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看一看历史上的这个日子发生了什么,经历一场时间的流动

分类:查询类

1、2004年08月11日 英国政府向纽卡斯尔大学颁发了世界第一份“克隆执照”,批准它以医疗为目的进行克隆人类胚胎研究。

  8月11日,英国政府向纽卡斯尔大学颁发了世界第一份“克隆执照”,批准它以医疗为目的进行克隆人类胚胎研究。专家估计,“克隆执照”不仅为英国的治疗性克隆研究开了绿灯,也将对这项研究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克隆羊多利问世以来,治疗性克隆就成为科学界的热门话题。所谓治疗性克隆原是一个设想,科学家认为,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可以从人的体细胞克隆出早期胚胎,然后可以从中提取胚胎干细胞。这种细胞具备分化成人体各种细胞的能力,利用它有可能在体外培育出与提供细胞的病人遗传特征完全相同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例如骨髓、脑细胞、心肌甚至肝、肾等。

  如果这个设想付诸实施,将解决人类器官移植的两大难题———排异反应和供体器官严重缺乏。治疗性克隆的科学价值、医学应用价值和市场价值不言而喻。

  2004年2月,一项新成果使治疗性克隆这个热点更趋白热化。韩国和美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报告,他们成功克隆出了人类早期胚胎,并从中提取出胚胎干细胞。

  这项成果证明,“治疗性克隆”的设想是可行的。

  面对即将成熟的果实,科学家们跃跃欲试。然而,从现有的伦理、宗教、文化等角度出发,社会上对这类研究还有太多反对意见,这使科学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为得不到充分支持而裹足不前。在这一背景下,英国颁发第一份“克隆执照”的意义不容低估。

  首先,“克隆执照”极大支持了克隆人类胚胎研究。在得知获得“克隆执照”的消息后,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感到“兴奋得全身发抖”。曼彻斯特大学生物伦理学教授约翰·哈里斯评论说:“颁发这个执照传递出一个信号,我们的社会关心和同情那些受到疾病威胁的人。”

  其次,“克隆执照”推动世界其他国家采取类似行动。英国对遗传学研究一直采取相对宽松的政策,这已经成为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的榜样。2001年,英国通过《人类胚胎学法案》,成为第一个从法律上批准治疗性克隆研究的国家。受英国影响,韩国、日本等也相继立法允许治疗性克隆研究。此次英国颁发“克隆执照”后,估计其他国家也会有相应举措。

  第三,“克隆执照”提供了规范治疗性克隆研究的样板。英国政府颁发的“克隆执照”附带许多要求,把研究范围严格限制在治疗性克隆方面。执照中明确规定,克隆人类胚胎必须“只用于医学研究”,克隆出的人类胚胎只允许存活14天,而且执照有效期仅1年,期满后必须重新申请报批,这对世界其他国家制定克隆研究政策颇具借鉴意义。

  与历次有关克隆的消息一样,颁发“克隆执照”也招来了强烈批评。总部设在伦敦的“克隆道德评论”组织斥责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危险的举动”。英国“支持生命”组织对政府这一决定深表惋惜,并表示将考虑是否要提起诉讼。

  但专家指出,在某一时期不完全符合社会伦理的行为,随着时代进步可能会变得非常自然。

  输血技术刚刚发展起来的时候,有人进行抨击,至今在一些西方国家仍有人拒绝接受输血治疗,但是没有人能否认输血技术已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第一位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于1978年在英国出生时,也引起了极大的伦理争议,但现在全世界试管婴儿已经超过30万例

2、1999年08月11日 20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

1999年8月11日,欧亚一些地区观赏到了一次壮丽的日全食景象。这次日全食是本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将持续两分钟左右,它将从大西洋上开始。月影掠过英国的西南角,经英吉利海峡,从法国北部的诺曼底登上欧洲大陆,然后横扫欧洲的德国、奥地利、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诸国;再经黑海而进入亚洲,越过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最后消失在印度洋上。这条食带长达1万多公里,但宽度仅100公里左右。在食带区,从早晨到下午将依次出现日全食。日全食延续时间最长的地点,是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西北100多公里处的勒姆尼库沃尔恰城附近,该处的日全食带宽度达112公里,中心线处,食延时间2分23秒。近150多年来,欧洲所见到的日全食不足10次,特别是中欧地区,上一次还是在1842年看到的;而且至少在30年之内,欧洲不再能见到新的日全食。在匈牙利,甚至要等到公元2135年时才能见到下一次日全食。因此,这次日全食激起了欧洲公众的巨大热情。天文学家对这次日全食有更浓厚的兴趣,因为其时会出现许多平时难以出现的、甚至不可能出现的特殊现象。这正是对太阳本身、对外层的日冕、色球等太阳大气进行探测的特别有利的时机。事实上,在本世纪80年代之前,我们对于太阳大气的了解,对于太阳大气物理状态的有关知识大部分都来自于对日全食的观测。日全食时,还可能对地球环境例如气温、地磁场、电离层、无线电通信等发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也为研究日地效应或日地关系提供了特别的机会。近150多年来,每当什么地方发生日全食时,科学家们总是要动用各种手段,甚至研制特殊的观测设备,进行种种的科学探测和研究。这次日全食,又正好发生在太阳活动变化十分激烈的峰年时期(太阳的活动有着11年的周期性规律,目前正处临近顶峰的时期),因此,这次日全食对于科学探测来说,更有着重要的意义。日全食是正常的天文现象。时至今日,天文学家不仅早已知道日全食的成因,而且还能根据科学规律精确地计算和预报每一次日全食发生的时刻,做到分秒不差!

3、1998年08月11日 英美两大石油巨擘合并

1998年8月l1日,英国石油公司宣布与美国阿莫科石油公司合并,建立一个资本总额为1100亿美元的石油巨擘,为世界制造业迄今最大的合并行动,使近年来不断出现的企业兼并再次达到高潮。新建的英国阿莫科石油公司将与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和英荷壳牌石油公司一起跻身世界石油三大巨头的行列,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石油、天然气和化工产品贸易业务。公司的目标是在2000年底前实现增加20亿美元的年税前利润。“机会将属于那些在规模和财力上占据优势、能够承揽大项目从而也能够获得巨大利润的公司”。

4、1996年08月11日 三峡库区一期水位移民工作全面启动

为确保三峡工程1997年大江顺利截流,四川省三峡库区一期水位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最近已全面启动。

长江三峡枢纽工程建设将于1997年底实现大江截流,四川省的巫山、奉节、云阳是第一期水位淹没县,31个集 镇、165个企业需要搬迁安置,3个县城将部分淹没,需安置城镇和农村移民22432人。

为了保证移民迁得出、稳得住,使移民生产有门路、生活有保障,3县在移民搬迁安置指导思想上实现以上几个方面 的转变:在农村移民安置上,由过去偏重二、三产业安置移民转到以大农业为主,多渠道、多形式安置上来;在城镇、工厂和 专项设施迁建上,由过去盲目铺摊子、扩规模转到突出重点、集中投入、注重效益上来;在资金使用上,由单纯的盲目要投资 、争指标转到包干使用、节约开支上来。

据了解,3县对失去土地的22432名农村移民,已安排落实通过土地开发、调剂土地安置人数占54.75%; 发展二、三产业安置人数占28.47%;招工、招生、外迁和自谋职业人数占6.66%,养老保险人数占10.12%。

目前,巫山、云阳、奉节正在抓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大规模移民搬迁创造条件。3个县城新址和迁建的集镇到处 都在紧张施工,一派繁忙景象。云阳新县城仍在长江边上,是3县中搬迁最远的县城,离淹没的老城30多公里,新城区已建 成房屋13万平方米;大多数淹没搬迁企业也选定新址,开始进行新厂区建设.

5、1992年08月11日 国际考察队证实存在一条游牧丝绸之路

1992年8月11日,一支由六辆北京吉普车和十几辆俄罗斯越野车组成的“大篷车”队,在泥泞沼泽、崎岖不平的蒙古高原上跋涉了4000余公里后,抵达乌兰巴托,完成了丝绸之路游牧路线的考察。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蒙古科学院组织的这支国际考察队是7月13日从阿尔泰山深处的古城科布多出发的。队员携带帐篷、睡袋,沿着过去只有马匹、骆驼和牛车才能行走的古牧道和古驿道,对散布在阿尔泰山、蒙古大沙漠、杭爱山和鄂尔浑河谷中的史前岩画、古代游牧民族的遗物,唐代、元代和清代的碑文、寺庙、古城、要塞和屯田遗址进行了全面考察。在考察中,学者们侧重考察了古代游牧民族与中国的关系。在鄂尔浑河谷,考察队找到了建于公元840年的回纥汗国都城遗址。这座25平方公里的废墟曾是蒙古高原上最大的游牧民族的都城。在此之前蒙古高原曾出现过匈奴、鲜卑、突厥等强大的游牧民族,但他们的都城都未曾发现过。这座受封于唐朝皇帝的回统汗国的都城呈长方形,有城门、宫门、两道护城河和方型塔楼。土耳其学者推测,这座古城可能受到了中国的“天圆地方”观念和唐代都城布局的影响。令各国学者振奋的是,唐开元20年由唐玄宗为突厥王子赐建的“故阙特勤碑”今天仍挺立在杭爱山中秀美的草原上。这座高3.75米、宽1.2米的大理石碑正面是用唐楷刻的碑文,字迹清晰如初,碑的顶端是三条龙盘绕在一起的石雕。碑文记述了唐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由于杭爱山不产大理石,一些学者认为,这座高大的石碑可能是从中国内地运过来的。考察队还考察了坐落在鄂尔浑河谷中的哈拉和林城遗址,这是忽必烈建立元大都前蒙古汗国的都城。在这座废墟上,中国和日本学者发现了一块13世纪时汉字碑刻《建三灵侯庙记》。这次考察表明,古代中国北方确实存在一条自新疆哈密贯穿蒙古高原至辽东的游牧丝绸之路。在科布多发现的一张清代的驿站图还清晰地标明,有许多商道从北京出发,经张家口,跨过蒙古高原进入西伯利亚。考察队在阿尔泰山北麓跋涉1000多公里,对史前岩画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专察结果表明,阿尔泰山岩画是贯穿欧亚大陆和美洲北部草原地带岩画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它为了解人类的早期活动和东西方民族的大迁徙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6、1984年08月11日 李维汉,政治家

李维汉(1896-1984),又名罗迈,湖南长沙县人(其曾祖父原为福建渡东人,后因家族乔迁原因,各派支分散各地,其曾祖父变乔迁至长沙,李维汉属陇西李氏第40代子弟。)。1896年6月生于一个贫苦的知识分子家庭。1916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二部,1917年暑期毕业,留校任初级部主任。在第一师范期间,同毛泽东、蔡和森同志等相识,1918年同毛泽东、蔡和森等同志一道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在蔡和森同志的影响下,接受并信仰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同周恩来、赵世炎等同志商量酝酿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2年,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成立,李维汉同志负责组织工作。同年,受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委托,回国申请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底,李维汉同志由毛泽东、蔡和森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4月起,直到1927年4月,李维汉同志担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后改称中共湖南省委员会)书记。在此期间,并被选为中共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和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大革命时期的湖南,是广东革命政府和北洋军阀争夺的战略要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湖南工人、农民、学生运动蓬勃兴起,尤其是农民运动迅猛发展。1927年1、2月间,毛泽东到湖南考察农民运动,写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湖南省委和李维汉同志完全同意毛泽东同志的报告,并首先在湖南省委机关刊物《战士》上全文发表。

  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7月12日,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指示,中共中央改组,成立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陈独秀停职。李维汉同志为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五个委员之一。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决定举行南昌起义,并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于8月7日召集紧急会议,即著名的八七会议。八七会议由李维汉担任主席,瞿秋白作主要报告人。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彻底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毛泽东同志参加了会议,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会议选举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等同志组成中共临时中央局。

  

 

  1928年6月,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李维汉同志和任弼时同志一道留守中央。六大后,李维汉同志任中央巡视员,视察上海工作。1929年春起,任中共江苏省委兼上海市委组织部长,以后改任书记。1930年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被补选为中央委员。1931年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之后,即去莫斯科学习。1933年回国到江西苏区,任中央组织部干事,后任组织部长,直到1936年。1934年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任军委二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总政地方工作部部长。1935年1月,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革命。李维汉同志无保留地拥护遵义会议的决议,拥护毛泽东同志在中央的领导,以后又积极地参与了对张国焘反党活动的斗争。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李维汉同志先后任中共定边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陕甘省委书记,中共中央群众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央党校校长,陕北公学副校长、校长和党团书记,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李维汉同志担任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期间,先后起草了《回回民族问题提纲》和《蒙古民族问题提纲》,经中共中央讨论批准。这是我们党系统地研究少数民族问题的开端。陕北公学培养了大批革命的知识青年,许多人后来成为革命和建设的骨干。1942年整风运动开始时,李维汉同志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中央研究院新闻研究室和教育研究室主任,负责中央研究院整风学习的领导。在中央研究院的整风学习中,出现了尖锐、复杂的思想斗争,轰动了延安。由于贯彻了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关于整风的正确方针,实事求是,发扬民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分清是非,团结同志,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既教育了年青的一代,又教育了中年的一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42年9月到1946年4月,李维汉同志任中共西北局委员、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在这个期间,陕甘宁边区在发展生产,开展文化、教育、卫生工作和少数民族工作,建设“三三制”政权,搞好同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关系等方面,都做出了成绩,取得了经验。李维汉同志在上述各项工作中,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抗日战争结束后,旧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6年4月,中央决定由李维汉同志参加政协中共代表团。李维汉同志任政协代表期间,在重庆、南京、上海等地广泛接触各方面的人士,协助周恩来同志做了大量工作。

  1946年底,政协中共代表团撤回延安,李维汉同志担任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副部长,以后改任部长。1948年,任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部长,直至1964年底。1949年4月,李维汉同志任中共代表团代表,参与同中国国民党和平谈判代表团的谈判。

  

建国以后,李维汉同志除担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以外,还先后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政务院秘书长,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第八办公室主任,一届、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二届、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1979年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顾问,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2年中共第十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84年8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李维汉同志长期主管党和国家的统一战线工作、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善于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学习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和政策,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采纳。其荦荦大者:在统一战线工作方面,李维汉同志系统地调查了我国国家资本主义问题,提出经过由低级到高级的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主要是经过公私合营,对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和和平赎买,逐步完成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在改造过程中,提出企业和人是资本主义留给我们的两项财富,要把企业改造和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实行双重改造。在全行业合营之后,提出统战工作以教育为主、以教育方法为主的方针。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提出经过“神仙会”调整关系、调动服务,并采取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三自”)和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三不”)的方法继续进行自我教育。1962年在中央统战部内一个书面意见中提出阶级关系和统一战线的面貌起了根本变化,并同陈毅同志一道提倡民主高潮、专业高潮等。

  在民族工作方面,李维汉同志在建国以前提出联邦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建议采取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采纳。接着,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0年,李维汉同志主持制定政务院《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大量培养民族干部。1952年李维汉同志主持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经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实施。1951年5月,李维汉同志作为中央人民政府首席全权代表同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在友好的基础上进行谈判,达成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通称《十七条协议》),对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53年,李维汉同志提出在一部分民族关系比较特殊的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和平改革的方针,也得到中央的采纳。1961年,李维汉同志在西北民族工作会议上讲话,针对当时民族工作中存在的“左”的错误,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地总结了建国以来民族工作的经验。1962年全国民族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阐发了这些经验。

  在宗教工作方面,李维汉同志提出中国宗教有五性(群众性、长期性、国际性、复杂性,在一部分少数民族中还有民族性),必须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以后又提出必须改革宗教中的压迫剥削制度,宗教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制度。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李维汉同志坚决拥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坚决拥护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坚决拥护拨乱反正,反对两个凡是,反对个人迷信,立场坚定,态度鲜明。他对三中全会后党中央的领导充满信心,对党和国家欣欣向荣的景象由衷地感到高兴和鼓舞。同时,他坚决维护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正确地评价党的历史,维护党的威信。他屡屡声称自己是毛泽东同志的学生,并创造性地宣传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他以长期革命斗争的丰富经验、高度的理论水平和锐利的眼光,对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深思熟虑,积极向党中央提出重要的建议,受到党中央的重视和采纳。他不顾年高、体弱、多病,奋不顾身地进行工作,积极完成党中央交办的工作,系统地撰写革命回忆录。在撰写革命回忆录中,他坚持实事求是,真实第一,以集体为主,总结经验为主,反对突出个人,突出自己,也不隐讳或推卸自己历史上的缺点和错误。他发表的回忆录,受到史学界的好评,被誉为典范。李维汉同志回忆录未完成便去世,这是党和人民的一大损失。

  李维汉同志的长子李铁映是中共第十二届至十五届中央委员,次子李铁林是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

7、1978年08月11日 《文汇报》发表卢新华的小说《伤痕》

  1978年8月11日上海《文汇报》发表卢新华的小说《伤痕》,从而带来了伤痕文学。其左右还有《班主任》、 《爱情的位置》等,一个比一个轰动。

8、1976年08月11日 科尔多巴,足球运动员

科尔多巴

9、1969年08月11日 日本恐怖组织“赤军”成立

日本赤军是1969年9月成立的日本极左的恐怖主义组织。其成员主要由20世纪60年代末学生运动中的一些极端分子组成。其宗旨以城市游击战为手段,进行“世界革命斗争”。进行了一系列恐怖活动。1970年9月劫持日本航空公司“淀”号客机;1972年5月袭击以色列特拉维夫机场,杀死旅客数十人;1973年7月劫持日本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47飞机;1974年2月袭击新加坡壳牌石油公司,占领日本驻科威特大使馆;1974年9月袭击法国驻海牙大使馆;1975年8月在美国驻马来西亚吉隆坡领事馆扣押了52名人质,要求释放被捕的5名成员,日本政府作了让步;1977年9月把一架日本民航客机动持到孟加拉国达卡,迫使日本政府释放5人并付出6百万美元赎金。80年代以来活动较少。据估计,其基本成员30人左右,在日本国内有支持者100余人。与巴勒斯坦一些极端分子及其组织有密切联系。其“本队”设在黎巴嫩,其他成员分散于叙利亚、利比亚、欧洲和东南亚等地。其领导人为重信房子和冈本公三。

10、1965年08月11日 洛杉矶黑人骚乱

60年代中期,美国黑人运动从非暴力的群众运动走向城市造 反的高潮。1965年洛杉矶市瓦茨区发生了震动美国社会的黑人骚 乱。是年8月11日,洛杉矶市警察以车速过高为由,逮捕了1名黑 人青年。事件发生后,该市瓦茨区的黑人与警察发生冲突。黑人 抢劫了白人的商店,焚毁建筑物。8月16日,骚乱被镇压下去。 这次骚乱造成34入死亡,1,032人受伤,财产损失达4千万美元。

11、1960年08月11日 乍得独立和乍得问题产生

1960年8月11日,非洲中北部国家乍得获得独立,随即产生 国内长期动乱问题即乍得问题。

19世纪80年代法国侵入乍得,1910年乍得成为法国殖民地。 法国的殖民统治造成乍得南北政治上的对立。1958年11月乍得成 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60年8月11日宣告独立。

1962年4月,法国支持的弗朗索瓦-托姆巴巴耶当选为第一任 总统,压制北方,打击“乍得民族同盟”。1965年5月盖拉省农 民爆发武装暴动,流亡的政党和部族领袖组成“民族解放阵线”, 宣布要武装推翻现政权。1973年托姆巴巴耶出卖北方领土阿乌祖 地区给利比亚。

1975年4月托姆巴巴耶在政变中被推翻,武装部队司令费利 克斯-马卢姆执政,实行民族和解政策。但利比亚支持的古库尼 成立“临时革命委员会”。乍得形成两个政府对峙局面。1979年 2月马卢姆政府与哈布雷领导的北方武装部队发生冲突。3月停火。 11月各派达成协议,成立全国团结过渡政府,各派停火。

1980年3月哈布雷同古库尼两派再次爆发全面内战。5月法国 被迫从乍得撤军,但利比亚军队进入乍得支持古库尼。1981年1 1月利比亚军队撤出,泛非和平部队进驻乍得。1982年6月哈布雷 的军队推翻古库尼政府,争取南方部族支持,实行睦邻政策。1 983年6月古库尼在利比亚支持下攻入乍得,被政府军击败。

各派之间的争斗使乍得形,成长期动乱的局势。

12、1956年08月11日 杰克逊-波洛克逝世

杰克逊-波洛克,出生于1921年1月28日,美国抽象派画家。1956年8月11日逝世。

13、1952年08月11日 约旦国王侯赛因继位

侯赛因,约旦的少年国王

1952年8月11日。年将17岁的王储侯赛因今天被约旦议会任 命接替他的患精神病的父亲塔利亚尔担任约旦国王。国王卸任之前,有医学报告说明一直在瑞士医院接受治疗的41岁的君王恢复 正常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仅在约旦更换国王事件的两周多一点的时间前,另一个阿拉 伯的领袖、埃及国王法鲁克在一次清除政府腐败的运动中被一些军官驱除出境。

新任国王侯赛因一世是英国哈罗学校的学生。他喜欢骑马和驾驶自己的汽车。

他英语讲得很流利,希望从哈罗学校毕业后就 读于英国有声望的桑德霍斯特军事学院

14、1945年08月11日 我军第一次使用“解放军”名称

1945年8月中旬,正是抗日战争最紧要的关头,朱德总司令连发七道命令,命令各解放区军队迅速前进,收缴日伪军武装,实施全线大反攻。8月11日,在朱德发布的第4号反攻命令中,第一次提出“解放军”这个名称。人民解放军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高举反帝反封建的大旗,领导人民以武装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以后,第一支工农革命军建立起来了。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军事工作大纲》,规定割据区域所建之军队,正式定名为工农红军,并取消工农革命军的称谓。从此以后,各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武装相继改称“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根据与国民党达成的协议,将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8路军(即八路军)。任命朱德为八路军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后来改称总司令和副总司令)。1937年10月2日,中共中央又将湘、赣、闽、粤、浙、鄂、豫、皖8个省13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4军,简称新四军,任命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奋起抗日,组织了抗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抗日义勇军等抗日武装。到1934年底,中共满洲省委先后把这些抗日武装改编成11个军,并在1936年2月组成东北抗日联军。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北抗日联军与挺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合并成东北民主联军。朱德总司令发布反攻命令以后,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民主联军相继改名为人民解放军。1948年11月1日中央军委发布通令以后,全军各部队统一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令中明文规定,团和分区以上各部队番号,均须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字样。

15、1945年08月11日 八路军发动对日军的全面大反攻

在河北怀来前线展开反攻的八路军炮兵

1945年8月,八路军各部队执行朱德总司令的命令,开始全面大反攻。

晋察冀解放区担负着收复平绥路东段、平汉和津浦路北段,北宁路南段及其周围广大地区的任务,并向北平、天津、 保定、张家口、石家庄等大城市附近进攻。晋察冀部队解放了察哈尔省和热河省全境及其他一些大中小城市,晋冀鲁豫解放区军民向平汉,同蒲路沿线进攻,收复县城30多座,逼近开封、新乡等地,对拒绝投降的日伪军发起进攻,解放黄河沿岸地区 。

晋绥军区分南北两线反攻,北线占领归绥周围的敌伪据点,南线以太原为进攻中心,在同蒲路两侧展开进攻,解放了 绥远和山西广大地区。山东军区部队组成五路大军反攻,歼灭日伪军6万多人,解放了山东108县中的100个县,山东各解放区连成了一片。

中央和延安总部还从晋绥、察北、山东、冀热辽等部队抽调了大批主力部队进入东北,与苏联红军共同作战。

向日军全面发起攻击的我八路军战士

8月13日,八路军解放兴和城。这是八路军骑兵部队列队入城

24日,胶东八路军解放烟台市

31日,八路军解放山东新泰县城

16、1938年08月11日 抗敌演剧队在武汉成立

抗敌剧团在武汉江汉关前演出

1938年8月11日,抗敌演剧队在武汉成立,这是10个革命戏剧团体的总称。该队以上海救亡演剧队为基础, 与其他进步戏剧团体改编而成,共分10个队,每队30人,经过短期军事训练后,分赴各战区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它直属国 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指挥。抗敌演剧队坚持“文艺大众化”、“以广大抗战军民为对象”的原则,运用演剧、歌咏、 文字和口头宣传等形式,在国民党统治区配合抗日民主运动。

本月,政治部第三厅组织这10个抗敌演剧队、一个孩子剧团和电影放映队等,出发安全国各地巡回演出,进行抗日 的文艺宣传。在出发时,第三厅为他们规定了艺术工作者信条五项:

一、吾辈艺术工作者,以抗战建国之目的结成此铁的文化队伍,便当随时随地提高政治军事的认识与训练;为此伟大 目的之实现而奋斗,一刻不容稍懈。

二、吾辈当知技术之良窳,直接影响宣传之效果。故当从工作中竭力磨练本身技术,使艺术水平出抗战之持久而愈益 提高。

三、吾辈艺术上作者不仅以言语文字或其他形象接近大众,尤当直接以身力教;盖艺术风格与艺术家之人格为不可分 ,抗战艺术运动尤然。要求每一工作者皆为刻苦耐劳沉毅果敢之民族斗士;沉毅放能持久,果敢故能成功。

四、靠艺术工作者的全部努力,以广大抗战军民为对象,因而艺术大众化,成为迫切之课题。必须充分忠实于大众之 理解、趣味,特别是其苦痛和要求,艺术才能真正成为唤起大众、组织大众的武器。

五、吾辈艺术工作者应知协同一致,为达成战斗目的之要素,艺术工作亦然。不仅一艺术集团内应协同一致,同时应 集中艺术战线之各兵种于重要之一点,使能发挥无限之力量,收到伟大之战果。

郭沫苦(左一)、沈钧儒(左二)等在武汉新闻界发表抗日主张

17、1919年08月11日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逝世

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

1919年8月11日,安德鲁·卡内基,一位布施数百万美元的钢铁大王,今晨因支气管炎病发与世长辞。这位83岁高龄腰缠万贯的慈善家是在马萨诸塞州他自己的影溪庄园中逝世的。在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与“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等大财阀的名字列在一起的,还有一个“钢铁大王”。卡内基生于苏格兰,是一位穷纺织工人的儿子。他随家人移居美国,在匹兹堡附近定居。他曾在棉织厂当绕线筒童工。14岁时成为一名电报投递员。在做过一些其它工作之后,开始从事钢铁生意。临终时,他的财产估计超过5亿美元。他生前曾为各种慈善事业捐赠3亿5千万美元,其中包括一个大型图书馆网络。他曾说过:“带着这么多的钱进棺材是不光彩的”。

18、1917年08月11日 唐继尧通电护法

唐继尧

1917年8月11日,唐继尧连发两电,正式宣布“护法”。他宣称护法的四点纲领:(1)总统因故不能执行职务,当然由副总统代行职权。惟故障既去,总统仍应复职,否则应向国会辞职。 (2)国会非法解散,不能认为有效,应即召集开会。(3)国务员非经提交国会同意,由总统正式任命,不能认为适法。(4)称兵抗命之祸首,应照内乱罪查办,以彰国纪.

19、1912年08月11日 袁世凯秘密扩充北洋军

 

20、1912年08月11日 中国国民党成立

1912年8月11日,成立" >同盟会、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成立" >共进会和共和实进会五个政团集会于北京安庆会馆,就合并为国民党一事达成协议。13日发表宣言说:“共和之制,国民为国主体,吾人于使人不忘其义,故颜其名曰国民党成立" >国民党。”25日下午1时,国民党成立大会在湖广会馆举行,由昨日刚刚抵京的孙中山主持。大会通过《国民党政见宣言》及政纲。宣言主张“一国政党之兴也,只宜两党对峙,不宜小党分立”。政纲共为五项:(1)促成政治统一。(2)发展地方自治。(3)实行种族同化。(4)注重民生政策。(5)维持国际和平。政纲删去同盟会的“平均地权”和“男女平权”等纲领,把“力谋国际平等”改为“维持国际和平”。大会推举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9人为理事,阎锡山、张继、李烈钧、胡瑛等30人为参议。国民党成立后,为国内第一大党.

21、1902年08月11日 中国第一所专业艺术学校成立

1902年8月,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成立,校址在南京北极阁下,它是国内最早开设图画手工科的学校。时下的 师范教育,分优级、初级两级。优级师范即高等师范,培养的师资系为中学以上的教师。而这所两江师范是单独的优级师范, 规模较大,学生最多时达六七百人。

图画、手工以及后来添加的音乐课自创办起即已开设,图画手工科之能正式确立为主科,不能不归功于当时的监督李 瑞清。李在晚清任过学部侍郎.晚年尤擅书画,对艺术教育具有远大的眼光。据言,他“咨询校中各国教授,汇集东西各国师范艺术教育设科之例”,“竭言亟应添设图画手工科的缘由”,向当时的学部提出呈状,请求设置美术师范专科,“学科以图 画手工为主科,音乐为副科,兹单以图画言之”、即有“西洋画(铅笔、木炭、水彩、油画)、中国画(山水、花卉)、用器 画(平面、立体)、图案画等”。

22、1900年08月11日 刘喜禄逝世,义和团首领

刘喜禄逝世,义和团首领

23、1891年08月11日 张自忠出生,国民党爱国将领,抗日名将

张自忠(1891-1940) 汉族,字荩忱,山东临清人,抗日将领。1911年在天津法政学堂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1914年投笔从戎。1917年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0年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军事集团被瓦解,张自忠所部被蒋介石收编。1931年后,张自忠曾任第二十九军第三十八师师长、第五十九军军长、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等职。1937年,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后,日本侵略者又把兵锋直指徐州,志在夺取这一战略要地。1938年3月,日军投入七八万兵力,分两路向徐州东北的台儿庄进发。待至临沂、滕县时,同中国军队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当时守卫临沂的是庞炳勋的第三军团。由于实力过于悬殊,伤亡惨重,庞部急待援军。张自忠奉调率第五十九军以一昼夜180里的速度及时赶来增援。张自忠与庞炳勋原是宿仇,但他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摈弃个人恩怨,率部与庞部协力作战。敌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配合坦克、装甲车向茶叶山阵地发起进攻。张自忠以“拼死杀敌”“报祖国于万一”的决心,与敌激战,反复肉搏。茶叶山下崖头,刘家湖阵地失而复得达三四次,战况极其惨烈。经过数天鏖战,敌军受到重创,节节败退。中国军队相继收复蒙阴、苔县,共歼敌4000余人。不久,日军再派坂本旅团向临沂、三官庙发起攻势,妄图有所突破。张自忠和庞炳勋部两军奋力拼杀,经彻夜激战,日军受到沉重打击,其向台儿庄前线增援的战略企图被完全粉碎,保证了台儿庄大战的胜利。 1940年5月,日军为了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通往重庆运输线,及结30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当时中国军队的第33集团军只有两个团驻守襄河西岸。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本来可以不必亲自率领部队出击作战,但他不顾部下的再三劝阻,坚持由副总司令留守, 5月6日晚致书副总司令兼七十七军军长冯治安一函:

“仰之吾弟如晤:因为战区全面战争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到河东后,如能与三十八师,一七九师取得联络,即率两部与马师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若与一七九师,三十八师取不上联络,即带马师之三个团,奔着我们最终之目标(死)往北迈进。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他自己亲自率领两千多人渡河作战。

5月1日,张自忠亲笔昭告各部队、各将领:“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张自忠率两千多人东渡襄河后,一路奋勇进攻,将日军第13师拦腰斩断。日军随后以优势兵力对张自忠所部实施包围夹攻。张自忠毫不畏缩,指挥部队向人数比他们多出一倍半的敌人冲杀十多次。日军伤亡惨重。

5月15日,日军一万多人分南北两路向张自忠率领的部队实行夹击。激战到16日佛晓,张自忠部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中国军队的阵地发起猛攻。一昼夜发动九次冲锋。张自忠所部伤亡人员急剧上升,战况空前激烈。

五月十六日一天之内,张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战,午时他左臂中弹仍坚持指挥作战。到下午二时,张自忠手下只剩下数百官兵,他将自己的卫队悉数调去前方增援,身边只剩下高级参谋张敬和副官马孝堂等八人。他掏出笔向战区司令部写下最后近百字的报告,交给马孝堂时说:“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你们应当努力杀敌,不能辜负我的志向。”稍后,张自忠腰部又被机枪子弹击中,他卧倒在地浴血奋战最后壮烈牺牲。

张自忠战死后,日本人发现张将军遗体,审认无讹,一起膜拜,用上好木盛殓,并竖木牌。并全军向他行礼,甚至在他的遗体运回后方之时,日军收到消息便下令停止空军的空袭一日,避免伤到张自忠的忠骸。可见,张自忠将军在对日抗战所展现军人武德,连当时崇尚军国主义的日军都为之感动。

蒋介石惊闻张自忠殉国,立即下令第五战区不惜任何代价夺回张自忠遗骸。一百多名优秀将士,抢回张将军的尸骨,连夜运往重庆。当灵柩经过宜昌时,全市下半旗,民众前往吊祭者超过十万人。灵柩运抵重庆时,蒋介石特亲临迎灵致祭,抚棺痛哭,并手书“英烈千秋”挽匾以资表扬。张自忠殉国时,年仅五十岁,他的夫人李敏慧女士闻耗悲痛绝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于重庆梅花山麓,后建有张自忠将军陵园和张自忠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

岳飞名言:“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则天下太平矣!”张自忠将军抗日体现的正是这种“武官不惜死”的精神。他生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这样死得好,死得光荣,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良心很平安。”到了弥留之际,他还念念不忘“这样死得好......良心很平安。”

1982年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追认张自忠为“革命烈士”。

张自忠将军军事大事记 1891年8月11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县,名自忠,号荩忱。   1908年,入临清中学堂读书。   1911年就读于天津法政学校,第二年转入济南法政专科学校。目睹列强欺凌中国,军阀混战,痛感国家不幸,民族多难,立志报国,于是弃学从戎。  1914年秋,到奉天(今沈阳)新民屯陆军第二十师第三十九旅第八十七团车震部下当兵。不久,被提升为司务长。  1917年,到十六军混成旅冯玉祥军中。起初被派为差遣,不久升任排长。1919年被选送到军官教导团学习。结业后即升任模范二连连长。以后继任学兵团营长。袁世凯称帝期间,汤芗茗任湖南都督时,对毛泽东、蔡和森在求学时期领导的湖南第一师范的革命运动有积极的支持作用。 1924年,升任兵团团长。  1925年,升任第十五旅旅长。  1927年4月,被委任为第二十八师师长兼潼关警备司令。  1928年,兼第二集团军军官学校校长和开封戒严司令。  1929年,调任第十一军第二十二师师长。同年冬,原二十五师改编为第六师,任师长,后参加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后,西北军余部改编为国民政府陆军第二十九军,任该军三十八师师长兼张家口警备司令。 1933年初,二十九军奉命参加长城抗战,率所部与三十七师在喜峰口与日军血战,名声大震。同年夏,参加察北抗战。   1935年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   1937年七七事变时,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和天津市市长,除掌管军务外并负责对日交涉。当二十九军撤离平津时,他受命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北平市市长。日军占领北平后出走。12月,在河南任第五十九军(由原三十八师扩编)军长。后该军调赴徐州,编入第五战区序列。  1938年2 月,奉命支援淮北于学忠部。在固镇指挥五十九军与日军血战七天,夺回曹老集、小蚌埠,稳定了淮可防线。3月,又奉命支援临沂庞炳勋部,指挥五十九军在临沂城郊与日军精锐坂垣师团进行拉据战。他抱定拚死的决心,曾致电鹿钟麟:“战而死,虽死犹生;不战而生,虽生亦死。”经七昼夜鏖战,取得临沂战斗的胜利因功升任第二十七军团军团长,兼五十九军军长。同年5月中旬,在徐州突围时,奉命掩护友军撤退。在战斗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五十九军在萧县南部地区顽强阻敌。完成任务后,到河南信阳稍事整补之后,又投入武汉会战,在潢川、大别山一带阻击敌人。10月率部安全撤回鄂西,升任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后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  1939年5月,敌酋冈村宁次调集10余万日军进犯随县、枣阳。他率三十三集团军从外线夹击敌人,并率领骑兵第九师及总部手枪营出敌不意,冒险东渡襄河(汉水的一段),拦腰截击敌军主力,在田家集大败日军,取得了襄东战役的胜利。  1940年5 月,日军集结重兵向宜昌发动进攻。他率部从右翼打击向枣阳地区进犯的日军主力。出击前,召集军事会议,鼓舞士气,全军士气高昂,与敌激战,连连告捷。5月 7日,率总部手枪营和七十四师的两个团,从宜城东渡襄河,给敌人以极大威胁。日军调集主力,折回反扑。经过七、八天的苦战,部队减员甚重,粮弹两缺。5月 16日,被困在南瓜店的杏儿山,缸子口。从早晨到中午,他奋勇督战,不肯退避。在战斗中,肩部中弹,仍指挥若定。18日,日军冲上杏儿山,他身中七弹,仍呼喊“杀敌报仇”,为国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1940年5月28日,国民政府为他举行国葬。中共中央在延安也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并在祭文中给以高度评价。1956年以来,人民政府几次拨款重修了南瓜店等地的张公祠、衣冠冢、殉国处纪念碑。在重庆北碚梅花山,还建立了张自忠将军陵园和张自忠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 张自忠六岁开始入私塾就读,但他最喜欢的还是带领小孩子们玩打仗的游戏。念书之余,村里的小孩子们在他的指挥下分成两阵,彼此对打。玩完了,他就把身上带的东西和钱分给大家,作为犒赏。若有谁不守规矩,不听指挥,他就发脾气,瞪着乌亮的眼睛厉声斥骂,不留情面。小伙伴们又伯他,又喜欢他,都愿意跟着他玩。   三年后,父亲张树桂前往江苏赣榆就任巡检,把自忠也带了去。1905年,张树桂因政绩不错,署理赣榆知县,官晋五品。此时的张自忠年届十四,已长成一个英姿勃发的少年。赣榆县衙的深宅大院已关不住生性好动的自忠。一得空,他就溜出门去,四处转悠。一天,他跑到街上闲逛,见一个无赖在欺侮二个卖菜的老头。他二话没说,冲过去对准无赖就是一拳,俩人便扭打起来。自忠虽年少,却身高力大,那无赖见不敌对手只得服输,给老者认了错,自忠这才放过了他。张树桂见儿子长大了,又不安心学习,就把自忠送回了临清老家。未曾想,自忠回临清不久,就从赣榆传来噩耗:父亲因病卒于任上。父亲病故,全家悲痛,自忠更为自己没有好好孝敬父亲而难过。张树桂故后,夫人冯氏就成了一家之主。冯氏虽没有读过书,但为人通达,处事干练,治家教子都颇有章法,很受子女尊敬。每逢冬春之交,青黄不接,,心地善良的冯夫人总是拿出粮食和棉布接济贫穷的乡亲,深得乡民爱戴。由于父亲早逝,实际上张自忠的成长受到母亲的影响更大一些。  回到临清以后,张自忠继续在私塾里读书。他仍旧很调皮,不怎么安心学习。这时,他玩耍的花样更多了,先学骑驴,以后又学会了骑马,时常跟随青年们出去打猎。他从这种勇敢、冒险的游戏中找到了乐趣,有时一连几天不回家。慷慨仗义、同情弱者是张自忠在少年时代就显露出来的性格特征。据乡人回忆,他两三岁的时候,母亲总在他的胸前系一个小兜兜,在里面装些花生糖果之类的吃食。自忠一看到小伙伴,就大把地抓花生糖果给他们吃,直到分光吃净为止。长大一些,有时他与伙伴们赌钱玩,赢了穷人的钱他一文不要,若是富家子弟则毫不客气,一文不能少。他生长在一个富裕家庭,从没有为衣食犯愁,但村里有些佃户吃糠咽菜,家境贫寒。张自忠于心不忍,常常从家里拿来白面馒头换人家的糠窝头。为顾全对方的自尊,他一再说自己爱吃糠窝头,从不摆出一副施舍的样子。遇到街上卖梨桃的,他常常把整筐包下来,让大伙吃光分净,然后向母亲讨钱付账。家里有人责怪他,他则满不在乎地说:“人家买不起,咱们送一点给人家吃算什么?”1907年,十六岁的张自忠由母亲做主,与临清县咨议局议员李化南之女、十七岁的李敏慧结了婚。夫妇俩育有2子1女,二儿子因伤寒病夭折,女儿张廉云后来于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结婚以后,张自忠渐渐变得成熟起来,增加了对家庭的责任感,读书也开始用心了。 1908年,他考入了临清高等小学堂。当时的高等小学堂,相当于今天的中学。在这里,教授的仍是以四书五经为主的旧学,只不过较私塾更为系统罢了。可以说,张自忠从懂事起,就开始接受旧学的熏陶,父亲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都毫无二致地归一于孔孟之道,因此,强调忠、孝、仁、义的旧道德从小便在张自忠的内心深深扎下了根。学习之余,张自忠常借一些小说来阅读消遣。最让他喜爱的是《三国演义》、《说唐》和《说岳精忠传》。这些古典名著对传统道德作了活生生的注释,关云长、岳武穆和秦叔宝的忠义侠行和浩然之气令他心驰神往,由衷敬慕。   1910年夏,张自忠从高等小学堂毕业,至此他的少年时代结束了。对于未来,张自忠没有什么明确打算,但他的内心一直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好男不吃家里饭,长大了要出去闯天下!

投笔从戎  1911年10月,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发动的武昌起义,引发了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辛亥革命。  一时间,革命浪潮激荡全国,腐朽的清政府摇摇欲坠。  这一年的冬天,张自忠考入了当时中国北方有名的法律学校天津北洋法政学堂。临清虽号称“小天津”,但毕竟不能和真正的天津相比。天津的一切都使他感到新鲜,学校中的进步思想和革命气氛尤其令他兴奋。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和“驱除挞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政纲。这些振聋发聩的进步思想在他原本只知孔孟的头脑中增添了崭新的内容,对他日后的成长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武昌起义后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使张自忠兴奋难捺,沸腾的热血已不容许他安坐在学堂里读书了。1911年底,张自忠秘密加入同盟会,亲身投入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  当时,济南有一所“山东省法政专门学校”,校长丁惟汾是山东同盟会的负责人。1911年,他联合各界进步力量迫使山东巡抚孙宝琦宣布独立。一时间,山东出现了和平革命的大好形势。张自忠听到这个消息,便由天津径自来到济南,转入山东法政专门学校,投身于山东的革命浪潮之中。  然而,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山东的独立只不过是县花一现。袁世凯凭借北洋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支持,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山东的独立也被取消。随后,袁世凯指派亲信入鲁捕杀同盟会员,革命党人在山东掀起的革命浪潮被彻底平息了。革命党人软弱无力和惨遭杀戮的命运使张自忠意识到,要挽救民族危亡,仅靠坐在学堂里埋头苦读或四处奔走呼号、鼓吹革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拥有强大的武力才有取胜的希望。经过深思熟虑,张自忠毅然决定投笔从戎。选择从军的道路,也与张自忠对自己的认识有关。他体格魁梧强健,生性好动,浑身上下洋溢着英武刚毅之气,这种性格气质显然更适合于当兵,而不是做学问。张自忠后来谈及此事时曾说:“我对于学习军事,比学习法律更有兴趣。”这表明,他对于自己的所长具有明确的认识。后来的事实证明,投笔从戎的决定成为张自忠一生成功的起点。不过,对他来说,几年的读书生活并没有白费,尤其是学习法律的经历,对于他后来的治军大有裨益。 初露锋芒 二次“北伐”后,西北军的实力得到扩张,成为蒋、冯、阎、桂四大军事集团中兵力最为雄厚的一个。这自然引起蒋介石的嫉妒。为削弱冯、阎、桂各系军队实力,蒋介石以减少军费负担、从事经济建设为名,提出裁军问题。

1929年1月1日,蒋介石主持召开编遣会议,强行确定全国设立8个编遣区,其中4个由自己控制。蒋介石还规定,全国军队的一切权力收归中央;各军原地静候改编;各集团军无权自行调动和任免军官。这种做法引起冯、阎、桂各派的强烈不满。冯、阎、桂各系遂组成反蒋联军,武力倒蒋。1930年5月,中国近代史上规模空前的军阀混战——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了,双方投入的兵力高达130万人。此时,张自忠任第六师师长,编入张维玺统领的南路军。5月初,南路军首先在乎汉线向蒋军开战,拉开了中原大战的推幕。5月中旬,当张自忠指挥第六师进 抵许昌十五里店时,此地已为蒋军徐源泉部占领。因十五里店是双方必争的战略要点,张维玺严令张自忠限期夺回。张自忠遂指挥所部乘夜暗发起猛攻,势如疾风暴雨,一夜之间克复十五里店。6月中旬,第六师将蒋军丁治磐部击退,得到孙连仲部支援后又转守为攻,猛烈出击,蒋军抵挡不住,全线溃退至漯河一带。此时,南路军如乘胜南追,直趋信阳,战局将十分有利。但冯玉祥顾虑蒋军主力从豫东发动进攻,故将张自忠等部由平汉线转用于陇海线,支援东路军。到达陇海线战场后,张自忠奉命向蒋军左侧攻击,在杞县、太康之间的高贤集与蒋军精锐张治中之教导第二师相遇。这两位姓氏相同,名字相近,且被许多人误为一人的名将,随即展开了激烈的对攻战。教导第二师是蒋介石聘请的德国军事顾问团精心训练出来的两个“近卫师”之一,编制整齐,拥有当时中国军队最先进的装备。张自忠针对敌军装备精良的特点,指挥第六师发起突然猛烈的攻击,奋勇接敌,与之展开近战,发挥刺刀、手榴弹和大刀的威力,使敌军重兵器无法发挥作用。经反复拼杀,终于将敌击溃。蒋军其他各部也因不善白刃战,伤亡惨重,纷纷向南溃退。张治中部奉命担任掩护。张自忠指挥第六师乘机追杀,再歼其一部。教导第二师经此一役,元气大伤。作战中,张自忠勇猛果断,指挥若定,显示了大将之才。他的参谋长张克侠评价说:“其决心坚强,临危振奋。每当情况急迫之时,辄镇静自持,神色夷然。”

张自忠治军 张自忠将军自小就受儒家教育,他进私塾读书,以致后来上的临清高等小学堂学的仍然是四书五经。可以说,自张自忠懂事起,就开始接受儒学的熏陶,因此,强调忠、孝、仁、义的旧道德从小便在张自忠的内心深深扎下了根。

另一方面,西北军也是一支传统色彩极为浓厚的军队,从这样的军队里出身的张自忠,自然事事都以道德来要求自己。这就是为什么以治军严厉著称的张自忠,凡士兵如严重违纪,必打军棍,但却又主张“八不打”:

一、官长生气时,不许打

二、士兵劳碌太过时,不许打

三、对新兵,不许打

四、初次犯过者,不许打

五、有病者,不许打

六、天气过热过冷时,不许打

七、饱饭后及饥饿时,不许打

八、哀愁落泪时,不许打

从他订下的“八不打”军规就可看出他的带兵除了(严)以外还有(仁)的成分在里面。另外,无论他身处多高位阶他总是与士兵吃一样伙食,也和士兵们一起工作,所以所有是官兵都愿意和他生死与共。

24、1872年08月11日 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启程赴美.

1868年初,容闳向清朝提出他的教育计划:选派少年出洋留学,先以120名作实验,每年派30人,4年完成;限12-15岁的男少年,学习期限15年;在美国设立留学生事务所,设正副监督官,管理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从海关收入中拨出一定的经费,作为留学生的费用。这个“计划”得到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支持,1870年获清政府批准。1871年,容闳在上海开始招生,被选派少年先在上海进预备学校,补习英文。当时人认为出洋留学吉凶难测,留学生全是平民子弟,没有皇室官僚子弟。1872年8月11日(清同治十一年七月初八日)陈兰彬、容闳率领第一批学生梁郭彦、詹天佑等30人启程赴美。此后每年派遣30人,至1875年,120名留学生派完。首批30名留学生由陈兰彬任监督,容闳任副监督。

25、1863年08月11日 法国确定柬埔寨为其保护国。

  公元1世纪下半叶建国,历经扶南、真腊、吴哥等时期。9~14世纪吴哥王朝为鼎盛时期,国力强盛,文化发达,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吴哥文明。186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1940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法国重新占领。1953年11月9日独立。1970年3月18日,朗诺集团发动政变,推翻西哈努克政权,改国名为“高棉共和国”。3月23日,西哈努克在北京宣布成立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开展抗美救国斗争。5月5日,成立以宾努亲王为首相的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1975年4月17日柬抗美救国斗争取得胜利。1976年1月,柬颁布新宪法,改国名为“民主柬埔寨”。1978年12月,越南出兵侵略柬埔寨,成立“柬埔寨人民共和国”。1982年7月,西哈努克、宋双、乔森潘三方组成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1990年9月成立柬全国最高委员会,西哈努克出任主席。10月23日,柬埔寨问题国际会议在巴黎召开,签署了《柬埔寨冲突全面政治解决协定》,历时13年之久的柬埔寨问题最终实现政治解决。

26、1566年08月11日 欧洲历史上著名的“破坏圣像运动”

“破坏圣像运动”是由尼德兰手工业者、平民和农民发动的反对天主教会和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人民运动,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尼德兰”意为低地,所包括的区域相当于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北部部分地方。16世纪初,这里处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之下。西班牙统治者和天主教会对尼德兰人民实行残酷的统治。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于1550年颁布“血腥诏令”,对不满西班牙统治的人,男的杀头,女的活埋,甚至处以火刑。查理一世退位后,其子腓力二世继位,更加残酷地镇压尼德兰人民。他任命其姐玛格丽特为尼德兰总督,重申执行“血腥诏令”。据估计,从诏令颁发到1566年的五年时间,被杀害和驱逐的人竟达5万多人。西班牙的残暴统治,引起尼德兰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终于爆发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起义。1566年8月11日,弗兰德尔一些城市首先发动、起义的锋芒一开始指向教会,他们手持木棒、铁锤,冲进教堂寺院,把所谓圣像圣骨之类骗人的“圣物”全部捣毁。起义发展迅速,很快波及到尼德兰17个省中的12个省。短期内,教堂和寺院被捣毁5500余所。所以,历史上称之为“破坏圣像运动”。其实,他们并不限于破坏天主教堂,还打开监狱释放被囚禁的新教徒。在许多农村,有些农民烧毁田契,还建立武装和夺取政权。尼德兰的革命运动吓坏了西班牙反动当局,他们采取两面手段,一面发表宣言,佯装答应群众的要求,停止迫害新教徒;一面拉拢起义队伍中的贵族和资产阶级,分化瓦解革命队伍。由于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动摇和叛变,起义又被西班牙反动派镇压下去,起义者被杀害8000多人。但是,这次起义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不久,那些没有被捕的起义者组织起游击队,在海上和密林中袭击西班牙反动统治者,最后终于推翻了西班牙反动统治,迎来了荷兰的独立。

27、117年08月11日 图拉真逝世,罗马帝国安东尼王朝皇帝

117年8月11日,罗马帝国安东尼王朝皇帝图拉真逝世。罗马帝国皇帝(98~117)。约公元53年9月15日生于西班牙。其父当过执政官和行省总督。自幼随父在军中长大 。89年成为军团指挥官,91年任执政官。97年任上日耳曼总督,同年被皇帝M.C.涅尔瓦立为帝位继承人。98年即位后,曾改革财政,减免赋税,扩建公共工程,如修建道路、桥梁、港口和城市等。同时,推行对外扩张政策 。101~102年和105~106年,两次出兵侵略达基亚(大部分在今罗马尼亚),将其征服后设置行省 。106年又灭纳巴泰王国 ,置阿拉伯行省。113年开始远征帕提亚帝国,翌年攻占亚美尼亚。115年占领上美索不达米亚 ,再沿底格里斯河南下,于116年攻克帕提亚首都泰西封,直抵波斯湾,从而使帝国版图达到最大规模。他的大举用兵引起两河流域及地中海东岸一带人民的反抗,遂率军镇压。117年回军途中,卒于小亚细亚南部沿海城市塞利努斯。