,“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就此神秘地失踪,60年过去了,至今仍然杳无音讯。  贾兰坡听到头盖骨丢了的消息后,目瞪口呆,怎么会呢?不是早都做了安排吗?从此,“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下落成为贾兰坡永远的牵挂。  他生前曾经说过,此生此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那些“北京人”化石。贾兰坡生前,书房里有一个大夹子,专门存放着60年来他追寻“北京人”的全部资料:当年占领协和医院的日军军官的照片、日本来华寻找化石特派员的资料、中外提供线索者的来信、从四面八方收集到的真真假假的各种线索,即便是那些最荒诞不经的传闻,贾兰坡也收集了起来。贾老曾经说过:这些“北京人”标本化石,就像我的孩子,我对它们的感情是常人难以理解的。这些年来,我一直被失踪的“北京人”头盖骨所折磨,我今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把它们找回来。  在此后的岁月里,贾兰坡所做的各种努力都失败了。1999年,他和中科院14位院士联名呼吁,由于大部分知情人和当事人的辞世或年事已高,破解“北京人”头盖骨之谜愈发迫切。如果时间再拖延下去,这很可能变成一个千古之谜。贾兰坡等人在倡议书中写道:“即使它们已经毁于战火,我们也应该努力找到一个确切的下落,否则,我们将如何面对后人。”  但是,天不遂人愿,贾兰坡带着永远的遗憾走了。“北京人”头盖骨的下落成为他生前未了的一个心愿。  ▲与青山同在  周口店发掘是贾兰坡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也是他科学之路的起点——“没有周口店就没有贾兰坡”。从周口店开始,他的眼光放在人类的起源研究上。新中国成立之后,贾兰坡继续负责周口店地区的发掘工作。这位没有正式大学文凭的学者在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外籍),1996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几十年来, 贾兰坡的足迹遍布全国,他的身影频频出现于丁村遗址、西侯度文化遗址、峙峪文化遗址、许家窑人遗址、蓝田人遗址等地,一生著述等身。他的研究对于中国史前文化的建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贡献,同时也奠定了他在古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界大师级的地位。他把探求古人类学的研究,通俗地概括为:“回答人是从哪里来?到底是神创造了人,还是劳动创造了人。这不仅是自然科学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贾兰坡70岁以前基本上在野外搞调查发掘。88岁那年,他被选为美国世界探险中心会员,贾老说,我现在老得连小板凳也上不去了,怎么能和宇航员同称探险家呢?美国人说,你一生钻过三百多个山洞,没人能和你相比。  贾兰坡在90多岁的高龄还在第一线带研究生,他常戏称“收个学生比养个儿子还难”。从学习上认真的指导到野外工作时对学生安全的时时挂心,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细心周到。贾兰坡的成长离不开裴文中等老前辈的培养,他深知好的老师和前辈能给年轻人带来什么。他说,我要为年轻人抬轿子,我要拉他们一把。贾老曾经写道:幸而世界上世世代代有这么一批“傻人”,愿为追求真理而奋斗终身。在真理面前,他们每有所得就笑逐颜开,一无所获又愁容满面。我们相信,一个人想要为人类作出一些有益的事,就无法摆脱这种苦乐相兼的境界。但是他们从来不气馁……我们的先辈是如此,我们是如此,一代一代下去也是如此。  贾兰坡生前曾经说过“周口店是我的家”。他向单位和家人表示,如果有可能的话,希望能将自己的骨灰安葬在周口店。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裴文中先生和古人类学家杨钟健先生都已长眠在周口店龙骨山上。贾老早年就表示过身后要与两位前辈做伴,要栖守着自己奋斗过的地方。  贾兰坡百年之后,祖国和人民了却了他生前的愿望。老人虽已驾鹤西去,但他的精神和信念将永远留守在龙骨山,遥盼着令他魂牵梦萦的“北京人”早日归来。  ▲贾兰坡等院士的呼吁信  1998年秋天,以贾兰坡为首的中国著名科学家联名,在《光明日报》发出了这样一份呼吁:  贾兰坡等院士的呼吁信:  对于我们中国的科学家来说,有这样一件事情始终不能忘怀:本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和世界的几位杰出的科学家,根据一些当时很少有人相信的线索,在中国北京附近的周口店龙骨山上日复一日地苦苦寻找了多年,终于导致了一个伟大发现——“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诞生,而这一发现使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是从猿变化而来的”这个在今天看来十分简单的事实,在“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发现之前还只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爪哇猿人”的发现都曾经被斥为奇谈怪论。但是,当“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以其空前丰富而完备的原始人生活遗迹展现于世人面前的时候,一切都变得清晰而无可辩驳了。或许可以这么说,从1929年12月2日第一具北京猿人头盖骨出土的那一刻起,人类真正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过去了。然而令人痛心的是,这一伟大发现中最珍贵的部分——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和在中国发现的其他重要灵长类化石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乱中下落不明了。   数十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此痛心疾首,也不知有多少人为寻找化石丢失的线索尽了心力。随着世纪末的临近,随着多数当事人和知情人的辞世或年逾古稀,我们寻找丢失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的希望也愈来愈急切。我们在想:这样一件发现于本世纪初的人类科学珍宝,在世纪中叶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中遗失,而今天人类将告别这个世纪的时候,它们仍然不能重见天日。即使它们已经损毁于战火,我们也应该努力找到一个确切的下落。否则,我们又将如何面对后人?  当年北京猿人化石的失踪涉及到战乱中多个国家的当事人,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重要的线索可能流失于民间。现在,中国和世界上许多关心此事的人士一直在查访有关的线索。但是他们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需要我们大家各尽所能,提供自己所知的线索和其他一切有用的支持,一起来帮助寻找。因此,我们想在这里向全世界所有热爱科学、进步的人们呼吁:在本世纪结束前,大家携起手来,做一次全人类共同的寻找。   也许这次寻找仍然没有结局,但无论如何,它都会为后人留下珍贵的线索和历史资料。并且它还会是一次我们人类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觉悟的过程,因为我们要寻找的不仅仅是这些化石本身,更重要的是要寻找人类的良知,寻找我们对科学、进步和全人类和平的信念。   让我们行动起来,继续寻找“北京人”,为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资深院士:   贾兰坡 刘东生 张弥曼 秦馨菱 叶大年  陈庆宣 孙殿卿 李廷栋 宋叔和 吴汝康   郝诒纯 王鸿祯 杨遵仪 侯仁之人生评价  贾兰坡一生著述等身,成果丰硕。从五十年代开始,贾兰坡院士参加、主持、指导了丁村河、西侯度、蓝田、峙峪、许家窑、萨拉乌苏、水洞沟和泥河湾等一系列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工作,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及古人类学的奠基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先后发表了400多篇学术著作和文章,广泛涉猎人类的起源、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不同文化传统的源流、更新世环境与气候的变化以及第四纪地质学等诸多领域。五十年代,他对北京猿人的文化性质提出新的看法,倡导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学术讨论,将周口店遗址的研究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进而带动了全国旧石器工作的开展。七十年代,贾兰坡院士提出中国华北两大旧石器文化传统的理论,奠定了华北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的基础,从理论的高度探讨了世界范围内细石器文化的起源和分布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反应。近十几年来,他耄耋犹勤,提议更改地质年表,建立“人生代”,提出人类的历史应追溯到400万年前的新学说,并为寻找失落的“北京人”化石奔走呼吁。这些都对中国乃至世界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贾兰坡一生诲人不倦,桃李芬芳,为培养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人才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科学院在周口店举办了多届旧石器时代考古培训班,贾兰坡院士亲自撰写讲义和授课,指导田野实习,为全国各地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队伍培养了基本的骨干力量。他先后在北京大学、山西大学等大专院校作兼职教授,为学生讲授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课程。中国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者很少有人没有聆听过先生的教诲和没有接受过贾兰坡先生的指导和帮助。即使在90多岁高龄的晚年,他仍然关心科学队伍的建设和后继人才的培养。  贾兰坡积极参与我国的博物馆建设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就参加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工作,还几十年如一日地关注着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建设,经常亲临北京自然博物馆指导工作,并长期担任国内许多博物馆的兼职研究员,受到国内博物馆界同仁的爱戴和崇敬。  贾兰坡一生刻苦好学,努力进取。中学毕业后,他先后进入地质调查所做练习生、在北京大学和协和医学院进修和学习地质学、古脊椎动物学和人体解剖学。工作中他刻苦钻研,勤奋自学,不耻下问,为获取科学知识和提高业务能力废寝忘食。晚年中,贾兰坡院士忍着眼疾及多种疾病的疼痛折磨,仍然每天手不释卷,伏案工作,用一把放大镜和一支钢笔解读、诠释着人类早期的历史。就是靠这样的苦学、钻研和勤奋,他由一个中学毕业生成长为建树卓著的学者,由一个不懂化石和石器为何物的练习生成长为享誉世界的三院院士,创造出一个刻苦进取、勤奋向上、靠个人的不懈努力实现自我价值重大转变的现代传奇。贾兰坡院的这种精神境界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立志成才的青少年在科学探索和自我完善的道路上不断奋进,去勇攀高峰。研究领域  贾兰坡对第四纪地质、古脊椎动物、古人类和考古等方面都有很多研究,在旧石器的考古方面,成绩最为显著。作为一位世界公认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参加了周口店的发掘工作。贾兰坡1935年主持周口店的发掘工作,除发现大量石器和脊椎动物化石外,1936年11月又连续发现了三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震动了国际学术界。1949年后,他又多次主持周口店的发掘。1984年贾兰坡与他的学生、考古学家黄慰文合写的《周口店发掘记》一书,对周口店的发掘历史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评价,对周口店发掘与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这本书已译成日文和英文。他对华北旧石器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所提出的华北地区古文化年代表奠定了华北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的理论基础。贾兰坡十分热爱中国旧石器的研究工作。1956年,他就在《考古通讯》上发表“对中国猿人石器的新看法”。1957年又发表“试述中国旧石器时代初期石器文化的相互关系”。由此可以看出,他已经把注意力放在有关理论研究上,而不是单纯对石器本身的描述。中国学术界20世纪50年代末展开“北京人”是否使用过骨器的争论,贾兰坡支持法国旧石器考古学家H?步日耶(Breuil)的意见,认为“北京人”使用过骨器。他于1960年发表的“关于中国猿人的骨器问题”一文以及1964年出版的《中国猿人及其文化》都探讨了这个问题。贾兰坡把周口店“北京人”制造的骨器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角工具,第二类是盛水工具,第三类是肢骨做成的尖状器和刀状器。关于骨器的观点受到国内外不少学者的重视。  20世纪50—70年代,贾兰坡对中国旧石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北部,特别是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等地,尤以对山西旧石器的研究最为出色。1958年,他与裴文中一起研究了山西丁村发现的旧石器,指出丁村文化是旧石器时代中期之初文化的新发现。他在1962年与人合作的《河》中,指出河遗址的时代,属于中更新世早期,并指出丁村文化是由河文化逐渐发展而来的。1972年贾兰坡与盖培、尤玉柱发表“山西峙峪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从地貌、地层、脊椎动物化石和旧石器等方面作了全面研究,指出华北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至少有两个系统,即“河—丁村系”,和“周口店第一地点—峙峪系”。提出我国原始文化的继承关系后,又提出中国、东北亚和北美的细石器可能起源于华北的论点。国内外同行对这些观点给予了极大关注。1979年,贾兰坡与卫奇等研究了许家窑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认为许家窑文化在细时器技术传统上是“北京人”文化与峙峪文化的过渡桥梁,并对世界范围内细石器的两大传统以及细石器起源和分布等理论性问题作了探讨。1978年贾兰坡对细石器研究作了系统总结,发表了“中国细石器的特征和它的起源与分布”,把中国的细石器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受到美国考古学者的支持。美国学者认为它对北美考古是指导性的。  贾兰坡在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方面有着比较突出的贡献。他在《科学通报》上发表“泥河湾期的地层才是最早人类的脚踏地”一文,并提出在中国属于早更新世初期的泥河湾地层,才是人类最早的生存地。指出“北京人”在体质特征和石器制作上有了许多进步性质,又具有使用和管理火的能力,因而不代表最古老的人类和最原始的文化,人们对我国远古文化的认识还是很晚的。在20世纪以前没有发现过确切的石器时代遗址,直到20世纪初,一些外国学者还不相信中国有旧石器时代文化。从20世纪20年代初起,在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相继发现旧石器之后,特别是裴文中于1929年发现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接着又发现“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和用火遗迹之后,才使这种局面改观。但由于受旧观念的束傅,有的学者又提出中国没有比“北京人”再早的文化了。贾兰坡与王健的论文无疑是对这种观点的挑战,因此在学术界引起一场持续一年多的争论。他们这一科学论断为后来西侯度文化元谋人牙齿化石和蓝田人头盖骨的发现所证实。1978年所出版的《西侯度——山西更新世早期文化遗址》一书,是他们对我国更新世早期人类及其文化存在问题的多年研究成果。早在30年代,贾兰坡就对北京人的地质分层文化性质和生活环境诸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贾兰坡还根据“北京人”遗址各层出土的动物化石的不同性质,提出“北京人”在周口店生活的几十万年中,华北气候出现过冷暖交替的变化。解放后,贾兰坡发表过不少论文和专著。  他撰写的《人体骨骼学纲要》(1954)以及《从猿脑发展到现代人脑》(1954)曾是医学院很好的参考书。贾兰坡还著有《旧石器时代文化》(1957)、《周口店——北京人之家》(1975)、《中国大陆上的远古居民》(1978)等,后两种已被译成英、日、德和西班牙等文种出版。1982年出版了由贾兰坡主编的《人类的黎明》,这本书是一本图文并茂,系统地阐述人类起源演化,并包括最新科研成果的人类学著述。  贾兰坡也关注着脊椎动物学及第四纪地质学。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到四川万县盐井沟采集化石,并和卞美年一起在云南富民等地寻到哺乳动物化石,一批有代表性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1951年他与地质学家王曰伦共同研究了周口店的冰川遗迹,为研究“北京人”的生活环境提供了新的线索。1982年,贾兰坡与卫奇在《地质学报》上发表“建议用古人类学和考古学的成果建立我国第四系的标准剖面”一文,这是把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古人类学、古脊推动物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结合起来的范例。  贾兰坡从20世纪30年代起孜孜不倦地从事研究和著述,发表论著已超过400余篇(种)。为我国的地质、古生物、古人类和考古工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由于他在科学上的成就,他曾多次被日本、美国、瑞士、阿尔及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邀请去讲学,受到同行们的热列欢迎。工作简历  1955年——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1949-1953——地质矿产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技士  1953-1955——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   学术或专业团体任职:  1983——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  1984——中国太平洋历史学会,副会长研究著作  贾兰坡的主要学术著作有:《鲁南考古队在人类学上的特别发见》(1933)、《中国猿人》(1950)、《旧石器时代文化》(1957)、《中国大陆上的远古居民》(中、日、英等文版,1978)、《北京人之家》(法文版,北京外文出版,1978)  以及《中国的旧石器时代》(1982)等论文或专著共300余种。  研究成就:  1992-——中美合作泥河湾发掘,主持  1935-——周口店发掘,主持  1954——丁村遗址发掘,主持  1964——蓝田新生界综合考察,主持   获奖:   1991——,中国远古人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 一等  1990——周口店发掘记,北京外文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  1984——贾兰坡旧石器时代论文集,文物出版社

3、2000年07月08日 美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第三次试验失败。

美国国防部2000年7月8日宣布,美国军方当天对拟议中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导弹的拦截技术进行了第三次试验, 但未能获得成功。 美国国防部弹道导弹防御体系办公室主任卡迪什说,美国东部时间8日凌晨零时19分,美军从加利福尼亚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一枚作为标靶的改进型“民兵II”洲际弹道导弹。21分钟后,美军又从6880公里以外的马绍尔群岛发射了另一枚导弹,对标靶导弹进行拦截。按照原定计划,拦截导弹应当在升空后10分钟与“来袭”导弹相遇。但是,电视屏幕上没有出现两弹相遇爆炸的图像。 卡迪什说:“我们没有实现拦截,这令人失望。”他说,因拦截导弹的弹头未能接收到所需的电子信号,所以没有与弹体分离。这样也就没有击中靶弹。卡迪什认为,五角大楼需用几天的时间弄清试验失败的真正原因。此次试验因技术故障被迫推迟了两个多小时。 俄罗斯外交部高级官员8日表示,美国当天进行的第三次导弹防御系统试验失败后,美政府不应作出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决定。 据俄塔斯社报道,这位高级官员说,俄罗斯曾多次奉告美国,在美国领土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是对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的严重破坏,使俄美两国在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领域签署的所有协议受到威胁。

4、1998年07月08日 上海屈臣氏为非法搜身赔偿25万元。

1998年7月8日,对于20岁的上海某大学学生钱小姐来说,是个不堪回首的日子。 上午10时,钱小姐与侄子一起进入上海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四川北路店。当她出门时,店门口警报器鸣响,立刻有女店员上前阻拦钱小姐离店,并强行将钱小姐带人地下商场内的办公室。当女店员通过办公室内的手提电子探测器确定钱小姐左髋部带有磁信号时,便毫不客气地责令钱小姐脱去裤子检查。钱小姐流下了屈辱的眼泪,被迫两次解扣脱裤。这样的事发生已不止一次了。1995年,在上海的柳州路分店也发生过类似搜包事件,险些引发当事人的心脏病,最终赔偿受害人精神损失费l万元,医疗费用2万元。可惜屈臣氏并没有吸取教训。不久,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对上海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侵犯名誉权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决屈臣氏赔偿钱小姐精神损失费25万元。 1998年被称为中国的“隐私年”,在这一年中,中国人隐私意识人权意识比任何时候都强。而这例中国最高名誉赔偿案可视为标志性事件之一。

5、1998年07月08日 “网民”一词诞生。

1998年7月8日,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了第二批56个信息科技名词,其中“互联网的用户”的中文名称被确定为“网民”。

6、1997年07月08日 北约东扩计划正式启动。

1997年7月8日,北约首脑会议在西班牙马德里的市政议会大厦举行。16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经过5个多小时的讨价还价,决定“邀请捷克、匈牙利和波兰同北约开始就入盟问题进行谈判”,最终使上述三国能够在1999年4月北约成立50周年之际正式成为成员。这标志着酝酿了3年多的北约东扩计划正式启动,冷战后欧洲安全格局也将由此发生重大变化。 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在会议结束时的讲话中说,北约的大门仍将继续敝开。在谈到已向北约提出申请的国家时,他强调了北约对罗马尼亚和斯洛文尼亚的关注。索拉纳说,北约愿为维护东南欧地区的安全稳定与该地区国家加强合作。同时,北约也注意到正在努力争取加入北约的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为该地区的安全所作出的势力。 1997年5月27日北约与俄罗斯“基本文件”签署后,北约东扩即成定局。美国随后公开表明只同意首批吸收捷、波、匈三国。美国的态度得到了英国等另外5个成员国的支持。法、意等多数成员国则希望将罗马尼亚和斯洛文尼亚也纳入首批扩大范围。直到本次会议前,双方仍争执不下,只好把这个问题交给首脑们去讨论。法新社的报道称,在未来会议最后文件取得一致情况下举行首脑会议,这在北约历史上尚属首次。按照会议规定,这天的讨论不对外开放,但是一些国家的代表团还是向新闻界透露了有关情况。法国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在吹风会上散发了希拉克总统的讲话。希拉克在讲话中对美国的专横态度表示极为不满,他警告说,如果不让两个已经达标的国家入盟,将有可能破坏联盟的团结,损害联盟的可信性。意大利总理普罗迪在讲话中也表示了意支持斯洛文尼亚入盟的坚定立场。 本次会议的另一个主要议题是北约军事机构改革和政治决策程序改革。据此间消息灵通人士说,北约的军事机构改革若要取得最后一致还要经过几十月的艰苦谈判。

7、1997年07月08日 科学家发现火星生命新证据。

美国“火星探路者”号飞船发回的最新照片表明,在该飞船着陆的火星阿瑞斯平原几十亿年前曾发生过特大洪水。

从这些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因受强大的洪流冲击而堆积起来的鹅卵石和岩石上留下的清晰的水痕。洪水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生的还有待进一步分析,据参与“火星探路者”号研究项目的科学家迈克尔·马林估计,洪水发生的时间可能在30亿至10亿年前。“火星探路者”号这次发回的照片是迄今有关火星上曾经发生过洪水的最有力的证据。

马林说,洪水淹没的地区相当于地中海的面积,其宽度有数百公里,洪水流量高达每秒100万立方米。岩石上的水痕是由洪流中的盐类和泥沙所造成的。

“火星探路者”号的新发现的重要意义在于,如果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液态的水,就意味着火星上可能有过生命。但火星表面目前的湿度很低,白天最高温度为零下12摄氏度,夜晚降到零下76摄氏度。为此,参与该项目研究的另一名科学家马修-格罗姆贝克指出,“火星探路者”号的新发现向人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间题:远古时期的火星是否更温暖、更湿润?有些科学家还说,单有洪流存在不能说明火星上有过生命,关键是要在火星上找到静止的水曾经存在的证据。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表示有信心找到这样的证据。今年几个星期内,他们将对“火星探路者”号发回的有关火星洪水的照片做进一步分析。

科学家认为,火星上是否曾经存在过生命是个大问题,只研究火星地表景观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而须通过收集火星岩石标本、并在地球上的实验室进行分析才行,该工作到2005年才能进行。

8、1996年07月08日 中国小作家,小童星毛征窈出生

中国小作家,小童星毛征窈出生

9、1995年07月08日 京城首家外资银行开业。

京城第一家外资银行——东京银行北京分行于1995年7月8日上午在北京发展大厦举行开业典礼。东京银行北京分行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设立的。成立于1880年的东京银行,是日本专业外汇银行,总资产2424亿美元,列世界第21位。东京银行与中国有着长达近40年的交往,已为中国多个重点项目提供贷款,直接或间接地支持了中国的经济建设。此前,该行已在上海、大连、深圳市开设了分行,在广州、成都也设立了办事处。深圳市开设了分行,在广州、成都也设立了办事处。

10、1995年07月08日 五万余老红军老八路被授予红星、独立功勋荣誉章

  1995年7月8日《人民日报》报道,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北京军区和济南军区10名老红军、老八路以红星功勋荣誉章或独立功勋荣誉章。至此,全军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红军、老八路,已有57394人分别获得这种功勋荣誉章。  全国解放后,党和人民先后两次以授勋的形式表彰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巨大贡献的老战士的历史功绩,表达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对他们的敬仰之心和爱戴之情。  50年代,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授勋条例,在全军范围内开展了授勋工作,向包括参加抗日战争的官兵颁发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以后又陆续为老同志授予功勋荣誉章,其中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红军、老八路2874人。

11、1994年07月08日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逝世

金日成

  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于1994年7月8日因病逝世,享年82岁。  金日成原名金成柱,1912年4月15日诞生于朝鲜平安南道大同郡(现为平壤市万景台区)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25年他移居到中国东北吉林省,在抚松第一小学读书。1926年10月17日,14岁的金日成建立了朝鲜第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革命组织--打倒帝国主义同盟。第二年8月,他成立了朝鲜共产主义青年同盟,组织和动员革命青年学生进行反日斗争。1929年秋,金日成被反动警察逮捕,被关押在吉林监狱,直到1930年春,才获释出狱。  1930年6月,金日成在历史性的卡伦会议上提出了抗日武装斗争路线等有关朝鲜革命的主体革命路线,推动了抗日武装斗争的准备工作。“9.18”事变后,他在延吉县明月沟地区组织起抗日武装,并在1932年4月25日创建了人民革命武装力量--朝鲜人民革命军。从此,他开始与中国人民一道开展抗日武装斗争。1936年5月,金日成创建了朝鲜第一个反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祖国光复会,并被推举为会长,制定了祖国光复会十大纲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金日成从苏联回到祖国。1945年10月10日他创建了朝鲜劳动党并当选为委员长。第二年2月,他组织了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领导北朝鲜的经济建设和土地改革运动,在朝鲜北半部出色地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1948年9月9日,金日成创建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并出任内阁首相和国家元首。在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的朝鲜战争中,金日成作为国家首脑,领导朝鲜人民和军队,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援助下,战胜了美帝国主义,取得了祖国解放战争的历史性胜利。此后,金日成组织和领导了对生产关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斗争,逐渐把朝鲜建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国。从1972年起,他一直担任国家主席。  金日成曾在1953年2月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元帅称号;1958年9月,他荣获劳动英雄称号;他还曾三次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自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金日成曾多次访问中国,并于1961年同中国签订了《中朝友好合作条约》。金日成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有着深厚的友谊。

12、1993年07月08日 自由意志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亨利·赫兹利特逝世

亨利·赫兹利特

亨利·赫兹利特(英语:Henry Hazlitt,1894年11月28日-1993年7月8日)是自由意志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也曾担任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报刊的记者。赫兹利特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他的父亲在他还是婴儿时便去世了,他在学院就读了一年半后便中途退学,成为一名记者。奥地利经济学派之所以能在英语国家发展,很大一部分是他的功劳。赫兹利特著作相当丰富,一生中写下了25本书 。

赫兹利特最知名的著作是Economics in One Lesson一书,简单阐述了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主要理论。但他也在其他领域如伦理学有许多著作,主要包括了The Foundations of Morality,他在The Failure of the New Economics一书中大力抨击凯恩斯的理论,一个段落接着一个段落的批评通论一书(赫兹利特写道,在这本书中“没有任何一个理论是真实而原创的。书中原创的理论没有一个是真的,而书中真的理论没有一个是原创的”)。

在1940年代和1950年代早期,赫兹利特还曾经与艾茵·兰德的客观主义哲学运动有所牵连。

赫兹利特对于自由意志主义和客观主义的发展都有极大贡献,在他资助下路德维希·冯·米塞斯才得以获得在纽约大学的教授职位(当时米塞斯刚流亡美国),也是他让艾茵·兰德接触到自由市场的经济理论。在1997年至2002年间有一个名为亨利·赫兹利特基金会的组织创建以纪念他。

13、1990年07月08日 第十四届世界杯足球赛闭幕。
德国队队长马特乌斯与队友利 特巴尔斯基高举大力神杯欢呼

1990年7月8日,第十四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在罗马举行,由联邦德国队对阿根廷队,这场比赛被认为是世界杯历史上最不精彩的决赛之一。阿根廷队无法组织有效的进攻,西德队在阿根廷人的顽强防守面前也没什么办法。终场前,阿队后卫森西尼在禁区内犯规,关键时刻,老将布雷默主罚点球命中,使德国队第三次获得世界杯。贝肯鲍尔成为分别作为球员和主教练夺得世界杯的第一人。

阿根廷队败给德国队后, 马拉多纳落下失意的眼泪 马拉多纳被判罚黄牌在喀麦隆对哥伦比亚比赛中,哥队守门员伊基塔狂妄出击,被对手米拉断球成功,以至哥队告负开幕式上令人心驰神迷的时装表演

14、1986年07月08日 我国国内卫星通信网建成。

  经过两年的努力,我国国内卫星通信网于1986年7月8日正式建成。  通信卫星是利用位于地球赤道上空3.6万公里高处的同步卫星作中继站,实现区域通信的现代化方式。目前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建立了国内卫星通信网。我国国内卫星通信网的建成,标志着我国通信事业又向现代化迈进了一步。它为全国性的综合电视和电视教育节目的传送,创造了良好的途径。它对改善我国边远地区邮电通信落后状况,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国幅员辽阔,现有的明线、电缆、微波通信网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卫星通信是近代航天技术和正飞速发展的电子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重要通信手段。同明线、电缆、微波等通信手段相比,卫星通信具有传输距离远、通信容量大,通信质量好、建设成本低等优点。我国目前的卫星通信网是租用和购买国际卫星通信组织在印度洋上空的卫星转发器组成的,可以将北京、拉萨、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广州五个地球站联结起来,覆盖我国的全部版图。  目前,北京至乌鲁木齐、呼和浩特、拉萨间的半自动长途电话、电报、数据和传真业务已经开通;同时,北京中央站向全国发送中央电视台的第一套节目和国家教委的函授教学电视节目,全国有400个和100个电视接收站分别及时接收,并经当地转播台送往千家万户。  自1984年以来,我国已经成功地发射了五颗通信卫星,这五颗卫星和租用的国际卫星转发器一起,组成了目前我国的实用通信、广播空间系统。现在,我国卫星通信地面站已经发展到40多个,数据传输站有近200个,卫星电视接收站约有1.5万个。国内卫星通信网的开通,不仅有助于解决边远省区和一些部门的通信急需,而且作为长途通信的一个重要传输手段,增强了通信网的机动性、可靠性,对促进信息交流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5、1986年07月08日 薄一波谈新时期的建设的几个问题

薄一波

  1986年7月8日,薄一波在中共中央党校讲话,谈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几个问题。主要内容是:(一)努力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核心。薄一波认为,随着党肩负的历史任务和所处地位变化,应当怎样加强执政党本身的建设这个重大课题还没完全解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为搞好新时期党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条件,党的十二大提出“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这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纲领,照此扎实的进行党的建设,就大有希望;全面整党很有必要,以此作为新起点来加强党的建设既及时又正确,实践中抓下去就大有希望,整党结束后仍要抓紧,不可松懈;要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来保证改革和四化建设、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成功;努力把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核心,是全党同志一项紧迫的历史性任务。(二)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必须重视几个问题:一是要用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认真学习、坚持和发展马克民主义;二是要不断加强各级党组织的领导班子的建设;三是要切实健全和大力发展党内的民主生活;四是要坚持从严治党。(三)新时期党员应该具有的作风。

16、1986年07月08日 中央鼓励科技人员合理流动

在合肥市人才交流会上,人事部门在登记要求流动的技术干部。

  1986年7月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地领导为人才合理流动创造条件。在优先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和重大科研项目人才需要的前提下,鼓励科技人员到工农业生产第一线,支援中小企业和乡镇集体企业,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从城市到农村,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从内地到边远地区去工作。照中央的有关部署,逐步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凡使用不当,难发挥作用,又未作调整的科技人员,可以辞退。鼓励企业事业单位通过实行联合和技术协作,以及适用科技人员调动借调、兼职等多种形式,调剂技术力量余缺,发掘本地人才,启用有技术、有专长的职工充实中小企业、城乡集体企业的技术力量。科技人员调离原单位不得私自带走原单位的科技成果、技术资料和设备器材等,不得泄露国家机密或侵犯单位技术权益。

17、1985年07月08日 节目主持人闫霞霏出生

闫霞霏,瑛琪 Doria (1985~~ ) 节目主持人

18、1985年07月08日 大陆男歌手蒲巴甲出生

蒲巴甲

19、1985年07月08日 俄裔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出生

  第三届获奖者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Simon Smith Kuznets),——GNP(国民生产总值)之父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这个国家向她的人民提供经济商品的能力的长期提升,这个增长中的能力,基于改进技术以及它要求的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调整。   ——西蒙·库兹涅茨   蒙·史密斯·库兹涅茨(Simon Smith Kuznets),   1901年4月30日,出生在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国土上。小库兹涅茨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在出生地哈尔科夫市度过了幼年时代。十月革命之后,他进入了列宁格勒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1920年,库兹涅茨告别故土,只身前往异邦,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院插班学习。   库兹涅茨在学习经济之余,对数学也有浓厚的兴趣。1923年毕业时,他获得了经济学和数学两个专业的学士学位。但库兹涅茨并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随后又考入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院进一步学习经济学。   1924年,库兹茨涅仅用一年时间就取得了硕士学位,受到学界前辈的重视。美国制度经济学派创始人米切尔教授,对他很赏识,把库兹涅茨招到自己的门下,亲自担任他的指导老师。从此,他开始了对制度经济学的研究。   制度学派创始人之一米切尔教授的学术思想,着重从社会制度的角度论述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他强调制度诸因素对经济生活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库兹涅茨继承了他的学术思想,于1925年发表了《美国零售和批发贸易的周期波动》的长篇博士论文,这集中地表达了制度学派和米切尔思想的精髓。从此,库兹涅茨正式登上学术论坛。同时,他加入了美国国籍。   1926年,经米切尔推荐,库兹涅茨来到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任职。在这里,他整天忙于处理繁杂的事务,加之制度经济学超出了传统经济学规定的研究范围,容易使人失去明确的研究对象,因此,他辞掉理事会的工作,并逐渐远离制度学派,库兹涅茨的这一决定,是他学术生涯中的转折点。此后,他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制度学派研究方法,结合自己的特点,形成了新的思想体系,创立了经验统计学。   库兹涅茨认为,具体而真实的数据最能反映问题的实质,最富有说服力,所以,他利用工作之便,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访问了许多总经理、总会计师和经济法庭的律师,同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如各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生产与销售状况,从而获得几十万个真实的数据,并做了几万张卡片,为他的研究创造了好的条件。   1927年,库兹涅茨到设在纽约的全国经济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他的才华得到充分的发挥。从那时开始,他收集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20世纪的历史资料,对国民收入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各国经济增长速度。若干组数字,再现了有关国家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准。   1930年,库兹涅茨到宾夕法尼亚大学任经济学、统计学的助理教授、副教授,并发表了《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的论文,文中汇集了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奥地利等国50年间的生产水平与经济增长情况。他考察了这些国家的60种工农业产品,列出了35种工农业主要产品价格变动的时间数列,该数列由几万个投资、原料、生产、销售等数据组成。他避开了一般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增长周期问题上关于时间的短程、中程周期波动的概念,着重分析了有关数列点,后来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之为“库兹涅茨周期”。   1933年,库兹涅茨在《工业和贸易的季节性波动》一书中,对俄国经济学者尼古拉·康德拉捷夫预测经济增长的长周期为50年的提法做了修正,对经济波动作了进一步阐述。但他完全撇开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只是单纯地用技术发展、黄金供求和价格变动等,甚至用战争来解释他的长周期的根源,这当然是不全面的。然而,在立论时,库兹涅茨对历史统计资料所进行的整理和分析,反映了近百年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的某些特点,这是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的。1938年,他的《商品流量与资本形成》问世。至此,他关于经济增长论的思想体系基本形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他的长周期理论也逐渐被西方所接受。   1941年,库兹涅茨出版了《1919~1938年国民收入与债务支出》和《国民收入及其构成》等书。1946年,他又出版了《1869年以来国民生产总值》一书,书中深化了前两书的内容,吸取了其他经济学家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经济收入方面的成果,把长达90年的历史资料分类、综合,使之系统化,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严密论证。   库兹涅茨提出货币计算的各种非生产收入应归到国民收入中去,而政府人员、军队、警察、法官及家眷的再分配收入,也应纳入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之内,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而进行处理。库兹涅茨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核算及统计的系统研究,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库兹涅茨被美国政府任命为华盛顿战时生产局计划统计处副处长。战后,他被派往中国担任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的顾问。从1946年起,他游历了中国的大中城市和农村,走访了许多银行、企业、公司、钱庄及交易所,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考察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进行经济渗透,给这些地区在经济增长及国民生产总值方面带来的影响。他于1948年底回到美国,1949年被美国统计学会选举为会长。1950年,他被派往印度,任印度国民收入机构总局的顾问。库兹涅茨两次共计8年的东方之行,使他目睹贫穷落后国家的经济状况,深知帝国主义国家对半殖民地经济侵略的后果,这为他研究经济增长史积累了丰富的材料。   1954年,库兹涅茨卸任回国,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同年,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发表了《高收入阶层在收入和储蓄中占有的份额》的论文,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被推举为会长。 1960年,库兹涅茨接受哈佛大学聘请,任经济统计学教授。这是他研究国民生产总值的经济的高潮时期。1961年,他60岁诞辰之际发表了《美国经济中的资本》一书。他在书中介绍了自己多年研究国民收入及国民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方面的成果,建立起“收入革命”的理论。这一理论是他关于福利经济学和资本积累理论的主体。1966年,他又出版了《现代经济增长》一书,书中涉及美国经济增长过程的分析、增长率的变动、资本的供给(储蓄)和需求(投资)、资本形成的作用、经济结构的变化、人口和生产率的增长以及收入分配的变动等。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乔治·墨菲曾这样评价这本书:“库兹涅茨出色地运用他高超的技巧,从纷乱的资料中整理出许多有用的数据,恰如其分地用它来表达他需要的意思。这书有许多附属的和有见识的结论,它确实是很有价值的产物。”1969年,英国剑桥大学授予库兹涅茨经济学、经济统计学荣誉教授。   库兹涅茨长期致力于各国经济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比较和分析,是经验统计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国民收入研究领域走在前列,建立了现代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结构,为西方现代宏观经济学奠定了基础;提出了各国经济增长的长周期平均为20年的观点,并证明这种周期在很大程度上受人口增长率变化的影响,人称“库兹涅茨周期”;运用大量历史统计资料阐释各国经济增长的特点和各种变量的变化趋势及相互关系,并对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提出了许多深刻见解,在经济增长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西方经济学界有着广泛影响。   1926年,库兹涅茨发表博士论文《零售和批发贸易的周期波动》,在学术界崭露头角。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他主要研究经济变化的类型(周期波动和季节性变化)。1930年,在《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一书中运用经验统计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美、英、德、法、比、奥等国50年来工农业主要产品数量和价格的长期消长过程,得出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存着长度从15~25年不等,而平均长度为20年的“长期消长”的结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和四十年代,他侧重研究国民收入核算问题。1941年,他发表了重要著作《国民收入及其构成》,把以往对国民收入的研究系统化、理论化,详细阐述了国民收入及其构成的含义及运用现有资料估算国民收入的过程,为西方现代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奠定了基础,被称为GNP之父。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他把注意力放在经济增长领域,用国民收入的概念和计量法研究各国经济增长,形成现代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1954年,他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发表论文《高收入阶层在收入和储蓄中所占的份额》,受到高度评价。1961年,他在《美国经济中的资本》一书中介绍了多年研究国民收入及国民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方面的成果,建立起“收入革命”理论。曾先后发表《关于经济增长的六篇演讲》(1959)、《现代经济增长》(1966)、《各国的经济增长》(1971)等一系列研究经济增长的著作,通过对大量历史统计资料的整理和比较,阐述了人口增长和人口结构、国民总收入、生产率、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产品使用结构、国际经济流量等经济变量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变化特点及相互间的联系,为经济增长研究领域提供了权威性的统计资料,对经济增长过程作了以经验为依据的解释,指出经济增长是通过技术进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相应调整而实现的。   由于库兹涅茨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1971年他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主要学术贡献   强调经验主义   库兹涅茨认为“所谓一个理论,意味着是在各种经验上可以识别的因素之间的可经验证的关系的表述,这些因素和关系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等条件下是相对稳定的。这种各国经济增长的理论是我们从来没有掌握过的,显然,我们现在没有掌握,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没有准备去掌握它……在目前环境下,这种理论会是人性的一些先验特性的教条主义的反映……或是经济增长机制的形式主义模型的反映,对正确关系的得出以及公式中经验常数所要求的数据缺乏完全的保证……看来我们更应该限制自己去从事一项太雄心勃勃的任务,比如,从经验记录中提出一些建议……以便作为进一步数据研究以及所从事的可验证的理论分析方向的向导。”   由于理解经济现象的基础是大量的测定,因而对所获数据进行周密的、系统的检验便成为库兹涅茨方法论中的第一步。作为一个严谨的学者,库兹涅茨为了得到关于根本的经济制度上的必然观点以及为了能从一系列长期运动中分离出短暂现象,需要掌握早期的数据,而这些数据通常是不完全的。从各种不同来源所取得的数据必须经过分类、整理、精巧地结合,并对这些原始资料的错误性进行评估。理查德·古德温在他的评论文章中所采用的丰富多彩的比喻是十分贴切的,他说:“库兹涅茨教授将桩子深深打入经济因素的海绵似的沼泽中,他编制了一个巨大的木排,承受住了由他逐渐周密地建筑起来的一座结实的拱座。”   库兹涅茨方法论中和第二步,是进行特征的分类,这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韦斯利·米切尔称之为“分析说明”。为了能推测出数据与所表示的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了检验一致性和合理性,必须对数据进行分类、安排的重新布置。解释是经过判断而推测出来的。以经济分析概念为指导,将分散的、不完全的数据转换成计量,来补充理论上的框架,最大限度地用来检验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库兹涅茨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的发现、测试和解释是美国国家经济局最初研究计划的重点。经济周期只限于循环出现,而不是许多经济活动中同时出现的定期的波动——扩张或收缩。经济周期为5~6年,但也有可能为10~12年。它被清晰地指出是一个长期的趋势。目前已经从经济周期和长期趋势中识别出了三个具有平均持续期的周期,尽管对它们持续有效性还有所争论。中周期通常被称为是库兹涅茨周期。库兹涅茨周期的结论除了取自于原始资料外,还得益于他从前的一位学生兼同事摩西·阿布拉莫维茨的两篇文章。由于周期性的运动具有自发性,阿布拉莫维茨根据库兹涅茨的经验提出了用“摆动”与“波动”来替代。   在排除了美国和其他8个国家的趋势和周期性对所生产出的商品的35%价格与65%产品数列产生影响后,库兹涅茨发现了“第二个长期运动”,其摆动的平均持续期为22年。经济活动总体中周期的存在,是阿瑟·F?伯恩斯经过研究首先发现的,并证实了库兹涅茨关于个别商品的结论。库兹涅茨将经济活动中的被动与相应的移民波动、人口增长率以及劳动力的增长联系起来,在分析经济与人口统计的变动时的关系时,他对经济科学做出了重大的开拓性的贡献。人口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而经济活动可以表现为对人口增长的影响。然而,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人口是外生变量,例如在指明作为每单位成本的产出的生产量时,就被视为是外生变量,也就是说,由于人口因素而需要调整数据。其实,在克莱因-戈德柏格的经济计量模型的表象研究中,就已产生了微弱的库兹涅茨周期。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库兹涅茨总是细心地对待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有争议的概念和统计问题,仔细地注意基本假设的分类。他特别留心那些数据使用者不易辨别的主观因素和那些被错误输送的精度。在库兹涅茨的许多著作中都讨论了假设、定义以及所公布数据的说明。例如,国民生产总值是对经济活动的一个全面的衡量,也是企业和政府决策的基础,但是,却排除了一些产品和劳务,因为它们并没有明显的标志,家务服务也没有被包括在内,一些非法的活动也被排除掉了。库兹涅茨解释道:“例如,‘讹诈’服务明显地造成了补偿的报酬,它的价格取决于市场上对这种服务的供求情况,因而它们是我们经济体制中的一个部分,但如果将它们包括在国民生产总值内,就无法解释对社会极为有用的、作为经济体制的贡献的那部分。”   此外,他还涉猎了在国民收入著作以及许多国内及国际会议中有争论的社会哲学问题。例如,最终与中间、总产值与净产值的区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只包括最终产品。例如,用于最终产品面包生产的面粉的价值,就不能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内。然而,基于同样的理由,被计入最终产品的工人的运输成本,可以被视为工人生产的产品与劳务的中间成本。国民收入账户还包括了生产出的汽车的价值以及应用于生产汽车的新机器的价值,也包括由于生产而贬值了的那部分机器的价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减去资本存量的折旧)的估计,并没有解决这一问题,而且由于一部分消费品用以维持劳动力,因而劳动力资源也同样会贬值。库兹涅茨认为,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制定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的协议来解决。假如社会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增加资源的供给,则可以获得一个界限;假如最终目标是消费者满足,就可以获得另一界限……用这种方法制定国民收入概念的一个正当理由是,由于普遍动机,必须衡量为满足作为一个效用最大化消费者整体的国家的当前和未来需要的经济体系所作的积极贡献。这种消费最大化的动机主要是从商品是为人而存在,而不是人为商品而存在这一角度出发的。在这个问题上,库兹涅茨继续进行了研究,并对最终产品和产出的市场价值的定义作了修改。罗伯特·S?艾思纳和一个协会根据库兹涅茨的概念和观点编辑了《账户的总收入体系的估计》一书。国民收入统计所提供的框架对现代政策的管理是不可缺少的。这种框架在过去50年里已被全世界广泛应用。库兹涅茨还帮助几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国家编制了最初的收入估计。而且,国民收入账户也是消费、储蓄、投资等数据以及其他用以检验由政府、教育和研究的经济学家所建立的宏观经济模型所需的数据的来源。库兹涅茨为这个经济和统计领域也做了主要贡献。   经济增长理论   库兹涅茨在1930年出版的《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一书中,提出了长期动态增长过程在深化经济现象的理解中的核心地位。在库兹涅茨看来,把经济分析局限于静态均衡理论,会阻碍它理论上的发展。库兹涅茨毫不妥协地坚持长期考察的重要性。他指出:“如果我们既不知道需求和供给赖以发生反应的变化总过程,也不知道前者对后者可能已经施加的影响,那么,我们对需求和供给的瞬间的、静态的反应的研究怎么可能是全面的呢?”在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库兹涅茨的方法是很明显的:将一个国家或一组国家各个时期增长的数量加以比较,将一些国家在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特征曲线的某一特定时点上的横断面数据加以比较,还有对相关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尽管库兹涅茨也研究地区间增长模式的差异,但他认为“国家”是研究的最合适单位,这主要是因为占统治地位的政府,有能力推行促进或阻碍经济增长的政策。   1971年12月,库兹涅茨在斯德哥尔摩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所作的演讲中,提出了现代经济增长的六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总产量和人口的快速的增加;第二个最重要的因素是生产效率的增长率;第三个方面的经济结构从农业生产上中主导地位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改变;第四个方面是社会结构和思维方式的转变;第五个方面则是通讯和运输技术改变引起的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最后一个方面是,世界经济中的分化迹象。   著作点击   库兹涅茨的主要著作有:   《美国零售和批发贸易的周期波动》(1925);   《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1930);   《工业和贸易的季节性波动》(1933);   《商品流量与资本形成》(1938);   《国民收入及其构成》(1941);   《1869年以来的国民总收入》(1946);   《经济的变化》(1954);   《关于经济增长的六篇演讲》(1959);   《美国经济中的资本》(1961);   《现代经济增长》(1966);   《各国的经济增长》(1971);   《人口、资本和增长》(1973);   《增长、人口和收入分配》(1979)等。 

20、1983年07月08日 棒棒堂二军公主帮的成员简翔棋出生。

简翔棋

21、1982年07月08日 韩国棒球选手孙承铉出生

孙承铉,韩国棒球选手,效力韩国职棒三星狮队。

22、1982年07月08日 一美国飞机在新奥尔良坠毁149人遇难。

1982年7月8日,一架泛美世界航空公司的民航班机在新奥尔良附近的一个居民区坠毁。机内145人全部死亡,另有至少4名地面人员死亡。这架波音747客机下午4时11分从新奥尔良国际机场起飞。起飞不久就在附近郊区坠落,毁坏一片住宅区,有许多房屋起火。所有救援人员立即携带设备奔赴由警察警戒的失事现场。目击者们说,当时这一地区正下雷阵雨,一道闪电击中这架民航机,致使飞机坠毁。

23、1981年07月08日 俄罗斯职业网球女运动员阿娜斯塔西亚·米斯基娜出生

阿娜斯塔西亚·米斯基娜

24、1980年07月08日 爱尔兰足球运动员罗比·基恩出生

罗比·基恩

罗比·基恩,爱尔兰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现时效力英格兰超级足球联赛球会热刺,是爱尔兰国家足球队队长兼重心成员。

25、1980年07月08日 巴西的足球运动员伊达出生

伊达,巴西的足球运动员,曾效力南华。

26、1979年07月08日 日本物理学家朝永振一郎逝世

朝永振一郎

  朝永振一郎(1906—1979年),日本理论物理学家,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朝永振一郎,1906年3月31日生于日本东京。1929年毕业于京都大学理学部物理学科。随后在玉城嘉七郎研究室任临时见习研究生。3年之后,赴东京理化研究所,在仁科芳雄研究室当研究员。1937年留学德国,在W.K.海森伯的领导下研究原子核理论和量子理论。1939年底,回国接受东京帝国大学的理学博士学位。1941年,任东京文理科大学物理学教授,提出量子场论的超多时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研究雷达技术中磁控管的理论,发表了《分割阳极磁电管理论》的论文。战后继续研究和发展他的超多时理论和介子耦合理论,同时参与《理论物理进展》的创办工作。朝永振一郎以他的超多时理论为基础,找到了一种避开量子电动力学中发散困难的办法,这就是著名的重正化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成功地解释兰姆移位和电子反常磁矩的实验。几乎同时,美国物理学家J.S.施温格、R.P.费因曼也独立地完成了类似的研究。这项殊途同归的研究使得描写微观世界的量子电动力学理论成为一个精确的理论,并对以后的理论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949年,朝永振一郎应聘赴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提出了高密度极限的多费密子体系的一维模型理论。回国后创建了东京大学原子核研究所。1956年以后,先后出任东京教育大学校长、日本学术会议会长、东京教育大学光学研究所所长。1979年7月8日在东京病逝。   1965年,朝永振一郎因在量子电动力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成就,与施温格、费因曼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还得到日本学士院院士、日本文化勋章以及好几个国家的科学院荣誉院士称号。   1957年5月朝永振一郎曾率领日本物理代表团来中国访问并进行学术交流。  朝永振一郎父亲为西洋哲学的研究者朝永三十郎,朝永三十郎与西田几多郎都是京都学派的一员;朝永振一郎出生于京都,第三高等学校毕业后,进入京都帝国大学理学院物理学系就读并且毕业;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後,朝永振一郎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进行研究。  朝永振一郎最大的研究成果为重整化(Renormalization)理论与中子研究、并且因为重整化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而朝永振一郎也写作过不少有关科学普及的著作。

27、1979年07月08日 每年7月8日为美国法定节日.李小龙日.-既世界功夫节

1993年美国政府为纪念李小龙发行了李小龙纪念美圆

功夫! 因为在几乎全部的人眼里面.用中国功夫来形容.过去千年的武术文化!成为了一种潮流! 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要形容过去千年.必须用武术来形容.因为"功夫"这两个字也就是"kongfu" 最早是出现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历史学词典中.而让这两个字出现的人的名字叫李小龙.因为他喜欢把自己的竞技术叫做功夫(注意:这两个字仅仅是出现在李小龙当年给自己学习过的东西的综合的形容) 而李小龙扬名海外之后.因为名气太大的原因加之影响.当时所能够用来评价和描述他所用的那些东西的词汇.于是就用了他当时称自己所学的东西的综合,也就是他所叫的"功夫"来形容.于是外国的词典中就出现了"kongfu"..于是"kongfu"就用来代表中国的所有的竞技术.时间逐渐的向后流逝.所以大家习惯把中国武术叫做功夫了.其实功夫这两个字.只属于李小龙先生.后者也习惯用功夫来形容当今的竞技术了.因为这两个字比武术两个字

28、1977年07月08日 前NBA球员现CBA八一队球员王治郅出生

王治郅

29、1976年07月08日 日本棒球选手柴田博之出生,效力日本职棒西武狮队

柴田博之

30、1972年07月08日 日本演员谷原章介出生

谷原章介,日本演员,曾出演95电影版《花样男子》道明寺司;09年《love shuffle》菊田正人等角色。

31、1969年07月08日 香港演员及主持人陈芷菁出生

陈芷菁

32、1968年07月08日 暗杀马丁·路德·金的凶手被抓获。

被捕的詹姆斯·厄尔·雷

1968年7月8日,詹姆斯·厄尔·雷于伦敦机场在他乘坐的从葡萄牙飞往比利时的客机着陆时被捕,他被控是4月份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暗杀了牧师马丁·路德·金博士的凶手。他旅行用的是一张姓名为拉蒙·乔治·斯内德的加拿大的护照。

33、1967年07月08日 日本动画声优大西健晴出生。

大西健晴

34、1967年07月08日 香港歌手及演员陈小春出生。

陈小春

35、1966年07月08日 毛泽东致信江青谈“文革”

  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毛泽东给江青写了一封语意模糊、内容深奥、文字晦涩的信。 由于信中提到了毛泽东对发动“文革”的一些想法和对整个运动的战略构思,因此它不是一般的家信,而被看作是毛泽东的“文革”指导思想的流露。

  “文革”开始后,毛泽东滞留南方,一路观察形势并思考对运动全局的设想。1966年7月8日,毛泽东在武汉致信江青道:“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过七八年又来一次。牛鬼蛇神自己跳出来。他们为自己的阶级本性所决定,非跳出来不可。我的朋友讲话(指林彪的讲话),中央催着要发,我准备同意发下去,他是专讲政变问题的。这个问题,象他这样讲法过去还没有过。他的一些提法,我总感到不安。我历来不相信,我那几本小书,有那样大的神通。现在经他一吹,全党全国都吹起来了,真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是被他们逼上梁山的,看来不同意他们不行了。我猜他们的本意,为了打鬼,借助钟馗。我就在20世纪60年代当了共产党的钟馗了。我是自信而又有些不自信。我少年时曾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可见神气十足了。但又不很自信,总觉得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我就变成这样的大王了。但也不是折中主义,在我身上有些虎气,是为主,也有些猴气,是为次。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党,大多数党不信马、列主义了,马克思、列宁也被人们打得粉碎了。有些反党分子……他们是要整个打倒我们的党和我本人。现在的任务是要在全党全国基本上(不可能全部)打倒右派,而且在七、八年以后还要有一次横扫牛鬼蛇神的运动,尔后还要多次扫除。中国如发生反共的政变,我断定他们也是不得安宁的,很可能是短命的,因为代表90%以上的人民利益的一切革命者是不会容忍的……。”

  虽然毛泽东在信里面对林彪的讲话表示了不安,同时也规劝了江青,但信中却对党内斗争状况作出了错误的估计。这封信是给江青写的,但谈的却是党内如此重大的问题,而当时江青并非中央领导人,这是极不正常的。而且此信写成后,只给在武汉的周恩来、王任重看过,没有给其他中央领导看。此信写完后,毛泽东将原件销毁,后来用的是毛泽东校阅过的抄件。以后这封信成为了研究"文化大革命"的重要文献资料。

36、1958年07月08日 中国心理学家孙国华逝世

  孙国华字晓孟。山东潍县人。1902年1月26日生于山东潍县,1958年7月8日卒于北京。1923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堂。同年赴美,入俄亥俄州立大学求学。1925~1926年曾在芝加哥大学生理系学习。后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院获心理学硕士(1928)和哲学博士(1929)学位。1928年底回国,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兼任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1941~1946年间,曾在四川白沙前国立编译馆任编辑兼总务组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主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主任、系副主任及校务委员,同时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心理学报》常务编辑。他重视比较心理学的研究,专长儿童心理学。1926年他在美国生理学杂志上发表《鸟类的瞳孔反射》;1930年与K.C.普拉特、A.K.内尔森合作,共同发表《初生儿的行为研究》,是儿童心理学的长篇重要论文,曾单印成册,列为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丛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法学理论博士学位点建立人   研究方向  法哲学、社会主义法理论、现实法理论   中国法学会名誉理事、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顾问、朝阳大学校友会会长、朝阳法学研究中心主任、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   1986年为中共中央书记处领导讲授法制课   主要成果  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研究:关于法的概念和本质的原理(第2版)/孙国华主编,2007-1-1版  法理学教程/孙国华 主编,2006-1-21版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民主法制导论/孙国华,2004-1-1版  法理学(第2版)(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孙国华 朱景文,2004-8-1版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民主法制建设导论/孙国华,2004-7-1版  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当代-暨庆祝孙国华教授从教50周年研讨会文集/孙国华,2004-6-1版  法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孙国华,1999-4-1版  法的形成与运作原理/孙国华,2003-10-1版  法理求索/孙国华,2003-10-1版  社会主义法治论/孙国华,2002-5-1版  法理学教程/孙国华,1994-8-1版

37、1957年07月08日 台湾政治人物王家贞出生

王家贞,台湾政治人物,亲民党籍东区台南市议会第13、14、15、16届议员。

38、1943年07月08日 法国抵抗运动领袖让·穆兰逝世

让·穆兰

法国民族英雄让——穆兰,积极参加组织抵抗运动,1943年被捕后,坚决不投降,以绘画讽刺德国侵略者 1943年7月8日,法国地下活动领袖让·穆兰,在遭受了盖世太保一个月的折磨后去世,年仅44岁。穆兰联合了南北方的抵抗力量。是一个叛徒出卖了他。 穆兰曾在1940年11月被监禁过。当时,他正任巴黎西南部一个县的文职长官。他拒绝签署一项塞内加尔士兵犯有谋杀罪的声明,而这次谋杀实际却是德国人干的。一个德国士兵写道:“我很钦佩你那种维护你们国家荣誉的精神与力量”。

39、1942年07月08日 法国元帅路易·弗朗谢·德斯佩雷逝世

路易·弗朗谢·德斯佩雷,法国元帅,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有成就的法国军事将领之一。(1856年出生)

40、1937年07月08日 日本漫画家永岛慎二出生

永岛慎二,日本漫画家,代表作‘柔道一直线’。

41、1937年07月08日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中共中央1937年7月8日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全文如下:  全国各报馆,各团体,各军队,中国国民党,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暨全国同胞们!  本月七日夜十时,日本在芦沟桥,向中国驻军冯部治安部队进攻,要求冯部退至长辛店,因冯部不允,发生冲突,现双方尚在对战中。  不管日寇在芦沟桥这一挑战行动的结局,即将扩大成为规模的侵略战争,或者造成外交压迫的条件,以期导入于将来的侵略战争,平津与华北被日寇武装侵略的危险,是极端严重了。 这一危险形势告诉我们,过去日本帝国主义对华“新认识”、“新政策”的空谈,不过是准 备对于中国新进攻的烟幕。中国共产党早已向全国同胞指明了这一点,现在烟幕揭开了。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第一个中国人的面前。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  全中国同胞们!我们应该赞扬与拥护冯治安部的英勇抗战!我们应该赞扬与拥护华北当局与国土共存亡的宣言!我们要求宋哲元将军立刻动员全部二十九军,开赴前线应战,我们要求南京中央立刻援助二十九军,并立即开放全国民众爱国运动,发扬抗战的民气,立即动员全国海陆空军,准备应战,立即肃清潜藏在中国境内的汉奸卖国贼分子及一切日寇侦探,巩固后方。我们要求全国人民,用全力援助神圣的抗日自卫战争!我们的口号是:  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  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  为保卫国土流尽最后一滴血!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  驱逐日寇出中国!

42、1925年07月08日 国民革命军成立 周恩来等分别担任党代表或副党代表
周恩来  1925年7月8日,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将黄埔军校校军扩大成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蒋介石任军长;其他所属各军也统一改称为国民革命军。湘军为第二军,谭延(门+岂)任军长;滇军为第三军,朱培德任军长;粤军为第四军,李济深任军长;第五军和第六军的军长分别为李福林和程潜。在各军中设立党代表和政治部。党代表和政治部主任多由共产党员担任,周恩来、李富春、朱克靖、廖乾五、林伯渠分别担任第一、二、三、四、六军的党代表或副党代表。周恩来在黄埔军校
43、1914年07月08日 中华革命党在日本宣告成立。

孙中山在中华革命党成立时与领导成员合影

  1914年7月8日,孙中山在日本召开中华革命党成立大会,孙中山任总理。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逃亡日本,召集国民党员组建中华革命党,以扫除专制政治、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为宗旨,继续进行反袁斗争。鉴于辛亥革命以后,国民党因为涣散而失去了战斗力,所以中华革命党要求党员按指印,立誓约,绝对服从孙中山,希望建立一个严密的组织。可是,这样一来,中华革命党成为一个少数人的狭隘团体,只有沿海各省进行了一些零散的军事冒险活动,没有能够组织和领导全国人民反对袁世凯复辟的斗争。

44、1909年07月08日 清末著名小说家刘鹗逝世

刘鹗

  刘鹗(è),近代小说家。原名孟鹏,字云抟。后更名鹗,字铁云,又字公约。署名“鸿都百炼生”。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淮安)。出身官僚家庭,但不喜科场文字。他承袭家学,致力于数学、医学、水利学等实际学问,并纵览百家,喜欢收集书画碑帖、金石甲骨。其《铁云藏龟》一书,最早将甲骨卜辞公之于世。早年科场不利,曾行医和经商。光绪十四年(1888)至二十一年,先后入河南巡抚吴大澄、山东巡抚张曜幕府,帮办治黄工程,成绩显著,被保荐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知府任用。光绪二十三年(1897),应外商福公司之聘,任筹采山西矿产经理。后又曾参与拟订河南矿务机关豫丰公司章程,并为福公司擘划开采四川麻哈金矿、浙江衢严温处四府煤铁矿,成为外商之买办与经纪人。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事起,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刘鹗向联军处购得太仓储粟,设平粜局以赈北京饥困。三十四年(1908)清廷以“私售仓粟”罪把他充军新疆,次年死于乌鲁木齐。  刘鹗生当封建王朝统治即将彻底灭亡的前夕,一方面反对革命,同时也对清末残败的政治局势感到不安和悲愤。他认为当时“国之大病,在民失其养。各国以盘剥为宗,朝廷以□削为事,民不堪矣。民困则思乱”(给黄葆年的信)。他要求澄清吏治,反对“苛政扰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在西方文明潮水般涌入的情况下,他开出的“扶衰振敝”的药刘鹗故居方是,借用外国资本兴办实业,筑路开矿,使民众摆脱贫困,国家逐步走向富强。他在给罗振玉的信中说:“晋矿开则民得养,而国可富也。国无素蓄,不如任欧人开之,我严定其制,令三十年而全矿路归我。如是,则彼之利在一时,而我之利在百世矣。”但在帝国主义对中国加紧侵略步伐并大肆进行经济掠夺的情况下,刘鹗对外商又多所迁就,其所定之制往往有损于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因此“世俗交谪,目为汉□”。刘鹗信奉太谷学派,为太谷学派创始人周太谷弟子李光□的得意门生之一。他曾在给黄葆年的信中说,“一事不合龙川(李光□)之法”,“辄怏怏终夜不寐,改之而后安于心”。又在《老残游记》中借□姑与黄龙子之口宣扬他所承袭和发挥的太谷学派精义,以为宋儒理学的理、欲之分不近人情;在处世接物上倡导以人情为根据,做到“发乎情,止乎礼义”。同时认为儒、释、道三教殊途同归,其根本都在“诱人为善,引人处于大公”。他又在给黄葆年的信中说,该派的“圣功大纲,不外教养两途”,推黄“以教天下为己任”,而自承“以养天下为己任”。太谷学派之精神对刘鹗一生思想、行事及小说创作都有深刻的影响。  刘鹗的小说《老残游记》是晚清的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全书共20回,光绪二十九年(1903)发表于《绣像小说》半月刊上,到13回因故中止,后重载于《天津日日新闻》,始全。原署鸿都百炼生著。作者在小说的自叙里说:“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小说是作者对“棋局已残”的封建末世及人民深重的苦难遭遇的哭泣。小说写一个被人称做老残的江湖医生铁英在游历中的见闻和作为。老残是作品中体现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他“摇个串铃”浪迹江湖,以行医糊口,自甘淡泊,不入宦途。但是他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同情人民群众所遭受的痛苦,是非分明,而且侠胆义肠,尽其所能,解救一些人民疾苦。随着老残的足迹所至,可以清晰地看到清末山东一带社会生活的面貌。在这块风光如画、景色迷人的土地上,正发生着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件。封建官吏大逞淫威,肆意虐害百姓,造起一座活地狱。小说的突出处是揭露了过去文学作品中很少揭露的“清官”暴政。作者说“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不要钱,何所不可?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吾人亲目所见,不知凡几矣”。“历来小说皆揭赃官之恶,有揭清官之恶者,自《老残游记》始”(第16回原评)。刘鹗笔下的“清官”,其实是一些“急于要做大官”而不惜杀民邀功,用人血染红顶子的刽子手。玉贤是以“才能功绩卓著”而补曹州知府的。在署理曹州府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衙门前12个站笼便站死了2000多人,九分半是良民。于朝栋一家,因和强盗结冤被栽赃,玉贤不加调查,一口咬定是强盗,父子三人就断送在站笼里。董家口一个杂货铺的掌柜的年轻儿子,由于酒后随口批评了玉贤几句,就被他抓进站笼站死。东平府书铺里的人,一针见血地说出了玉贤的真相,“无论你有理没理,只要他心里觉得不错,就上了站笼了”。玉贤的逻辑是:“这人无论冤枉不冤枉。若放下他,一定不能甘心,将来连我前程都保不住。俗语说的好,‘斩草要除根’。”为了飞黄腾达,他死也不肯放下手中的屠刀。老残题诗说,“冤埋城阙暗,血染顶珠红”,“杀民如杀贼,太守是元戎”,深刻地揭示了他们的本质。刚弼是“清廉得格登登”的清官,他曾拒绝巨额贿赂,但却倚仗不要钱、不受贿,一味臆测断案,枉杀了很多好人。他审讯贾家十三条人命的巨案,主观臆断,定魏氏父女是凶手,严刑逼供,铸成骇人听闻的冤狱。小说还揭露了貌似贤良的昏官。山东巡抚张宫保,“爱才若渴”,搜罗奇才异能之士。表面上是个“礼贤下士”方面的大员,但事实上却很昏庸。他不辨属吏的善恶贤愚,也判断不出谋议的正确与错误。他的爱才美德,却给山东百姓带来了一系列的灾难。“办盗能吏”玉贤是他赏识的,刚弼也是他倚重的,更为严重的是他竟错误地采用史钧甫的治河建议,废济阳以下民埝,退守大堤,致使两岸十几万生灵遭受涂炭。在小说中楔入的桃花山一段插话中,着重写了隐居在荒山中的两个奇人□姑和黄龙子。通过两人的言行宣扬了作者所信奉的太谷学说,同时对当时的革命运动,即所谓“北拳南革”,即北方的义和团和南方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恶毒的诋毁和诅咒,攻击他们都是“乱党”。义和团来势猛,他说“几乎送了国家的性命”;革命党起势缓慢,他认为“莫说是皮肤小病,要知道浑身溃烂起来,也会致命的”;告诫人们不要“搅入他的党里去”,表现了作者落后、反动的一面。小说的第一回,就是作者对于当时政治的象征性图解。他把当时腐败的中国比作一艘漂浮在海上行将被风浪所吞没的破旧帆船。船上有几种人:一种是以船主为首的掌舵管帆的人,影指当时上层的封建统治集团。作者认为他们“并未曾错”,只是因为是走“太平洋”的,只会过太平日子,不意遇上了风浪,所以毛了手脚,加上未曾预备方针,遇了阴天,日月星辰都被云气遮了,所以就没有依傍。再一种人是乘客中鼓动造反的人,比喻当时的革命派,污蔑他们都是些“只管自己敛钱,叫别人流血”的“英雄”。宣扬如果依了他们,“这船覆得更快了”。还有一些肆意搜刮乘客的“下等水手”,则是指那些不顾封建王朝大局、恣意为非作恶的统治阶级爪牙。作者对他们也很反感,视为罪人。究竟怎样才能挽救这只行将覆灭的大船呢?作者认为:唯一的办法是给它送去一个“最准的”外国方向盘,即采取一些西方文明而修补残破的国家。小说中所写的人物和事件有些是实有其人、实有其事的。如玉贤指毓贤,刚弼指刚毅,张宫保(有时写作庄宫保)为张曜,姚云松为姚松云,王子谨为王子展,申东造为杜秉国,柳小惠为杨少和,史钧甫为施少卿等,或载其事而更其姓名,又或存姓改名、存名更姓。黑妞、白妞为当时实有之伎人,白妞一名王小玉,于明湖居奏伎,倾动一时,有“红妆柳敬亭”之称。废济阳以下民埝,乃光绪十五年(1889)实事,当时作者正在山东测量黄河,亲见其惨状。正如作者所自言:“野史者,补正史之缺也。名可托诸子虚,事须征诸实在。”(第13回原评)《老残游记》的艺术成就在晚清小说里是比较突出的。特别在语言运用方面更有其独特成就。如在写景方面能做到自然逼真,有鲜明的色彩。书中千佛山的景致,桃花山的月夜,都明净、清新。在写王小玉唱大鼓时,作者更运用烘托手法和一连串生动而贴切的比喻,绘声绘色的描摹出来,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鲁迅称赞它“叙景状物,时有可观”(《中国小说史略》)。  刘鹗还曾写有《老残游记》续集,作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至三十三年之间。据刘大绅说,共有14回,今残存9回。1934年在《人间世》半月刊上发表4回,次年良友图书公司出版6回的单行本。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老残游记资料》收录了后3回。续集前6回,虽然也有对官僚子弟肆意蹂躏妇女恶行的揭露,但主要的是通过泰山斗姥宫尼姑逸云的恋爱故事及其内心深入细微的思想活动,以及赤龙子的言谈行径,宣传了体真悟道的妙理。后3回则是描写老残游地狱,以寓其惩恶劝善之旨。  此外还残存《外编》4700余字,写于光绪三十一年以后。除《老残游记》外,刘鹗著有天算著作《勾股天元草》、《孤三角术》,治河著作《历代黄河变迁图考》、《治河七说》、《治河续说》,医学著作《人命安和集》(未完成),金石著作《铁云藏龟》、《铁云藏陶》、《铁云泥封》,诗歌创作《铁云诗存》。1980年齐鲁书社出版了《铁云诗存》,其诗清新俊逸,功力颇深,反映了他的一些行踪和思想感情。   作者各岁内容:  清文宗(奕詝)咸丰七年,丁巳(1857)  九月初一日,生于江苏六合。  父刘成忠,时年四十,为记名御史。  第二次鸦片战争于上年爆发。  李鸿章三十五岁。  张之洞二十一岁。  马建忠十四岁。  黄葆年、蒋文田十三岁。   咸丰八年,戊午(1858)  两岁。  刘成忠三月补福建道监察御史。  四月清政府与沙俄签订“瑗珲条约”。  五月清政府与英、法、俄、美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英国在上海设“麦加利银行”。  康有为生。   咸丰九年,已未(1859)  三岁。  八月刘成忠任顺天乡试监试官。  随父去北京。  袁世凯生。   咸丰十年,庚申(1860)  四岁。  从二姐素琴识字,诵《唐诗三百首》。  九、十月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  十二月清政府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山东淄川刘德培起义。   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   五岁。  刘成忠任河南汝宁府知府。  随父至汝宁。  三月外国公使开始驻节北京。  七月奕詝死。  十月慈安、慈禧两宫垂帘听政。  曾国藩任两江总督,并督办江南军务;李鸿章任江苏巡抚,编练淮军。  张曜在汝宁击败捻军陈大喜部。   清穆宗(载淳)同治元年,壬戌(1862)   六岁。  一月太平军会同捻军西进河南。  美商旗昌轮船公司在沪成立。  京师同文馆成立。   同治二年,癸亥(1863)   七岁。  李鸿章在上海设广方言馆。  上海英商要求造沪苏铁路。  山东淄川刘德培起义失败。   同治三年,甲子(1864)   八岁。  从赵君举读。  四月洪秀全死。六月天京失陷。  十一月西北太平军与捻军合并,推举赖文光为领袖。   同治四年,乙丑(1865)   九岁。  刘成忠调任开封知府,旋调归德,随任。  英国在沪设“汇丰银行”。  八月上海江南制造局成立。  李鸿章任两江总督,赴河南镇压捻军起义。   同治五年,丙寅(1866)   十岁。  山东巡抚阎敬铭剿黄崖山,张积中殉难。  张曜统河南嵩武军。  九月捻军分东西两路。  十一月李鸿章任钦差大臣,进攻捻军。  罗振玉生。   同治六年,丁卯(1867)   十一岁。  十二月东路捻军失败,赖文光死。  李鸿章任湖广总督。   同治七年,戊辰(1868)   十二岁。  刘成忠驻开封吹台。浚惠济旧河。  张曜率军至直隶、山东,与西路捻军作战。  六月西路捻军失败,张宗禹死。  八月曾国藩任直隶总督。  日本明治维新。   同治八年,己巳(1869)   十三岁。  刘成忠勘贾鲁河,命人仿造欧式水车。   同治九年,庚午(1870)   十四岁。  李鸿章任直隶总督。  盛宣怀入李鸿章幕府。   同治十年,辛未(1871)   十五岁。  刘成忠调任河南南汝光道。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   十六岁。  三月曾国藩死。  英商在上海办太古公司。  十一月李鸿章奏请试办轮船招商局。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   十七岁。  娶妻王氏。  在河南游历,广泛结交人才。  一月载淳亲政。  盛宣怀任轮船招商局会办。  梁启超生。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   十八岁。  十二月载淳死。  慈安、慈禧再度垂帘听政。  英商怡和洋行擅建淞沪铁路。   清德宗(载湉)光绪元年,乙亥(1875)   十九岁。  十月初四刘成忠被赏布政使衔。   光绪二年,丙子(1876)   二十岁。  春天回淮安,五月游苏州。  八月赴南京乡试,落第回淮安专心研究经世之学。  至扬州,谒见太谷学派李光昕。  嗣子大章生,兄渭清第三子。  闰五月淞沪铁路通车。  十月拆毁淞沪铁路。  张曜以提督名义,随左宗棠出征新疆。   光绪三年,丁丑(1877)   二十一岁。  刘成忠告病辞官回淮安。  长女儒珍生。  李鸿章筹办开平矿务局。  盛宣怀以轮船招商局名义,购买旗昌洋行的轮船等。   光绪四年,戊寅(1878)   二十二岁。  娶侧室衡氏。   光绪五年,己卯(1879)   二十三岁。  研究算学、测量、绘图等。  曾一度外出,岁暮方归,地点不详。  我国自建的唐山、胥各庄运煤铁路动工。   光绪六年,庚辰(1880)   二十四岁。  去扬州与毛庆蕃一起,拜从太谷学派李光昕为师。  八月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局,由盛宣怀任总办。   光绪七年,辛巳(1881)   二十五岁。  在扬州读书。  次子大黼生。  八、九月因父病回淮安。  三月慈安死。  十月英商创办上海自来水公司。  唐山、胥各庄铁路完工。   光绪八年,壬午(1882)   二十六岁。  与太谷门人黄葆年、蒋文田订交。   光绪九年,癸未(1883)   二十七岁。  二女佛宝生。   光绪十年,甲申(1884)   二十八岁。  十月父刘成忠卒,享年六十六岁。  在淮安南市桥开烟草店,年底倒闭。  中法战争爆发。   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   二十九岁。  在扬州挂牌行医。第三子大缙生。  从李光昕读书。  李光昕卒。  清政府设“总理海军事务衙门”,由奕譞、李鸿章主持。   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   三十岁。  送妾衡氏回淮安。  赴宁考试未终场,去六合探亲。  在镇江娶第二妾茅氏。   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   三十一岁。  在上海开设石昌书局,为我国石印之始。  来往于淮安、上海、南京之间。四子大绅(字季缨)生。  八月黄河南岸郑州之下汛十堡处决口三百余丈,  全河断流,下游大水成灾。   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   三十二岁。  二月刻刘成忠遗稿《因斋诗存》。  石昌书局停办,回淮安。  赴郑州投效河工,冬黄河河堤合龙,让功与兄渭清。  九月康有为上万言书。  吴大澄任河道总督。   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   三十三岁。   任测绘“豫、直、鲁三省黄河图”提调。  撰写治河文论,疑即《治河五说》或其草稿。  二月载湉亲政。  三月张之洞奏请筑芦汉铁路。   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   三十四岁。  《豫、直、鲁三省黄河图》成。  因张曜檄调,任黄河下游提调。  著《历代黄河变迁图考》。  撰《治河七说》。  九月张之洞在湖北办汉阳铁厂。  毓贤任山东曹州知府。   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   三十五岁。  自淮安接家眷至济南。  访东昌杨氏海源阁藏书,未得见。  七月张曜死在山东任上,福润继任山东巡抚。  八月康有为在广州设“万木草堂学馆”。   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   三十六岁。  福润保荐赴北京总理衙门考试,不合例,未试而归。   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   三十七岁。  八月,妻王氏病殁。  同月女龙宝生。  九月,母朱太夫人卒,由济南回淮安料理母丧。  《历代黄河变迁图考》出版。   光绪廿年,甲午(1894)   三十八岁。  春赴济南接眷回淮安。  与罗振玉初次见面,订交。  秋去湖北,原因待考。  福润再次保荐。  七月中日战争爆发。  福润调任安徽巡抚,李秉衡继任山东巡抚。  十一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光绪廿一年,乙未(1895)   三十九岁。  延罗振玉为西席,教授本家子侄。  因福润再次保荐,冬赴北京总理衙门考试,得以知府任用。  上书自请承办芦汉铁路。  岁尾接家眷去北京。  岁暮,回济南度岁。  三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四月康有为公车上书。  七月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中外新闻》(初名《万国公报》)报纸。  八月帝党文廷式出面组织“强学会”。  九月孙中山广州起义失败。  十一月康有为在沪办《强学报》。  十二月清政府封禁北京的“强学会”。  毓贤任山东党、沂、曹、济道员。  王文韶任直隶总督。  张之洞再次奏请建造芦汉铁路。   光绪廿二年,丙申(1896)   四十岁。  正月由济南回京,二三月回南。  录定《芬陀利室存稿》。  纳妾王氏。  在上海与梁启超、汪康年、罗振玉等见面,并有诗唱和。  应张之洞召,赴武汉议筑芦汉铁路,未果而返。  冬通过王文韶,上书请筑津镇铁路。  三月李鸿章出使欧洲,与沙俄订“中俄密约”,与比利时国王商淡借款筑芦汉铁路。  七月汪康年在沪创办《时务报》,请梁启超为主笔。  八月中俄签订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  毓贤任山东按察使。  美中合办门头沟煤矿,此为外资入侵中国矿业之始。  盛宣怀接办汉阳炼铁厂、芦汉铁路。  伦敦福公司在北京设办事处。   光绪廿三年,丁酉(1897)   四十一岁。  为办山西矿,三赴太原。  四月,五子大经生。  应聘为山西福公司华人经理。  三月江标、唐才常等在湖南创办《湘学新报》,后改名为《强学报》。  四月中、比议定“芦汉铁路借款合同”。  九月长沙成立“时务学堂”,梁启超受聘为讲席。   光绪廿四年,戊戌(1898)   四十二岁。  因山西矿事遭弹劾回北京。  三月至四月,三次参加康有为召开的“保国会”活动。  参与福公司在河南的矿事活动。  三月清政府与华美合众公司签订“粤汉铁路借款合同”。  闰三月严复所译《天演论》出版。  四月廿三至八月六日,载湉变法。  八月十三日谭嗣同等六君子殉难。  九月《申报》发表《缕记保国会逆迹》。   光绪廿五年,已亥(1899)   四十三岁。  议筑芦汉铁路支线泽浦铁路。  二月毓贤任山东巡抚。  十一月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杀义和团领袖朱红灯、本明和尚。  殷墟龟板甲骨出土。  清与英、德签订“津镇铁路借款合同”。   光绪廿六年,庚子(1900)   四十四岁。  由北京南归,春游普陀。  三月,六子大纶生。  夏历四月娶郑氏女安香为继室。  五月全眷回南,暂住上海。  六月在沪办“五层楼商场”。  清政府刚毅因福公司事参奏通洋,请就地正法,因居沪得免于难。  八月北上天津,再至北京,办赈济。  掩护沈荩。  五月义和团起义于山东。  七月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西逃,命李鸿章任全权大使议和。  八月唐才常等在湖南组织自力军,准备起义,失败后,唐才常等被杀,  沈荩逃亡北京。  马建忠死。   光绪廿七年,辛丑(1901)   四十五岁。  继续在北京办理赈济。  二月助王伯弓筹办“东文学社”。  入股冯恕的公慎书局。  资助罗振玉办《教育世界》。  收购文物。  议办北京自来水公司。  四月姚松云死。  八国联军撤离北京,清政府与十一国公使签定“辛丑条约”。  八月李鸿章死,袁世凯继任直隶总督兼赏太子少保衔。  毓贤充军兰州,被处死。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名外务部。   光绪廿八年,壬寅(1902)   四十六岁。  为河南豫丰公司拟矿路章程。  与郑永昌合办海北精盐公司。  为梁启超所译《十五小豪杰传》题签。(?)  四月与太谷学派门弟自在上海愚园集会。  泽浦铁路动工。  与程文炳等合购浦口九濮洲地。  十一月向福公司交代所有业务。  是年频繁来往于京、津、沪、宁、塘沽等地。  正月,梁启超在日本创刊《新民丛报》。  毛庆蕃任上海江南制造局总办。  十一月京师大学堂开学。   光绪廿九年,癸卯(1903)   四十七岁。  全家南归,住上海。  六月至十一月,撰《老残游记》第一回至第十四回。  九月《铁云藏龟》印成。  为浙江矿事,在报刊发表文章进行辩论。  闰五月沈荩因揭露“中俄密约”一事,遭逮捕。六月被杖杀于  刑部大堂。  六月《苏报》案发生,章太炎、邹容被逮捕。  连梦青因沈荩一案受到株连,避祸至上海。  原管学大臣改名为学务大臣。   光绪卅年,甲辰(1904)   四十八岁。  正月《铁云藏陶·附泥封》印成。  手拓《铁云藏印》、《铁云藏货》。  刊行张瑞珊的《十—弦馆琴谱》,并为之撰序。  正月黄兴等在长沙成立“华兴会”。  九月黄兴策划长沙起义失败。  十月蔡元培在上海成立“光复会”。  端方任江苏巡抚。  周馥任两江总督。   光绪卅一年,乙巳(1905)   四十九岁。  二月泽浦铁路道清段完工。  印太谷学派周谷,李光昕、张积中等人墨迹。  取得浦口九濮洲地执照。  在沪办织布厂。  为《天津日日新闻》购买新机器。  九月开始续撰《老残游记》十一回、十五至二十回。  托乔树楠推荐罗振玉入学务处。  三月毛庆蕃调永定河道。十一月任直隶藩司。  七月清政府赎回粤汉铁路修筑权,由湘、鄂、粤三省筹款公筑。  八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  端方等五大臣出国考察。   光绪卅二年,丙午(1906)   五十岁。  春、秋两度去日本,秋天返国时途经朝鲜。  秋撰《老残游记·自序》。  撰《老残游记·外编》。  经营之实业,是年大部份失败。  三月芦汉铁路全线通车,命名为京汉铁路。  周馥调任闽浙总督,旋调两广总督。  端方任两江总督。  世续入军机处。  清政府设学部,罗振玉任二等咨议官。   光绪卅三年,丁未(1907)   五十—岁。  在京、津重议自来水、电车、电灯等实业,均未成。  撰《老残游记·二集》,七月开始在《天津日日新闻》连载。  为浦口地事,袁世凯曾密令逮捕,得奕劻助,暂缓。  曾去汉口,原因待考。  五月徐锡麟在安徽谋刺巡抚恩铭未成殉难。  六月秋瑾在绍兴策划起义失败就义。  十二月清政府与英、德银行,正式签订“天津浦口铁路借款合同”。  袁世凯入军机处。   光绪卅四年,戊申(1908)   五十二岁。  正月清廷上谕将刘鹗革职永不叙用。  在南京组织“三洲地皮公司”。  六月二十日在南京被捕,旋流放新疆。  十二月中旬抵新疆迪化。  十月载湉、慈禧死。  毛庆蕃任甘肃布政使,护理陕甘总督印。   清溥仪宣统元年,己酉(1909)   五十三岁。  正月开始撰写《人寿安和集》。  七月初八日中风,当天逝世。  遗体运回淮安,次年安葬于淮安东南曹围。

45、1908年07月08日 日本画家东山魁夷出生

东山魁夷

  日本风景画家、散文家。1908年7月生于横滨。原名新吉,画号魁夷。1931年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1934年留学德国,在柏林大学哲学系攻读美术史。其早年绘画作品《冬日三乐章》、《光昏》分别获得1939年第一回日本画院展一等奖和1956年日本艺术院奖。1969年获文化勋章和每日艺术大奖。1999年5月6日逝世。他的散文《一片树叶》成为2002年高考北京卷的现代文阅读题,分值18分;散文《我们的风景》收录在人教版9年级上册的教科书中。艺术风格及主要成就  其风景画以西方写实的眼光捕捉日本情调之美,善于表现未经现代文明污染的纯洁的大自然。他的作品在保持平面性的同时增强空间感,在装饰性中抒情寓意,格调高雅蕴藉,充满诗情哲理,透着淡淡的伤感。他对艺术理论、音乐有一定造诣,擅长散文。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听泉》《和风景的对话》《探求日本的美》等。著有《东山魁夷》11卷。《一片树叶》(节选)被选入苏教版初中教材。  作为日本的一位著名画家,东山魁夷的名字对中国的读者并不陌生。但对东山的文字,中国的读者却很少接触,其实,他的文字成就也是令人瞩目的。他的散文集在日本就很受欢迎,据说其散文在日本与川端康成并称“双璧”。十四卷本的“东山魁夷的世界”,是他的诗文全集,并根据文字、装饰的需要配以适当的绘画作品。你会感到惊诧,一个画家的艺术品格通过文字即能传达得惟妙惟肖,真正达到了“诗为心声、画为心境”的审美境界,其文字魅力跃然纸上。  山中魁夷历任日本画院展审查员、常务理事长、顾问等职。他大胆探索,用西画技巧和表现手法改进日本画,使日本画在保持平面性的同时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他的风景画中不出现人物形象,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人生的强烈情感。代表作有《春晓》(由日本政府赠送给毛泽东)、《京洛四季组画》(1968年作)、《唐招提寺壁画》(1975-1981年作)等。另有文集11卷出版。中国情缘  东山魁夷曾3次到过中国,抚触到中国民族精神的美。他到过风景优美的黄山、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和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要道———丝绸之路。这3次中国之行,使他走进了中国水墨画的世界。他的以中国风景为对象所作的画,几乎都是采用水墨。看来他对中国是有很深的情谊的,中国民族审美传统深深地浸润了他的心。因此,他虽是作家中的业余画家,却是一个正宗的日本绘画大师。他的画自成一格,独特的创作之路,创造了他绘画的辉煌。人物详解  年少时期在神户度过,是一座靠山的美丽城市。东山魁夷自己觉得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就会对大自然产生一种亲切感。他与大自然之间,更有一种胜于亲切的切身感觉。他生来羸弱,而且从小就看见应该是业报的生活状态。  他喜欢到神户、须磨的山地里去。独自在林木蓊郁、树林倒映的地方写生。但是初中三年级的时候,第一学期刚上一半,他就不得不休学疗养,在淡路岛的志筑小镇尽头一件冷清的屋子里寂寞的度过了两个多月,一直到暑假。中学时代的这种体验,对于他的一生都很重要。  到中学高年级,决定今后人生道路的时候,他决心当一名画家,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喜欢绘画,更是这种经历以后的归结。魁夷的父亲起先坚决反对他当画家,后来觉得“这孩子体弱多病,算了,就当没这个儿子似的,由他去吧”。  只凭想像,总以为东山魁夷身材魁梧,体力无穷,不然难以接二连三地驾驭大作巨构。登门谒见之后,才弄清“庐山真面目”,原来是一位身材不过一米六,且是瘦骨伶仃的老人。   诚然,当时的东山魁夷已是耄耋之年,且两腿行动欠佳,已不可能像青壮年时那样,经常到深山、海滩、湖区和北海道的森林。但是,他仍然在设法不脱离大自然,特地请园工,把北海道森林中的白桦树移植到自己住宅的庭园里。那天,我们见到他画室外的庭园里,一片白桦林,郁郁葱葱,还有小鸟在林中啼唱。我想,东山魁夷先生面对画室外的白桦林,是在唤起他以往沐浴在大自然中的丰富生活的感受积累,重新汇合成创作激情。   那天,他正画着一幅接近完成的《雪景》,清澈的溪流畔,松林覆盖着白雪,溪边的近景,是一片带有银光闪闪芦花的芦苇,正随风摇曳,仿佛可以听到芦苇在风中彼此摩擦的沙沙声,在宁静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动的生命,委实是一首优美的彩绘抒情诗。   东山魁夷说:“画了一辈子的画,才感到刚刚迈进艺术之门。”我想,东山魁夷先生作为艺术上炉火纯青,已有很高声誉的艺术家,说这样一句自谦的话,是包容着深刻的内涵的。作品  1.《花 月 我》东山魁夷 淙流译  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在京都的圆山公园,我想描绘枝叶低垂的樱花树盛开的姿态与春宵的满月相互呼应、融合的情景。   作画时,我试着到圆山公园看了看,幸好樱花开得正盛,春日明媚的阳光预示着今宵将会朗月高照。我在晚饭前的这段时间里,拜访了洛北的寂光院和三千院,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我便回到了京都的街上。  大概在下鸭附近,透过车窗,偶然地朝外一望,在东方的天空上,一轮又圆又大的明月飘浮着出现了。我惊呆了。我本想在圆山的樱树前观赏刚从东山映出的月颜,如果月亮在高空中升起,那就毫无意味了。对于在大原度过的时光,我不由得感到了后悔。   我心情急迫地赶往圆山公园,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因为这里离山间已经不远了,幸运的是还没有见到月亮的身姿。暮色笼罩下,绀青色的东山成为背景,这一株枝叶低垂的樱花树,全身披着淡红色华丽的盛装,京都的春天便尽现于此了,并且地上不见一片落花。 不久,山顶变得明亮了,月亮露出了容颜,在紫色的夜空中开始静静地浮升。此刻花仰望着月,月俯视着花。在这一瞬间,在我的眼中,纸罩蜡灯的灯光、篝火的火焰、人间的纷杂都消失了,只有月和花构成的那一片清丽的天地。   这是一个例子。无论是在什么场合,能够与风景偶然相遇,哪怕只有一次,也是值得庆幸的。因为自然和我们共同生存,常常会发生种种变化。以描述生成和衰灭的轮回这种宿命论的观点来看,自然和人类是由相同的根联系着的。  如果花永久地开放,满月每晚都升入空中,而我也永远地在大地上生存,那么,在这些偶然的相遇里,就不会有如此的感动吧。当我们在大地上短暂地居留之时,如果在心灵深处认为花是美丽的,怜惜彼此的生命,那就一定会感受到偶然相遇的喜悦。把这种偶然相遇视为重要之事的缘由,就是把人生看作一个旅程。不是时光的流逝,而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的流逝。  在所谓无常的宿命论中,产生了我们的一切,现在的我们不就会产生一种与自然共同生存的连带感吗?这时,人与自然的沟通就一定能产生爱和美。  2.听泉  鸟儿飞过旷野。一批又一批,成群的鸟儿接连不断地飞了过去。   有时四五只联翩飞翔,有时候排成字长蛇阵。看,多么壮阔的鸟群啊!……   鸟儿鸣叫着,它们和睦相处,互相激励;有时又彼此憎恶,格斗,伤残。有的鸟儿因疾病、疲惫或衰老而失掉队伍。   今天,鸟群又飞过旷野。它们时而飞过碧绿的田野,看到小河在太阳照耀下流泻;时而飞过丛林,窥见鲜红的果实在树荫下闪灼。想从前,这样的地方有的是。可如今,到处都是望不到边的漠漠荒原。任凭大地改换了模样,鸟儿一刻也不停歇,昨天,今天,明天,它们继续打这里飞过。   不要认为鸟儿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飞翔的。它们为什么飞?它们飞向何方?谁也弄不清楚,就连那里领头的鸟也无从知晓。   为什么必须飞得这样快?为什么就不能慢一点儿呢?   鸟儿只觉得光阴在匆匆忙忙中逝去了。然而,它们不知道时间是无限的,永恒的,逝去的只是鸟儿自己。它们像着了迷似地那样剧烈,那样急速地振翮翱翔。它们没有想到,这会召来不幸,会使鸟儿更快地从这块土地上消失。   鸟儿依然忽喇喇拍击着翅膀,更急速,更剧烈地飞过去   森林中有一泓清澈的泉水,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悄然流淌。这里有鸟群休息的地方,尽管是短暂的,但对于飞越荒原的鸟群说来,这小憩何等珍贵!地球上的一切主物,都是这样,一天过去了,又去迎接明天的新生。   鸟儿在清泉边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泉水的絮语。鸣泉啊,你是否指点了鸟儿要去的方向?   泉水从地层深处涌出来,不间断地奔流着,从古到今,阅尽地面上一切生物的生死,荣枯。因此,泉水一定知道鸟儿应该飞去的方向。   鸟儿站在清澄的水边,让泉水映照着身影,它们想必看到了自己疲倦的模样。它们终于明白了鸟儿作为天之骄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鸟儿想随处都能看到泉水,这是困难的。因为,它们只顾尽快飞翔。   不过,它们似乎有所觉悟,这样连续飞翔下去,到头来,鸟群本身就会泯灭的,但愿鸟儿尽早懂得这个道理。   我也是鸟群中的一只,所有的人们都是在荒凉的不毛之地上飞翔不息的鸟儿。   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日常的烦乱生活,遮蔽了它的声音。当你夜半突然醒来,你会从心灵的深处,听到悠然的鸣声,那正是潺潺的泉水啊!   回想走过的道路,多少次在旷野上迷失了方向。每逢这个时候,当我听到心灵深处的鸣泉,我就重新找到了前进的标志。   泉水常常问我:你对别人,对自己,是诚实的吗?我总是深感内疚,答不出话来,只好默默低着头。   我从事绘画,是出自内心的祈望:我想诚实地生活。心灵的泉水告诫我:要谦虚,要朴素,要舍弃清高和偏执,   心灵的泉水教导我:只有舍弃自我,才能看见真实。   舍弃自我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我想。然而,絮絮低语的泉水明明白白对我说:美,正在于此

46、1904年07月08日 法国数学家埃利·约瑟夫·嘉当出生。

埃利·约瑟夫·嘉当

  即埃利·嘉当,亦译作埃里,卡当(Élie Joseph Cartan,1869年4月9日─1951年5月6日),法国数学家。他在李群理论和其集合应用方面奠定基础。他也对数学物理,微分几何、群论做出了重大贡献。   嘉当生于萨瓦的多洛姆厄,在1888年成为巴黎的巴黎高师的一名学生。在1894年取得博士学位后,他在蒙比利艾和里昂任教,并于1903年在南锡当上教授。他在1909年到巴黎任教,并于1912年成为教授,而在1942年退休。他卒于巴黎。数学家亨利·嘉当是他的儿子。曾指导过华人数学家陈省身。  据他自己在“科研简介”(Notice sur les travaux scientifiques)所作的描述,他的工作(总数达186,发表于1893-1947年间)的主题是李群的理论。他从在复的简单李代数上的基础材料上的工作开始,把恩格尔(Christian Engel)和基令(Wilhelm Killing)先前的工作整理起来。这被证明是有决定性意义的,至少对于分类来讲,他鉴定出4个主要的族和5个特殊情况。他也引入了代数群的概念,它在1950年之前并没有被认真的发展过。   他也定义了反对称微分形式的一般概念,以我们现在所使用的风格;他通过马尤厄-嘉当方程处理李群的方式要用到2-形式来表达。那时,称为Pfaffian系统(也就是用1-形式表达的1阶微分方程组)的概念很常用;通过引入表示导数的新变量,和额外的微分形式,他们可以表述很一般的偏微分方程(PDE)系统。嘉当加入了外导数,作为一个完全几何式的坐标无关的操作。这很自然导致了对于一般的p讨论p-形式的需要。嘉当描述了Riquier的一般PDE理论对他的影响。   基于这些基础 – 李群和微分形式 – 他继续深入完成了大量工作,以及一些通用的技术,例如移动标架法,这些逐渐融入到数学的主流中。   在“科研简介”中,他把自己的工作分成15个领域。用现代术语来描述,他们是:   李群   李群的表示   超复数(Hypercomplex number), 除法代数(division algebra)   PDE系统, Cartan-Kähler定理   等价性理论   可积系统,延长理论(theory of prolongation)和回旋系统(systems in involution)。   无穷维群和伪群   微分几何和活动标架法   一般化空间及其上的结构群和联络,嘉当联络,和乐(holonomy),Weyl张量   李群的几何和拓扑   黎曼几何   对称空间   紧群的拓扑和它们的齐次空间   积分不变量和经典力学   相对论, 旋子   这些课题的大部分被后来的数学家完整的研究了。但不是全部:嘉当自己的方法惊人的统一,但大部分的后续工作可以说失去了他的特色。也就是说,变得更代数化。   看看这些不太主流的领域:   PDE理论必须包含奇异解(也就是包络]),例如在Clairaut方程中所见到的那样;   延长方法应该在回旋系统中中止(这是解析理论,而不是光滑理论,并导向形式化可积性理论和Spencer上同调);   等效性问题,如他所说,是通过把结构的图像变成微分系统的积分流形来建立它们的微分同胚(并由此发现不变量);   活动标架法,不但和主丛和它们的联络有关,也需要使用和几何相适应的标架;   现在,Ehresmann的jet丛方法被用于把切触作为系统化的等价关系。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嘉当的工作的独特的一面仍然正在被数学家们所消化。这可以在诸如变分法,Bäcklund变换和微分系统的一般理论之类的领域中不断的见到;大致来讲,这些是微分代数的那些感到现存的加罗华理论所导出的对称性模型过于狭窄并需要使用和关系的范畴更类似的东西的部分领域。

47、1891年07月08日 中国现代中国画家胡佩衡出生

胡佩衡

  胡佩衡(1892.6—1965.3),谱名锡铨,又名衡,字佩衡,号冷庵,外号胡涂克图,以字行,蒙族,原籍河北省涿县,因祖辈做粮商,迁居北京。先后在北平师范、私立华北大 学、北平师范大学、北平艺专任教职,主办过“中国山水画函授学社”,又在北京琉璃厂创办豹文斋书画店。历任中国画学研究会和湖社画会评议,华北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讲师,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画院画师兼院务委员。   胡佩衡幼喜绘事,早年得西陵山水画家李静斋指点,大量临摹明清绘画。20岁后开始与北京名画家如姜颖生、林琴南、金城、陈师曾、陈半丁、萧谦中、汤定之、贺履之相往来,并得到他们的指导。   1918年,胡佩衡加入蔡元培创办的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从比利时画家盖大士学西画,1919年被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并主编《绘学杂志》 。1920年北大画法研究会更名为“造型美术研究所”,年轻的胡佩衡被聘为导师。同一年,金城、周肇祥等在北京创办中国画学研究会,胡佩衡成为第一批研究员(学员),在金城等的指导下进一步学习传统绘画,两年后,相继升为该会助教、评议。1927年与金荫湖、徐燕荪、陈东湖、惠孝同等发起湖社画会,编辑《湖社月刊》。1928年解囊为齐白石出版《齐白石画册第一集》。1930年,胡佩衡在《北楼吾师逝世四周(年)志感》诗中写道:“四年断梦总成尘,每对秋风一怆神。此日明窗净几处,商量笔墨更何人。”表明胡佩衡与金城的师生情谊。被称为北京画坛“广大教主”的金城,以“精研古法,博采新知”为原则,指导了一大批年轻画家,内中以胡佩衡最年长,也最早熟。金城的侄子金开英先生回忆说:“先伯教了许多弟子……,有一件事我记得很清楚,先伯买了一批丈八的宣纸,他给大徒弟们每人一张,让他们自己作稿,他也和他们一起画,交卷后,开了个丈八纸作品展览会,还记得是评了胡佩衡的画为最好。”   所见胡佩衡早期临古之作,是1921年(辛酉)临石涛《溪山无尽图卷》、1923年(癸亥)临石涛《山水册》等。前者墨色淋漓,后者笔力雄壮。胡氏在《临石涛山水册》中题:“清湘老人笔墨超凡,意境玄妙,洵非食人间烟火者所能梦见。此册大半写黄砚旅游处,一丘一壑均可惊人,愚酷爱之,漫临一册,以存梗概,惟限于学力,自不免取貌遗神也。”在20年代初,齐白石、陈师曾、陈半丁、萧谦中等均推崇石涛,胡佩衡不免受他们影响。但能够兼容中西绘画的胡佩衡,从不拘于一家一派。从20年代中到30年代陆续出版的《胡佩衡画存》第一至五集,大多是临仿各家各派的作品,其中包括黄公望、王蒙、吴镇、沈周、王铎、程邃、程正揆、石溪、梅清、吴历、罗牧等,可以看出他以南宗为主,但也涉猎北派,如临《临金李山风雪杉松图》(1923年)、《抚宋人雪溪归棹图》(20年代前期)均为典型的李郭派作品。他自己也说:“余爱临北宗画,画存前三集第一幅皆北宗也。且余所写南宗画,多有北宗意焉。”在《临古刍言》一文中,他把古人作品依风格画法分为幽淡(如倪云林一派)、平正(如黄公望一派)、庄整(如董源、巨然、文征明、沈周)、邃密(如王蒙、石溪、吴历)、豪放(如八大、石涛)、潇洒(如唐寅、恽南田)、奇古(如金冬心)、峭健(如马远、夏珪)、工致(如刘松年、赵孟頫)、烟雨(如米芾、高房山)。对于每一种风格如何临写,他都结合自己的经验加以解释,可以见出其对临摹的深刻理解。1926年,齐白石题《冷庵先生画卷》诗云:“层次分明点画工,启人心事见毫锋。他年画苑三千辈,个个毋忘念此翁。”对他的作品加以称赞。   约1927年前后,胡佩衡的画风渐趋成熟,在继续钻研传统的同时,独立创作增多,艺术个性也呈现出来。此后的作品大抵有两种面貌,一种结构繁复,勾皴细密,大体是从王蒙、石溪、吴历一路画风综合变化而来;一种多湿笔,结构有繁有简,多用泼墨,笔线粗壮,以泼辣奔放为宗,可以看到沈周特别是石涛的影响。秦仲文在谈到1962年8月在北京举办的“胡佩衡遗作展览会”时,用两句话概括胡佩衡前期作品:一是“精细可爱”,二曰“不断致力于继承古人和吸收先进笔精墨妙的技法”;前一句是讲画法风格,后一句是指出它们与传统的密切关联。不过,秦氏所言前期“精细”作品,是就画展而言的,笔者所见二百余件前期作品,“精细”之作不很多,即使这些精细之作,也带有纵放和随意的特质,可以说,能粗能细,而无论粗细,都流溢着纵逸奔放的气质。   50年代以降,胡佩衡谋求山水画的新风格,先后到丰沙铁路沿线(1953年)、广西桂林和湖南韶山(1956年)写生。其中桂林写生,以浓重热烈为宗,成为晚年风格的转折点。如秦仲文所说:“写桂林风景,笔意之辣,气象之厚,青黛之浓,丹黄之粲,都显示出奔放雄奇、与年俱老的画境,而达到他所追求的推陈出新的成就。”具体说,这种新风格的特点是:构图简洁,喜取近景特写,不再有山重水复、重峦叠嶂的景象;笔墨厚重,多以强悍的焦墨勾皴点画;喜用对比强烈的色彩,如石青、石绿、铅粉、洋红等。概言之,这些作品用重彩而能写意,独树一帜。胡佩衡对自己的“衰年变法”也很满意,有诗曰:“万寿菊黄又一年,衰年变法气冲天。夕阳无限春常在,树茂山崇晚更妍。”   胡佩衡的成就,远不止于山水画创作。他博识多能,精鉴赏,擅诗文,多著述,在美术教育和编辑出版领域也卓有贡献。其著作有《山水入门》、《王石谷画法抉微》、《中国山水画布置法》、《中国山水画点苔法》、《绘画随笔》、《胡佩衡画箑丛谈》、《临古刍言》、《冷庵画诣》、《我怎样画山水画》、《山水画技法研究》、《齐白石画法与欣赏》、《王石谷》等。这些著作以学画青年为主要对象,融画谱、美术史知识、传统画论、画家研究和作品鉴赏为一,文图结合,深入浅出,可读可临,是一种新型的综合性普及读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出版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些普及性著作也不乏精辟的见解。如作于20年代中期的《王石谷画法抉微》,有感于对王石谷“昔之人恭敬之如彼,今之人又拒绝之如此”的状况,做客观公允、正本清源的批评。文章从王石谷的艺术历程、临古、论画、各家评说、画派变迁、作品之“佳点”与“劣点”等各个角度,作了全面的剖析,即使今天读来,仍然很精彩。他和其子胡槖合写的《齐白石画法与欣赏》,是第一部记述齐白石画法的作品,有很高的艺术史价值。   柱宇《中国画名家胡佩衡访问记》说,胡佩衡“在中国画界,以课徒见长,此一般所公认。”钱葆昂《胡佩衡课徒画稿序》曰:“先生之为人也如春风,冬日即之也温。其教人也懃懃不倦,探骊得珠。其言尤能深入浅出,古人千百言所不能说明者,先生不十余言,即能使深奥之精义昭然若揭。前人立言,惟恐其不玄,先生则一以科学之方法治之,所以受教育者莫不事半功倍。”胡佩衡将自己的教育方法归纳为“先难后易法”“分析法”等等,这方面的丰富经验,还有待我们去发掘和研究。   胡佩衡又是一位出色的编辑,先后主编了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的《绘学杂志》、北京大学造型美术研究所的《造型美术》和湖社的《湖社月刊》。特别是《湖社月刊》,从1927年创刊到1937年10年共100期,是20世纪前半叶坚持时间最长的美术刊物之一,始终由胡佩衡主编。该刊介绍了许多古今画家,发表了大量古今绘画作品和画论著作,还旁及书法、篆刻、古董收藏、诗词、青铜研究等,充分显示了胡佩衡宽阔的眼界和多方面的能力。这些刊物已经成了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珍贵文献。   胡佩衡是齐白石的忘年交。1928年出版的第一本齐白石画册,就是胡佩衡编辑的,他在《序言》中称赞齐白石“性爽直,喜任侠,有古烈士风”、“作品之意境深刻而新颖”。30年代初,胡佩衡在琉璃厂创办“豹文斋”,经营书董,编印了许多画册书籍,除了胡氏自己的著作外,还有《大涤子山水精印》、《黄子久富春山居图》、《齐白石画册》、《萧谦中课徒画稿》、《萧谦中山水精册》等等,对弘扬中国书画做出了贡献。

48、1867年07月08日 珂勒惠支诞生,德国版画家、雕刻家

珂勒惠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艺术界的杰出人物。象阿道夫·冯·门采尔这样重要的人物都曾在1898年建议为她的蚀刻组画"纺织工人起义"颁发金奖。后来,她受到了那些"青年们"的影晌,意识到木版画的精炼的对比作用更能实现她那著名的座右铭,即"我要在当代发挥作用"。珂勒惠支的生活和作品都是出色的,这使她享有世界声誉。

49、1861年07月08日 俄国公使入驻北京

  1861年7月8日,俄国公使巴玉色克(一译巴留捷克)入驻北京。这是第一任俄国驻华公使。此前俄国来华使节不是驻华公使,而是特使、专使。1860年10月中英《天津条约》换文、《北京条约》签订后,俄国才按最惠国待遇取得公使驻京权利,此后开始有俄国驻华公使。同样,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之前,由于清政府从未接受过公使驻京的要求,更没有条约作规定,所以英、美等国驻华使节也都不能称为公使。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英、法、美等国或根据《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规定,或根据最惠国待遇,得以进京设馆,这时才有驻华公使。有关国家第一任公使到京时间:法国(公使布尔布隆)是1861年3月25日;英国(公使普鲁斯)是1861年3月26日;美国(公使蒲安臣)是1862年7月20日。

50、1839年07月08日 标准石油公司创始人洛克菲勒出生

洛克菲勒

  历史上最富有的美国人究竟是谁?世界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最近给出了答案,福布斯排行榜所引用的个人资产总额均为上榜富豪巅峰期的数据。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出他们对于美国经济的影响,福布斯对照当时的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所有人的个人资产转化为2006年的美元。因此,如果约翰·洛克菲勒今天仍然健在,他的个人资产将达到盖茨的数倍。  美国早期的富豪,多半靠机遇成功,唯有约翰·洛克菲勒例外。他并非多才多艺,但异常冷静、精明,富有远见,凭借自己独有的魄力和手段,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他那庞大的石油帝国。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人们对他毁誉参半,有人认为他只不过是极具野心、唯利是图的企业家,也有人恭维他是个慷慨的慈善家。   约翰·D·洛克菲勒 John D. Rockefeller (1839.7.8 – 1937.5 23) 美国实业家、超级资本家,美孚石油公司(标准石油)创办人。出生于纽约州里奇福德镇,父亲威廉·埃弗里·洛克菲勒是一个无牌游医,母亲伊莱扎·戴维森是一个虔诚的浸理会教徒。由于其父缺乏责任心,长年在外以药贩身份流浪,人称“大个子比尔”,是个到处闯荡的木材商、马贩子,也是个走江湖的巫医,兜售所谓“立见奇效,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此外,他还出卖土地,买卖毛皮,贩盐,推销杂货,几乎是无事不干的百事通,导致家庭生活艰难。母亲伊莱扎肩负起养家糊口的繁重任务,独自抚养五个子女。他的父母,个性截然不同:母亲是个一言一行都皈依《圣经》的虔诚的基督教徒,她勤快、节俭、朴实,家教严格;而父亲却是个讲究实际的花花公子,他自信、好冒险,善交际,任性而又以自我为中心。洛克菲勒作为长子,他从父亲那里学会了讲求实际的经商之道,又从母亲那里学到了精细、节俭、守信用、一丝不苟的长处,这对他日后的成功产生了莫大的影响。幼年时,曾将自己捉到的小火鸡精心喂养,挑好的在集市上出售。12岁时积蓄了50美元,他把钱借给邻居,收取本息。1855年,由于其父的原因不能继续上学,离7月16日高中毕业典礼只差两个月。约翰听从父亲建议,花了40块钱在福尔索姆商业学院克里夫兰分校读了一个为期三个月的课程。随后加入休伊特-塔特尔公司当了一个复式簿记员。  1858年以800美元的积蓄加上从父亲那里以一分利借来的1000美元同克拉克合伙成立了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主要经营农产品。他未参加南北战争,却在战争期间赚取丰厚利润,1862年公司利润达到17000美元。  1863年,炼油专家安德鲁斯劝说洛克菲勒投资炼油厂,安德鲁斯-克拉克公司成立。1865年,因合伙人意见分歧,公司拆伙拍卖,洛克菲勒以7.25万美元的报价竞拍成功,改名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同年开办第二家炼油厂,成为克里夫兰第一大炼油企业。1866年,组建纽约洛克菲勒公司,负责出口业务。1867年,亨利莫里斯费拉格勒入伙,公司改名洛克菲勒-安德鲁斯-费拉格勒公司。1870年,公司内部合并,标准石油公司成立,洛克菲勒任总裁,资产100万美元,洛克菲勒放言:“总有一天,所有的炼油制桶业务都要归标准石油公司。”此后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就吞并了该地区20多家炼油厂,控制该州90%炼油业、全部主要输油管及宾夕法尼亚铁路的全部油车。又接管新泽西一铁路公司的终点设施,迫使纽约、匹兹堡、费城的石油资本家纷纷拜倒在其脚下。接着,为控制全国石油工业,他操纵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和伊利公司同宾夕法尼亚公司开展铁路运费方面的竞争。结果,在8年内,美孚石油公司炼油能力从占全美4%猛增到95%。美孚公司几乎控制了美国全部工业和几条大铁路干线。1882年,它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托拉斯。  后来,洛克菲勒财团又形成由花旗银行、大通—曼哈顿银行等四家大银行和三家保险公司组成的金融核心机构,这七大企业控制全国银行资产的12%和全国保险业资产的26%,洛氏家族通过它们影响工业企业决策。洛克菲勒财团创办基金会,向教育(现在的芝加哥大学、洛克菲勒大学)文化、医疗卫生和其他社会团体赠款,扩大影响和势力。洛克菲勒财团还支持亲信人物担任政府要职,如曾任国务卿的杜勒斯、腊斯克都担任过洛氏基金会董事长的职务;基辛格出任国务卿之前,曾担任纳尔逊·洛克菲勒(老洛克菲勒之孙)的外交政策私人顾问。该家族的成员也活跃于政治舞台,左右内政和外交政策,如纳尔逊·洛克菲勒就曾担任1974—1977年美国副总统。   约翰.D.洛克菲勒是现代商业史上最富争议的人物之一。  一方面,他创建的标准石油公司,在巅峰时期曾垄断全美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另一方面,洛克菲勒笃信基督教,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会,秉承“在全世界造福人类”的宗旨,捐款总额高达5亿美元。  这种看似相互冲突的精神状态,使洛克菲勒的创业史在美国早期富豪中颇具代表性:异常冷静、精明,富有远见,凭借独有的魄力和手段,一步步建立起庞大商业帝国。洛克菲勒说:“如果把我剥得一文不名丢在沙漠的中央,只要一行驼队经过——我就可以重建整个王朝。”  16岁的洛克菲勒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干货店当职员,每星期赚5美元。19岁,他下海经商,倒卖谷物和肉类。从这时起,洛克菲勒将每一笔收支记录在册,甚至不漏掉一个便士的慈善捐款。经过三年积累,22岁的洛克菲勒进入石油业,并于1870年创建标准石油公司。  此时,洛克菲勒已不满足这种储蓄式的创富速度,1882年,他开创了史无前例的联合事业——托拉斯。这个极易聚集财富的结构使标准石油两年后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石油集团企业。洛克菲勒成了蜚声海内外的“石油大王”。标准石油公司最后定名为美孚石油公司。1910年,洛克菲勒的财富已达10亿美元。好景不长,第二年美国最高法院便裁定解散托拉斯。  尽管巨大财富引起社会的警惕,洛克菲勒本人却还是那个虔诚的基督徒,严格遵循浸礼会的教条生活——不得喝酒、抽烟,甚至跳舞。与一般意义上的富翁习性不同,洛克菲勒对购买法国庄园或苏格兰城堡无甚兴趣,也不屑于购买艺术品、游艇或中世纪韵味的西服,一生沉溺的爱好只有骑马。  1897年,从标准石油公司退休后,洛克菲勒专注于慈善事业。中国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其海外投资中独占鳌头。众所周知的是,北京协和医院及医学院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中国最大、最著名的一项事业;鲜为人知的是,周口店“北京人”的挖掘和考古工作,洛克菲勒基金会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中。  不过,作为在中国最具知名度的老牌美国资本家,洛克菲勒这个名字一度成为资本主义劣根性的代名词。在改革开放之初,他所代表的美国个人创富史在中国媒体的描述中得以展现,并循序渐进地辅助了中国新一代财富观的形成:在社会生活中,财富以及合法创造财富的能力理应获得正当的尊重。  如果约翰·D·洛克菲勒(1839~1937)还在世,他的身价折合成今天的美元约有2000亿—根据2003年的《福布斯》亿万富翁排行榜,当时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身价为407亿美元。漫步纽约街头,你随处可以体味洛克菲勒家族过往的辉煌:摩根大通银行、洛克菲勒中心、洛克菲勒基金会、现代艺术博物馆、在生命科学领域位居世界前列的洛克菲勒大学。甚至青霉素能够普及成为一种通用药品,也同洛克菲勒及其家族大有渊源。老洛克菲勒的遗产依然支配着世界石油产业,他本人也堪称今天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西方石油工业的人格化象征。   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第一口油井—德雷克油井获得了商业性成功,标志着现代石油工业的开始—当时石油最重要的用途是提炼煤油,供照明之用。1870年,洛克菲勒创办了美孚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很快,他就凭借毫不手软地挤压、吞并对手建立起了自己的帝国。到他38岁时,洛克菲勒已经控制了美国炼油业的90%,并大幅度降低了石油产品的价格:在洛克菲勒时期,汽油价格从每加仑88美分下降到5美分。   1911年5月15日,美国最高法院判决,依据1890年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美孚石油公司是一个垄断机构,应予拆散。根据这一判决,美孚石油帝国被拆分为约37家地区性石油公司。然而尽管有最高法院的判决、尽管媒体此前早已将洛克菲勒定性为“邪恶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垄断资本家,投资者依然热衷地追捧这些“婴儿美孚”的股票,使得拆分后的众多公司的股票市值合起来远远超过原来美孚公司的市值,洛克菲勒家族的财产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比从前更多了。   洛克菲勒创建的石油帝国及其继承公司—埃克森(Exxon)、美孚(Mobil)、雪佛龙(Chevron),连同起家于德州的德士古(Texaco)、海湾(Gulf),英国石油公司(BP)和英荷皇家壳牌石油公司(Royal Dutch/Shell)并称“石油7姐妹”,成为世界上最大的7家跨国石油公司。1999年埃克森同美孚合并,2001年雪佛龙同德士古合并,此前海湾在1980、1990年代将其资产售予雪佛龙和英国石油公司。今天,埃克森-美孚,雪佛龙、英国石油、壳牌和法国的Total是世界最大的5个石油公司。   当约翰·D·洛克菲勒在1910年发现自己名下的财富已经达到近10亿美元时,他开始考虑如何运用这笔财富。由于他对购买法国庄园或苏格兰城堡没有兴趣,又不屑于购买艺术品、游艇或中世纪韵味的西服以及所有富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东西,他就把自己收入中的很大部分投资于煤矿、铁路、保险公司、银行和各种类型的生产企业,其中最出名的是铁矿生意。   对于中国人来说,“富不过3代”似乎是铁一样的定律,然而洛克菲勒家族从发迹至今已经绵延6代,仍未现颓废和没落的迹象。这与他们的财富观念和从小对子女的教育息息相关。他们的家族崇尚节俭并热衷创造财富。这两点从洛克菲勒家族的中兴之主劳伦斯·洛克菲勒的一生中体现得尤其充分。   2004年7月11日,坐拥亿万家财、在美国叱咤风云的劳伦斯·洛克菲勒在睡梦中与世长辞,享年94岁。这位洛克菲勒家族的第3代传人,尽管含着金钥匙出生,却绝不是一位纨绔子弟,他在有生之年不仅开了风险投资的先河,还为美国的环保及慈善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老约翰·D·洛克菲勒惟一的儿子和继承人是小约翰·D·洛克菲勒。小约翰·D·洛克菲勒共有6个子女,姐姐芭布斯最大,其他都是男孩,从大到小分别是约翰、纳尔逊、劳伦斯、温斯罗普和大卫。劳伦斯·洛克菲勒1910年5月26日生于纽约。童年时期,劳伦斯与年长他两岁的纳尔逊关系最亲密,他们曾一同饲养兔子然后卖给科学实验室换取零用钱。这样的事情听起来似乎很难和富可敌国的洛克菲勒家族联系起来,但事实的确如此。洛克菲勒家族的子孙之所以能获得日后非凡的成就,和他们自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为了避免孩子被家族的光环宠坏,不管是老约翰洛克菲勒还是小约翰洛克菲勒,在教子方面相当花心思,并有一套祖传教育计划。父亲鼓励劳伦斯等孩子做家务挣钱:逮到走廊上的苍蝇,每100只奖一角钱;捉住阁楼上的耗子每只5分,背柴禾、劈柴禾也有价钱。劳伦斯和哥哥纳尔逊,分别在7岁和9岁时取得了擦全家皮鞋的特许权,每双皮鞋2分,长筒靴每双1角。   劳伦斯的中学时代是在林肯中学度过的,这所中学以其“实践出真知”的教学理论而闻名,劳伦斯在摄影、旅游以及探险等方面的兴趣得到了鼓励及发展。劳伦斯和他的几个哥哥姐姐,尽管出生在美国最富有的家庭,但一直都保持着勤俭的美德,这得益于他们的家庭环境。小约翰洛克菲勒一直像父亲那样,定期翻阅孩子的账本,检查他们的支出。作为浸礼会教友,洛克菲勒家族抵制跳舞和酗酒,因此在他们的家里看不见富人豪宅里常有的舞厅和酒吧。虔诚的宗教信仰,令洛克菲勒家族在优越的生活中依然保持节约。   老约翰洛克菲勒曾说,赚钱的能力是上帝赐给洛克菲勒家族的一份礼物。劳伦斯从祖父那里继承了赚钱的天赋,他的名下拥有15亿美元的资产,在《福布斯》全球587位亿万富翁中排名第377位。1937年,劳伦斯继承了祖父买下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从华尔街踏上创业之路,开了美国风险投资的先河。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没有购入更多的蓝筹股,而是开始投资并协助新成立的企业创业。他的第一次尝试非常偶然。当时,他和新婚妻子预备定制几件家具。当他看到芬兰设计师阿尔瓦阿尔托设计的曲木家具照片时,预感到这些家具会成为现代家居的理想选择,于是订下订单购买了一批,在纽约开了一家专卖店。尽管许多人曾对生意前景表示怀疑,但结果家具十分抢手,直到1940年货源因芬兰冬季战争受到影响,生意才被迫中断。劳伦斯的第二桩买卖则更有影响力。他结识了一战飞行员埃迪·瑞肯贝克,认为瑞肯贝克关于商业空运即将兴起的看法很有见地。于是,1938年,他资助瑞肯贝克成立了东方航空,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而东方航空也成为战后盈利最多的航空公司。此外,他在1939年投资的麦道航空公司也成为军用航空器的主要供货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冻结生意,进入海军服役,军阶至少校。战争结束后,他重返商场,继续寻找新创立的企业进行投资。1959年《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特别指出劳伦斯在“风险资本”这一新领域所作的贡献,从而确立了他“风险投资之父”的地位。劳伦斯联合洛克菲勒家族其他成员以及包括现代艺术馆在内的一些机构成立了专事风险投资的凡洛克风险投资公司。截至1996年,他们共投资221家处于起步阶段的公司,这些公司在得到投资后都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数十年的从商经验,令他相信保持头脑灵活、与时俱进的重要性,因此他很乐于接受新事物,引入新概念,推动创业投资基金,发展高科技和其他新兴行业,包括投资苹果电脑和全美最大的芯片公司英特尔集团。   从J·D·洛克菲勒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10亿富翁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洛克菲勒家族,仍在续写着辉煌的历史,他们没有整天躲在房间里计划如何守住自己的财富,不让金钱落入别人口袋,而是积极的参与文化、卫生与慈善事业,怀着富有的负罪感将大量的资金用来建立各种基金,投资大学,医院,让整个社会分享他们的财富。在今天的美国,要完全躲避这个家族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毫不夸张地说,洛克菲勒家族在过去150年的发展史就是整个美国历史的一个精确的缩影,并且已经成为美国国家精神的杰出代表。   1937年5月23日,98岁的洛克菲勒在他奥尔蒙德海滩别墅里去世了。他的子孙继承了他的事业。洛克菲勒家族成了美国十大超级富豪之一,也是当今美国知名度最高的家族之一。他的孙子纳尔逊·洛克菲勒曾当上了美国副总统,而他的另一个孙子大卫·洛克菲勒则是赫赫有名的大银行家。洛克菲勒家族如今的财富到底有多少,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

51、1822年07月08日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逝世
雪莱像  雪莱(1792年—1822年)生于古老贵族家庭。自幼富于反抗精神,受卢梭、葛德文思想影响。因此发表小册子《无神论的必然性》(1811年)被牛津大学开除。1812年到爱尔兰去支持人民斗争,发表演说,散发《告爱尔兰人民》小册了。1813年出版第一部长诗《仙后麦布》,批判专横的封建统治,宣扬了他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遭到统治阶级迫害,于1814年被迫出国,到意大利和瑞士,与拜伦结为知已。1816年英国法庭横蛮地剥夺雪莱教育前妻所生子女的权利,雪莱被迫于1818年永远离开英国,定居意大利,但仍密切关注祖国的政治形势。1822年7月8日渡海时不幸溺死。雪莱定居意大利前后创作力最为旺盛。长诗《伊斯兰起义》(1817年)塑造了革命者莱昂和茜丝娜的形象。他们领导民众,推翻暴君,但暴君卷土重来,杀害了这对情侣。长诗写于法国革命遭受挫败之后,以蛇与鹰的搏斗象征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斗争,旨在鼓吹革命最终必将胜利,唤起人民对人类解放的信念。著名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1819年)对古希腊神话作了新的处理。被锁住的普罗米修斯不肯向暴君低头,最后依靠大自然的力量获得了解放。这首长诗富于象征意义,展望了未来的世界。诗体历史悲剧《钦契一家》(1819)根据16世纪意大利发生一件案子,写贵族女儿贝亚特丽绮杀死她淫乱暴虐的父亲钦契的故事,肯定了以暴力反抗专制奴役的必要性。雪莱写了不少密切结合英国人民斗争的政治抒情诗,如《暴政的行列》(1819)抨击政府对要求取消“谷物法”的群众进行镇压;《致英国人之歌》(1819)、《1819年的英格兰》(1819)和《致自由主张者的颂歌》(1820),表达了诗人对专制统治的仇恨并号召人民起来战斗,后来这些诗中的名句被编成歌词,在宪章运动的工人行列中广为传诵。雪莱著名的诗篇《西风颂》(1819)以西风扫落叶象征革命力量扫荡反动统治,诗篇结尾的预言:“西风哟,如果冬天已经来到,春天还会遥远?”表达了他对未来的革命乐观主义。雪莱还写了大量优美的抒情诗,如《云》、《致云雀》、《致月亮》、《悲歌》等,雪莱最后一部作品是献给反对土耳其统治的希腊人民的抒情诗剧《希腊》(1822)。另外还有长篇论文《诗之辩护》(1821),论述了诗人的社会作用和诗歌的教育作用。雪莱与后拜伦齐名,是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代表诗人。他充满战斗热情,在诗歌中表达了当时欧洲最先进的思想,被马克思和恩格斯赞誉为“真正的革命家”和“天才的预言家”。雪莱在牛津大学时的宿舍雪莱纪念碑塑像雪莱故居菲尔德庄园《雪莱传》中译本封面
52、1621年07月08日 法国作家拉封丹诞辰

法国作家拉封丹的寓言诗《两只鸽子》插图

  让·德·拉封丹(1621—1695年)是法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著名的寓言诗人。  拉封丹1621年7月8日出生于香巴涅一个小官员家庭。他从小生长在农村,熟悉大自然和农民的生活。19岁到巴黎学神学,一年半之后又改学法律,毕业后获得巴黎最高法院律师头衔。他了解到法院黑暗腐败的内幕,对这种职业十分厌弃。不久就回乡下去过安闲的乡绅生活。但他不善于管理家业,被迫出卖土地,到巴黎去投靠当时的财政总监富凯。富凯给他年金,让他写诗剧。1661年富凯被捕,拉封丹写诗向国王请愿,得罪了朝廷,不得不逃亡到里摩日,从此他对封建朝廷甚为不满。1663年年末,他返回巴黎,常常出入沙龙(文艺俱乐部),对上流社会和权贵有了更多的接触和观察的机会,同时也使他结识了如莫里哀、拉辛等一些诗人和戏剧家。1668年,他出版了《寓言诗》第一集,引起很大反响,建立了他的文学声誉,到1694年,共出版了12卷。此外还出版了5卷《故事诗》。他常用民间语言,通过动物形象讽刺当时法国上层社会的丑行和罪恶,嘲笑教会的黑暗和经院哲学的腐朽。他对后来欧洲寓言作家有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